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對濕熱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

2024-03-07 06:19劉宇飛
河北中醫 2024年2期
關鍵詞:罐法通督刺絡拔

劉 凱 劉宇飛△ 溫 博 靳 宜

(1.北京市朝陽區中醫醫院骨傷科,北京 100020;2.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骨傷科,北京 100010)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據調查顯示,我國AS的發病率為0.3%~0.4%,AS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將近20%的A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殘疾,預后普遍較差[1]。大部分AS患者發病初期存在發熱、脊柱活動受限、腰背關節疼痛、關節僵硬等癥狀,生活、工作等均受到了影響[2]。臨床研究表明,AS在發生、發展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白細胞介素等炎癥介質,誘導機體生成大量的成骨細胞,從而引發骨強直等癥狀[3-4]。由此可知,在AS治療中如何調節、抑制免疫炎性反應,對緩解患者骨強直、疼痛等癥狀具有重要意義。柳氮磺吡啶片、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藥物是治療AS的常用西藥,雖然對疼痛等癥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整體效果不理想[5]。AS屬中醫學“痹證”范疇,中醫學認為,AS的發生主要是由于督虧、腎虛導致濕熱毒邪入侵機體,從而引起骨質受損,痰瘀痹阻,血氣不通,外邪不去,最終出現脊柱強直等癥狀,中醫治療該病遵循“清熱利濕,補腎強督”的原則[6-7]。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們采用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治療AS患者60例,并與常規西藥治療60例對照,觀察對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血清炎癥因子、視覺模擬評分(VAS)、強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動度評分(ASDAS)的影響,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120例均為北京市朝陽區中醫醫院骨傷科治療的AS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病例選擇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指南》[8]中AS診斷標準。①骶髂關節炎單側Ⅲ~Ⅳ級或雙側Ⅱ~Ⅲ級;②胸廓擴展范圍比同性別或同齡人小;③腰椎側屈、前后方向活動受限;④均存在不同程度下腰背僵硬、疼痛等癥狀,且疼痛癥狀持續>3個月。①必備+②③④任意一項,即可確診。

1.2.2 中醫辨證標準 參照《強直性脊柱炎中西醫結合醫療質量控制指標專家共識》[9]辨證為濕熱型AS。主癥:脊背及腰骶部疼痛,腰脊功能活動受限,發熱,晨僵,目赤腫痛,四肢關節紅腫熱痛。次癥:肢體困重,面色淡白無華,口干或口渴不欲飲,大便干,尿黃。舌脈:舌紅,苔黃膩或黃厚,脈滑數。

1.2.3 納入標準 ①年齡>18周歲,性別不限;②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可配合醫生完成本研究;③入組前未接受過非甾體等藥物治療;④肝、腎功能正常;⑤患者及家屬均知情本研究,已簽署同意書并自愿參與。

1.2.4 排除標準 ①合并血液、免疫系統疾病者;②對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者;③治療區域皮膚破損、感染或有瘢痕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⑤合并其他風濕性疾病或類風濕性疾病者;⑥合并惡性腫瘤者;⑦合并全身嚴重感染性疾病者;⑧既往存在脊柱手術史、創傷史者;⑨合并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等精神系統疾病者;⑩同期參與其他研究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予柳氮磺吡啶片(上海信誼天平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57)0.25 g,每日3次口服;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國藥集團致君(深圳)坪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209]75 mg,每日2次口服。連續用藥8周。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予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治療。取穴:環跳、膈俞(雙)、大椎、風池(雙)。根據患者背部肌肉情況,選擇最佳的滅菌玻璃火罐,拔罐之前仔細檢查罐口有無破損。告知患者采取俯臥位,暴露出背部,注意保暖以及保護患者隱私,對選定的穴位進行消毒,以一次性三棱針點刺選定穴位6~8針,直至輕微出血,將罐吸附在針刺后的穴位,留罐5~10 min,風池不拔罐。仔細觀察火罐吸附、出血狀態,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取罐之后以無菌紗布對治療區域皮膚進行清潔,再次消毒,告知患者治療后的2天內不可抓撓背部,背部皮膚不可沾水。刺絡拔罐3天1次。共治療8周。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1.4.1 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 2組治療前及治療2、4、8周采用便攜式數字肌力測試儀(斯美爾儀器有限公司)、脊椎關節活動度計(寰熙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測量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最終記錄值是連續測量3次的均值。

1.4.2 血清炎癥因子 2組治療前及治療2、4、8周均清晨空腹采集肘靜脈血,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試劑盒均由廈門海菲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一切操作謹按實驗室、試劑標準說明書完成。

1.4.3 疼痛VAS 總分是10分,無痛是0分,輕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9分,劇烈10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重[10]。2組治療前及治療2、4、8周各評估1次。

1.4.4 ASDAS評分 包括紅細胞沉降率、CRP、晨僵時間、患者總體評分、總體背痛評分5部分。ASDAS總分=0.579ln(CRP+1)+0.073×外周疼痛/腫脹關節數+0.110×患者的總體評價+0.058×晨僵時間+0.121×背痛,癥狀越重,最終分值越高[11]。2組治療前及治療2、4、8周各評估1次。

2 結果

2.1 2組治療前后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比較 治療組治療2、4、8周后及對照組治療4、8周后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均較本組治療前增加,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治療2、4、8周后均高于對照組同期(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比較

2.2 2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治療組治療2、4、8周后及對照組治療4、8周后血清TNF-α、CRP、IL-6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治療2、4、8周后均低于對照組同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2.3 2組治療前后疼痛VAS、ASDAS評分比較 治療組治療2、4、8周后及對照組治療4、8周后疼痛VAS、ASDAS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治療2、4、8周后均低于對照組同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疼痛VAS、ASDAS評分比較 分,

3 討論

AS是一種以中軸關節慢性炎癥為主、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的全身性疾病,脊柱及骶髂關節是主要受累部位[12],疾病發展至晚期容易引發脊柱強直、骶髂關節炎等疾病,增加致殘率,降低患者自理能力,給社會、家庭等均帶來沉重負擔[13-14]。目前,臨床普遍認為細菌感染、免疫失調、家族遺傳、環境改變、內分泌紊亂等均為誘發AS的重要因素[15]。柳氮磺吡啶片、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西藥緩解AS患者關節疼痛等癥狀具有一定效果。但近年來臨床發現,單純西藥治療AS的整體療效欠佳,停藥后病情易復發,并且長期服用西藥容易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會對肝、腎等臟器造成不良影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6]。隨著中醫學的發展與進步,中醫學在AS治療中取得了顯著效果,有望成為治療AS的新方向。

中醫學根據AS的癥狀將其歸于“痹證”“腰痛”等范疇?!端貑枴け哉摗分刑岬健肮潜圆灰?復感于邪……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認為AS是外感、內傷共同作用的結果。先天稟賦不足,髓脈空虛,腎陽不足,無法濡養督脈,筋脈失濡養,經穴虛弱,脊骨受損;外感濕熱、風寒之邪,邪氣侵入腎脈,導致經脈受阻,氣血凝滯,從而出現脊背疼痛等癥狀,故中醫治療該病以“健脾補腎,清熱利濕”為治則[17]。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選取環跳、膈俞、大椎、風池作為治療穴位,其中大椎是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穴,具有祛除濕熱、透散邪熱、疏調督脈陽氣等作用;膈俞、風池具有壯陽、散邪、疏風清熱等功效;環跳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諸穴配伍,協同作用,可調節、激發經絡、臟腑功能,發揮疏通血脈、扶正固本、健脾補腎、清熱利濕作用。另外,《素問·皮部論》中提到“凡十二經脈者,皮之部也”,提示臟腑、經絡功能與十二皮部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刺絡拔罐先用三棱針刺破皮膚,以拔罐的方式釋放出一定量的血液,起到促使氣血流通、疏通經絡、刺絡補虛的作用[18]。通過刺絡拔罐法將拔罐與刺絡相結合,強化調和氣血、祛除瘀血、疏通經絡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在改善AS患者脊柱活動障礙方面效果顯著。

有研究表明,AS的發生受細菌感染、自身免疫失衡等因素的影響,以上病理過程會誘發免疫應答,引發級聯炎性反應[19]。TNF-α屬于促炎因子,具有調節免疫、介導機體炎性反應等作用,參與了AS患者骨質破壞等病理過程[20]。CRP主要由肝細胞合成、分泌,當機體出現炎性反應、組織損傷或感染時,血清CRP水平會迅速增高[21]。IL-6具有免疫調節作用,血清IL-6水平增高,會引起病理性損傷,誘發、加重炎性反應[22]。另外,持續性的炎性刺激會加重AS患者疼痛感,降低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抑制AS患者炎癥因子釋放,在緩解AS患者疼痛癥狀、改善預后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可有效減輕AS患者機體炎性反應。分析如下: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對環跳、膈俞、大椎、風池穴進行刺絡放血,可通督泄熱,健脾除濕,疏通經絡?,F代醫學研究證實,刺絡拔罐具有清熱解毒、抗過敏、活血、抗炎等作用,通過多方面、多途徑調節患者免疫、內分泌、神經系統功能,在治療濕熱型疾病方面具有顯著效果[23-24]。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利用拔罐產生的負壓,發揮祛除瘀血的作用,加快受損區域新陳代謝,促進機體炎癥介質等一系列有害物質隨著血液的流出而排出體外,有助于改善機體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功能,可更有效地控制機體炎性反應。在諶曦等[25]研究中,治療組治療后血清CRP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遵循“清熱、補腎、健脾、通絡”原則,可更有效地控制AS患者機體炎性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疼痛VAS、ASD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可更有效地緩解AS患者疼痛感,彌補了單純西藥治療的不足。

綜上所述,AS患者在服用西藥基礎上接受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治療,可有效改善胸廓、脊柱活動度,減輕疼痛感及炎性反應,及早恢復正常的生活與工作,并且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具有價格低廉、操作方便、創傷性小、疼痛感輕、療效顯著、安全性高等優點,患者更容易接受,具有良好的參考、推廣價值。本研究存在幾點不足,樣本病例數較小,在選取病例方面存在偏倚,病例選取及隨訪時限較短,對結果的代表性、一般性、普遍性等有所影響。因此,需要臨床增加樣本量,展開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研究,延長病例選取及觀察時限,為評估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在AS治療中的抗炎、鎮痛機制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罐法通督刺絡拔
刺絡拔罐配合中藥面膜治療痤瘡療效觀察
補陽還五湯聯合通督開竅法針刺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質量的療效觀察
通督泄熱刺絡拔罐法聯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療濕熱浸淫型濕疹的臨床觀察
張世卿運用益氣通督法治療小兒腹瀉驗案1則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火針刺絡放血結合罐法治療痹癥的臨床體會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regulating Conception Vessel and unblocking Governor Vessel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tuina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刺絡拔罐配合中藥治療氣滯血瘀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效果觀察
迪氏罐法療法簡介和臨床應用
煮罐閃火法的操作方法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