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仁麻雞品種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現狀

2024-03-20 10:07阮子華康昭風謝金防武艷平
中國畜禽種業 2024年2期
關鍵詞:崇仁麻雞原種

黃 聰,阮子華,魏 岳,康昭風,謝金防,武艷平*

(1.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禽綠色健康養殖江西省重點實驗室,江西南昌 330200;2.崇仁縣畜禽產業發展中心,江西撫州 344700)

1 崇仁麻雞品種資源概述

1.1 品種歷史

崇仁麻雞由野雞馴化而來,因原主產地為江西省崇仁縣許坊鄉,又名“許坊麻雞”,是我國最古老的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種之一,迄今已有上千年的飼養歷史。唐朝時期斗雞盛行,相傳在一次唐玄宗籌辦的斗雞會上,崇仁麻雞以其在斗雞場上的優異表現贏得了京城看客們的連連稱贊,后玄宗聞之,要求地方每年進貢,遂成皇室貢品。在元代太醫忽田慧所作的《飲膳正要》 上也高度評價了崇仁麻雞的營養價值:“麻雞可滋陰壯陽”。

1960 年,江西省農業廳和農墾廳組織的江西畜禽品種調查隊到許坊鄉長沙坑村進行調查,發現該村村民劉祿金飼養了上百只外形奇特的麻雞:公雞棕紅,雄健俊俏;母雞有黃麻和黑麻兩種,羽毛發亮,動作敏捷,眼睛炯炯有神。經過一番細致的調查研究后,認為該雞種是一個新的極富特色的優良地方雞品種,其個體成熟早、產蛋量高且品質好,是一個小型蛋肉兼用雞種。進一步調查發現,除許坊鄉外,該品種在禮陂鎮、沙堤鄉、航埠鎮、六家橋鄉、河上鎮、風崗鎮、馬鞍鎮、孫坊鎮、石莊鄉等崇仁縣的其他鄉鎮也有飼養[1]。1964 年,《江西省地方畜禽品種志》正式將該品種命名為“崇仁麻雞”。1983 年,江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制定了“崇仁麻雞選育”一級重點攻關課題,由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主持,江西省撫州地區科學委員會和崇仁縣崇仁麻雞原種場等作為協作單位,采用家系選擇法和綜合指數選擇法等先進選育方法,對崇仁麻雞進行了長達6 年的提純復壯和選育提高。經選育測定,發現崇仁麻雞的各個性狀和營養水平均得到明顯的鞏固和提高。該課題于1988 年全面完成,其成果通過了由江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省內外專家參加的鑒定驗收,獲1989 年度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 年,在有關部門和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崇仁麻雞》(DB36/T 174—1994) 地方標準獲得江西省標準局的批準,并于1994 年12 月1 日正式實施,有力地促進了崇仁麻雞產業的發展和產品質量的提高。

1.2 產區條件

1.2.1 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

崇仁縣位于北緯27°25′~27°56′、東經115°49′~116°17′,處于江西省中部偏東、撫州市西南方向。東北接壤臨川區,東南毗鄰宜黃縣,西南靠近樂安縣,西北連接豐城市。以丘陵為主要地貌,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海拔在50~500m。崇仁縣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為17.4℃,最高氣溫42.1℃,最低氣溫-12.2℃[2]。年平均降水量為1760mm,相對濕度在75%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76h。

1.2.2 水土及生態條件

崇仁縣境內有崇仁河和宜黃河兩條主要河流,在境內發育形成了6 條水系,總流程長達910km,水源豐富、水質良好[3]。境內的土壤大多是紅壤土,其次為紫色土和沖積土,非常適宜杉木、松木、灌木、柑桔、茶樹、桃、李樹等樹木的栽培。加上適宜的光、熱和水條件,地面覆蓋茂盛的牧草資源,形成了適宜崇仁麻雞生長的獨特環境:夏天能遮蔭、雨季能躲雨、冷天能擋風。崇仁麻雞白天在棚外活動和棲息的范圍廣,能自由覓食昆蟲、牧草、樹葉和土壤中豐富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產區農作物主要有水稻、花生、芝麻、豆類、雜糧等,牧草主要有蘭基草、鴨嘴草、馬鞭草、金茅草。這些都為崇仁麻雞的形成、生存、繁衍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2 崇仁麻雞品種資源評價

2.1 體型外貌特征

2.1.1 外貌特征

崇仁麻雞成年母雞主要有黃麻羽和黑麻羽兩種類型,也有少量白色及黑色的變種,頭較小,清秀,眼有神,羽毛緊湊,喙、趾均呈鐵青色,單冠和肉髯則均呈鮮紅色,體型呈馬鞍型,成年公雞羽色鮮艷,主色呈棕紅,尾羽墨綠,胸腹部處羽毛紅中帶黑,主翼羽為黑色,胸肌較為發達,冠形為單冠(鮮紅、直立),冠齒一般可達6~7 個,兩瓣肉垂呈紅色,尾部羽毛高翹,喙和趾等均呈鐵青色,體型似菱形,雛雞絨毛呈褐色,脊背絨毛呈灰褐色,部分個體有灰、白相間斑紋。成年崇仁麻雞(公、母) 和雛雞的外貌特征見圖1。

圖1 崇仁麻雞各生長時期照片

2.1.2 體尺

崇仁麻雞成年雞體尺見表1。

表1 崇仁麻雞成年雞體尺

2.2 生產性能

2.2.1 肉用性能

在舍飼條件下,崇仁麻雞初生重33.8g,56日齡飼料轉化比3.5~4∶1,初生至21 日齡成活率為98%,22~56 日齡成活率為98%。崇仁麻雞生長期不同階段體重見表2,屠宰性能見表3,肌肉主要化學成分見表4。

表2 崇仁麻雞生長期不同階段體重 單位:g

表3 崇仁麻雞屠宰性能

表4 崇仁麻雞肌肉主要化學成分 單位:g

2.2.2 蛋品質

崇仁麻雞蛋品質測定結果見表5。

2.2.3 繁殖性能

崇仁麻雞154~161 日齡開產,300 日齡產蛋數89 個,500 日齡產蛋數202 個;300 日齡平均蛋重43g。種蛋受精率為93%~94%,受精蛋孵化率為91%~92%。母雞就巢率為10%~15%。

3 品種保護與發展現狀

3.1 保種場建設

目前主要采取保種場和基因庫保護等方式對崇仁麻雞進行保種,前者是在江西省崇仁縣建立的崇仁麻雞省級原種場進行原產地保護,后者是由位于江蘇省的國家級地方雞種基因庫引種進行異地保護。崇仁麻雞原種場建設于1983 年,位于崇仁縣郭圩鄉廟下,主要由崇仁縣政府財政負責其日常保種和繁育工作的正常運行。江西省內相關技術團隊歷時6 年對崇仁麻雞進行了提純復壯,較好地完成了“崇仁麻雞選育”這一省級科研課題,使崇仁麻雞的生產性能得到了全面提高。1998 年,生長速度較原種提高25%左右的優質型崇仁麻雞誕生,為崇仁麻雞的商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2 保種群體數量變化

作為國有省級種質資源保種場,崇仁麻雞原種場現存欄種雞6000 只,建立了核心群家系50個,核心群種雞數量達500 只。2006 年崇仁麻雞總出欄量達4680 萬只,累計產出5.3 億元;2021年崇仁麻雞總出欄達8500 萬只,總產值遠超2006 年,達到24.8 億元,增速明顯[4]。2023 年,崇仁麻雞原種場與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利用原種場的雞群體,承擔并完成了第三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中關于崇仁麻雞性能測定的工作。

3.3 崇仁麻雞的開發利用

崇仁麻雞產業升級的基礎在于原種保護和良種繁育的加強和鞏固。崇仁縣人民政府于2017年出臺了包括《崇仁麻雞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工作方案》 在內的一系列發展舉措和產業扶持政策,在原種保護和良種繁育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建立了崇仁麻雞的原種場、擴繁場和繁育場,建立了“三級”良種管理體系。此外,崇仁縣財政每年都會安排10 萬元作為崇仁麻雞良種保護的專項資金,支持崇仁麻雞的繁育。1989 年,由崇仁麻雞原種場聯合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攻關的課題《崇仁麻雞選育》 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 年,崇仁縣人民政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揚州) 家禽研究所達成了戰略合作,重新構建了崇仁麻雞原種核心群。此外,崇仁麻雞原種場與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揚州) 家禽研究所簽訂了《“兩白”(白痢沙門氏菌、白血病) 凈化服務協議》,全面開展相關疫病防控工作,避免區域性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2020 年,崇仁縣人民政府與南昌大學開展崇仁麻雞產學研合作,成立了“南昌大學-崇仁麻雞產業研究院”。

崇仁縣國品麻雞發展有限公司是崇仁縣境內最大的省級家禽擴繁場,建有崇仁麻雞原種保護基地、崇仁麻雞父母代種雞擴繁基地、崇仁麻雞種苗與商品雞苗孵化基地、飼料加工廠及相配套的有機肥生產基地等[5],該公司也與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專家團隊開展了戰略合作,在崇仁麻雞的生長發育、產蛋性能和快慢羽性狀等方面進行了遺傳改良。目前,江西省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專家團隊依托崇仁麻雞原種場和崇仁縣國品麻雞發展有限公司,采用最先進的家系選擇和分子育種等技術,對崇仁麻雞進行了選育,使崇仁麻雞的多個性狀得到了明顯的鞏固和提高,并根據市場需求成功選育出了包括快速型、中速型和慢速型等7 個不同生長速度的品系。

4 存在的問題

4.1 品種品質參差不齊

近年來,高度商業化的外來雞品系的大量引入導致崇仁麻雞等家雞血統混雜[6]。雖然崇仁縣近年來的優質麻雞比例顯著提升,達95%以上,但品質和性能仍參差不齊,毛色有偏麻的、偏黃的,長速有快有慢,性成熟也有早有晚。種雞白血病、沙門氏菌陽性檢出率仍然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崇仁麻雞品牌形象,削弱了消費者對崇仁麻雞的信任度。

4.2 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

與廣東、廣西、山東、河南、海南等家禽養殖大省相比較,江西省內崇仁麻雞產業龍頭企業少且不大,帶動產業發展能力弱。除了國品麻雞公司這一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外,在江西省內難以找到第二家擁有較強實力且能帶動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躍鳴食品、崇輝食品兩家加工型企業年加工麻雞能力不足10 萬只;錦鳳禽業、右幫農業、山林鳳禽業等養殖企業規模都不大。而其他省市的企業已經利用該資源做大做強,如依靠崇仁麻雞培育出雪山草雞起家的江蘇立華集團,目前已發展成為擁有10 多個分公司,僅次于廣東溫氏的全國第二大規模國雞養殖上市公司,在江西省安遠縣也設立了分公司。江西省內的相關企業對崇仁麻雞的開發力度遠遠不夠,還未充分利用崇仁麻雞這一珍貴的地方雞資源。

4.3 加工烹飪短板突出

一方面,通過招商引資,崇仁縣引進了多家從事麻雞深加工的龍頭企業,加工轉化能力達到了一定規模。但這些企業實力不強,麻雞深加工能力有限,導致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不足,比如上海市610 家品牌冷鮮禽銷售點被湘佳、旺園、愛森、六和勤強、圣華這5 個品牌囊括,而崇仁麻雞冷鮮禽銷售點為0。由于既沒有穩定銷售網絡,更沒有專屬研發團隊,憑經驗,吃老本,導致麻雞產品的深加工工藝落后,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產品種類少,口感風味一般,因此得不到廣大消費者認可,市場銷售不暢,加工轉化規模逐年萎縮,多數企業設備處于閑置或半停產狀態。另一方面,崇仁縣在麻雞美食烹飪做法上的短板也十分突出,只有少數幾家餐飲店能烹飪出1~2 道被多數消費者認可的麻雞菜品,近200 道麻雞美食成為紙上談兵。2021 年,江西省正式發布贛菜“十大名菜”,寧都三杯雞排名第一,蓮花血鴨、滋補泰和烏雞均位列其中,而崇仁麻雞菜品榜上無名。

4.4 產業人才難以引進

麻雞產業要得到長足持續發展,人才是關鍵。目前在原種保護、品系培育、疫病防控、精深加工、市場開拓、品牌宣傳、企業管理、美食烹飪等方面都存在較嚴重的專業人才短缺且難以引進的現象,制約著崇仁麻雞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5 對策建議

5.1 加強崇仁麻雞的原種保護,保證原種的數量和血統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畜禽遺傳資源是畜牧業發展的基因庫,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崇仁麻雞作為江西省珍貴的畜禽種質資源之一,保證崇仁麻雞原種的純凈度,加強對崇仁麻雞原種的保護,對崇仁麻雞不斷進行提純復壯,保證足夠數量的原種崇仁麻雞是推進江西省畜禽種業走深走實的重要前提。雖然江西省的地方畜禽品種保護工作愈來愈受到重視,但和國家級保種場相比,仍面臨著資金不足、基礎設施條件差、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一旦出現非洲豬瘟或禽流感之類的重大動物疫情,可能導致整個品種的消失,損失可能是災難性的??蓮囊韵? 個方面加強崇仁麻雞的保護工作:第一,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和落實屬地責任。設立政府專項資金用于崇仁麻雞原種場基礎設施的維護或升級改造,每年定期前往崇仁麻雞原種場進行實地調研,確保資金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時要堅決落實屬地責任,對于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地方品種個體嚴重喪失進行嚴肅追責;第二,積極籌備建設崇仁麻雞保種備份場。政府應撥付資金用于崇仁麻雞備份場的建設和基礎設施的維護,確保備份場的基礎設施條件不亞于保種場,在面對禽流感等突發疫病時能夠發揮臨時保種場的作用,及時轉移瀕危畜禽,不致滅絕;第三,嚴格限制崇仁麻雞原種與外來商業化雞品種(系) 或其他地方雞品種(系) 間的雜交利用數量和次數。崇仁麻雞原種攜帶著可以影響本品種優良性狀的所有基因和突變(血統),通過與其他雞品種進行雜交,短時間內確實可能改善并創造出同時擁有多種優良性狀的雞品系,但如果對崇仁麻雞原種雜交利用的數量和次數不加以限制,崇仁麻雞原種的優良基因和突變在若干代以后將被極大地稀釋,這將導致提純復壯的難度極大增加甚至無法提純復壯,因此相關部門和責任單位應通過立法和監管嚴格限制相關企業和單位對崇仁麻雞原種的雜交利用,保證崇仁麻雞原種的數量和公母比例在合理的數目范圍內。

5.2 大力發展崇仁麻雞相關產業,培養壯大龍頭企業

崇仁麻雞曾先后獲得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金獎”等榮譽,相關的歷史文化非常深厚,政府應大力支持崇仁麻雞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宣傳力度,壯大完善崇仁麻雞相關產業鏈,提高崇仁麻雞的市場份額。在品種規格、品牌包裝、宣傳推介、渠道銷售等方面統一標準,充分挖掘崇仁麻雞品牌效益??稍趨^域內主要交通干道、人口集聚地設立大型戶外廣告,將崇仁麻雞特色產品在省級及中央電視臺集中宣傳,擴大崇仁麻雞品牌影響力。

培植壯大崇仁麻雞龍頭企業,應從以下3 個方面進行突破:第一,積極推進崇仁麻雞產業“接二連三”工程,實現多環節增值。通過整合兼并、內引外聯、招商引資等辦法,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實現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農戶三大主體互利共贏。建立健全“散戶+大戶+專業合作社+基地+公司”的農工商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鏈發展體系;第二,加快推進麻雞屠宰加工項目體系建設,推進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工作是大勢所趨,也是崇仁麻雞產業的發展方向,抓緊建設鮮活雞屠宰生產線,并配置冰鮮及白條凍雞肉儲存庫等冷鏈體系是崇仁麻雞產業發展的燃眉之急[7];第三,強化崇仁麻雞標準化養殖。按照現代農業示范區標準,加快麻雞生態科技園和養殖示范基地建設,借助創建國家級崇仁麻雞養殖示范區的契機,以養殖示范基地為載體,提高崇仁麻雞規?;瘶藴驶?,將崇仁麻雞產業示范園建設成為高效生態養殖的樣板區,增強輻射帶動效應,帶動寧都縣麻雞產業的發展。

5.3 注重崇仁麻雞加工和烹飪技術的提升和創新

充分認識美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學習先進經驗與做法,努力構建一條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全民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崇仁縣美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具體可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第一,建立由縣政府領導直接牽頭,農業農村局、文旅局、財政局等部門組成的崇仁麻雞美食產業工作專班小組,建立協調工作機制,共同推進麻雞美食產業的發展。抽調相關部門人員系統制定崇仁麻雞美食產業規劃和支持政策,推進麻雞美食產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第二,積極挖掘和創新特色的麻雞美食產品。相關部門人員應積極深入民間搜集有關崇仁麻雞的特色烹飪技藝、食用口碑等美食相關的信息,同時鼓勵并支持與崇仁麻雞熟食加工相關的企業在新產品開發、保鮮技藝、烹飪技藝等方面進行創新,由政府定期舉辦“崇仁麻雞美食大賽”等相關賽事,充分挖掘崇仁麻雞相關烹飪技能;第三,加強烹飪技藝的培訓及傳承。崇仁麻雞美食產業要做大做強,離不開美食相關從業人員在麻雞優質烹飪技藝上的傳承與創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縣(省、市和區) 內的職業教育資源,加大麻雞烹飪技藝的培訓力度,擴大相關從業人員的規模,并積極推動麻雞相關的美食產品和從業人員進入機關和學校,提升崇仁麻雞美食的知名度;第四,加強崇仁麻雞預制菜品的開發和創新。這就要求崇仁麻雞的預制菜品無論是在生制還是熟制包裝上都擁有極佳的保存(鮮) 能力和風味。政府部門應積極鼓勵和支持食品加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冷凍保鮮和冷鏈運輸技術的創新和落地。

5.4 落實崇仁麻雞產業人才政策,建立產學研聯合育種體系

積極探索政府拿政策、院校出技術(人才)、企業為主體的運行模式,加快構建以種質資源為基礎,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現代種業聯合育種創新體系。高度重視人才激勵政策的落實,打造適于人才成長的環境,讓一批能夠主持畜禽育種技術重大專項的科技創新產業領軍人才與工程技術關鍵人才脫穎而出;建立切實可行的商業化畜禽科技創新機制,讓科研院所和高??蒲腥藛T在與種畜禽企業的緊密合作中分享技術孵化產生的收益,同時加強產學研的深度融合,使技術、人才、資金集聚于企業,讓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商業化育種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從而增強崇仁麻雞的市場競爭力。

針對崇仁麻雞肉嫩味鮮,產蛋量高等優良特性,可以依托于省內的科研院所團隊和保種單位,持續推進育種基礎性數據的收集工作,夯實育種基礎,創新聯合機制。注重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打通科研院所與種畜禽企業間的交流渠道,打造畜禽育種新技術、新成果轉化平臺,充分發揮企業作用。同時要健全種業財政資金支持體系,鼓勵開展前沿性育種研究,為畜禽種業科研院所和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財政支持,對畜禽育種領域的基礎性和重大類項目給予穩定的資金保障[8]。

6 小結

崇仁麻雞作為江西省“三大雞之一”,飼養歷史悠久,種質特性優良。本文從該品種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現狀的角度出發,對崇仁麻雞的品種歷史、產區條件、體型外貌、生產性能、品種保護與發展現狀、品種保護和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相關問題的對策建議等進行了概述,特別是針對品種血緣混雜、龍頭企業較少、加工烹飪短板突出、產業人才短缺等具體問題提出了如何加強崇仁麻雞原種保護、如何培養壯大龍頭企業、如何提升和創新加工及烹飪技術、如何落實產業人才政策及建立產學研聯合育種體系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只有政府、企業、科研院所一起積極探索并合作解決崇仁麻雞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進一步推動崇仁麻雞產業的發展壯大,同時帶動相關行業的良性循環發展。

猜你喜歡
崇仁麻雞原種
“川山×蜀水”原種保種技術及效果
家蠶原原種“871”“872”種性變化分析
崇仁麻雞 振翅騰飛
親吻黨旗
合作社參與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經營策略:人才輸出、技術創新與作用發揮―― 基于崇仁縣山草生態麻雞專業養殖合作社的觀察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種整體質量
鼓浪嶼
將先民們的寶貴財富留給后代子孫——記浙東千年古鎮崇仁鎮消防安全工作
綠茶粉對清遠麻雞血液脂類代謝的影響研究
崇仁麻雞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