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譜CT影像組學對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的診斷價值分析

2024-03-09 07:15韓承儒李琰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2期
關鍵詞:能譜組學分級

韓承儒,李琰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影像科,河南 開封 475001)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細菌感染等均可能導致胃癌發生風險增加[1]。研究[2]表明,不同病理分級胃癌患者的治療方法與預后結局均存在較大差異,臨床通過準確診斷胃癌患者的術前分級,可幫助相關治療方案的及早制定,對患者預后改善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我國醫學科技飛速發展,CT 技術已經在多類型腫瘤患者的術前病理分級評估中被廣泛應用。其中常規CT 平掃雖能夠一定程度評估腫瘤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但對病理分級的診斷價值不高[3]。能譜CT 影像組能從影像圖像上提取定量特征,對部分肉眼無法識別的特征進行量化處理,所提供的診斷數據更加可靠,在腫瘤疾病術前病理分級診斷中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4]?;诖?,本研究主要分析能譜CT 影像組學對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的診斷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 ①經手術病理診斷確診;②檢查期間精神、情緒穩定,配合度較好;③病情未發生不可控進展;④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 ①對檢查方式不耐受者;②并發有其他惡性腫瘤疾病者;③多器官功能障礙者;④病歷資料統計不全者。本組患者中男性45 例,女性35 例;年齡43~72 歲,平均(58.97±6.13)歲。

1.2 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規CT 平掃與能譜CT 增強掃描,檢查過程中患者取仰臥位,掃描范圍為膈頂至肝臟下緣,儀器選用64 排螺旋CT,由美國GE 公司生產。相關掃描參數為: 管電壓120 kV,管電流350 mA,掃描層厚5 mm,層間距5 mm。增強掃描時對比劑選擇1.0 mL/kg 碘克沙醇,經肘靜脈注射,注射速度控制在3.5 mL/s。動脈期與門靜脈期掃描在注射后25~35 s、55~75 s 進行。對原發病灶及CT 可見淋巴結進行能譜分析,將掃描所得數據上傳至檢查儀器的配套工作站進行成像處理,最終動靜脈期分別保留12 個與9 個病理分級密切的影像組學特征。由科室兩名及以上醫師對所得影像學圖像進行分析,意見不統一時開展診斷會議集中討論,獲得最終診斷結果。

1.3 觀察項目 ①統計常規CT 平掃、能譜CT 對胃癌患者不同病理分級的鑒別診斷結果,以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分析CT 平掃、能譜CT 與實際臨床診斷的一致性。②比較CT 平掃、能譜CT 對胃癌患者不同病理分級診斷價值的差異,包括診斷靈敏度、特異度與準確度。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常規CT 平掃與能譜CT 的檢查結果 80 例胃癌患者經手術病理檢查明確腫瘤低分化者53 例,腫瘤高分化者27 例。Kappa 檢驗結果顯示,CT 平掃檢查結果與手術病理對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的檢查結果具有一般的一致性(Kappa 值=0.677,P<0.05),能譜CT 檢查結果與手術病理對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的檢查結果具有較高的一致性(Kappa 值= 0.911,P<0.05)。見表1。

表1 能譜CT 與常規CT 平掃的檢查結果比較(n)

2.2 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價值比較 能譜CT 診斷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的靈敏度、特異度與準確度均高于CT 平掃(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查方式對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的診斷價值比較[n=80,%(n/n)]

3 討論

胃癌屬于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惡性腫瘤疾病,隨著病情進展,腫瘤分化程度逐漸增加,病情嚴重程度與威脅性也逐漸提升。研究[5]認為,臨床通過影像學檢查方案明晰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對后續治療方案的制定有指導價值,從而可實現患者預后結局的改善。伴隨我國影像學檢查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CT 檢查技術在腫瘤疾病診斷中的價值也被諸多學者所認可。傳統CT 可根據受檢者腫瘤大小、形態等參數來對其病理分級進行評估,但因為CT 平掃僅能對單個平面進行成像處理,所獲得的數據有限,且對患者部分隱匿病灶的結構特點沒有較好的檢出能力,因此最終成像結果可能與患者實際病情狀態存在一定差異,最終可導致病理分級的誤判情況發生[6]。相比而言,能譜CT 可對胃癌患者進行增強掃描,依靠能譜曲線對腫瘤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細致鑒別,同時還能通過建立動靜脈期的影像組學圖像來分析腫瘤病變特征,通過對多個影像組學特征進行細致分析,可更加準確地發現診斷腫瘤預后不良的潛在標志物[7],所提供的圖像本身也較常規CT 平掃更加清晰,醫師最終根據所獲得圖像的鑒別診斷結果更加可靠,因此對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的診斷效能更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能譜CT 較常規CT 平掃具有與手術病理檢查結果更高的一致性(P<0.05),表明臨床應用CT 平掃對胃癌患者進行術前病理分級診斷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病理分級的誤診、誤判較為明顯,而能譜CT 更能結合患者腫瘤病變特征對其病理分級進行準確評估,為后續治療方案的制定與開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數據支持。胃癌患者腫瘤高度分化時,手術方案的單獨應用難以獲得顯著效果,往往需要聯合放化療進行綜合治療,因此對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的準確評估,可以確保后續治療方案的合理性與有效性[8]。本研究中,能譜CT 診斷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的效能更高(P<0.05),表明能譜CT 在對患者腫瘤生長、發育、分化情況進行觀察時,所獲得的診斷數據更加充分可靠,多個影像學組特征綜合分析可較大程度避免診斷數據誤差或不足導致錯誤診斷結果的出現,在對胃癌患者腫瘤高度分化與低度分化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與CT 平掃相比,能譜CT 在胃癌患者術前病理分級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更高,可豐富腫瘤分化程度的診斷評估數據,提高診斷準確性,指導相關治療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值得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能譜組學分級
能譜CT在術前預測胰腺癌淋巴結轉移的價值
口腔代謝組學研究
基于UHPLC-Q-TOF/MS的歸身和歸尾補血機制的代謝組學初步研究
分級診療路難行?
分級診療的“分”與“整”
M87的多波段輻射過程及其能譜擬合
電子材料分析中的能譜干擾峰
分級診療的強、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級診療
代謝組學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