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穴位貼敷對膝骨關節炎患者步態行走及致痛因子表達的影響※

2024-03-07 06:19張燕燕周勝利
河北中醫 2024年2期
關鍵詞:骨關節炎軟骨穴位

張燕燕 周勝利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合肥醫院)中醫科,安徽 合肥 230011]

膝骨關節炎是發生在人體膝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癥性疾病,是骨科常見疾病,與膝關節退行性改變、長時間遷徙性勞損、累積性關節損傷等因素有關[1-2]。膝骨關節炎最初病變發生于關節軟骨,隨病情進展,逐漸致使滑膜、軟骨下骨板等關節周圍組織產生病變,主要特征為關節面和邊緣的軟骨變性、新骨形成[3-4]。膝骨關節炎多發于中老年人群,臨床表現為膝關節疼痛、紅腫、活動受限、畸形等,負重下疼痛更嚴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需及時給予有效治療措施,西醫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欠佳[5]。膝骨關節炎屬中醫學“膝痹”“骨痹”“痹證”等范疇,多由患者先天稟賦不足,寒濕痹阻經絡,筋肉失養發病。本研究所用中藥具有散寒除濕、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經離子導入治療,可促進藥物深入病變部位,提升藥物療效;穴位貼敷是中醫特色療法,常用于關節退行性疾病治療,療效甚佳。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們采用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穴位貼敷治療膝骨關節炎患者80例,并與艾瑞昔布片治療40例對照,觀察臨床療效及對步態行走和致痛因子表達的影響,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80例均為我院中醫科治療的膝骨關節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治療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41~75歲,平均(62.33±3.17)歲;病程1~8年,平均(5.32±1.26)年。對照組40例,女16例,男24例;年齡43~74歲,平均(62.42±3.25)歲;病程1~9年,平均(5.47±1.15)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6]:①近1個月反復膝關節疼痛;②站立位X線片提示軟骨下骨發生硬化改變、關節邊緣骨贅的形成、膝關節間隙變窄和(或)軟骨下骨囊性變;③晨僵≤30 min;④年齡≥50歲;⑤活動時有骨摩擦音(感)。滿足①和②~⑤中的任意2條即可確診。

1.2.2 中醫辨證標準 參照《中醫骨傷科臨床診療指南·膝痹病(膝骨關節炎)》[7]辨證為寒濕痹阻證。主癥:關節疼痛重著,得溫則減,遇冷加劇;次癥:腰身重痛。舌脈:舌質淡,苔白膩,脈濡緩。

1.2.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年齡40~75歲;單側患病;7天內未給予相關治療;患者及家屬簽署同意書。

1.2.4 排除標準 合并免疫系統病、惡性腫瘤、凝血功能障礙、感染病、血液系統疾病、臟器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性疾病者;因風濕免疫性疾病導致關節炎;合并膝關節結核;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合并皮膚疾病影響凝膠電極片貼合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予艾瑞昔布片(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41)0.1 g,每日2次口服,連續治療4周。

1.3.2 治療組 予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穴位敷貼治療。中藥離子導入藥物組成:當歸20 g,骨碎補20 g,細辛9 g,肉桂10 g,伸筋草20 g,獨活20 g,干姜10 g,紅花15 g,川芎15 g。由中藥制劑室統一煎制藥物,放入紗布進行浸泡,擰去多余水分后,將紗布放于患膝阿是穴,再放上中頻電療儀(河南博恩醫療新技術有限公司,BE5000)電極,設置電流強度5~7 mA,頻率1300~2500 Hz進行治療,以患者耐受為度,每日治療1次,每次治療30 min,每周治療6次。穴位貼敷中藥藥物組成: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配比為1∶1∶2∶1,上述中藥打成細粉,用姜汁調成糊狀,制成藥膏,將藥膏均勻涂布于無紡布帖(武漢華衛科技有限公司,5 cm×5 cm),外敷于患肢內膝眼、外膝眼、阿是穴及委中穴,4~6 h后取下,每日1次,每周治療6天,連續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1.4.1 實驗室指標 2組治療前后均晨起空腹采集肘靜脈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sIL-2R)、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骨堿性磷酸酶(BALP)、核轉錄因子κB受體活化因子配體(RANKL)、甲殼質酶蛋白40(YKL-40)、神經肽Y(NPY)、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E1α)、過氧化脂質(LP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2組總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采用黃嘌呤氧化法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1.4.2 平衡能力 2組治療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8]評價,此表包含坐位站起、無靠背坐立、站立、轉移、站立位坐下等14個動作,總分56分,分數與平衡能力呈正相關。

1.4.3 關節功能 2組治療前后采用膝關節運動功能Lysholm量表(LKSS)[9]、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WOMAC)[10]骨關節炎指數評價。LKSS評價患者關節穩定性、關節絞鎖、爬樓梯、疼痛、跛行、支撐負重、腫脹、下蹲情況,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膝關節功能越好。WOMAC骨關節炎指數包含關節日常生活功能、關節僵硬、疼痛3個維度,總分96分,分數越高,膝關節功能越差。

1.4.4 生活質量 2組治療前后采用關節炎生活質量測量量表(AIMS2-SF)[11]評價,該量表包含對社會、癥狀、軀體、工作影響5個維度評價,共27題,總分98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5 療效標準 臨床控制:患者膝關節疼痛、僵硬等癥狀消失,X線檢查正常,WOMAC評分減少≥95%;顯效:患者膝關節疼痛、僵硬等癥狀明顯改善,X線檢查顯示明顯好轉,WOMAC評分減少≥70%,<95%;好轉:患者膝關節疼痛、僵硬等癥狀改善,X線檢查顯示好轉,WOMAC評分減少≥30%,<70%;無效:患者關節活動、疼痛、僵硬、X線檢查均無改善,WOMAC評分減少<30%[12]。

2 結果

2.1 2組治療前后sICAM-1、sIL-2R、TNF-α水平比較 2組治療后sICAM-1、sIL-2R、TNF-α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sICAM-1、sIL-2R、TNF-α水平比較

2.2 2組治療前后T-AOC、LPO、SOD水平比較 2組治療后T-AOC、SOD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均高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后LPO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T-AOC、LPO、SOD水平比較

2.3 2組治療前后CGRP、NPY、6-keto-PGE1α水平比較 2組治療后CGRP、NPY、6-keto-PGE1α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CGRP、NPY、6-keto-PGE1α水平比較

2.4 2組治療前后BALP、RANKL、YKL-40水平比較 2組治療后RANKL、YKL-40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均低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后BALP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BALP、RANKL、YKL-40水平比較

2.5 2組治療前后LKSS、BBS、WOMAC、AIMS2-SF評分比較 2組治療后BBS、LKSS、AIMS2-SF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均高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后WOMAC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2組治療前后LKSS、BBS、WOMAC、AIMS2-SF評分比較 分,

2.6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95.00%(38/40),對照組總有效率82.50%(33/40),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3 討論

膝骨關節炎是慢性退行性疾病,病因復雜,除激素、肥胖、遺傳、職業、年齡等個體因素外,還是運動損傷、生物力學、軟骨與骨代謝、免疫及炎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3-14]。肥胖可導致膝關節承受超負荷壓力、長期受力不均、增加軟骨邊緣摩擦力等,進而誘發膝關節炎[15];機體缺乏雌激素會降低對炎癥的抑制作用,加速破壞軟骨表面,致使關節產生游離骨碎片,反復摩擦可加重損傷,產生炎癥刺激[16];外傷及過度勞累可改變患者關節結構,破壞力學平衡,增加膝關節炎發病幾率[17];膝骨關節炎的產生還與骨衰老和代謝有關,骨質流失、骨骼退化可促進骨骼微結構產生改變,促進骨關節退變,增加膝骨關節炎發病機率[18]。臨床表現為慢性滑膜炎、韌帶攣縮或松弛、關節邊緣骨質增生、象牙變、軟骨下骨硬化、骨贅形成、關節軟骨變性破壞等,導致膝關節變形、疼痛、僵硬等,嚴重影響患者關節功能[19]。

膝骨關節炎在中醫學屬“膝痹”“骨痹”“痹證”等范疇,多由患者先天稟賦不足,正氣虛弱,加上久處寒濕環境,無以抵御寒、濕等外邪侵襲,進而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筋肉失養,產生關節、筋骨麻木、屈伸不利、疼痛等癥狀[20-21]。本研究所用中藥中,伸筋草溫經散寒,除濕,活血止痛;獨活散寒祛濕,通痹止痛;骨碎補補腎健骨,止痛;當歸補血活血,化瘀止痛;細辛祛風散寒止痛;肉桂活血通經,散寒止痛;川芎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紅花養血活血通經,散瘀止痛;干姜散寒通脈。諸藥合用,共奏散寒除濕、活血祛瘀、止痛之功。中藥離子導入是通過中頻電流降低皮膚電阻,擴張毛細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促進中藥大分子透皮吸收,經離子導入治療,可促進藥物深入病變部位,提升藥物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等功效[22]。穴位貼敷是中醫特色療法,本研究貼敷藥物中芥子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細辛散寒止痛;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甘遂散瘀消腫。貼敷于內膝眼、外膝眼、委中穴,起到活血化瘀、溫經活絡的作用。研究表示,穴位貼敷療法將膏劑貼敷于相應穴位,通過藥物的壓力、化學、溫度等作用,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發揮藥物和穴位的雙重功效[23-24]。

膝骨關節炎患者多伴隨炎癥,sIL-2R可誘導殺傷細胞產生炎癥介質,加重機體炎癥反應;sI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參與機體炎癥反應;TNF-α是一種促炎因子,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是刺激骨吸收作用最強的細胞因子,可促進破骨細胞增生,并激活成熟破骨細胞[2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sICAM-1、sIL-2R、TNF-α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穴位貼敷治療膝骨關節炎可改善炎癥反應。

炎癥會刺激機體產生氧化應激,生成氧自由基,導致T-AOC、SOD水平降低,ROS水平升高[2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T-AOC、SOD高于對照組(P<0.05),LPO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穴位貼敷治療膝骨關節炎可減輕氧化應激。

6-keto-PGE1α具有強烈致痛作用,NPY主要分布于外周神經系統,是傳遞疼痛信號的指標,CGRP在神經胞體中合成,可增加患者痛覺[2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CGRP、NPY、6-keto-PGE1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穴位貼敷治療膝骨關節炎可降低致痛因子水平。

炎癥狀態可刺激機體合成RANKL,并與核轉錄因子-κB 受體激活因子結合,促進破骨細胞增殖、分化,破壞骨質;YKL-40反映滑膜炎癥及軟骨降解破壞程度[28];BALP反映成骨細胞活性,改善骨代謝[2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RANKL、YKL-40低于對照組(P<0.05),BALP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穴位貼敷治療膝骨關節炎患者,可改善RANKL、YKL-40、BALP水平。

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WOMAC骨關節炎指數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BBS、LKSS、AIMS2-SF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穴位貼敷治療膝骨關節炎可改善膝關節功能及步態行走,提升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中藥離子導入聯合穴位貼敷治療膝骨關節炎患者,可改善炎癥反應,減少氧化應激,降低致痛因子水平,改善RANKL、YKL-40、BALP水平,改善膝關節功能及步態行走,提升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骨關節炎軟骨穴位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抗抑郁藥帕羅西汀或可用于治療骨關節炎
膝骨關節炎如何防護?
夏季穴位養心
鞍區軟骨黏液纖維瘤1例
髓外硬膜內軟骨母細胞瘤1例
男性排濕,常按這五個穴位
原發肺軟骨瘤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原發性膝骨關節炎中醫治療研究進展
推拿結合功能鍛煉治療膝骨關節炎24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