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類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模塊式教學策略研究

2024-03-07 03:39李芳鄭映雪
關鍵詞:中國制造英語課程

李芳 鄭映雪

摘 要:在中國的制造業已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的今天,制造業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作為制造業后備軍培養基地的理工類高職院校,其自身有著與普通高校不同的特點。在理工類院校高職英語課程中實施模塊式教學模式,不僅著重語言學習的實用性,也能引起學生跨學科、將文理相結合的學習興趣,能很好地完成英語教學。目前對模塊式教學的相關研究已很多,但如何在理工類高職院校開展主題英語課程的模塊式教學研究并不多。本文從分析目前高職院校教學現狀開始,分析了工學背景下理工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實施模塊化教學的意義,并以“Made in China”產業發展主題為例,詳細闡述了課程實施的過程、內容、教學實例、教學策略與實施效果。

關鍵詞:理工類高職院校;中國制造;模塊式教學;英語課程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介紹,2021年,工業經濟持續恢復發展。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了9.8%。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了27.4%,總量達到了31.4萬億元,連續12年位居世界首位[1]。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癕ade in China”,是中國制造業的代名詞。隨著中國制造業的日益強大,中國制造正逐步摘下“價廉質低”的標簽,被世界重新定義和認知。

制造業的發展,尤其是智能制造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等現代制造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化技術技能型人才。2005年10月28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實施國家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加快生產、服務一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特別是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緊缺的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的培養[2]。

我國高職類院校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地,在“新工科”背景下,人們對高等職業教育(以下簡稱“高職”)服務于社會經濟能力的期待越來越高。2021年,教育部發布了《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標準(2021年版)》,文件要求學生能夠達到課程標準所設定的職場、涉外溝通目標和多元文化交流目標。

中國制造業發展道路之一,就是“走出去”與“引進來”。隨著中國對外交流的持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英語作為一門促進國內外交流的語言工具,將帶來更加廣泛的應用[3]。所以,在高職,尤其是理工類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中,如何實施好課堂教學是極其重要的課題。

一、在高職英語課程中實施模塊式教學的意義

模塊式教學,參考了工業生產中的先生產部件,再組裝成成品的思路。將課程中的知識分解成一個個知識點,再將知識點按其內在邏輯組合成相對獨立的單元,然后根據不同課程和專業的需要,再將相關的單元組合成教學模塊,通過增刪單元和調整組合方式,實現教學的優化[5]。

英語,作為學生的第二語言,其理論上諸如語法、詞義等知識點,以及實踐上的停頓、重低音、連讀等表達方式要點,貫穿于整個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若沒有加以梳理,按照傳統教材的知識結構編排,容易導致各個技能在各個階段都在盲目學,但各個技能又沒有真正有效提高的問題產生。采用模塊式教學,按照培養目標和教學方式,將整個單元教學劃分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模塊,逐個擊破,能最優化地達到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模塊化教學具有以下現實意義。

(一)扭轉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

模塊式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是根據不同的學情,提出不同的教學任務,因材施教,依據學生情況和社會需求,重點培養其相應的能力。模塊式教學對單元主題內容進行劃分,將大模塊分割成小模塊,從內容安排上滿足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特性,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突出了學生的主動性。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模塊式教學應用到高職英語教學中,是將單元中分散的技能訓練,通過聽說、讀寫、翻譯和拓展升華等專項練習模塊劃分,在教學的各個階段中將同一主題的內容和知識反復運用。模塊式教學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既強調了學生需掌握的教學大綱所要求的知識,也著重訓練和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三)滿足工學背景下理工類高職院校的培養需求

理工科背景高校的主流專業、師資力量、科研團隊以理工科為主;相形而言,理工科高校的英語專業師資普遍不強,專業影響力較小[6]。模塊式英語教學能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合理調整模塊的組合形式,有針對性的加入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在學習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專業知識中涉及英語相關知識點的學習與語言技能的培養。

(四)督促教師進行創新性教學設計

模塊式教學要求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導,針對不同學情的學生設計其適合的教學方式,并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思維習慣,在課堂中增加自主性的英語實踐活動。在這樣的教學要求下,高職英語教師就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套備課內容,照本宣科。在不斷改變教學方式、課堂形式、課時安排等教學設計下,應涌現出更多創新、獨具風格,且符合教學需求的教學策略。模塊式教學由行為引導習慣,促使教師不斷開發新穎、有效、有廣度與深度的教學設計方案。

二、理工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Made in China”產業發展主題具體模塊式教學設計

筆者所在高校目前采用的教材是《高職國際英語進階綜合教程學生用書2》(以下簡稱“教材”)。該教材緊密圍繞“實用性、職業性”特點進行素材選取和內容設計,體現了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8]。本文以其中Manufacturing(制造業)主題在理工類高職院校的教學實施過程為例,具體講述“Made in China”產業發展主題課程的模塊式教學設計。

(一)主題教學前期問卷調研

在教學實踐前,組織理工類專業年級學生進行了一次有關對“Made in China”了解程度的問卷調查(具體內容見表1)。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224份。通過分析調查數據可以得出:63.84%的學生在購買商品時,同等條件下會更加傾向于選擇國產產品,62.94%的學生并不認為使用外國產品可以使自己產生優越感。51.79%的學生是因為其物廉價美而選擇購買“國貨”,說明“中國制造”已經逐步擺脫了“低質”的標簽。68.31%的學生認為“中國制造”在紡織服飾、日用百貨等初級工業產品上比較突出。最后,94.64%的學生認為除了品牌和企業自身的原因以外,中外文化差異是導致中國很多品牌無法國際化的制約因素。

從調查問卷所收集的數據分析所得出的結論來看,在理工類高職院校英語課堂中開展“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主題教學,有一定的形勢和社會需求。學生對“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主題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和廣泛的興趣,為在模塊式教學過程中開展學生自學和小組討論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調查數據分布均勻,學生對“中國制造”都有各自的感受。多種喜好和思想的碰撞,促使英語課堂形成良好且活躍的學習環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二)模塊式教學設計與實施

根據前期學情與問卷分析,結合“Made in China”主題課程內容,將模塊式教學設計分為聽說模塊教學、讀寫模塊教學、翻譯模塊教學和文化拓展與升華模塊等。具體設計如下。

1. 聽說模塊

(1)聽

教師前期準備“中國制造”產品及品牌英文聽力語音及視頻資料,如分享英文影視短片《超級工程——中國制造(英文版)》。視頻短片講述“中國制造”的標簽出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通過閃現的方式,展示了優秀的“中國制造”行業。

(2)說

在聽力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加深對相應的產品表達。結合英文影視短片,討論“中國制造”、產業和產品等的表達。通過觀看視頻和討論,使學生了解到中國制造目前所處的水平,也引發學生對當前中國制造面對新時代改革所面對挑戰的思考,樹立學生產業自信。

2. 讀寫模塊

(1)讀

課前,教師組織學生通過網絡等渠道收集并閱讀有關與中國制造業發展的英文資料,或中國著名品牌英文閱讀資料,去了解“中國制造”以及制造業品牌能發展成現今這個規模和成就的原因。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主題英文表達方式及相關說明文中的定語從句(attributive clause)句式特點,羅列閱讀中的各類要點。

(2)寫

結合前面閱讀的材料內容,教師組織學生挑選自己“最喜愛的中國制造品牌”進行個人主題作文練習。通過材料范文引導學生去寫出自己所收集的品牌故事,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制造行業單位,增加相關品牌的認識,同時通過對品牌公司的故事,了解其創業經歷和其對國家民族的貢獻,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就業觀,增強民族自信。

3. 翻譯模塊

(1)口譯

課前,教師組織學生通過網絡等渠道收集有關中國制造著名品牌英文宣傳冊,創設職場情境,模擬制造業產品推廣翻譯現場。實際過程中,有學生對照著自己所喜歡的比亞迪(BYD)秦PLUS汽車英文宣傳冊進行了產品推廣會口譯模擬演練。在學生口譯的過程中,教師除了注意學生在口譯上的準確度和語言應用靈活度以外,也要結合學生所學的相關理工專業知識,對口譯過程中表述錯誤的地方展開討論。師生之間的互動討論,能使其在工學背景職場環境下對相關理工專業概念的英文理解正確并明晰。

(2)筆譯

在筆譯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對中國制造著名品牌產品的宣傳文案完成段落筆譯。在實際的教學中,選取了“華為(HUAWEI)”海外網上旗艦店中“HUAWEI P50 Pro”手機宣傳頁面組織學生對頁面的英文介紹文字進行筆譯,并結合所翻譯的文字內容和網站圖片素材,制作其中一個產品的宣傳PPT。最后對照產品的中文宣傳頁面,找出自己的PPT宣傳與“華為”官方宣傳文案中的差異,體會制造業英文表達技巧。

4. 文化拓展與升華模塊

(1)產業文化拓展

通過上述的模塊學習,學生已對中國制造有了較深的理解。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網絡等渠道也接觸到了“中國制造2025”、德國“工業4.0”等英文資料。對相關產業文化進行拓展,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Made in China”主題內容。同時在課程結尾或課后分享英文影視短片《魔鬼經濟學—— 制造業各大強國的“工業4.0”發展歷程》。

(2)主題升華模塊

通過組織學生觀看視頻短片及討論在收集素材過程中所了解到的各個國家對制造業的改革方式和理念,“中國制造2025”和其他各國工業制造改革的不同點比較及中國政府在中國制造2025上做出的努力等內容。英語,作為世界語言,在中國制造“走出去”“引進來”的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9] 。教師由此引導學生展望并用英文討論未來中國制造業發展、個人發展及就業形式以及職業教育的未來。

(三)主題教學后期訪談與小結

在完成安排的教學任務后,組織部分學生就模塊式教學法下教學效果、學習收獲等問題進行訪談。在筆者的訪談過程中,有的同學表示“模塊式教學讓自己掌握了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就同一個主題的英語介紹方式”。有的同學表示“整個模塊式教學課堂中,不像以前學英語時,不管自己需要還是不需要,都安排了同等的時間,模塊式教學能將更多的時間安排在自己真正需要得到鍛煉的項目上?!蓖瑫r,絕大部分學生對模塊式教學所營造的生動、有趣、自由的課堂環境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有部分學生表示希望以后其他科目的課堂中也能采用模塊式的方式。

三、結語

工學背景下理工類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模塊式教學策略研究是以“Made in China”產業發展主題為例展開闡述?!癕ade in China”是中國制造商品所附的標簽,中國積極整合資源優勢,使得中國制造的產品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歡迎。而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制造業人才培養的主要生力軍之一,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Made in China”產業發展的主題內容,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產業發展的趨勢動態與產業相關知識。同時,理工類高職院校和其他理工類本科院校一樣,在課程設置,科研團隊組建和人才培養方向等方面主要以理工科為主。因此,在理工類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采用模塊式教學,能打造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專業發展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服務學生專業需求,培育學生國際化視野,也強化了英語課程在理工類高職院校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新聞辦網站.國務院新聞辦就促進工業和信息化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EB/OL].[2022-4-21].http://www.gov.cn/xinwen/2022-03/01/content_5676535.htm.

[2]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2008-3-28)[2022-4-2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549.htm.

[3] 張繪.網絡平臺與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研究[J]. 價值工程,2017,36(34):241-242.

[4] 張麗,何岑成.英語閱讀課模塊式教學模式研究[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1):94-96.

[5] 趙有生.高職教育模塊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3(4):95-96.

[6] 張琪.理工科高校背景下的英語專業本科改革芻議[J]. 教育與職業,2013(24):121-123.

[7] 李芳.“EGP+ESP”模式下高職英語聽說能力與心理素質雙向階梯式培養課程實例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1):50-53.

[8] 張月祥.高職國際英語進階綜合教程學生用書2[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20(IV).

[9] 亢何,郭佩英,王亞榮.理工類高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J]. 教育與職業,2010(14):114-116.

基金項目:2022年度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課題項目“‘三全育人視域下理工類高職院校英語課程建設與發展研究”(2022XD104)

作者簡介:李芳(1982- ),女,湖北武漢人,英語語言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學;鄭映雪(1999- ),女,湖北武漢人,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英語教學。

猜你喜歡
中國制造英語課程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學前英語課程的核心經驗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醫學人文英語課程的構建與實踐
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大學英語課程委婉語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