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CM-SM)手術前后的MR影像表現*

2024-03-24 10:06王冬青董安珂婁永利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蛛網膜空洞下腔

王冬青 董安珂 婁永利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放射科(河南 鄭州 450007)

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s,CM)屬于一種先天性畸形,還被稱為Arnold-Chiari畸形,該疾病在臨床中還稱為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該疾病主要是顱底解剖畸形,是指枕骨大孔有小腦扁桃體疝入,其中最常見的位置為是顱頸交界區[1-3]。該疾病隨著治療的進展,極易合并發脊髓空洞癥(syringomyelia,SM),極易產生神經功能惡化,并具有進行性?,F階段仍未明確CM-SM的發病機制,且檢測、治療和隨訪尚未統一。目前用于診斷該疾病的手段包含MR、體外模擬腦脊液流體力學模型、核素腦池造影、顱內壓檢測等,均有一定優勢,而MR具有無創性,可以獲取腦脊液流體力學相關數據[4-6]。因此此次研究針對CM-SM患者使用MR檢查,分析其術前術后指標變化,旨在為手術方案的制定和術后效果的評估提供參考。進而本次針對本院收治的33例CM-SM患者術前、術后的MR影像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收治的33例CM-SM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和術前(如圖)、術后MR(如圖)影像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颊咧?6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25-45歲,平均年齡(35.96±9.87)歲。病程為3個月-8年,平均病程為(4.20±1.19)個月。

納入標準:患者年齡18歲以上;患者有頭疼、頭暈、肢體乏力、走路不穩、嗆咳時頭部不舒適、肌肉萎縮、運動障礙、視物模糊等癥狀;患者經MR檢查顯示小腦扁桃體下疝,枕骨大孔在5mm以上,確診為CM,并伴有SM;需要手術治療,無影響手術的心肺功能異常疾??;術后隨訪資料完整;所有患者開展小腦扁桃體切除+后顱窩減壓+枕大池硬膜成形術治療。排除標準:既往手術史患者;脊柱側彎患者;扁平顱底患者;腦積水患者;寰樞關節半脫位或者脫位患者。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3.0T的西門子(Siemens)MR型號為Skyra進行檢查,對頭頸部進行常規T1WI、T2WI矢狀位掃查,對病變位置和范圍進行確定。之后開展PC-MRI正中矢狀位掃描,對腦脊液流動動態進行觀察,128×256為矩陣、10°為翻轉角、1mm為層厚、8ms為回波時間、21ms為射頻重復時間、流速編碼為5cm/s。腦脊液流速測量使用軸位掃描,將橋腦延髓池、中腦導水管、和C2-3椎間盤的中心層面選擇。以可見腦脊液流動信號的垂直位置為掃描線,128×256為矩陣、10°為翻轉角、1mm為層厚、8ms為回波時間、21ms為射頻重復時間、流速編碼為5cm/s。

1.2.2 圖像分析 完成檢查后將圖像傳至工作站進行性處理,對腦脊液流體力學使用Q-FLOW軟件分析系,由于椎管內與蛛網膜下腔有較復雜的解剖結構,再加上有多種因素影響腦脊液流動,為了充分顯示腦脊液流動詳情,需要在三個不同層面的腦脊液流動區域放置ROI。三個同層面包含:(1)中腦導水管層面,中腦導水管中心;(2)橋腦延髓池層面,腦干前側蛛網膜下腔;(3)頸椎間盤層面,C2-3椎間盤脊髓左邊的近椎間孔。每個心動周期,一個層面重建12相位數,進而取得和心臟舒縮有關的腦脊液雙向流動圖,其中正值以高信號表示,代表運動方向為足向頭;負值以低信號表示,代表運動方向為頭向足,流速以信號強弱表示。

定量分析指標:(1)每搏輸出量(strokevlume),足側和頭側之間流量的絕對值差異;(2)平均流量(meanflux,MF),一個心動周期,腦脊液流經ROI的平均值;(3)反流分數(regurgitant fraction,RF),頭向足運動方向的比例分數;(4)最大峰值流速(Vmax),包含足向Vdmax和頭向Vumax選擇2名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師對圖像分析和測量,如有不一致意見要分析討論以達成一致意見。

1.3 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應用統計軟件SPSS分析相關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率(%)表示,用卡方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圖1A-圖1G 患者,男,11歲,Chiari畸形并拴系綜合征,術前影像;圖2A-圖2D 患者,男,11歲,行脊髓終絲切斷術+椎管擴大減壓術+粘 連神經松解術+脊髓外終絲松解術---術后影像。

2 結 果

2.1 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和MRI檢查影像表現33例患者手術半年后均未發生死亡、神經功能進一步損傷情況,其中26例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但是有7例患者癥狀無明顯改變。術后經MRI檢查提示,脊髓空洞明顯縮小的有26例,脊髓空洞輕微變小的偶6例,無明顯變化的1例。手術后患者枕大池成形較好,小腦下疝堵塞有所改善,腦室出口通暢,術后蛛網膜下腔腦脊液明顯多于術前。

2.2 患者術前、術后6個月中腦導水管腦脊液定量參數對比術前患者的中腦導水管腦脊液RF、MF、SV均明顯少于術后6個月,Vdmax與Vumax高于術后6個月,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患者術前、術后6個月中腦導水管腦脊液定量參數對比(n=33)

2.3 患者術前、術后6個月橋延池腦脊液定量參數對比術前患者的橋延池腦脊液MF、SV均明顯少于術后6個月,Vdmax與Vumax高于術后6個月,對比差異顯著(P<0.05)。術前與術后6個月的RF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患者術前、術后6個月橋延池腦脊液定量參數對比(n=33)

2.4 患者術前、術后6個月C2-3椎間盤腦脊液定量參數對比術前患者的C2-3椎間盤腦脊液MF、SV均明顯少于術后6個月,Vdmax與Vumax高于術后6個月,對比差異顯著(P<0.05)。術前與術后6個月的RF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3。

表3 患者術前、術后6個月C2-3椎間盤腦脊液定量參數對比

3 討 論

在人體的椎管內和顱腔中存在腦脊液,并處于持續流動狀態,其正常流動則是維持生理功能的重要條件。CM是因小腦扁桃體下疝導致的先天性頭頸交界區畸形,并具有多種神經功能障礙[7]?,F階段仍未明確該疾病發病機制,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在胚胎中中胚葉軸旁體節發育異常,進而影響枕骨發育速度,導致后顱窩在空間上狹小,在不足空間的后顱窩中,發育正常的腦組織會收到過度擠壓,最終產生了疝。該疾病一般發生于25-45歲群體,疾病進展速度緩慢,且病情逐漸加重,臨床表現多具有多樣性,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即神經根受壓型、脊髓受壓型、小腦受損型、腦組織受壓合并腦積水[8-10]。CM較為常見的合并癥為SM,有報道顯示,CM合并SM占比65%以上。然而現階段仍未明確CM-SM的發病機制,與其相關的研究仍在不斷開展和深入,學者們之間的意見也有一定出入。既往有學者將流體動力學說提出,也就是發育異常的后顱窩阻塞了第四腦室循環,進而影響腦脊液循環,此外脈絡叢搏動會產生沖擊力,逐漸漲大脊髓中央管,進而產生脊髓空洞[11]。但是也有學者與上述觀點不一致,并認為CM-SM和椎管內與顱內壓力失衡相關,即中心靜脈壓間歇波動導致椎管內與顱內壓力失衡,第四腦室腦脊液分流至中央管,進而生成脊髓空洞[12]。此外壓力失衡也會引起腦脊液上下運動,進而不斷增大空洞。雖然上述觀點又較大差異 ,但是均促進了SM治療方面研究的發展,并認為消除腦脊液循環障礙,確保腦脊液循環通路通暢是治療的重點,進而顱窩減壓術也逐漸用于該疾病的治療[13-14]。在Oldfield等人的研究中[15],通過動態MRI影像對CM-SM進行了研究,并認為脊髓空洞產生后逐漸向下發展與枕骨大孔梗阻時,小腦扁桃體發揮了活塞作用而將其堵塞,導致顱頸交界區無法正常通過腦脊液,再加上壓力波的影響,腦脊液逐漸在髓內滲入。

近幾年隨著MRI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為腦脊液流動相關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本次研究針對CM-SM患者進了MRI檢查,結果也支持Oldfield提出的腦脊液滲入學說,其主要原因包含兩種:即(1)研究所選患者全部存在脊髓蛛網膜下腔狹窄,且枕大池未成形。顱內腦脊液流量和流速較,但是流量少,特別是枕骨大孔區及高位脊髓蛛網膜下腔[16]。這極有可能和脊髓蛛網膜下腔狹窄與梗阻相關,因腦搏動動能穩定,泵出腦脊液體積相同,如果出口狹窄,腦脊液,會以噴射狀流出,這會增加流速,如果出口十分狹窄會減慢腦脊液流速,這就會引起腦積水[17-18]。(2)腦脊液流動異??梢鸺顾杩斩?,如果脊髓空洞嚴重,空洞內的脊髓液會隨著心臟搏動改變,其信號同步于脊髓蛛網膜下腔腦脊液[19],這也表示脊髓蛛網膜下腔和空洞腔互通,但是脊髓中央管無開放,也就是未見瘺口。

目前CM-SM治療的唯一手段為手術,其作用則是消除枕大孔區梗阻,促進復腦脊液循環恢復正常,進而脊髓和腦功能[20]。此次研究分析了患者手術前和手術后的腦脊液變化,結果提示,手術將下疝引起的硬膜壓迫和腦干骨性束縛解除,促進腦脊液循環通路恢復;患者的腦脊液流體力學也明顯改善,蛛網膜下腔恢復正常,患者枕大池成形較好,小腦下疝堵塞有所改善,腦室出口通暢,術后蛛網膜下腔腦脊液明顯多于術前。術前患者的中腦導水管腦脊液RF、MF、SV均明顯少于術后6個月,Vdmax與Vumax高于術后6個月,對比差異顯著(P<0.05);術前患者的橋延池腦脊液MF、SV均明顯少于術后6個月,Vdmax與Vumax高于術后6個月,對比差異顯著(P<0.05)。術前與術后6個月的RF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術前患者的C2-3椎間盤腦脊液MF、SV均明顯少于術后6個月,Vdmax與Vumax高于術后6個月,對比差異顯著(P<0.05)。術前與術后6個月的RF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手術前腦脊液流速快、流量少,流動呈現噴射狀,而術后流速下降、流量增多,特別是C2-3椎間盤流速下降顯著,明顯增加腦脊液流動通暢性。在脊髓空洞的改變上,術后患者脊髓空洞有所減小或者未繼續擴大。分析其原因:在C2-3和C3-4層面上,腦脊液壓力差異較大,這有可能是引起脊髓空洞的因素,而大部分患者脊髓空洞處于該位置。手術將脊髓蛛網膜下腔梗阻解除,延長了蛛網膜下腔有,將枕大池和周邊位置腦脊液流動重建,將腦脊液壓力梯度恢復至正常,以有效縮小空洞或者抑制空洞的進一步擴大。此外本研究還發現,患者術后MRI的各項參數和臨床癥狀同步改善,這也說明MRI可用于CM-SM術后評估。

綜上所述,MRI用于CM-SM患者手術前后檢查,可以確定枕大孔區不全梗阻引起的腦脊液循環異??尚纬杉顾杩斩?,經手術治療后,枕大孔區梗阻解除,恢復腦脊液流動。

猜你喜歡
蛛網膜空洞下腔
改良序貫法測定蛛網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鎮痛中的半數有效劑量
空洞的眼神
復合手術救治重癥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體會
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的觀察與護理
16排螺旋 CT 診斷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應用分析
用事實說話勝過空洞的說教——以教育類報道為例
臭氧層空洞也是幫兇
班有活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