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紅亮基于廣義的“元神之府”理論運用“化瘀通絡藥灸”治療腦病經驗擷菁*

2024-03-22 07:43李婉瑩程紅亮胡培佳
中醫藥臨床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風府藥灸任脈

李婉瑩,程紅亮,胡培佳

1 安徽中醫藥大學 安徽合肥 230038

2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安徽合肥 230061

3 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針灸臨床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61

中醫腦病包括中風、眩暈、癡呆、癲狂及顫證等多種腦部疾患[1]。因其所涵蓋的疾病種類較廣且發病率高,目前已成為國內外公認的重要醫學難題[2]。中醫治療腦病的歷史悠久,療效顯著,其中針灸療法更是因其具有多靶點、多途徑等優勢[3],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接受與認可。全國名中醫楊駿創立的“化瘀通絡灸”在治療腦病方面經大量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4-9]證實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程紅亮師承楊駿教授,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和科研探索,在“化瘀通絡灸”治療腦病的基礎上總結形成了“化瘀通絡藥灸”技術。該法是將艾灸的溫通作用與藥物的化瘀通絡功效相結合,加之藥灸條燃燒時產生的氣味經口鼻進入人體,三效合一,在腦病的臨床應用中取得較好的療效。

程紅亮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安徽省名中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安徽省針灸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擅長運用中藥、針灸治療中風、癡呆、眩暈等腦血管相關疾病。在傳承經典和名師經驗基礎上總結形成了“化瘀通絡藥灸”,并成熟運用于臨床?,F將程師基于廣義的“元神之府”理論運用“化瘀通絡藥灸”治療腦病的經驗總結如下,并對臨床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創新性提出腦-督-任-心-腎共同構成廣義的“元神之府”理論

程師在總結古代文獻和臨床研究后發現腦與督脈、任脈、心經、腎經四條經脈的關系尤為密切,腦-督-任-心-腎共同構成了廣義上的“元神之府”。此理論的提出為臨床針灸治療腦病提供了新思路?!饵S帝內經》中記載“頭者,精明之府”、“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頭面”,故稱頭為“諸陽之會”。清代·吳尚先所著的《理瀹駢文》中指出“諸陽所會,百脈相通”,認為頭部為人體經絡氣血匯聚之處,經絡氣血運行通暢,則腦髓充盈?!鹅`樞·海論》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敝赋瞿X髓空虛,輕則可致腦轉耳鳴、脛酸、眩暈等癥狀,重則可致神呆、啼笑反常、言語失序等。故程師在治療腦病時尤為注重通經絡、調氣血以充盈腦髓。

腦與督脈的關系尤為密切,不僅體現在循行上,而且在功能上也相輔相成?!鹅`樞·海論》曰:“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于其蓋,下在于風府”?!峨y經·二十八難》云:“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倍矫}“行脊中”、“入顱內”、“絡腦”,并連接十二經和任脈,通過經脈氣血灌注,將臟腑精氣上輸于腦,以奉養元神。此外,督脈還是任脈、心經、腎經與腦溝通聯系的重要紐帶,督脈入絡腦,與任脈相通,與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相合,其分支上貫心。任脈為“陰脈之?!?,主一身之陰;督脈為“陽脈之?!?,主一身之陽。任督二脈皆起于胞中,會于齦交穴,一前一后在體內循環周身,共同調節全身的氣血運行和陰陽平衡。任督二脈通暢,則氣血充盈,陰平陽秘,腦髓充養。督脈與足少陰腎經相通而聯系于腎,腎中陽氣為先天之元陽,沿督脈上輸而充于腦,可助腦發揮生理功能[10]?!澳I不生則髓不能滿”,腎精生髓,髓充于腦,督脈上連腦,下入腎,腦髓得養則腦有所用。一方面,督脈的主干入腦,分支上貫心,心經可通過督脈與腦在神氣活動上構成聯系。另一方面,心經“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毖械侥肯?,由此入腦。心經的主要作用在于調神,心經氣血運行通暢,則神志清明。由此可見,腦與督脈、任脈、心經、腎經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督脈、任脈、心經及腎經經脈氣血運行通暢,則腦髓充盈,神氣清靈。故程師明確提出腦-督-任-心-腎共同構成廣義上的“元神之府”,決定腦的神志活動,在臨床治療腦病時重點選取督脈、任脈、腎經及心經穴位。

“化瘀通絡藥灸”法治療腦病的臨床應用

“化瘀通絡灸”即壓灸百會,懸灸神庭、大椎等穴以達化瘀血、通腦絡、填髓海、醒神智之功效[11]。研究證明“化瘀通絡灸”在臨床防治腦病方面療效肯定[12-14]?!盎鐾ńj藥灸”則是將具有化瘀通絡、開竅醒腦的藥物與“化瘀通絡灸”法相結合的一種方法,該法不僅能通過艾灸的溫通效應與藥物的功效作用于人體,還能通過燃燒時產生的氣味經口鼻吸收,進一步增強化瘀通絡、醒腦開竅的功效。

1 化瘀通絡藥灸條的藥物組成

化瘀通絡藥灸條是由川芎、石菖蒲、遠志、水蛭等十一味中藥研磨成粉,經現代工藝提取8g與艾絨20g充分混勻后制成。川芎、石菖蒲祛痰開竅,活血行氣;遠志祛痰、安神益智、交通心腎;水蛭、三七、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通絡,消腫止痛。全方共奏祛痰化瘀通絡,醒神開竅之功效。臨床常用于治療血管性癡呆、中風病及相關并發癥、眩暈等腦血管疾病,療效顯著,且安全無副作用。

2 取穴思路與操作

2.1 “化瘀通絡藥灸”治療血管性癡呆 程師在治療血管性癡呆時按照通督任、調氣血的治療大法,確立了督任心腎取穴為主+局部取穴的治療思路。首取督脈組穴百會-風府-神庭,百會為手足三陽經及督脈陽氣交會之處,五臟六腑的氣血皆會于此,灸之可通督調神、醒腦開竅;風府為“督脈、陽維之會”,灸之可維系各陽經陽氣,鼓舞一身正氣,調節氣血之盛衰溢蓄;神庭乃督脈的上行之氣聚集之所,且依據“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理論,神庭位于頭部,臨床常用于治療腦部疾患。重用任脈穴之關元/氣海,偏陽虛體質者多用關元穴,偏陰虛者則用氣海穴。關元為任脈與足三陰的交會穴,三焦元氣所發之處,灸之可溫陽益氣、固本培元;氣海為先天元氣聚會之處,灸之可調氣機、固經血。灸法通調督任二脈,可平衡陰陽、行氣和血、開竅醒神。配合腎經涌泉激發經脈之氣,以達到補腎填髓的作用;心經神門以醒神志、通經絡;髓會懸鐘以益髓充腦。

操作:百會穴壓灸,神庭、風府、關元/氣海、涌泉、神門、懸鐘懸灸。壓灸時須使熱感傳至顱內深部,待患者感到局部有灼熱感立即移開藥灸條,反復操作,持續5min。懸灸時以患者皮膚溫熱、潮紅而無灼痛感為度,每穴灸10min。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確定療程,隔日灸1次,病初者3次為1個療程,病久者10次為1個療程,休息7~10d再進行下一療程。

2.2 “化瘀通絡藥灸”治療中風恢復期 程師在治療中風恢復期時以通督養神、調任和氣血、平衡陰陽為治療大法,按照督任心腎經穴為主+大腸脾胃經穴為輔+局部取穴的治療思路。重用督脈的百會、風府,“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其蓋,下在風府”,這里的“蓋”指百會穴,此二穴與腦髓關聯密切,灸之具有醒腦升陽、調神通絡。善用任脈組穴之關元、氣海、中脘、承漿以平衡陰陽、調和氣血。對于陽虛者取關元,陰虛、血虛及氣血逆亂者取氣海,情志異常者取中脘,溝通任督二脈、調和陰陽取承漿。巧用腎經涌泉以激發經氣、開竅醒神;輔以大腸經、脾經、胃經腧穴改善肢體運動功能;并針對脾胃不和者取天樞,痰多者取豐隆。

操作:百會穴壓灸5min,其它穴位以溫和灸為主,每穴10min。藥灸治療1次/d,每周6次,休息1天再繼續治療,共治療4周。

2.3 “化瘀通絡藥灸”治療治療中風后吞咽障礙 程師認為咽是諸多經脈循行分布、交相匯合的場所,與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周身經脈皆存在著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系,據此提出“咽為經脈之所聚”理論[15-16]。咽喉與腦以督任二脈為橋梁,咽的生理功能由腦支配,如中風后吞咽障礙癥狀表現雖在咽喉,但治療重點是圍繞腦展開的。故程師在治療時按照督任心腎取穴+“辨經”取穴+舌咽部取穴+頭項部取穴的治療思路,以通調督任為重、益腎潤肺為要、健脾化痰為助、宣通咽喉為佐。首選督任穴位,次取肺脾腎經穴位,輔以肝心經脈穴位。取督脈之百會、風府激發督脈經氣,疏通腦絡瘀滯,通行腦內氣血,以散風熄風,通關開竅。任脈天突穴為主治吞咽障礙之要穴,灸之可宣肺化痰,利咽開音;廉泉主“舌下腫難言,舌根急縮不食”,灸之可利咽除痹、通經活絡。人迎位于頸部喉結節旁,為胃經經穴,且胃經多氣多血,灸之可催氣行血、通利咽喉。配穴:①腎經組穴:涌泉、太溪、照海;②脾經組穴:三陰交、太白、商丘;③肺經組穴:尺澤、魚際;④針對舌腫及舌根后墜取心經及心包經穴位:大陵、神門、通里、內關;⑤咽喉不利或閉阻,會厭失司、易生誤吸當取肝膽經穴位:風池、翳風、外關、支溝;⑥針對舌強不語、舌木、舌麻的癥狀以舌面點刺放血,金精、玉液放血,結合舌尖隔姜灸。

操作:百會穴壓灸5min,天突至廉泉一線及兩側人迎順著經脈循行方向循灸5min,天突、廉泉、人迎回旋灸5min。隔姜舌尖灸即在舌面上可以放一片生姜,化瘀通絡藥灸條點燃后每次灸10到15秒,為防止燙傷,可由助手使用拉舌器從旁協助。其余各配穴懸灸10min。每日灸1次,每周治療6次,共治療3周。

驗案舉隅

1 血管性癡呆

患者,女,36歲,2023年4月17日初診。主訴:記憶力、計算力下降10月余。病史:患者于2022年3月20日因頭暈伴雙下肢乏力就診于外院,急查顱腦MRI示多發性腦梗死。予以對癥治療后病情平穩出院,未遺留明顯肢體功能障礙。然自2022年6月起患者漸出現記憶力、計算力較前明顯減退,MMSE評分10分,Hachinski量表14分。實驗室檢查示同型半胱氨酸19.7μmol/L。時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納寐尚可,二便調,舌質淡紅,苔少,脈細。診斷:中醫診斷:呆證 肝腎陰虛證。西醫診斷:1.血管性癡呆;2.多發性腦梗死。治則:滋補肝腎,通督調神,化瘀通絡。取穴:百會、風府、神庭、氣海、雙側涌泉、雙側神門、雙側懸鐘。百會穴壓灸5min,風府、神庭、氣海、涌泉、神門、懸鐘懸灸10min。1次/d,10次為一個療程,休息7天再進行下一療程。

5月3 日二診?;颊呒覍僭V近期記憶力、計算力及定向力無進一步加重,頭暈癥狀好轉。舌脈同前。復查同型半胱氨酸正常。治則同前,藥灸處方同前。

5月19 日三診?;颊咴V近期記憶力、計算力等認知功能較前好轉,頭暈、腰膝酸軟等癥狀明顯改善。面色榮潤,舌質淡,苔薄白,脈象平和。治療有效,治則同前。繼續堅持藥灸康復治療,囑清淡飲食,適當鍛煉,調暢情志。

按:該患者為腦梗死后出現認知功能下降。中醫上認為,癡呆患者存在記憶近事及遠事的能力減弱,且起病隱匿,有逐漸加重的趨勢?;颊哳^暈耳鳴,腰膝酸軟,舌質淡紅,苔少,脈細,辯證當屬肝腎陰虛證。除上述治療外,患者還需調攝精神、堅持智能訓練。

2 中風恢復期

患者,男,82歲,2023年5月19日初診。主訴:左側肢體活動不利2月余。病史:患者于2023年3月11日晨起時突發左側肢體活動不利,當下未重視,次日加重,遂于外院急查頭顱MRI示多灶性腦梗死,腦萎縮。予以對癥治療后病情穩定出院,然仍遺留左側肢體活動不利?,F為求中醫針灸治療就診于我科。查體:神清,精神軟,左上肢肌力III,握力稍差,左下肢肌力IV-,右上下肢肌力IV+。左側針刺感覺減弱,腱反射(++),左側巴氏征(+)。納尚可,寐欠佳,舌紅,苔少,脈細數。診斷:中醫診斷:中風,中經絡,陰虛風動證,西醫診斷:①多灶性腦梗死;②偏癱。治則:滋陰息風,通督醒神。取穴:百會、風府、氣海、雙側涌泉、雙側太溪、左側曲池、左側手三里、雙側合谷、雙側血海、雙側足三里、雙側三陰交、雙側豐隆。百會壓灸5min,其余穴位各溫和灸10min。每日1次,每周6次,休息一天再繼續治療,共治療4周。

5月26 日二診?;颊咴V左側肢體活動不利較有所好轉。舌脈同前。取穴由雙側改為左側,繼續治療3周。

6月10 日三診?;颊咴V左側肢體活動不利明顯改善,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繼續維持前治療方案1周,鞏固療效。

按:此患者為中風病陰虛風動證,在取穴上選取督脈組穴百會、風府以通督調神,加用任脈氣海以和氣血,改善腦功能,加快腦缺血組織的血氧供應,其余穴位辨經選取大腸經、脾經、胃經腧穴以促進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恢復。

3 中風后吞咽障礙

患者,男,74歲,2023年6月8日初診。主訴:右側肢體乏力伴吞咽困難3月余。病史:患者于2023年3月2日突發右側肢體乏力伴言語不清、吞咽困難,遂急診至外院,查顱腦MRI示左側基底核區腦出血。予以脫水降顱內壓、清除氧自由基及調控血壓等對癥治療后病情平穩出院,然遺留吞咽困難、飲水嗆咳等癥狀,現為求中醫針灸治療就診于我科門診?;颊呒韧懈哐獕翰∈?,長期吸煙和飲酒。查體:神清,精神軟,言語尚清晰,兩側鼻唇溝基本對稱,伸舌偏左,咽反射遲鈍,頸稍僵,無抵抗。納差,寐欠佳,二便尚調,舌質暗紅,苔白膩,脈弦滑。診斷:中醫診斷:①中風,中經絡,痰瘀阻絡證;②吞咽障礙 痰瘀阻絡證。西醫診斷:①腦出血;②假性球麻痹;③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取穴:百會、風府、天突、廉泉、雙側人迎、金津、玉液、雙側風池、雙側內關、雙側涌泉、雙側三陰交。百會穴壓灸5min,廉泉至天突一線及兩側人迎順著經絡循行方向各循灸5min后,廉泉、天突、雙側人迎四穴各回旋灸5min,風府、雙側內關、雙側涌泉、雙側三陰交各懸灸10min,金津、玉液散刺出血后隔姜化瘀通絡藥灸10~15s,每日灸1次,每周治療6次,共治療3周。

6月14 日二診?;颊咴V癥狀較前好轉,飲水稍有嗆咳,繼續維持前治療方案治療1周。

6月20 日三診?;颊咴V吞咽功能明顯好轉,飲水基本正常,囑患者繼續維持前治療方案,鞏固治療1周。

按:患者年逾七旬,臟腑衰憊,加之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致脾胃運化不利,水濕內停,痰濁內生,上壅清竅,腦脈閉阻,致腦絡受損,吞咽困難,言語不利。程師在治療時取風府居于項部,內應咽喉,為督脈和陽維脈的交會穴,可通關利竅。天突為任脈與陰維脈的交會穴,其氣以通為順,可增強利咽開竅之功?;鐾ńj藥灸條中所含藥物具有開竅醒腦,化痰通絡之功效,故藥灸以上諸穴不僅可通過溫熱效應刺激穴位,還可通過藥物燃燒時產生的芳香氣味經口鼻咽被人體吸收,三者共同發揮作用,故療效顯著。

結 語

腦血管病因具有起病急、病殘率高以及病死風險高等特點成為當下重大的醫學難題。調查顯示中風病已成為我國國民首位死亡原因[17],血管性癡呆、中風后遺癥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F代醫學治療腦血管病可采用溶栓治療、抗血小板治療以及降解血漿纖維蛋白原治療、抗凝和對神經細胞的保護治療等多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病情進展,但部分患者仍遺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和并發癥。針灸具有多靶點、多通路網絡效應等優點,已證實[18-20]其可通過抗氧化應激、抗炎、改善微循環等機制發揮腦保護作用,在血管性癡呆、中風病及相關并發癥等腦病的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

程師通過總結二十余年的臨床案例和名醫經驗,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中醫針灸治療腦病的診療思路。首先,明確提出腦與督脈、任脈、心經及腎經關系密切,腦-督-任-心-腎構成了廣義上的“元神之府”,共同決定了腦部的神志活動。督、任、心、腎四條經脈氣血運行通暢,則腦髓充盈,故程師在治療腦病時尤為注重通調督、任、心、腎四條經脈的氣血運行。經二十余年的臨床研究,確立了督任心腎取穴為主+局部取穴的治療思路,以督脈之百會-風府-神庭、任脈之氣海/關元、腎經之涌泉、心經之神門為核心組穴。并在此理論基礎上,提出以“化瘀通絡藥灸”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盎鐾ńj藥灸”療法不僅具有艾灸的溫通效應,還具有藥物的化瘀通絡、開竅醒腦作用,同時,藥灸條燃燒時經口鼻吸收,進一步增強了開竅醒腦的功效。該療法在血管性癡呆、中風后遺癥、中風后吞咽障礙等腦血管病的治療中應用廣泛,且療效確切,為腦病的治療打開了新的思路方向。

程師在治療血管性癡呆、中風后遺癥、中風后吞咽障礙等腦血管病臨證方面灸、藥并用,雖已取得了一系列的臨床和機制上的突破。但“化瘀通絡藥灸”治療腦病仍缺乏系統化的研究,未來課題組將繼續在“化瘀通絡藥灸”治療腦病的規范化應用方面進行深入研究,采用規范化、前瞻性、隨機對照的方式,取得臨床循證醫學的證據,為“化瘀通絡藥灸”治療腦病提供理論支撐和可靠證據。

猜你喜歡
風府藥灸任脈
任脈釋名淺析*
孫嵐云基于補腎活血法針藥灸并用治療慢性腎衰竭經驗
針刺聯合隔藥灸治療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臨床觀察
隔藥灸臍法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
針刺任脈經穴療法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的效果探討
風府穴禁灸淺析
瑤醫神火灸結合綜合康復對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的影響※
針刺風府、啞門穴為主治療腦卒中失語60例
太沖、風府穴治療帕金森病的作用機制研究探討
針刺治療中風后遺癥6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