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2024-03-24 10:48吳麗娜黃修卓
黨史文苑 2024年3期
關鍵詞:共同體中華民族革命

吳麗娜 黃修卓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參與的行動,只有在各民族的廣泛實踐中得以實現才能真正成為各民族的自覺意識和自主行動。通過活動融入、教育引導、大眾宣講、資源轉化、機制保障等實踐路徑,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有助于引導各族人民增強“五個認同”。

一、活動融入路徑

活動是為實現預定目的而采取的行動,以其現實性、情景性、靈活性而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對于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一)融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抓手。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為載體,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要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活動相結合,充分挖掘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中蘊含的民族團結進步元素,如樹立英模人物、講述紅色經典故事、發揮時代先鋒和“時代楷?!钡母姓倭α康?,豐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內涵和素材,傾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品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融入各族人民的紀念活動

紀念活動是具有特殊內涵的象征性活動,能夠塑造集體記憶、喚起內心情感、凝聚價值共識。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融入各族人民的紀念活動之中,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所蘊含的民族團結進步、民族繁榮發展等思想理念深入各族人民的內心,為紀念活動注入了靈魂。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紀念活動的內在意蘊,通過塑造歷史敘事和集體記憶的話語表達,利用各種媒體傳播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文章、視頻等,解讀相關內容,完成“過去-現在-未來”的跨越,形成強大而集中的紀念話語群,使各族人民深深感受到彼此是緊密結合的命運共同體。紀念活動需要豐富的象征符號來再現、強化和反復刻寫共有的歷史記憶,要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中提煉和塑造中華文化符號,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共同精神符號。紀念活動開展的前提條件是“身體共在”或者說“身體在場”,體現的是“集體”這個符號,能夠使各族人民沉浸于情境中,彼此互動并強化認識體驗和情感體驗,實現從“我”到“我們”的轉變,并生成和共享共同的民族記憶。

(三)融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只有融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才能彰顯強大的理論說服力和實踐感召力。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融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引領日常生活價值、規范日常行為、引導生活方式。人們的生活空間是價值觀實現的現實場域,是意義博弈的重要場域,需要正確的價值引導。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一種主流價值,在引導各族人民重溫歷史、體會先烈先輩的崇高追求和精神中充滿積極正面的意義,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融入社會公德培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美德養成及個人品德修養之中,使其蘊含的先進道德、優良傳統、高尚情操,在規范和引導各族人民日常生活方式的過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知與行動。

二、教育引導路徑

《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提出,要“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干部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構建課堂教學、社會實踐、主題教育多位一體的教育平臺”。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以黨員干部和青少年為重點,拓展內容和形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耳入心。

(一)發揮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作用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蘊含崇高、堅定、持久的理想信念,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高度自信和執著信念。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閃亮”,發揮理想信念的思想“總開關”、精神之“鈣”、勝利之“密鑰”的重要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本價值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各族群眾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對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關重要?!庇弥袊伯a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導向,凝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共識,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實踐,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國各族人民中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二)加強對黨員干部和青少年的教育引導

弘揚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員干部是主力軍,青少年是生力軍。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黨員干部而言,要依托高校、黨校、干校及干部培訓基地等平臺,系統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中國共產黨精神、黨的民族理論與政策學習,把理論教育成效轉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力量;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體悟“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境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發揮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滋德潤德的效用;有效融入黨員干部的各項工作中。對青少年學生而言,要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用好學校教育的軟件和硬件,促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提升學校課堂教學與校外教學的協同效果,合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既激發學生傳承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自覺意識,又增進學生“五個認同”的內生動力。

(三)拓展教育引導的內容和形式

首先是加強黨史學習教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黨啟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覺醒的思想史,是一部黨創立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精神史,蘊含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政治理想、偉大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蘊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經驗和有效做法,對于各族人民保持定力、匯聚偉力、涵養品行、潤澤心靈、增強信念具有重要的精神動力作用。其次是加強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國情教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既是歷史傳統,也是現實國情,揭示了中華民族的發展規律,展現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匯聚成各民族團結融合、交流互鑒、尊重認同、多元一體的生動圖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守正創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明前景,形成了文化上兼收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的生動局面和相互嵌套的生活場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基本國情必然要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過程。最后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陣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彰顯教育的鑄魂育人本源性宗旨;健全和完善民族地區教育體系,尤其要幫扶邊遠地區健全完善教育體系、提高教育質量,化解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進邊遠地區各學段、各教育類型、各教育層次協同發展;構建互嵌式教育環境,鋪設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多維路徑,營造包容多樣、相互欣賞的教育氛圍,增強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和共生,系牢各民族之間的思想和情感紐帶。

三、大眾宣講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蓖ㄟ^大眾宣講,使各族人民在思想觀念上和實踐行動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力。

(一)采用大眾化通俗化宣講方式

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更多地在經驗性現實性狀態中進行。這就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運用大眾化通俗化方式,將抽象的理論和原則嵌入人民群眾務實的生產生活中,將理論化的話語轉化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通俗表達。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將具體的生活事件與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動聯系起來,經由這些具體的生活事件和微觀活動來維系各族人民的情感紐帶,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化、大眾化和生活化。一是創造生產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化經典和文藝精品,更好地滿足各族人民的精神需要。二是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將宣講話語向大眾化轉化和轉換,將歷史實存中的革命遺跡、建筑、文藝等與現代生活對接,采用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宣講。三是建設“紅色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長廊、文化廣場等大眾化宣傳設施,增強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互動效果。四是融入情感元素,激發各族群眾的思想情感和熱切愿望,達到思想上情感上的認同。五是堅持全覆蓋,注重廣泛性;抓重點要點,注重代表性,確保大眾宣講常態化制度化。

(二)下沉基層開展宣講活動

基層是各族人民學習和生活主要場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點難點堵點在基層,大眾宣講要面向基層、貼近基層、服務基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社區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重要陣地,發揚各族人民手拉手、心連心的好傳統,共同建設中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和諧家園?!边@就要組織宣講力量深入工廠、學校、機關、社區、街道、鄉鎮、村屯,利用基層的文化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道德講堂、文化墻、公務欄、電子屏等,以革命人物和故事為題材,運用群眾性文體活動等形式,根據各族群眾的特點、要求進行分類推送;深入開展對象化、互動化宣講,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系列主題教育之中,舉辦各民族心連心、手拉手、結對子活動和志愿活動,在人民群眾“家門口”開展活動,將各族團結奮斗、守望相助的歷史刻在村(居)民的腦海中,促進各族人民相鄰共居,互學互幫,互尊互諒,營造人人維護團結、個個參與創建的生動場景。

四、資源轉化路徑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重要的精神資源,將其內容、形態、形式等進行轉化和轉換后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中,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需要。

(一)整合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資源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資源開發利用已取得顯著成效。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資源進行整合和梳理,凸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題,比如,對物質性資源進行針對性調研、整理、保護、修繕,對制度性資源做出富有時代意義的解釋,對尚未進行制度化而又有制度意義的資源加強制度化建設,對散落、殘缺、遺失的重要文獻文本進行征集和補遺,對存疑的資料資源加以甄別和考證,對已經整理出來的資源進行分類、歸檔和提煉,建立明細清單及數據庫,提高開發利用的科學性和時代性。尤其要深入挖掘有關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文物文本文獻的內涵,挖掘歷史故事、人物、物件蘊含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意,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元素,擴大知名度,增強影響力。

(二)創新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標識和話語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產生于偉大的社會革命中。隨著時代發展和認識深化,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要豐富新內容、賦予新內涵、發展新形式,一是從真實感人的事例、事件、人物中提煉并創造出具有持久性的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標識,以激發各族人民的精氣神。二是推動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話語轉換,從歷史文本話語向現實生活話語轉換,將歷史發生的、事實存在的遺跡遺物遺存等與現代生活對接,增進與各族人民的親近感和親和力;從以理服人話語向以情動人話語轉變,使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在各族人民中產生共鳴。三是創新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呈現方式,運用互聯網、新媒體新技術立體、多元、交互呈現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其“活”起來、“火”起來、“動”起來,增強各族人民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體驗、認知和認同。

(三)開發利用紅色文化資源

紅色文化與“五個認同”耦合協調、雙融雙創。一方面,發展紅色旅游、開展紅色宣講、創作紅色影視、設計紅色文創等有助于增強各族人民的“五個認同”;另一方面,隨著各族人民“五個認同”不斷增強,又能促進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轉化轉換、升級升華。各族人民通過追憶、回顧、講述紅色歷史、紅色人物、紅色故事、紅色事件形成紅色記憶,利于更好地守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根基、文化基礎、心理基石。因此,要大力開發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豐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資源形態。

五、機制保障路徑

構建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常態化制度化機制,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保障。

(一)情感激勵機制

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構建情感激勵機制,以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引領情感激勵的價值取向,增強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認同。同時要以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統合歷史情境、現實情境和特定情境,形成情境激勵體系,歷史情境在歷史中生成,要精準利用,推動情感聯結;現實情境是現實生活的聚合與凝練,要善用善成,夯實情感根基;特定情境是借助新技術新形式通過“仿真”“模擬”等方式進行專門構建和創設而成的情境,要加強創造創新,鞏固激勵效果。

(二)文化共生機制

共同體本質上是文化共同體或精神共同體,共同體內部成員之間因共同文化、共同精神而形成文化共生關系。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構建文化共生機制,一是堅持文化共生理念,加強文化交互交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華文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共生單元,彼此互動融合、吸收借鑒,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是堅持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賦能,創新文化共生界面。文化共生界面是文化交流互動的介質,要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資源確立意義明確、穩定多樣的文化介質,推動各類文化單元交往交流交融。三是優化文化共生環境,建設共有精神家園,以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為引領,借鑒吸收外來進步文化,抵制批判錯誤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共生關系,維護文化秩序。

(三)主體協同機制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涵蓋主體、客體、條件、目標等要素,其中主體要素是能動的關鍵要素。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構建“一核多元”的主體協同格局?!耙缓恕笔侵袊伯a黨領導核心,“多元”指黨政機關、社會組織、人民團體和各族人民,“一核多元”主體協同格局是黨政機關、社會組織、人民團體和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機制。中國共產黨領導主要是思想政治領導,是動員和激發黨政機關、社會組織、人民團體和各族人民協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保證。通過建構主體協同機制,明確各主體之間的權能界限,強化主體之間的協同配合,從而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主體協同樣態。

(四)內化外化機制

構建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化外化機制,一是內化于心。通過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鞏固內化的認知基礎;通過環境熏陶、情境體驗、榜樣示范等方式,增進內化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通過制度化常態化宣傳教育等方式對認知、認同進行反復操作,鞏固內化成果,促進“認知——認同——內化”依次遞進和轉化,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化于各族人民的心靈。二是外化于行。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終要體現為各族人民的共同行動,內化了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求構建多元化平臺和多樣化場景,以活動為載體、以實踐為動力、以社會為場域,推動由“知”到“行”轉化。

新時代是一個思想文化交流交鋒交融的時代,是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的時代。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深度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不斷增強黨、國家、人民之間的內在聯系,在認同中不斷推進實踐,在實踐行動中不斷強化認同,從而凝聚起“真正有力量的”人民,確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穩致遠。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9年10月24日第1版.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4頁.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00頁.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109頁.

[5]青覺,徐欣順.新時代多民族國家建設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

[6]習近平在青??疾鞎r強調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改革開放 深入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N].人民日報,2021年6月11日第1版.

[7]王利君,劉金林,蒙思敏.紅色文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耦合協調度:基于百色市的實證分析[J].民族學刊,2022年第8期.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1年度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編號:2021-GMD-006)、“新一輪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項目——百色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成果。

(作者吳麗娜系百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黃修卓系百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陳 影

猜你喜歡
共同體中華民族革命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