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生產視域下跨學科學習協同五育融合育人研究

2024-03-15 09:01吳啟超
林區教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跨學科育人技能

仇 實,嵇 杰,吳啟超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一、問題提出

新時代職業教育被擺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2022年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強調,職業教育要適應數字化變革需要,與終身教育相結合,與產業鏈條相契合,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融合[1]。數字技術展現的巨大變革潛能,已向經濟社會全面滲透并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演進的新動能。同時,數字技術也影響了傳統生產模式,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成為時代必然。未來社會就業格局面臨深刻的重塑,這將極大地減少對低技能勞動力的需求,大量標準化程度高的工種會被人工智能技術淘汰。因此,職業教育更加迫切地需要關注知識生產模式轉型所重塑的經濟社會。

新知識生產模式中跨學科性、異質性和反思性等特征日益凸顯,這些特征及發展趨勢改變了產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格局,給職業教育帶來全新的挑戰和機遇,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激增,使得提高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質量成為應然之舉。課程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載體,在“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課程變革”論壇上有專家指出,職業本科教育課程改革需要基于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緊跟產業升級步伐,融入專業知識體系、技術技能變革和崗位職業能力[2]。新知識生產視域下構建跨學科開放性融合替代固有傳統單一學科的課程體系框架,增強職業本科教育課程適應性[3]。然而,在跨學科課程學習中如何培養具備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以適應經濟社會的快速變革和知識創新,仍是職業本科教育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本研究從知識生產模式轉型出發,構建適應新知識生產模式的職業本科育人策略,探討跨學科學習協同五育融合育人的應然邏輯以及實踐路徑,以期提升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二、適應新知識生產模式的職業本科育人策略

為了應對新知識生產模式對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發展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勢在必行,特別要注重在技術技能培養與綜合素質培養之間取得有效的平衡。融合五育理念的跨學科課程為職業本科教育提供一個多元協同育人的實踐平臺,根據工作任務篩選與融合各學科知識的精華來構建教學內容,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轉化為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從而賦能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育人策略。

1.知識生產模式轉型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新要求

在工業4.0時代的背景下,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廠在制造業領域迅速興起,技術變革推動了智能知識生產模式的出現,成為一種新的知識生產方式。智能知識生產模式的特征在于以計算機系統為基礎工具,并通過搭建信息基礎設施的共享平臺來實現,它依賴核心技術的突出作用,為知識創新提供了新的途徑和可能性,對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4]。新知識生產模式應時代需求而生,知識生產離不開人的參與,人作為知識創新的關鍵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中的作用不容小覷。這意味著服務社會的人才培養要順應新知識生產模式,將知識生產模式轉型視為人才培養的源動力,激發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等不斷創新與優化。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交織的類型教育,為回應新知識生產模式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勢在必行。對于職業本科學生來說,要從僅僅掌握技術并被動適應技術發展的角色,轉變為能夠主動參與知識創新并提高知識生產效能的人才。從知識生產模式內涵及轉型邏輯出發,職業本科教育應通過多元應用情境和知識創新活動來培養學生,使其具備學習能力、數學素養、基本科技素養、信息素養、創新精神、文化意識與全球視野、社交責任感等核心素養。為此,智能知識生產模式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提出新要求,包括多元化知識技能培養、實踐與實習經驗、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數據分析和數字素養,以及持續學習和自我發展等方面。由于跨學科性是新知識生產模式的典型特征之一,因此對學生的多元化知識技能培養,不僅限于傳統的專業知識,還包括跨學科知識和綜合素質。通過跨學科學習,學生能夠拓寬視野,理解知識與技能之間的聯系,提出綜合性解決方案。在跨學科的學習環境中,學生通過與團隊合作工作,培養其溝通、協作和領導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2.學習跨學科課程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2022年9月聯合國召開教育變革峰會,強調教育變革對于人類共同未來的緊迫性,而課程變革作為教育變革的主要途徑之一備受關注。國際教育委員會指出,課程來源于人類豐富的公共知識,無須把學科劃分為固定不變的清規戒律[5]。在第23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暨展覽上,世界職業院校與技術大學聯盟主席道恩·沃德認為,職業院校也要適應變化,為學生提供更多面向未來的課程[6]。這些觀點共同表明,課程變革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單一學科的知識已難以應對日益復雜的實際問題,知識的選擇應突破學科界限,通過多學科知識的互動與重構來達到知識整合的目的,從而實現知識創新和技術升級。因此,跨學科課程應運而生,它從學科知識中選擇一部分“最有價值的知識”組成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其學習的必然結果是培養學生的高階能力,以適應未來工作和生活的多樣性與復雜性[7]。

智能知識生產模式對于人才素質結構提出更全面的要求,除了必備的知識積累,還需要具備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將其所掌握的知識成果應用于社會服務,以促進知識的共享、創造和創新。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為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職業崗位服務,對于國家的技術創新和競爭力提升起著關鍵作用。為此,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更要注重有效平衡學生的技術技能與綜合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適應智能時代高技術制造業?;谏鲜鲈?學習以專業性和跨界性并舉的跨學科課程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和價值。不僅為學生提供完整的價值觀念和知識方法去探究項目化的工作任務,還引導學生用多元的眼光、質疑的精神、批判的思維去解決應用情境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最重要的是,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具化為課程應著力培養的核心素養,促進五育互融互通,培養社會發展、知識積累、文化傳承、國家存續、制度運行所要求的人才。

三、融合五育理念的跨學科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為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構建現代職教體系,與鹽城工學院共建本科“4+0”化學工程與工藝試點項目專業,截至2023年6月已聯合培養127人。本研究以職業本科試點專業為研究對象,對“新能源材料”跨學科課程進行模塊化與項目化重構,將五育理念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實施中,協同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核心素養。

1.“4+0”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課程重構

隨著化工產業向過程綠色化、控制智能化和產品高端化轉型,對化工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也隨之提升,特別是在跨學科交叉融合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方面。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載體,直接影響著人才的技術技能和綜合素質。高質量課程的建設對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提升教育質量至關重要。研究表明,基于工作體系對課程體系進行解構與再建,學生能夠在實際工作情境中培養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實現跨學科知識的有機融合和遷移,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能夠主動適應時代變遷的挑戰[8]。因此,課程重構的價值意蘊在于通過課程教學改革助推學生塑造創新思維能力、多元綜合素養、行業洞察力和可持續發展潛質。

“新能源材料”是“4+0”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專業課程,對此類課程的設計要體現出課程內容前沿性、教學形式互動性、考核內容開放性?;谛履茉春托虏牧蠟榇淼膽鹇孕孕屡d產業深刻影響著化工行業發展,本研究對已有課程體系進行解構與再建形成課程模塊,以滿足在知識生產模式轉型視域下智能時代對化工人才的新要求。重構后的專業課程體系主要由通識課程模塊、專業模塊、素質與能力拓展模塊和集中實踐模塊組成(見圖1)。將“新能源材料”課程分類到素質與能力拓展模塊,源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涌現的能源與環境問題,學生需要掌握利用跨學科知識解決復雜問題的實踐能力?!靶履茉床牧稀闭n程正是以綠色發展作為價值底色、低碳技術作為知識框架、器件材料作為關鍵支撐,以跨學科課程作為實踐平臺,達到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培養創新思維、適應行業發展、增強就業競爭力的目的。課程內容包括太陽能與光伏材料、核能與核燃材料、地熱能與干熱巖、儲能與電動汽車、氫能與燃料電池等專題內容。為增強職業本科教育的適應性,通過模塊化項目化對“新能源材料”課程內容進行重組與再造(見圖2),以提升學生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和核心素養。

2.跨學科學習協同五育融合的實踐案例

隨著智能生產模式的崛起,傳統的動作技能逐漸被智力技能所替代,為緊密對接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職業教育肩負起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職業教育的傳統育人模式分工明確,校內教師主要負責傳授顯性知識(明確表達、傳授和記錄的知識),而校外教師則注重灌輸隱性知識(個體在實踐中獲得、難以明確表達和傳授的知識)。然而,這種“拼盤式”的合作方式無法達到真正“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效果。相比之下,多元化育人模式的亮點在于整合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和實踐應用來掌握知識與技能,使知識轉化為教學內容在課程體系和教學情境中得以融會貫通。

當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已成為新時代教育變革的“中國方案”。五育融合式教學作為多元化育人模式的一種“育人實踐”,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旨歸的教學范式。為此,本研究采用多元化育人模式,以五育融合為育人理念,以跨學科課程為實踐平臺,緊密結合新知識生產模式需求重構課程,以期提升職業本科育人質量。本文選用重構后的“新能源材料”課程中的“模塊四之項目2”作為教學改革實踐對象,在育人模式上將五育理念融入跨學科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見表1),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機會,使其在面對復雜的現實問題時能夠更好地應對挑戰,并為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表1 融合五育理念的跨學科課程教學實施路徑

四、結語

知識生產模式轉型讓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格局發生改變,這使得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既面臨發展機遇,又面臨挑戰。為了適應新知識生產模式,提高職業本科教育的人才質量成為當務之急。在此過程中,課程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載體,其高質量建設至關重要?;谛轮R生產模式的跨學科性這一典型特征,本文通過構建“跨學科開放性融合”的課程體系框架,將五育理念有機融入模塊化和項目化的跨學科課程中,為學生提供多元協同育人的實踐平臺以促進其全面發展。在后續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這種多元協同育人模式還需在優化多元應用情境和設計知識創新活動方面進一步探索,使得課程凸顯高階性和挑戰性,以滿足智能時代高技術制造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緊迫需求。

猜你喜歡
跨學科育人技能
高級技能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畫唇技能輕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