?

新時代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困境與對策

2024-03-07 23:23黃璇徐盛富熊小月
關鍵詞:體醫融合養老服務質量提升

黃璇 徐盛富 熊小月

摘 要:2022年起我國將開始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給我國養老服務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本研究旨在為新時代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提供相關理論與實踐參考,以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現狀。本研究基于“兩個大局”視角下,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研法,分析了體醫融合對多種老年慢性病預防、預后恢復方面,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方面,有效減輕老年人醫療支出及有效提升老年人養老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積極意義,指出了當前我國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面臨,缺乏復合型人才和完善的激勵機制與監管體系、區域發展水平不協調等方面的現實困境,提出了立足新發展階段,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要注重頂層設計,發揮政策優勢促進體醫融合與養老服務有機結合、強化體醫融合復合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體醫融合養老服務的社會公共資源供給及建立體醫融合智能養老服務平臺等應對策略。

關鍵詞:體醫融合;養老服務;質量提升

我國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據國家統計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2.64億,占全部人口比重的18.70%,與2011年相比,上升了5.44%[1]。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比重的持續攀升,養老問題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也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關鍵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著眼“兩個大局”,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為《綱要》)發布,提出了以體醫融合的方式來進行疾病管理并形成促進身心健康的服務體系,促進重點人群積極參與全民健身,以發揮體育在促進身體健康、預防慢性病及促進疾病康復等方面的良好作用。其中,重點人群中老年人的體醫融合是指在醫療和體育兩門學科共同協調發展的背景下,通過調節膳食、健康評估、運動干預、疾病管理等方式,為老齡化人群提供疾病預防與治療的多元化服務[2]。然而,當前我國體醫融合還處于起步階段,用醫學的思維方法融合體育運動的視角來推動養老服務模式創新尚處于探索階段,成效還不明顯。

一、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意義

(一)體醫融合能促進老年慢性病預防及預后恢復

國內研究數據顯示,我國超過60歲的居民,其中75.8%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3]。近年來,國家大力開展慢性病防控工作,并將慢性病綜合預防和控制戰略納入到了《綱要》中,先印發實施了《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而后又出臺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前者提出“實施盡早診斷盡早治療,降低高危人群患病風險”的策略,開展多元化健康干預,鼓勵機關、單位開展運動會、健步走、健康知識競賽等活動,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后者指出了身體缺乏運動是導致很多人患常見慢性病的重要原因,提出加強老年人的活動可有助于保持機體功能,減緩認知功能的退化,并且為了預防肥胖、高血壓、心臟系統疾病、腦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堅持長期進行規律適量的身體鍛煉活動,把預防老年慢性病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突出“防”的重要性。兩者均說明體育鍛煉可預防臨床慢性病,促進老年人自身的健康[4~5]。國內有關研究表明老年人堅持長期開展適當的體育運動鍛煉可減緩認知功能的退化,有效防止跌倒發生[6],還可降低老年人血糖、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標的水平,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7]。并且通過運動干預可有效預防或改善老年肌少癥[8],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提高其心肺功能的耐力,減少糖尿病的并發癥,對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預后情況有明顯的促進作用[9]。

(二)體醫融合能有效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

國外研究表明,老年人低水平的身體活動與焦慮及抑郁癥狀存在相關性[10],一項將體育鍛煉替代初級保健抗抑郁藥物作為治療老年人抑郁癥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表明進行體育運動干預后的老年患者抑郁癥狀量表評分較治療前有所降低[11]。一項Meta分析的研究結果也表明了體育鍛煉可以顯著減少老年人的焦慮癥狀[12],國內相關研究也證實了體育鍛煉可以緩解老年人敏感、抑郁、焦慮等心理狀態,可提高老年人社會適應能力、提升主觀幸福感、并可改善睡眠質量等[13~14]。因此,將定期體育鍛煉計劃納入醫療計劃中,對老齡化群體多方面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三)體醫融合能有效減輕老年人醫療支出

人口老齡化必然導致我國將承擔著巨大的老年群體醫療財政壓力。據中國醫保研究會2017年抽樣數據顯示,老年人群已成為我國醫療資源主要消耗群體,其中老年群體的門急診費用占所有人群門急診就醫總費用的63.2%,住院費用占52.8%,65歲及以上老年群體醫療費用占終身費用的68.6%[15]。人口老齡化及其帶來的日益增多的老年慢性病人群,不僅無形中給國家老年醫療社會保障財政預算支出帶來巨大挑戰,也給社會醫療保障資源造成一定的消耗。國家體育總局原局長劉鵬曾表示,我們每多投入1元錢的體育鍛煉,可以減少7元至8元在醫療方面的投入。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群體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能夠有效減少就醫頻率,減輕國家醫保支出壓力,讓寶貴的醫療資源精準施用于需要的人,實現醫療關口的前移,減少國家財政不必要的支出,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養老服務產業,滿足老年人不斷增加的多元化養老需求,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四)體醫融合能有效提升新時代老年人養老服務質量

上海是我國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大部分老社區老年人比例高達40%。上海也是我國最早開始探索體醫融合實踐的城市,《綱要》發布僅2個月后,上海市靜安區大寧路街道聯合尚體開設了首家嵌入式社區老年人“體醫融合中心”,命名為“樂活空間”。截至2021年,尚體已在上海市開出了20家樂活空間,服務社區老年人超過55萬人次,90%的老年人養成了定期運動的習慣,70%的老年人反饋健康狀況有所好轉,極大地提升了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16]。由此可見,樂活空間為上海構建高水平的老年人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進行了有益地探索,且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及進展。

廈門市于2019年成立了以“四位一體”為中心的體醫融合服務模式,即由政府、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醫院以及高校達成共識,相互協同配合,在社區進行體質檢測、風險評估、科普講座等為居民提供體醫融合服務,并為慢性病患者定制個性化運動處方,實施運動干預,以體育干預的方式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養、運動頻率及體力活動時間,改善了其不良生活習慣,慢性病相關指標也有所下降[17]。

綜上所述,開設嵌入式社區老年人“體醫融合中心”,加強老年人體育鍛煉,能夠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預防基礎疾病,提高生活質量,從而推進健康老齡化進程,推動健康中國的建設[18]。

二、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實施困境

(一)缺乏復合型人才

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廣場舞、太極拳、柔力球等已成為我國各地廣受老年人喜愛的鍛煉方式和群體活動,已然成為新時代我國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一張名片,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已開始意識到參加體育鍛煉對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國外“醫學健身”的概念已歷經了數十載的發展,體系較為成熟,且已經從操作層面實現了體醫融合。如美國、芬蘭等國家通過動員社區力量以及跨學科跨部門的多元合作,包括首先對醫生、健身指導員和健康管理員進行系統培訓,然后制定運動處方并進行分工,在實施階段,由醫生診斷疾病、負責用藥指導、評估運動禁忌證、推薦運動量、告知運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再由健身指導員依據診療信息指導開展體育鍛煉,開出運動處方[19]。在我國,“運動防護師”作為一種新興職業于2015年被正式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而目前同時擁有運動知識、老年人群保健知識且能夠開具出運動處方的相關人員仍較為缺乏。開具運動處方需要經歷培養和訓練、資質認證等多個流程,國內具有資質的醫生雖能開具老年人慢性病的運動處方,但可能存在專業運動知識的缺乏,而擁有豐富運動知識的健身從業人員可能缺乏老年人保健的知識且不具備開具處方的資格。因此,為了更好踐行健康中國戰略,加快推進體醫融合養老服務,應加大力度培養出能夠開出運動處方,指導老年人體育鍛煉的復合型人才,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將為健康中國服務提供重要保障。

(二)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

從科研領域層面上看,目前我們更多聚焦于國外研究成果的應用,而鮮有適合中國老年群體的運動醫學研究成果。在醫學領域,研究體育屬于偏“冷門”的方向。而在體育領域,臨床一線的數據又很難獲得。但往往只有某項運動得到的明確研究結果且在確?;颊甙踩那疤嵯卤徽J為有益時,才會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再從實踐層面上來看,我國體醫融合的實踐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對于西方國家而言仍然處于探尋摸索階段,實踐中發現不同醫院的運動處方門診的治療理念和所包含的相關業務都不盡相同,同類型的??七€未形成規范化的運動處方體系。雖然近年來有個別醫院在開展關于運動處方納入醫保系統的嘗試,但還有很多地區依然缺乏有關運動處方的合理收費項目。因此,如何激勵科研人員和醫務人員,醫療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也是亟待破解的問題。

(三)監管體系尚不健全

我國體醫融合體系尚處于初期摸索階段,缺乏成熟的專業理論體系和技術支持。目前,醫療衛生部門和體育公共服務部門皆有自己的管理體系,互相之間協作較少,如何將這兩個領域的成熟理論與管理體系融合成一個新的體系,并完善兩者融合后的協同機制、監管體系,是體醫融合發展階段的重要組織保障。同時,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關鍵改革點是加大醫療與體育領域制度深層次改革的力度[19]。因此,協同工作體系的欠缺、有關部門的固化、制度改革不完善及力度不夠都會制約著體醫融合體系的發展。

(四)區域發展水平不協調

“十四五”期間,我國亟須破解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顯著的問題。因而,體醫融合養老服務體系中醫療及體育資源上也存在著差距。從醫療資源上而言,運動康復機構及一些地區進行的體醫融合工作大多是在一、二線城市進行,類似運動防護師這種新興職業基本上也是扎堆于大城市。而居住在較小的城市或縣鄉地區的人群對體醫融合體系可能并不熟悉。從體育資源上而言,完善公共區域的體育活動場地及活動設施,給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鍛煉環境,能有效提升老年人體育鍛煉氛圍。當前,我國還存在著公共活動場地及設施不足的情況,例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均存在此問題。另外,有些地區的體育設施以健騎機、三位扭腰器、蹬力器、太極柔推器等簡單便捷的器材為主,主要提供給老年群體使用;還有些中、高檔小區的活動設施以適合兒童、青少年為主,而適合老年群體的活動設施相對而言較少。因此,社會公共服務資源的均衡分配是形成體醫融合養老服務體系成熟規模的重要因素。

三、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策略

(一)發揮政策優勢促進體醫融合與養老服務有機結合

我國非常重視體醫融合促進養老服務的可持續性發展,繼《綱要》之后,國務院辦公廳及國家衛生健康委等相繼出臺了多項關于老年人體醫融合健康促進的政策。各項政策都體現了國家對老年群體健康的高度重視,也為體醫融合促進高質量養老服務指明了方向。當前,我國正持續推進“健康中國”的戰略任務,預計到203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能達到79歲,而體醫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可以促進老年群體健康和健身的高度融合。因此,應充分發揮國家政策的優勢,并將此作為契機,針對老年人自身的情況,政府、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社區人員等借鑒試點成功經驗,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四位一體”的體醫融合體系,通過體育鍛煉的形式,從而使老年人身體、心理等各方面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二)強化體醫融合復合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隊伍建設是推進“體醫融合”促進老年群體健康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完善體醫融合相關學科建設,可以借鑒西方國家跨部門跨學科多方共同合作的培訓經驗,利用我國醫療領域和體育領域的人力資源,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多方共同協作的老年人服務團隊,包括與老年病相關科室的醫生、養老護理團隊、高校體育教師、專業健身教練、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老年人及其家屬也加入其中積極參與,整合醫療部門與體育部門及社會資源來彌補復合型人才的不足。同時政府部門應積極建立體醫融合復合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計劃,將體醫融合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定期組織開展相關從業人員培訓,完善激勵體制,不斷創新發展和健全體醫融合的養老服務模式。 (三)加大體醫融合養老服務的社會公共資源供給

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可以解決醫療領域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并在老年疾病預防、病后康復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即體育鍛煉可緩解治病難、就醫難,特別是疾病預防方面,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因此,健全監管體制及完善社會公共服務資源的均衡分配,有利于促進體醫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走向成熟。歸納總結試點地區的成功經驗,推廣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體醫融合養老服務模式,另外完善小城市、縣鄉地區公共區域的體育活動場地及設施的建設工作,特別是要補齊農村地區體醫融合養老服務短板,加大政府資金投入,提供高水平的老年人健身公共服務資源,向偏遠地區及農村老年人普及科學醫療保健知識,組織開展滿足老年人多元養老需求的服務活動和休閑鍛煉活動,定期組織醫療志愿團隊開展面向老年群體的義診活動,將城市優質體醫融合資源的紅利擴展到偏遠地區。

(四)構建體醫融合智能養老服務平臺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已在日常生活中普及。據統計,60歲以上的老齡化人群網民數量占總網民群體的10.3%。并且預估到2030年,我國有25%以上的老年群體成為互聯網用戶。通過使用互聯網可以加強老年群體再社會化的能力,促進其進行體育鍛煉[21]。在體醫融合推動全民健康的背景下,運用現代的互聯網技術可以構建“互聯網+”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統,為老年人的體育鍛煉、慢性疾病預防、預后恢復等提供健康指導,幫助其樹立健康目標,建立信息檔案并持續追蹤相關數據。所在區域的醫療機構和體育公共服務機構可以通過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來管理老年群體的健康信息大數據平臺,并可通過互聯網在微信公眾號、小視頻、自媒體等平臺上進行宣傳,讓體育鍛煉促進健康的體醫融合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健全轄區內老年人信息管理系統,建立電子檔案,通過信息聯網,實現養老服務的連續性。

四、結語

當前,我國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養老服務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國內外學者也積極探索通過體醫融合的方式來進行老年疾病管理,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促進養老服務質量的提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入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落地。本研究立足新發展階段,全面把握“兩個大局”,對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意義、面臨的現實境遇以及應對策略進行全方位的分析,通過創新性地剖析了當前體醫融合助力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重要意義,提出了發揮政策優勢促進體醫融合與養老服務有機結合、強化體醫融合復合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健全監管體制及完善社會公共服務資源的均衡分配、加大體醫融合養老服務的社會公共資源供給、構建體醫融合智能養老服務平臺等具體可操作性的措施,為推動新時代我國實行體醫融合促進養老服務質量提升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DB/OL].[2021-05-11].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10_1817176.html.

[2] 中共中央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DB/OL].[2016-10-25].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l.

[3] 王麗敏,陳志華,張梅,等.中國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狀況和疾病負擔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40(3):277-283.

[4] 國務院辦公廳.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DB/OL].[2017-02-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14/content_5167886.html.

[5]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DB/OL].[2019-07-15].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

09694.html.

[6] 宋博,劉琛志,呂韶鈞.適度體育運動鍛煉在降低老年人跌倒率及改善老年人認知功能中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4):807-810.

[7] 王保平,趙斌.老年人體育鍛煉現狀及其對老年人心血管功能指標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5):1005-1007.

[8] 沈睿,王茜茜,徐霓影,等.老年肌少癥患者運動干預的最佳證據總結[J].中華護理雜志,2021,56(10):1560-1566.

[9] 葉玲,劉永銘.運動對老年T2DM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21,30(1):91-95.

[10] DE OLIVEIRA L, SOUZA E C, RODRIGUES R, et al.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J]. Trends Psychiatry Psychother,2019,41(1):36-42.

[11] LOPEZ-TORRES H J.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 as an alternative to antidepressant drugs in primary care[J]. BMC Psychiatry,2019,19(1):21.

[12] KAZEMINIA M, SALARI N, VAISI-RAYGANI A, et al.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anxiety in the elderly worldwid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20,18(1):363.

[13] 孟令琦,高紫嫣,孫輝,等.老年人幸福感與睡眠質量及體育鍛煉的相關性[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9):1578-1581.

[14] 安濤.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3):588-591.

[15] 張薔.北京老齡化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探索[J].中國市場,2019(3):48-49.

[16] 秦東海.我國體醫融合服務模式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1.

[17] 林家仕,章慧珍,陳建明,等.四位一體“體醫融合”管理模式對“三高”人群干預效果驗證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22,26(5):57-66.

[18] 王一杰,王世強,李丹,等.我國體醫融合的社區實踐:典型模式、現實困境和發展路徑[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18):2260-2267.

[19] 李璟圓,梁辰,高璨,等.體醫融合的內涵與路徑研究——以運動處方門診為例[J].體育科學,2019,39(7):23-32.

[20] 王定宣,陳巧玉,彭博.中國運動康復專業人才需求與培養現狀調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42(2):103-109.

[21] 王世強,郭凱林,呂萬剛.互聯網使用會促進我國老年人體育鍛煉嗎?——基于CGSS數據的實證分析[J].體育學研究,2021,35(5):62-70.

作者簡介:黃璇(1993- ),女,湖北武漢人,武漢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老年護理;通訊作者徐盛富(1992- ),男,江蘇丹陽人,湖北經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體醫融合;熊小月(1997- ),女,湖北宜昌人,武漢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老年護理。

猜你喜歡
體醫融合養老服務質量提升
關于體醫融合人才培養的探析
“體醫融合”下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
體醫融合背景下社區醫療與體育健康產業協同發展模式研究
體醫融合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創新模式與路徑選擇
普通高校田徑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
淺談初中的地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如何提升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
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的路徑探究
煙臺市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