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非花》《歸去來》序

2024-03-20 07:47張國驥
書屋 2024年3期
關鍵詞:人文精神情懷詩人

張國驥

文勝的《花非花:從文學到電影》《歸去來:從劇作到銀幕》兩書即將出版,囑我作序。我說:“你高估了我的水平,文學藝術我是外行?!彼麉s說:“我們有交情,作為朋友,寫幾句作個紀念?!?/p>

“我們有交情,是朋友”,這話不假。

2005年年初,我從湖南省教育廳調到湖南師范大學工作。當時,湖師大化學化工學院沈文勝教師剛從印度、日本回校,由他編劇、導演的《歸去來》獲得兩項國際電影獎。我想,一位化學教師,學的是化學,教的是化學工程,憑著業余愛好,孜孜以求,在“電影王國”印度拿到了兩個國際電影獎,我很高興,也有點好奇。

于是我找到他,與他聊天,問他有什么想法,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從化學化工學院調換到另一個學院工作,好與你的愛好相吻合?!彼f:“聽從學校安排?!薄澳阍敢馊ノ膶W院,還是新聞與傳播學院?”在我看來,這兩個院適合他。他說:“那就到新聞與傳播學院吧?!蔽艺f:“利用你的特長,去籌建影視編導專業如何?”他欣然接受,于是他就去了新聞與傳播學院。

我從此就認識了沈文勝教授。

這一認識,近二十年就沒有停止過交往。后來,我對他有了全面的認識:他是教授,是學者;他是詩人,出版了詩集《再度歌唱》;他是劇作家,是電影導演,他導演的《歸去來》得到國際認可。

后來又慢慢認識到,文勝是一位有情懷、有追求的學者。

從化學到文藝的轉變,反映了文勝的一種情懷。

一般人以為,由科學到藝術,是由此岸到彼岸,遙遠且不相干:由實驗、研究,到想象、創造;由嚴密推理,到天馬行空;由抽象到具象,由理性到感性。這似乎是思維方式與工作方式的兩極。不過,在文勝的經驗里卻是統一而非對立的。

他說:“科學與藝術本就有著共同的核心所需:實驗性與實踐性,想象力與創造力。故而讓我從科學中獲得的乃是藝術的優勢,而從藝術中獲得的恰是科學的所長?!?/p>

他說:“我把從化學到電影,看作不只是轉換一個專業,更當成一種教育實踐:以科學融入藝術,或以藝術融入科學,可以將創新與實踐發揮到極致?!?/p>

他認為,文學乃藝術之母。在一個長期的文學積累與寫作實踐之后,人生從化學轉向電影,不過是換一種方式去做同樣的事情:認識這個世界。

這反映了文勝的教育情懷。

說起情懷,文勝還有一種家國情懷。他想把中國的故事,改革開放的故事,用電影講給世界聽。他導演的電影《歸去來》,是用中國式的語言、中國式的審美,講述著中國的故事。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電影受到世界的歡迎。

文勝還有他的追求,就是把詩人和導演二者融為一體,成為“詩人導演”。他追求打通詩與電影的界限,用藝術的語言溝通二者。所以,他的詩集《再度歌唱》和電影《歸去來》面世以后,大家對他的評價是:“作者是一位電影詩人。從文學到電影,其文字及影像簡約而浪漫,真實而詩意?!?/p>

文勝心中自有榜樣。他多次與我談到伊朗的電影巨匠、世界電影詩人的阿巴斯,就是一位“詩人導演”?!峨S風而逝》是阿巴斯最具詩意和象征意義的電影之一,融合了詩和哲學。他還是一位詩人,出版過詩集《隨風而行》。阿巴斯把詩的意境與電影的意境融為一體,淋漓盡致,爐火純青。

他還談到中國的費穆,也是一位“詩人導演”。費穆從小熟讀唐詩宋詞,他導演的《小城之春》,清麗典雅,充滿中國式的美學韻味?!皦锴锴ν獾?,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彪娪皣@蘇軾詞的意境展開,如詩般穿透心扉。

電影如詩,詩如電影,詩與電影是相通的,詩人和導演也是可以融為一體的。

文勝想進行一次語言的實驗和實踐,這是他的夢想。詩歌與電影都是語言的藝術,都是用語言呈現出一種意味,傳達一種言外之意。他想融通二者,用藝術的語言去呈現語言的藝術。

我不知道,讀者對文勝的這兩本書感受如何?這兩本書卻使我想起了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中的“似花還似非花”,又使我想起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文勝的這兩本書讀起來,與讀蘇軾、陶淵明一樣,都會使你有一種感動、一種升華。這或許就是一種意境吧,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因為文勝是大學教授、學者,又是由自然科學轉而從事文學藝術創作的,我忽然想起大學來,對大學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叩問。

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些大學并不重視文藝創作人才,把文藝創作者看作異類,視文藝創作為不務正業,一些很有影響的作品往往不能作為評職稱的成果。

我想,大學需要教書育人、培養人才,要有學術研究,要有高質量論文,但也不必輕視文藝創作,科學研究很重要,文藝創作也很重要。

由此,我想到了大學的特點是什么,我認為,大學的最大特點是“大”。

大學之大,須有大師,“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而大師是不分專業的。

大學是傳播知識和創造知識的地方,大學是知識的海洋。知識的海洋是包括一切知識的,當然也包括人文知識。

大學應該兼收并蓄、大度包容。這讓我想起了儒家經典《中庸》中的話:“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边@種闊達包容、德化萬物的天地精神,我認為是真正的大學精神。

大學需要有科學家、學問家,同時還應有文藝家??茖W家主要追求的是科學精神,文藝家主要追求的是人文精神。唯有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才會有真正的創造。而且,科學家和文藝家的追求,到最后是殊途而同歸的,那就是:追求真善美,達到真善美的境界。

幸好,文勝是在湖師大工作,湖師大有著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氛圍,它的校訓“仁愛精勤”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融合。

文勝近四十年從自然科學到文學藝術,從文學到電影,從劇作到銀幕的創作探索經驗是彌足珍貴的。這是一種以科學融入藝術、以藝術融入科學的教育實踐,追求的是一種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而且,這也是對“詩人導演”的追求,是一次語言的實驗和實踐。

文勝是一位學者,有著深厚的學養,這種學養滲入他的作品之中,使其作品有較為厚實的學術底蘊和人文底蘊。

閑話少說,不如讀讀《花非花》和《歸去來》。

寫上幾句,聊以為序。

猜你喜歡
人文精神情懷詩人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詩人與花
“五老”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