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自然項目中的教師支持策略

2024-03-10 13:21徐小伊
湖北教育·綜合資訊 2024年1期
關鍵詞:松鼠經驗食物

徐小伊

學前兒童在認知、能力發展上以直接經驗為主,教師要從孩子的實際生活出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兒童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以關注自然現象、動植物養護、與自然的良性互動等為內容的自然項目,有助于培養兒童親近自然、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項目開端:鋪墊籌劃

親近自然,引發興趣。自然項目的問題源于兒童的興趣,而興趣的前提是體驗。教師給予孩子充分感受自然的機會,鼓勵兒童使用視、聞、觸、聽等覺察自然,給孩子創設關注自然變化的條件,激發自然探究的興趣。借助工具引導孩子深入了解自然的細節,如用手持透鏡、鴨舌棒、鏟子、手電筒等觀察植物葉脈,用紙筆進行記錄?!班?!松鼠”項目活動起源于幼兒園的小花園。在一次花園散步中,有孩子敏銳地發現枝頭跳躍的松鼠,當所有人去尋找時,小松鼠卻不見蹤影,于是引發了熱烈討論。孩子們說要有更多的時間去小花園觀察,我們欣然同意,并和孩子約定在尋覓小松鼠時要帶上望遠鏡、紙筆。

收集問題,聚焦興趣。孩子的想法中蘊含了生發自然項目的價值點,用問題墻的方式進行記錄整理,選出適合探索的驅動性問題。把握驅動性問題要從挑戰性、真實性、啟發性入手,聚焦興趣需進一步結合孩子發展水平判斷問題價值、綜合園內外能提供的支持。孩子們對松鼠產生了許多的想法,我們首先用問題墻的方式記錄孩子的奇思妙想,對生發點進行價值評估,確定“怎么讓松鼠留下來”符合本次項目中聚焦式問題,資源支持充分,是能高質量推進兒童學習深度的內容。

梳理脈絡,延展興趣。確認自然項目的生發點后,用網絡圖的形式呈現孩子可能的興趣走向和價值,獲取驅動鏈,提前做好支持興趣深入的物質準備?!班?!松鼠”項目中,圍繞“怎么讓松鼠留下來”,依據可能生發的兒童活動進行問題梳理。

項目過程:支持賦能

做洞悉發展的支持者。

求同存異,尊重多種可能。在“嗨!松鼠”項目中,孩子們在為小松鼠造房子時,有的說用木頭做,有的說用盒子,我們嘗試了解孩子們的想法,發現“木頭組”是從松鼠愛爬樹入手,所以選擇了與樹同源的木頭,而“盒子組”的孩子們想到的是自己喜歡柔軟、溫暖的居住環境,兩組孩子的想法都是從經驗出發,我們決定支持孩子分頭行動。

關注波折,強調經驗遷移。在“嗨!松鼠”項目中,“木頭組”孩子們出現了一個“坎”——材料太長安裝不上怎么辦?我選擇靜觀其變,想看看孩子們怎么解決。孩子們想出了拼接幾個積木獲得想要的長度的方法,這是孩子們根據自身不斷試錯的經驗得出的成果。因為下雨,“盒子組”孩子們的盒子房被淋濕了,他們也決定要建造木頭房子。積木材料更加緊缺了,孩子們再次運用拼接的方法,舉一反三,用剩余的積木形狀拼接出了需要的材料。

巧用工具,支持深度思維。在項目進行中還需關注到思維工具的力量,比如計劃表、思維導圖、表格、工作日志等,這些工具將幫助兒童記錄項目的發展過程、問題的解決經歷,支持孩子回顧思考的同時也輔助老師發現項目瓶頸的緣由與遺漏經驗。例如,孩子們建造小松鼠的家時先畫松鼠屋的設計圖,再根據設計圖造房子。完成后,孩子們卻怎么都不滿意。比對設計圖,他們發現沒有做出設計圖中的第二層,因為現有的積木太長了放不進去,于是決定尋找方法解決建造第二層的問題。

做問題解決的引路人。

明——興趣分散時的指明。

部分孩子在自然項目進行過程中會出現興趣上的轉移與發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明晰價值,有成長幫助、具備開展可能性的內容通過分工分組方式滿足,或在下一階段探究,成為下一項目的來源。從發散到聚焦還要關注同一情境興趣的激發與建立。教師對所有孩子提供相同的視頻、書籍、體驗機會,豐富孩子對某一問題的共同認知,建構共有的經驗,引發相同的興趣需要,從而引導孩子聚焦到同一具有較大教育價值的問題上。

松鼠的小房子造好了,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把房子放在松鼠經常出沒的地方,期待小松鼠的到來??梢贿B幾天,都沒有看到松鼠的身影,計劃失敗了。再次到小花園觀察時,不少孩子不再關注房子,而是看起了花、找松鼠、討論松鼠跳等,老師問:“你們知道松鼠的哪些事情?”大家聊起來卻發現都不知道松鼠吃什么,于是一起尋找答案。通過查閱資料,孩子們發現松鼠會吃堅果和大自然中的食物。

在房子吸引松鼠失敗后,部分孩子的興趣發生轉移。教師邀請孩子們一起分享有關松鼠的認知,不知道“松鼠吃什么”變成了共同的經驗需求,孩子們開始聚焦到這個問題上并一同通過資料搜索獲取了答案。

引——持續短暫時的引發。

孩子對項目的興趣、參與度下降會引發項目的中斷。在活動中教師仍需關注和收集兒童的價值問題,從易到難地投放,通過兒童思維的連續性不斷維護興趣。教師要關注各個小組在活動過程中是否都“有事可做”,讓組員們都處于較好的參與度中。最后關注階段性成果的展示分享,滿足孩子被關注、被認同的精神需要。

討論過“松鼠吃什么”后,孩子并沒有再次投入吸引松鼠的活動中。老師決定請孩子們一起在花園里投放食物驗證。投放后的第二天,孩子們發現食物真的少了,興奮地說要再來放,接連幾天孩子們都沉浸在繼續投放相同食物的活動中。

孩子們了解了“松鼠吃什么”卻沒有讓項目持續下去,于是教師決定從參與度入手,以花園投喂驗證的方法讓所有孩子參與,項目也繼續前進。

推——難以深入時的推動。

項目中,孩子會出現重復當下的事情、不再進一步探究的情況。這時需要關注孩子是否前期經驗缺失,教師投放的物質支持、體驗是否充分,并通過不斷變換材料、情境、問題等引發孩子認知沖突,抓住契機提出有探討價值的話題,激發其探究的欲望。在引發組內討論的同時,也邀請組外同伴參與,通過進一步的思維碰撞與濃厚的探究氛圍,為孩子的“鉆勁兒”保駕護航。

孩子們在花園投放相同食物已經一周了,小松鼠卻沒有現身。這天有孩子爭論起松鼠喜歡誰的食物,孩子們爭論不下,老師問:“有沒有什么辦法確定松鼠最喜歡吃的食物?”貝貝說:“那還不簡單,再到小花園數一數就知道了!哪種食物減少得多,就是松鼠愛吃的?!焙⒆觽兗娂姂?,加入探究松鼠愛吃食物的隊伍。一開始,大家將食物總數記在紙上,在集體討論時馬上有孩子說:“這樣也不能知道松鼠到底愛吃哪一個?!钡诙?,大家決定分種類記錄,但是涂改并不方便,隨后又經歷計數格歸納、日期對比等一系列的表格改造,孩子們終于得出松鼠喜歡吃核桃、花生的結論,開始了吸引松鼠進一步的計劃。

孩子們在項目中的關注點停滯在了喂食松鼠的“驗證”上,并未能吸引松鼠現身。為了讓項目深入,教師抓住孩子認知沖突引發的價值問題——“松鼠到底喜歡吃什么?”激發了所有孩子興趣,從而有了到花園探究“松鼠最愛的食物”的行動和系列表格的改造行動等。

項目評價:借媒促評

制作項目電子書,回顧過程。追蹤記錄孩子在項目中的活動,收集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性資料如表格、計劃圖等,標注孩子作品上的變化并整理成電子書的形式。項目結束后師生一起翻閱電子書,從而進一步引發兒童回顧項目過程和經歷,反思項目中的經驗獲得。

巡展活動分享經驗。孩子們制作松鼠展臺、以介紹松鼠的形式進行巡展也是評價的形式之一?;顒咏M織中,孩子再述過程、選擇用來展示的片段也推動了自我的評價。

多主體、多角度互評。教師與兒童、兒童同伴之間均是相互評價的主體,在進行討論與回顧時需要關注到不同角色視角。如教師對活動中孩子們發現某一問題及解決策略的肯定,兒童對最后項目結果呈現出的不同滿意程度和原因表達,對優化項目的想法等,都能促進孩子們了解情況、提煉經驗。評價內容不僅指向項目成效、兒童探索能力的發展,還指向孩子與自然的互動關系中,對周圍自然是否產生更多的興趣與審美情趣,有無進一步探索的意愿以及愛護環境的意識等方面。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中指出:“一方面教師要思考如何去組織和推進活動的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必須成為兒童活動的合作伙伴?!表椖炕顒又腥绻麑⒑⒆颖茸魇穷I航員,那么教師必將是航海路上的燈塔,我們要做的并不是限制孩子的發展道路,而是為他們指出更好的方向。作為兒童伙伴的幼兒教師要抱有更新意識,不斷在項目實踐中記錄分析案例,發現改進問題,才能不斷產出高質量項目,支持孩子發展。

責任編輯/王娜娜

猜你喜歡
松鼠經驗食物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搞笑:將食物穿身上
食物從哪里來?
當你遇見了“零經驗”的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