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營農村地區能源利用現狀及其原因分析

2024-03-07 08:30山東石油化工學院石油工程學院陳宇軒江麗霞蘇新毅李雨航
內江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薪柴居民家庭東營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石油工程學院 陳宇軒 江麗霞 蘇新毅 李雨航

通過類型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山東省東營市10個村莊的292戶農村居民,采取參與性居民評估方法(PRA)中的半標準化訪談式進行能源利用情況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東營農村地區家庭能源消費類型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高污染的秸稈、薪柴等生物質能占據主要地位,商品能源消費受到區域特征、經濟發展水平、家庭情況、傳統習慣及政府政策引導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能源是廣大農村地區居民家庭生活、生產的物質基礎,其能源消費方式和結構也是反應農村地區經濟水平和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1-2]。世界范圍內廣大農村地區的能源主要來自于薪柴、秸稈以及煤炭等,這些能源利用效率較低,排放的煙塵、CO2等造成嚴重的大氣環境污染及溫室效應,也會造成CO中毒等安全事故[3]。為應對這些環境問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力爭二氧化碳等溫室性氣體排放量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4],因此有必要對廣大農村地區的能源消費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助力能源消費結構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1 調查區域概況

東營市位于山東省東北部黃河入??诘娜侵逈_擊平原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降水充沛,土質肥沃,常住人口約220萬人,地勢整體上呈西南高東北低,沿黃河走向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沉積地層巨厚,盛產石油、鹵水等礦產資源,屬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東營北臨京津冀經濟圈,南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東瀕渤海灣,隔海與日韓等發達經濟體相望,向西輻射廣闊腹地,是京津冀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樞紐及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環渤海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5]。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中國統計能源年鑒、山東統計年鑒為基礎,以實地調查數據為主要依據,分析研究東營農村地區的能源消費利用情況[6]。調查發現,廣大農村地區的居民家庭用能很少被納入到國家能源戰略規劃中,居民家庭能源消費主要靠自己因地制宜做出決策[7]。在滿足農業生產、生活等需求的情況下,農民在決策時主要考慮有利的因素,因此本研究采用PRA中的半標準化訪談式對山東省東營市農村地區的生活、生產中的能源消費情況進行調查統計。

2021年10月至12月通過類型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東營市農村地區10個村莊的320個居民家庭,對其能源消費情況進行調查統計,調查的內容包括家庭的經濟條件、家用電器、用能結構和費用、農村的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調查問卷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調查問卷為292份,占比為91.25%。

3 結果與分析

3.1 受訪農村居民的經濟狀況

在有效調查的292份問卷中,東營農村地區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255元,最高可達198,100元,最低收入為12,600元,農村居民家庭年收入差距較大;人均耕地面積0.56畝,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的主要原因是鹽堿地廣大,以及城鎮化、工業化及蔬菜大棚的快速擴張,屬于人均擁有耕地較少的地區;74%的居民家庭收入來源主要靠在當地工廠打工,81%的居民已經脫離土地。東營地區農民整體上受教育水平較低,與城市居民存在較大差距,初中及以下的受教育程度比例高達72%,主要集中在改開放以前出生的農村居民;基于資源型城市高速發展過程催生的一系列產業鏈及就業崗位,幾乎能完全滿足當地居民的就業需要,農民整體上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態,滿意度高達98%,也徹底改變了家庭多子多福的傳統生育觀念,這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表1)。

表1 受訪農村居民的基本狀況

通過對東營農村居民家庭的經濟狀況統計調查,有助于進一步分析研究當地農村居民家庭農業生產、生活的能源消費現狀及相關的影響因素。

3.2 受訪居民家庭能源消費現狀

東營農村地區用能結構表現出明顯的多元化,如表2所示,能源消費結構類型主要由秸稈、薪柴、太陽能、電能、天然氣及煤炭等構成。在有效受訪的292戶居民家庭中,秸稈、薪柴是炊事的主要能源類型,使用比例分別為92%、76%,特別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的家庭更將秸稈和薪柴作為家庭取暖和炊事的主要用能燃料。農村居民家庭電能利用已經完全普及,占比達100%,但其最主要的用途是照明;隨著家用終端電器的多樣化發展和擁有量的增多,受訪家庭中全部都擁有冰箱、電風扇、洗衣機、電動車及電動三輪車,約有77%的家庭擁有電磁爐,約有62%的家庭擁有電暖氣,有46%的家庭擁有電動汽車。電能消耗量在家庭能源消費結構中逐年增加,成為家庭能源消費的主要增長點,同時有36%和24%的居民家庭把天然氣、煤炭等作為補充能源,分別用于炊事和冬季取暖。家庭經濟條件較好、新建樓房住宅及青年家庭用能較多的是天然氣、煤炭、太陽能等商品能源,但這些家庭也表現出對秸稈、薪柴等傳統能源的青睞,不會因為商品能源使用量及供應量的增加而放棄傳統能源的使用[1]。由于秸稈、薪柴等傳統能源獲取較為便易,省時省力,不需承擔經濟支出,因此成為農村居民家庭的主要用能類型。

表2 家庭居民能源結構及使用占比

3.3 受訪農村居民的用能結構及評價

農村居民的用能結構和評價可以反映當地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和農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居民家庭用能的總體發展趨勢和傾向[8-10]。東營農村地區居民對不同能源類型的態度和喜好表明(表3、表4),農村地區所有居民最喜歡使用電能,因為使用方便、穩定、清潔,電能已經成為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商品能源,即使在生活水平最低的居民家庭中電費支出也是一項重要的能用支出。因為天然氣使用方便、快捷、清潔、穩定,價格也比較便宜,88%的居民家庭比較青睞天然氣,主要用于炊事,未來居民家庭用能占比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居民家庭對煤炭有強強勁需求,主要用于冬季取暖和炊事,因為煤炭熱值高、使用方面、穩定,不需要時刻照看和添加燃料;雖然煤炭具有很多優點,但由于近年煤炭價格維持在高位,且不符合國家能源政策,煤炭不會成為農村居民能源消費的主要類型。秸稈和薪柴是舒適性、清潔性最差的傳統高污染能源,深受低收入家庭青睞。秸稈作為農作物的一部分,不僅易于獲得,而且數量豐富、種類多、零成本,具有非?,F實的經濟性,另外受到多年形成的傳統習慣影響,秸稈和薪柴等一直是農村地區的主要用能類型,并且很難在短期內被替代,這也反映了經濟因素在用能選擇中的主導地位和長久性。

表3 家庭居民對不同類型能源的態度

表4 家庭居民對常用類型能源的性能評價

雖然不同類型的能源之間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但是農村居民選擇能源類型最主要的考慮因素是經濟性、穩定性及便捷性,不會考慮環境污染等問題[1],持這樣態度的居民高達91%。由此可見,在滿足家庭用能需求的前提下,家庭居民主要是根據經濟性、便捷性作出有利的決策,而很少考慮社會、環境等外部因素,甚至沒有意識到能源利用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污染等不良后果,農村地區的用能類型基本完全由家庭居民作出決策。由于農村居民缺少一定的科學常識和長遠眼光,以及受到經濟因素的制約,選擇的能源類型往往不利于節能減排的措施和政策[11]。因此,短期內以生物質能為主的農村家庭用能結構不會因新能源的提供與多元化發展而發生重大改變[1]。

3.4 居民能源消費的制約因素

(1)農村區域特征。首先,農村地區人口規模是影響能源消費的關鍵因素,能源消耗量會隨著人口增長而增加。東營近10年常住人口由203.53萬增長到220.34萬,煤炭消耗量相應增加310萬噸,新建光伏至少110兆瓦單晶硅太陽能電站,相當于每年節省5萬噸標準煤,天然氣增加2.2億立方米/年。其次,農村家用電器擁有規模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用能結構,電能占比大幅升高。最后,平原地區相比山區使用植物秸稈、天然氣、太陽能等的比例較高,而山區使用薪柴、煤炭等的比例較高。

(2)經濟因素。農村居民家庭經濟條件直接影響用能結構。經濟收入越高的家庭在選擇能源類型時,對能源的穩定性、舒適性的要求越高,而對能源的經濟性要求越低;經濟收入較低的家庭,要求正好相反[3]。根據調查研究,東營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家庭,用能類型的選擇順序一般是秸稈和薪柴、電能、太陽能、天然氣和煤炭,由此可見,低收入家庭的用能類型首選仍然是不衛生不舒適但經濟的秸稈和薪柴,煤炭和天然氣與前述兩種能源權重相差較大,家庭用能占比較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6000元和青年家庭開始追求高品質生活,電能和天然氣用能占比迅速增長,對經濟因素的考慮會有所降低,便捷性、舒適性和清潔性等成為重要的參考指標。

(3)政府政策導向。政府能源政策直接影響到能源的價格走向及居民的能源消費心理和經濟承受能力,還會影響新能源的和種類技術開發,對居民的生產、生活產生深刻影響[12-13]。目前東營農村地區的能源政策主要以經費撥款、財政補貼等經濟手段為主,政府通過燃氣村村通工程實現了96%以上的居民能夠使用天然氣,淘汰了之前的液化石油氣。個別經濟發達的鄉鎮通過太陽能補貼政策,使得78%的居民家庭使用了太陽能,節省了其它能源消耗量,不同的政策會導致用能結構的重大差別。

(4)家庭情況。首先,家庭人口規模與秸稈薪柴消耗量正相關,即家庭人口越多,秸稈薪柴的使用比例越高,超過4人的家庭使用秸稈薪柴的比例高達86%,少于兩人的家庭使用天然氣的比例超過71%。其次,年齡是影響家庭用能結構的重要因素,年齡越大,特別是老年人家庭,使用秸稈、薪柴的比例遠遠高于年輕家庭,年輕家庭偏向于使用天然氣、電能等商品性能源。再次,秸稈、薪柴的使用比例與受教育程度負相關,受過中專以上教育的家庭更青睞于使用清潔能源,更注重能源的環保性、舒適性。

4 討論

農村居民用能結構主要受到區域特征、經濟發展水平、家庭人口規模、傳統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其中受經濟因素的影響最大,農村居民根據實際情況和就近可利用的能源類型選擇不同的能源資源[9]。以東營農村家庭用能結構為研究對象,調查結果顯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當前東營農村地區用能結構主要以秸稈、薪柴等傳統生物質為主,以電能、天然氣、太陽能為輔助的多種用能組合方式。秸稈、薪柴等主要來源于農民承包的責任農田,可以免費獲得,由于其具有較高的經濟性,決定了以秸稈、薪柴等為主的傳統生物質能很難在短時期內被替代,但其利用效率較低,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政府應嚴禁秸稈、薪柴等廢棄焚燒,大面積推廣秸稈高效利用技術。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條件的提高,使得部分家庭特別是年輕家庭的能源消費層次顯著提高,開始利用高品位的能源,電能占比快速提高后趨于穩定,太陽能、天然氣的消耗量也顯著提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建設低碳循環發展經濟和節約型鄉村,應提倡綠色用能,充分發揮東營農村地區的區域資源優勢。首先最重要的是政府進行政策引導,補貼新能源,降低農村居民的用能支出,切實讓農村居民得到實惠;其次是進行能源技術改進和創新,開發出新的更高效、穩定的技術,特別是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技術,降低能源利用成本;第三可以考慮在農村居民集中的地區,開發地熱能在冬季進行集中供暖,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煤炭消費量。

5 結論

(1)東營農村地區能源利用類型以高污染的秸稈、薪柴等生物質能為主,天然氣、太陽能等占比大幅提高,能源消費呈多元化發展趨勢。

(2)東營能源消費受政府政策導向、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影響明顯。發展農村經濟提高居民收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擺脫秸稈、薪柴消耗,是促進農村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

猜你喜歡
薪柴居民家庭東營
勞動力女性化對自然保護區農戶薪柴利用行為的影響
——來自四川省的證據
省去勞力即省去人生樂趣
不同石漠化等級地區農村薪柴消費的影響因素
中國農村居民消費影響因素分析
宋代能源結構變遷原因探析
陜西青年作家采風團走進山東東營
基于空間行為約束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比較分析
山東東營黎寧化工有限公司
斷—蓋時空匹配及其對油氣聚集與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南堡凹陷中淺層東營組為例
在東營看“黃河入海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