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作為與思考
——基于2021年全國省級、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成果的分析

2024-03-15 12:44吳兆明奚茂龍
機械職業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成果獎三農成果

楊 琴 吳兆明 奚茂龍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1)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代表的高素質農民作為農村經濟發展主力軍,得到全社會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入新階段。職業教育曾將脫貧攻堅作為政治和社會責任,在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貧困家庭成員強技能、長本領,增強其自身造血功能,使其充分就業實現脫貧,推動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職業教育可以在鄉村振興的多個領域發揮作用,例如,“產業富農”的經濟功能、“人才助農”的教育功能、“科創興農”的技術功能、“文化強農”的治理功能等,職業教育迎來了大發展的好時機。

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研究設計

(一)教學成果獎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標

教學成果獎作為代表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與創新的重要標識,對職業教育具有引領示范作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被視為與國家科技成果三大獎并列的國家級獎勵,為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每四年評選一次,2022年開展了新一輪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省級評選。近3輪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評選中,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總數量以及與“三農”相關的項目數量見表1。

表1 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總數量以及與“三農”相關的項目情況

2023年7月24日,關于批準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決定中,572項職業教育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的70項中有5項與“三農”相關,二等獎的500項中有36項與“三農”相關。對比2014年、2018年和2022年連續三輪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結果的數量,2022年獲獎總數較前面兩輪增加了121項,與“三農”相關的成果數量和占比同時呈上升趨勢。2022年相比2014年,獲獎數量增加了29項,比例由2.7%上升至7.2%。從這一角度來看,職業教育服務“三農”呈現出向深度、廣度發展的趨勢。本文重點分析2021年省級評選結果為“一等獎”及以上以及2022年國家級評選結果中與“三農”相關的教學成果項目。

(二)職業教育助力鄉村人才振興是其歷史使命

當前職業教育的歷史使命是通過人才支持、技術支持、創業支持和教育支持等方式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對于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作用。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振興,這一過程包含著對各層次人才的需求,而職業教育是提高全民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職業教育需擔起新的歷史使命,找準職業教育與鄉村發展的切入點,培育有夢想、有奮斗精神的職教學子投身于鄉村振興,實現人生價值。職業教育通過引領職教學子增強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其內心自覺勞動、奮發圖強的思想理念。為確保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黨和國家頒布了一系列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方針政策,這些政策推動職業教育發生深刻變革。職業教育的發展和鄉村振興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當前我國職業院校75%左右的學生來自農村,農業農村的發展為“三農”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提供了廣闊探索實踐的空間。鄉村振興開辟了職業教育發展新領域,只有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作用,才能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

二、職業教育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現狀分析

在2021年省級評選階段,從各省市公布的省級教學成果獲獎名單可知,全國共有537所高職院校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及一等獎。其中,特等獎249項,一等獎904項,分布在25個省市。25個省市全部教學成果獎中,23個省市的101項一等獎及以上的成果內容與“三農”[1]相關。2022年國家級評選出的572項職業教育成果中,一等獎中有5項、二等獎中有36項與“三農”相關。這些相關教學成果來自不同的區域、省市、單位,有的聚焦于涉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有的聚焦鄉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有的聚焦高素質農民培育等。通過分析服務于鄉村振興教學成果獎的地區、省市和院校分布以及成果內容、等級等情況可以進一步了解當前高職院校服務鄉村振興內容和所處水平。

(一)省級、國家級教學成果分布分析

1.省級教學成果從地區分布情況來看,西部地區獲獎項目數量最多,為31項,占“三農”相關獲獎項目總數的30.7%;東三省獲獎項目數量第二,為20項,占19.8%;長三角獲獎項目數量第三,為14項,占13.9%;華東地區獲獎項目數量各為13項,均占“三農”相關獲獎項目總數的12.9%;華中地區獲獎項目數量為5項,占3.0%;珠三角獲獎項目數量為2項,占2.0%;華北地區獲獎項目數量為2項,占2%。綜上,西部的職業教育在承擔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歷史使命方面的相關研究與實踐成果更為豐碩,超過30%。

2.省級教學成果獲獎情況從省市來看,遼寧最多共12項,其次是山東9項,后續依次是黑龍江8項,甘肅、浙江各6項,江西、貴州、湖南、四川、河南各5項,江蘇、重慶、廣西、安徽、福建各4項,廣西、廣東、云南各3項,北京、寧夏各2項,陜西、內蒙古各1項。各省市教學成果獲獎數量見表2??梢钥闯?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面的相關研究與實踐成果,遼寧、山東、黑龍江、浙江、甘肅等省份的職業教育走在前列。

表2 各省市教學成果獲獎數量一覽表

3.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從成果獎的完成人單位所在區域來看,41項成果中,有11項是跨省市地區合作完成的,8項是兩個省市合作完成的,有5項成果的合作超過三個省市。其中,《職業教育“五位一體”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研究與實踐》的完成單位跨北京、江蘇、福建、黑龍江、浙江五個省市,也是跨區域數最多的一個合作項目;《“育繁推”一體化,“產研創”全場景:現代種業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等四個項目的完成單位均跨三個省市。

4.從完成成果院校分布角度來看,共有85所院校,其中17所為涉農院校,其余為非涉農院校。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獲得5項涉農教學成果獎,獲得涉農教學成果獎的數目位居第一。其次是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獲得4項涉農教學成果獎。河南農業職業學院、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分別獲得3項涉農教學成果獎。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寧夏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濰坊職業學院6所學校各獲得2項涉農教學成果獎。其余75所學校各獲得1項涉農教學成果獎。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面涉農院校相關研究與實踐成果更加豐富,這也是符合一般規律的,涉農院校跟鄉村振興戰略交融對接更為密切。

(二)獲獎成果所獲獎項等級分析

省級教學成果中,特等獎為24項,占“三農”相關獲獎項目總數的23.8%;一等獎為77項,占“三農”相關獲獎項目總數的76.2%。

2022年評選的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與“三農”相關的總數量是41項,占總獲獎比例的7.2%,較2018年增加0.5個百分點。其中,一等獎數量為5項,占一等獎總數的7.1%,較2018年的10%降低了2.9個百分點。二等獎數量為36項,占二等獎總數的7.2%,較2018年的6.3%提高了0.9個百分點(表1)??偟膩碚f職業教育對農業、農村、農民的關注度有明顯提高。

(三)成果獎的完成人和完成單位數量分析

省級教學成果完成人均在同一單位的情況如下。4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丁皟r值引領、五全教改、三助成長” 西部鄉村衛生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的團隊人數最少,為7人;《民族職校培養武陵山片區農村實用人才的研究與實踐》團隊人數最多,為31人,這31人來自9個不同的單位;《職業教育“五位一體”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研究與實踐》由11個單位的29人組成團隊完成,是參與單位數最多的一項成果獎。另外,有9項教學成果獎是4個單位組團完成的,8項教學成果獎是3個單位組團完成的,7個單位合作完成的成果有2項,分別由1、5、6個單位完成的成果數均為4項,2個單位完成的教學成果獎有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參與的單位大部分是獨立的,所以相對于省級教學成果獎而言,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團隊參與人和參與單位在數量上有所增加,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團隊合作的程度更深入。

(四)教學成果所體現的主題內容分析

省級教學成果與“三農”相關的101項中,成果標題中含“人才”字樣的有50項,占獲獎項目總數的49.5%;包含“鄉村”字樣的教學成果有37項,占獲獎項目總數的36.6%;明確提出“鄉村振興”的有25項,占獲獎項目總數的24.8%。

國家級教學成果與“三農”相關的41項中,成果標題中含“人才”字樣的25項,約占獲獎項目總數的61%;成果標題中既含“人才”又含“鄉村”字樣的11項,占獲獎項目總數的26.8%;標題中明確提出“鄉村振興”的有12項;既包含“鄉村振興”,又包含“人才培養”的有7項。

從教學成果所體現的主題來看,主要聚焦以下五個方面。

1.聚焦涉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培養體系創新。省級與“三農”相關的101項教學成果獎中有45項聚焦涉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體系的創新,占比最高,為44.6%。國家級與“三農”相關的41項成果中,有14項聚焦涉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體系創新,占比也最高,為34.1%。各職業院校形成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鮮明特色,如,重慶三峽職業學院聯合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申報的教育教學項目《“田間學院”助推鄉村振興——涉農高職院?!叭r”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將職業教育辦到農村的田埂上、農民的心坎上、農業的命脈上的核心理念,聯合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建構校園雙創基地、庭園雙培基地、田園雙生基地“三園一體”的田間學院,創新“三農”人才培養模式,培育了一大批“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再如,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提出《“黨建引領農者樂耕五農聯動育才強農”作物生產管理專業培養模式創新實踐》《服務鄉村振興的高職電子商務“崗課賽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鄉情固德用數賦智三環聯動五維融合——數字新農商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實踐》;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的《專創融合分層施教:高職園林工匠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生態引領文化深耕匠心鑄魂:行業高職大“三全”特色育人體系構建與實踐》探索實踐了園林專業的培養體系和生態引領的“三全”特色育人體系;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提出《“產、學、研、轉、創、用”葡萄酒技能人才育人模式的創新與實踐》《“四融六共”食用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總結出《“三鏈融合、三群協同、三環相扣”賦能畜牧業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實踐了《政校村聯通、農科教融通、職前后貫通:鄉村農科人才定制培養的江蘇模式》等。由此可見,涉農院校在助力鄉村人才振興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體系方面的探索與實踐略勝一籌。

2.聚焦鄉村創新創業與高素質農民人才培養。省級與“三農”相關的101個教學成果項目中有15個教學成果獎聚焦鄉村創新創業、高素質農民人才培養,占比為14.9%。國家級與“三農”相關的41項成果中,有11項聚焦鄉村創新創業、高素質農民人才培養,占比為26.8%。各高等職業院校結合地方特色、專業優勢,努力培養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創業、復合型、農村經營管理人才等高素質農民。如由衢州職業技術學院主持的《基于“鄉村振興綜合體”培育高素質農民的衢州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成果聚焦鄉村振興五大目標和高素質農民四大核心素養,推動職教專業群服務農業產業群全鏈條、全過程、全方位銜接。搭建“五位一體”的鄉村振興綜合體,統籌政策、資金、標準、師資、課程、教材、基地等資源架構起服務鄉村振興大聯動、數字化、全閉環、立體式的育訓新生態。培育出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人才,形成管理統籌、資源共享、路徑多元和培育精準的“衢州樣本”。例如,吉安職業技術學院的《基于吉州窯陶瓷技藝傳承提出培養地方特色產業創新創業人才的探索與實踐》,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的《大國三農視域下涉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路徑創建與實踐》,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的《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畜牧獸醫專業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校社聯動、分類施策、育訓結合”農村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衡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基于“鄉村振興綜合體”培育高素質農民的探索與實踐》,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下農業高職院校高素質農民培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等。

3.聚焦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路徑與培養方式。省級與“三農”相關的101項教學成果獎中有12項聚焦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路徑與培養方式,占比為11.9%。國家級與“三農”相關的41項成果中,有8項聚焦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路徑與培養方式,占比為19.5%。例如,《職業教育“五位一體”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研究與實踐》榮獲2021年北京市教學成果特等獎,榮獲2022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該成果通過構建“政校行企”合作機制,有效解決了人才培養協同不暢的問題;通過建設“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有效解決了人才培養契合度不高的問題;通過創建“科教創”一體化服務體系,有效解決了“研教學產”融合不夠的問題,實現了農業職業教育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高了職業教育鄉村振興貢獻度。又如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申報的《綠色發展理念下創業型職業農民培養路徑探索與實踐》《高職園藝技術專業群“產教研協同,育訓服并行”建設路徑研究與實踐》,阜陽職業技術學院申報的《“政行企?!倍喾铰搫?共建“雙主體”育人機制——高職園藝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申報的《走讀山鄉生活課堂——非農高職院校培養鄉村人才的創新與實踐》等。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提出“產教研協同,育訓服并行”,阜陽職業技術學院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實踐探索出非農高職如何培養鄉村人才等,這些都為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路徑和方式提供了樣板。

4.聚焦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專業建設與實踐教學。省級與“三農”相關的101項教學成果獎中有17項聚焦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專業建設與實踐教學,占比為16.8%。國家級與“三農”相關的41項成果中,有5項聚焦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專業建設與實踐教學,占比為12.2%。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最終的落腳點是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各職業院校在這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例如,由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牽頭的《服務鄉村 需求導向:高職畜牧業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與實踐》榮獲2022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該學校在實踐教學內容中,提出“產教同頻、能力遞進”,結合畜牧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以及畜牧專業大賽項目、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等,設計出通用技能、專業基礎技能、崗位核心技能、職業綜合技能等教學模塊,把企業任務、項目、工作實時轉化成實踐項目,融“教、學、做”于一體,搭建了“多元協同,共生共贏”的實踐教學平臺。再如,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的《對接產業產教融合思政融入貫穿標準——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新模式》,山西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現代學徒制高職煤化工技術專業“安泰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平臺兩機制三環節四模塊農產品直播帶貨驅動的〈銷售管理〉課改創新與實踐》,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思政引領數字賦能文旅興農龍疆共建”高職模擬導游課程改革與實踐》,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申報的《鄉村出卷高校答卷六方聯動:鄉村旅游運營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等。

5.聚焦服務民族地區與培養鄉村教師。省級教學成果獎與“三農”相關的101項教學成果獎中有6項聚焦培養鄉村教師服務民族地區等方面,占比為5.9%。國家級與“三農”相關的41項成果中,有3項聚焦培養鄉村教師服務民族地區等方面,占比為7.3%,為鄉村教師的培養提供了借鑒,助力鄉村基礎教育的發展。例如,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主持的《民族地區職教扶貧“五精準五共同”訓育結合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榮獲2022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河池市職教集團面向經濟困難勞動力和學生,探索構建起了“五精準五共同”職教扶貧模式。又如,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的《資源集聚標準引領平臺支撐:民族地區鄉村智慧養老護理人才培養創新實踐》《理念引領、四元驅動:民族地區高職院校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服務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融入民族文化的建筑室內設計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上述成果為適應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中著力打造以民族風情和文化品位為特色的村鎮,建設美麗鄉村的需求,培養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飲、住宿環境設計、民宿設計等室內設計人才提供了范本。再如,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抖ㄏ蛑鲗У履茈p修兩段一體:鄉村小學教師培養的湖南幼專模式》,重慶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申報的《姓師向農為幼——卓越鄉村幼師“四全一體”培養改革與實踐》項目,成功探索出一條培育“卓越鄉村幼師”培養之路,即“鄉村情懷、幼兒為本、才藝兼備、擅長保教”,光榮的紅色歷史與百年師范文化在新時代鄉村幼師培養中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重慶幼兒師專模式”。

三、職業教育服務鄉村人才振興存在的問題審視

(一)服務鄉村人才振興需要職業教育進一步加強其自身普惠性

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每年仍有2億農村人口外出務工。農村人口無論是扎根鄉村振興還是市民化,以及非農村人口投身三農工作,都離不開職業教育的推動,這就要求職業教育能在各種教育層次、教育類型、教育內容之間銜接與貫通,需要加強職業教育的普惠性。國家級成果獎中有11項圍繞創新創業、高素質農民人才培養。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牽頭的《“技能創富”到“技能帶富”:涉農高職院校培育智慧新農匠的創新與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獎有14項圍繞高素質農民的培養,如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校社聯動、分類施策、育訓結合”農村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臨沂職業學院《高職院校實施直通車、定制化、雙評價的新農村干部教育培訓模式創新與實踐》等。

(二)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職業教育科技創新存在的不適應問題

“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明確“推動職業教育高水平融合發展”,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國家教學成果中,唯一以科技興農為主題的是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洛浦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及新疆泰昆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申報的《聚焦新疆農牧業轉型升級,“育訓創”并舉培養科技興農人才的路徑創新與實踐》,這一項目獲得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獎中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的《大國三農視域下涉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路徑創建與實踐》、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基于吉州窯陶瓷技藝傳承:培養地方特色產業創新創業人才的探索與實踐》2項教學成果一等獎圍繞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盡管職業教育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隨著農業現代化,特別是數字化改革逐漸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各領域,面對鄉村振興的新要求,職業教育需要認真研判并精準把握鄉村人才振興的內涵,迎合國家教育政策,抓住改革機遇,在科技創新方面力爭有所突破[2]。

(三)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職業教育整體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

從教學成果獎所體現的專業數來看,專業領域覆蓋面不全。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明確提及專業建設的為4項,均為二等獎,分別為都市園藝專業群、信息技術人才、電商人才、護理專業等。2021年省級教學成果獎共涉及8個專業,分別是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煤化工技術專業、食品專業、木材專業、園林技術專業、種子生產與經營專業、園藝專業、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就地區而言,西部地區、東三省、長三角、中部省份、華東地區獲獎數量都在13項以上,占比超過12%,華中、珠三角、華北地區獲獎數量不超過5項,占比也不超過5%;就省份而言,遼寧省最多,獲得了12項,山東省、黑龍江省、浙江省、甘肅省獲得了6項及以上,其余省份獲得教學成果獎項不超過5項。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區域在布局上存在差異。

(四)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方面的成果不夠顯著

教學成果關于質量方面僅有一項省級特等獎,為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的《大國三農視域下涉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路徑創建與實踐》。該成果提出:“大國三農發展,涉農高職院校責任在肩,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對接鄉村振興人才需求,思創融合強化熱農、愛農,致力于提供地域三農發展痛點解決方案,為涉農高職創業人才培養設計質量提升路徑,校地融合共行振興之路?!边@為解決地域三農發展痛點問題提供了一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可行方案。然而,并未獲得針對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教育質量評價方面的顯著成果,一定程度上也說明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方面的成果不夠顯著。培育鄉村振興人才是項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各個環節,質量保障與評價是關鍵環節之一。

四、職業教育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發展策略

(一)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增強職業教育的普惠性

新《職業教育法》[3]于2022年4月20日通過,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新法中明確規定建立健全“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層次職業教育有效貫通,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其中,職業教育內涵要足夠廣泛,必須包含農民職業啟蒙教育、準備教育、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等環節,充分保證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同時,要注意加快中高職與中本一體化推進,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形成逐步完善的教育體系和制度規范。職業教育應依托專業優勢,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獲得高水平技術技能和更高學歷教育的機會,為新型職業農民、農村退役軍人和新成長勞動力等開展多層次的職業技能培訓,有效幫助低收入農民群體提升就業、創業的能力,拓展其增收渠道。

(二)適應鄉村振興新形態,增強職業教育的創新性

職業院校要深化職教改革,主動對接鄉村經濟發展新形態,尤其重視農業科技與農業技術推廣,基于現實、面向未來,努力創建人才技能新引擎。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逐步實施,在原先“互聯網+”的基礎上,“農業+”會逐步形成,并且實現互聯互通,協同共進的發展格局。職業教育要不斷探索不同類型的教學與培訓模式,變革1+X證書體系,注重結合農村對新知識新技術的需求,在發展現代農業中,培育現代職業農民。職業院校要按照教育部等行政部門推進新時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的總體部署,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更新專業課程體系、課程內容體系,深化教材改革,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2]。此外,要積極構建職業院??萍紕撔麦w系,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用專業知識服務農業科技創新。

(三)進一步優化職業教育辦學布局,增強職業教育的協調性

職業教育的協調性包括內部要素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要因地制宜、結合特色,整合資源要素,促進對鄉村急需領域的職業教育供給。全國一盤棋,在國家層面重點部署的基礎上,各省市層面對同一區域的專業設置應統籌初、中、高等不同層次的教育。各層次在培養規格上應有明顯的區分,但職業院校培養規格的標準上應有所提高。職業教育后發地區,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開展“一縣一策”幫扶,加快職教布局。加強農村職業院?;A能力建設,培育一批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學校。通過城鄉、院校、校地之間聯動發展、協作幫扶,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打破職業教育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全省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協調發展。

(四)關注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助推實施鄉村人才振興戰略

現代職業教育要把培育鄉村振興人才作為自己的一項歷史使命來抓。人才培養本身是一個規劃長遠且難以測評的綜合工程,為切實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各高職院校應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課程與專業建設,參照工業生產考核評價體系,逐步建立一套可操作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及考核體系。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進行設計。宏觀角度,要注意區分不同層次和類別的人才、不同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以及個性特征的學生,分別建立一套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充分認識和尊重人才培養質量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微觀層面,要注意評價指標的細節化、具體化,綜合考慮專業設置、地區差異、不同學校之間的對照測評等。

猜你喜歡
成果獎三農成果
我校獲2022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學校榮獲3項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吉林省第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介紹
數說2021“三農”新變化
商務部:多措并舉惠“三農”
2020年“三農”十大新聞
工大成果
40年,時光軸下的“三農”演進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