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

2024-03-09 07:15韓文磊高廣偉
臨床醫學工程 2024年2期
關鍵詞:開顱腦組織血腫

韓文磊,高廣偉

[漯河市婦幼保健院(漯河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河南 漯河 462000]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具有起病急、進展快、致殘率高等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臨床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以清除顱內血腫為主要目的,多采用手術方式治療。傳統開顱手術雖可徹底清除血腫,但對正常腦組織的破壞也很明顯,患者后期恢復困難[1]。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和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因其手術時間短、對腦組織損傷小等特點在高血壓腦出血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多[2-3]?;诖?,本研究探討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7 月至2022 年5 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0 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齡45~80 歲,平均(68.22±5.12)歲;體質量指數16~26 kg/m2,平均(22.35 ±1.25)kg/m2;腦出血量30~60 mL,平均(48.31±6.16)mL;腦出血部位: 基底節19 例,腦葉13 例,小腦8 例。觀察組中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齡45~78 歲,平均(68.16±5.10)歲;體質量指數16~27 kg/m2,平均(22.39±1.23)kg/m2;腦出血量30~60 mL,平均(48.22±6.13)mL;腦出血部位:基底節21 例,腦葉15 例,小腦4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 符合 《高血壓性腦出血中國多學科診治指南》[4]中相關診斷標準;經頭顱CT 證實顱內出血;首次行顱腦手術;腦出血量≥30 mL;既往無顱腦手術史;臨床病歷資料齊全。排除標準: 因腦創傷、腦動脈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腦出血者;出現腦疝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合并惡性腫瘤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 在患者發病后48~75 h 內進行手術,經影像學引導定位血腫位置和范圍,行馬蹄形切口,牽開皮瓣,鉆骨開骨窗,盡量避開腦部大血管和主要功能區,常規清除顱內血腫,骨瓣復位并縫合切口。觀察組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治療: 在患者發病6 h 內進行手術,在血腫長徑非功能區接近頭皮處穿刺,行頭皮切口,拉鉤牽開,鉆孔,銑刀游離直徑約2 cm 骨瓣,切開硬腦膜,在顯微鏡引導下吸除血腫和壞死組織,釋放顱內壓,血腫清除后,冰鹽水反復沖洗血腫腔,徹底止血,ICP 探頭植入,放置引流管,還納骨瓣,縫合切口。術后24 h 內復查兩組患者的頭顱CT,根據血腫殘留量追加尿激酶,促使血腫液化排出;同時密切監測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控制血壓,予以止血藥物、預防感染藥物等治療。

1.4 觀察指標 ①血腫清除率。②神經功能指標水平。分別于手術前及手術后1 個月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使用ELISA 法檢測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神經肽Y(NPY)、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③并發癥,包括再出血、低顱壓、肺部感染、腦梗死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 表示,行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腫清除率 觀察組的血腫清除率為85.00%(34/40),與對照組的90.00%(36/4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57,P = 0.499)。

2.2 神經功能指標 觀察組術后1 個月的血清BDNF 水平高于對照組,NPY、NSE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注: 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

時間組別nBDNF(ng/mL)NPY(ng/L)NSE(mg/L)術前觀察組 403.58±0.51211.71±22.50 25.37±2.23對照組 403.55±0.47213.52±22.58 25.22±2.12 t 值0.2740.3590.308 P 值0.7850.7200.759術后1 個月 觀察組 40 6.31±0.43* 115.34±12.59* 10.22±1.44*對照組 40 5.52±0.66* 190.88±16.25* 14.25±1.34*t 值6.34323.24112.958 P 值0.0000.0000.000

2.3 術后并發癥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7.50%,低于對照組的27.50%(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主要是因長期血壓升高導致顱內小動脈破裂所致,目前臨床針對該疾病多采用手術治療,以及時清除血腫,恢復損傷的腦組織。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的主要特點在于充分暴露手術視野,快速減輕血腫對腦組織的壓迫,但由于暴露范圍較大,腦組織損傷的風險也相應增加[5]。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具有切口小、減壓充分、止血徹底的特點,術中可避免大范圍損傷腦組織,避開大腦重要功能區和大血管;同時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在患者發病6 h 內進行手術,可減輕疾病所致腦組織的損害[6-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血腫清除率(85.00%)與對照組(90.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與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均可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有研究[8]表明,腦出血一旦發生,對腦組織的破壞將是不可逆的,損害患者的神經功能。BDNF、NPY、NSE 是評估患者神經功能的重要指標。BDNF 可營養神經元,促使神經元增殖分化;NPY 會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加重腦缺氧;NSE 水平會隨著神經元壞死、血腦屏障破壞而顯著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1 個月的血清BDNF 水平高于對照組,NPY、NSE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可顯著緩解腦組織血腫占位效應,改善顱內局部供血情況,進而改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神經功能。本研究結果亦顯示,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7.5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50%(P<0.05),提示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較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可更明顯地減少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與常規開顱血腫清除術相比,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可更明顯地改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神經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猜你喜歡
開顱腦組織血腫
頭皮血腫不妨貼敷治
小腦組織壓片快速制作在組織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芒果苷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腦組織炎癥損傷的保護作用
慢性硬膜下血腫術后血腫復發的相關因素研究
大骨瓣開顱減壓術在對沖性顱腦損傷治療中的應用觀察
快速開顱技術在外傷性顱內血腫合并腦疝搶救治療中的效果
開顱手術后繼發顱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和治療方法
DNA雙加氧酶TET2在老年癡呆動物模型腦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對氧化應激中神經元的保護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對子代大鼠發育及腦組織的氧化損傷作用
問題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腫的手術指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