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浙江產業發展的一道分水嶺
——兼論浙江產業發展范式轉變與產業結構調整

2024-03-11 01:35王義偉
浙江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范式發展

文/ 王義偉

2023年,浙江產業呈現出冰火、新舊、軟硬、內外、購銷五方面特征,其背后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產業發展范式轉變和產業結構深度調整

為什么2023年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存在較大差異?如何看待過往與未來、現象與本質、機遇與挑戰?2023年,舊經濟轉型與新經濟潮涌圖景前所未有,結合第四次工業革命演化進程,我們正處于產業發展范式轉變和產業結構深度調整這一歷史進程中。2023年可能是浙江產業發展史上的一道重要分水嶺。

2023 年浙江產業發展的“形”與“勢”

冰火兩重天。一年來,不同行業苦樂不均,最重要的兩個行業——住和行,可謂是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房地產大收縮,如墜冰窖。2023年,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比兩年前接近腰斬,下行過快過猛,對上游的鋼筋、水泥,下游的家具、家電、裝修裝飾等行業都影響巨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大爆發,如日中天。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換道超車”快速崛起,直接帶動動力電池、充電樁、汽車電子等行業天量增長。

表 近兩年“住”和“行”相關行業增速

新舊動能切換。當下經濟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勃發的歷史階段,數字革命、新能源革命和電動車革命加速演進,新賽道又寬又長,新產業方興未艾,新模式層出不窮。數字產業發展喜憂參半,制造業表現好于軟件業。2023年1-11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3485.8億元,同比增長8.6%,高于全省面上2.9個百分點;軟件業與標兵差距拉大,2023年1-11月,全省軟件業務收入8265億元,規模居全國第六位,同比增長3.2%,增幅低于全國平均10.7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發展齊頭并進,但戰略性新興產業利潤水平遠優于傳統產業。2023年1-11月,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6.5%、6.3%,但利潤水平差距明顯。戰略性新興產業每百元增加值中利潤含量達34.1元,而傳統制造業每百元增加值中利潤含量僅22.6元。

軟硬投入加力。盡管寒風凜冽,利潤下滑,企業體感有點冷,但骨子里熱血依舊,敢于研發投入和設備投入。軟投入方面,2023年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投入3074億元,同比增長8.9%,分別比營業收入、利潤增速高8個和1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3.08%,同比提高0.23個百分點。硬投入方面,2023年1-11月,全省制造業投資增長13.7%,高于全國平均7.3個百分點。

內外走向平衡。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增長持續低迷。受國際大環境影響,一是出口發動機失速。2023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14523億元,同比下降5.9%。二是利用外資略顯疲態。2023年1-11月,合同利用外資348.3億美元,同比下降14.8%;實際使用外資189.3億美元,同比增長3.9%。三是企業出海步伐加快。2023年1-11月,全省對外直接投資備案額156.8億美元,同比增長24.6%。

購銷價格走低。在總需求不足、經濟循環梗阻、中低端產能過剩、大宗價格下行、內卷競爭加劇等背景下,一年來工業品購銷價格持續下行,目前仍沒有止步跡象。2023年1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7%,環比下降0.1%。2023年1-1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7%和5.3%。

產業發展范式轉變與產業結構深度調整

2023年,浙江產業運行呈現出來的冰火、新舊、軟硬、內外、購銷五方面特征,受多方因素影響,但更多是深層次的趨勢性與結構性變化,我們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產業發展范式轉變和產業結構深度調整。

從“傳統產業主導”向“新動能產業主導”轉變。房地產調整陣痛會持續一段時間,房地產上下游相關產業鏈要做好打持久戰、過緊日子的準備。在可預見的未來,新基建、新能源、新智造、新消費“四新”將主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大勢,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破題點。新基建為新智造支撐、新能源提供能源保障、新消費為新智造提供指引,四位一體形成新動能產業。在“四新”方面,浙江具有先發優勢、產業優勢,走在全國前列。

從“企業研發創新”向“產業鏈協同創新”轉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新三樣”無一不是產業鏈協同迭代創新的成果。美國限制對華出口從先進制程的半導體芯片到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等多領域的高科技產品,在卡住短期供應同時,也讓出了市場空間。面對美國打壓,華為每年投入研發經費200億美元,帶動了信息通信、芯片制造、消費電子、數字經濟、智能駕駛等產業鏈,正在形成強大的“華為鏈”,為產業鏈協同創新提供了指引。

從“產品出口”向“產品產能雙輸出”轉變。中央提出了以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隨著比較優勢的動態演化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外貿易在向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挺進時,闖入美國所謂的“國際分工保護區”,遭遇美國脫鉤斷鏈打壓,技術制裁、貿易壁壘等非市場障礙增多,企業出海從“擁抱世界”變成“走向世界”,走向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甚至發達國家。

從“經濟靠地產”向“地產靠經濟”轉變。房價與收入水平脫節,高房價擠占收入份額過大,嚴重扭曲居民消費結構。房地產業高周轉、高杠桿、高負債模式破產,百強房企半數暴雷,整個行業哀鴻遍野。歷史看,隨著城鎮化進程變緩,人口數量與結構的變化,房地產時代拐點遲早會出現,但沒料到拐點來得如此之快,讓政府和市場措手不及。長期看,房地產持續下行是大勢所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也不必過度看衰房地產。

深化改革開放搶抓結構性機遇,推進高質量發展

產業發展范式轉變和產業結構深度調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三年疫情期間端倪已現,2023年加速成勢,未來一段時期仍將持續深化。在紛雜的不確定性中必有關鍵的確定性,結構性變化必有結構性機遇,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不二法寶。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4+4產業集群建設。一是聯動推進新基建新智造。支持面向產業集群的新基建通用能力建設,包括與各產業集群相適配的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共性平臺,夯實數字底座。二是化解落后產能。新能源革命和電動車革命快速迭代,出現了半新產線迅速變成技術落后產能,要推動優化行業技術標準,依法依規化解低效率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三是強化產業鏈協同創新。構建開放型創新網絡,支持鏈主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等主導構建創新聯合體,突破一批產業集群關鍵核心共性技術,建設一批新技術新產品中試基地,提升創新產品在場景化中組合應用的競爭力。四是構建優質高效生產性服務業新體系。發展面向各產業集群的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現代物流高能級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提升價值鏈。

以打通循環堵點為導向,構建浙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率先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調整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全面解除房地產限制性措施,降低按揭貸款利率,避免房地產硬著陸。抓緊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二是率先構建創新鏈產業鏈融合新模式。聚焦突破性創新和顛覆性創新,大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貫通,推動“315”科技創新體系與“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高效融合,針對0到1、1到10、10到100創新要求配置不同功能的創新基礎設施,探索“企業出題+專家答題+市場閱卷”創新模式。三是率先構建高水平開放新模式。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主動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重構走向,在服務業開放、數字化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先行先試。

猜你喜歡
范式發展
以寫促讀:構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孫惠芬鄉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管窺西方“詩辯”發展史的四次范式轉換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轉換的范式:反思知識產權理論
“祖”文化之于“地方感”與“超越性”的表達范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