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網絡表情包使用研究

2024-03-25 03:56郝欲嘉
互聯網周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跨文化漢語

摘要: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漢語學習者經常會使用各種聊天軟件或者教學平臺進行溝通與學習,而其中的眾多表情包也為漢語學習者提供了非語言形式的交流媒介。網絡表情包作為當今流行的一種聊天符號,在某種程度上也蘊含了一個國家深層的情感意義、價值觀念及文化底蘊。漢語學習者在學習和使用中國的表情包時,往往也是在進行一場跨文化交際活動。因此,如何讓漢語學習者更自如得體地使用表情包,也是國際中文教育在跨文化交際領域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跨文化;網絡表情包;漢語;外國學習者

引言

隨著電子科技與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交際方式發生了改變,漢語的傳播與學習也因此被影響。人們的交際不再局限于面對面,而是衍生出更多借助線上平臺的交際模式。網絡的發展也讓人們對線上交際的需求逐漸增加,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線上互動工具,表情包就是非常受大眾喜愛的交際工具之一。

外國學習者在學習漢語時,必然會存在與中國人進行互動的交際需求,在此過程中,除了語言的直接交際,表情包這類非語言交際工具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表情包能夠有效拉近雙方距離,表達說話者情感,讓漢語學習者親身感受有趣、高效的交際活動,更好地體驗中國文化,融入中國的社會生活。

跨文化交際理論在英文中被寫作“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出自愛德華·霍爾1959年的著作《無聲的語言》。在翻譯為中文傳入中國后,“跨文化交際”的概念也逐漸在國內擴展開來。劉珣將其定義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際行為。這種交際主要通過語言來進行的,稱為跨語言交際[1]。祖曉梅認為,跨文化交際是指那些因觀念和符號系統的不同足以改變交際事件的人們之間的交流[2]。因此,跨文化交際就是一種具有文化交流性的交際行為,包括語言交際與非語言交際。本文的表情包使用交際就是非語言交際的一種。由于發生交際的雙方有著兩種不同的文化歷史底蘊與成長環境,因此,在交際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文化的對比甚至是沖突,如何了解對方的文化并吸收融合,是漢語學習者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1. 網絡表情包的產生與定義

1.1 網絡表情包的產生

1982年9月19日,網絡表情包初次出現在大眾面前。美國教授斯科特·法爾曼(Scott Fahlman)偶然間在大學的電子公告板上發布了一連串陌生又熟悉的字符——“:-)”,這些字符組合起來讓人聯想到一個笑臉。這是可查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符號代替表情”的形式出現。因此,有媒體定義這一天為“改變歷史的一天”。此后,這種表情符號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并不斷傳播,逐步進化,形成了形態各異的表情包。在互聯網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表情包撲面而來,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日常交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網絡表情包的定義

從本質上來看,表情包隸屬于非語言符號,是一種以文字、圖片、動畫為主,并相互組合的圖形符號,具有達意傳情的作用。但經過長時間的加工與更迭,表情包的意義不再局限于圖形符號,而是被賦予時代社會文化的內涵。

2. 網絡表情包的分類與特征

2.1 網絡表情包的分類

2.1.1 系統表情包

一是指聊天軟件、輸入法自帶的表情包,也被叫作“emoji”表情,如微信以“小黃臉”為基礎的表情包。這些表情包覆蓋了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情緒表達,比如微笑、憤怒尷尬、哭泣、開心等,能夠基本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交流需求。鑒于其小巧精致的特點,能夠隨意穿插在文本中,且可以一次使用多個相同的表情,已然成為老少皆宜的重要交際工具。

二是現在的微信、抖音等很多軟件都具備“打關鍵詞匹配表情包”的功能。這樣的功能可以快速提供表情包,省去反復查找表情包的時間,有助于提升溝通交流的效率,也是人們常用的一種表情包獲取方式。

2.1.2 符號表情包

符號表情包與斯科特·法爾曼教授發布的表情包相類似,主要指用輸入法的符號組成的表情符號。各類輸入法自帶的表情符號也各不相同。曾在十幾年前大熱的“顏文字”也是其中之一。人們在打出一些表達情緒的詞時,詞后會自動跟著相關的符號表情,比如開心(*⌒△⌒*)、難過(;—д—)等。但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展,越來越多更幽默、具體的表情包出現,這類表情包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2.1.3 自定義表情包

自定義表情包的來源較為廣泛,主要指根據某個熱點視頻、某些網絡熱梗、影音視頻或是某些名人事跡等加工而成的表情包,是人們發揮創造力進行信息再加工的產物。這類表情包數量最多,內涵的意義也五花八門,更加具象,還會跟隨熱點而波動,也更加受到大眾的喜愛。

2.2 網絡表情包的特征

2.2.1 具象性

表情包是形與義結合的有機整體,能夠將語言中蘊含的意義以圖文等形式進行簡單直接的表達,存在具象性。表情包既能表達言語的含義,也能直觀地給人以視覺上的滿足感。

2.2.2 社交性

網絡表情包的使用往往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人以上的情境中,具有強烈的社交性。網絡表情包在網絡交流中,能夠對語義起到增強、削弱、補充和代替的作用[3]。因此,人們常用網絡表情包傳情達意,拉近社交距離。

2.2.3 更迭性

新聞、熱點、地方、國情等,都是可能導致表情包產生的信息源頭,因此,表情包的數量數不勝數。源頭的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會不斷變化的,所以表情包的使用率也會隨之起伏,這便是更迭性。

3. 網絡表情包的文化內涵

3.1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區范圍內的鮮明生態環境以及人文習慣的文化符號[4]。我國的地域文化是一種文明的象征,主要指某些既定區域歷史悠久,傳承到現在仍對社會產生影響的文化,能夠反映該區域的民俗風貌、文化傳統、生態特色等。在一定程度上,地域文化和環境發展息息相關,具有發展性與獨特性。我國國土面積廣袤,包含了大量形態各異的地域文化,正是這些多樣又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國文化。

表情包的產生要經歷文本、圖片的提取與重組,其包容性使其在無形中涵蓋了很多地域文化。如含有東北方言的表情包、以各地美食為特色的表情包、以當地傳統習俗為主題的表情包等,都彰顯著地方特色,無一不展示著表情包的文化內涵。

3.2 育人文化

表情包是現代網絡交流不可或缺的一種交流媒介,深受大眾喜愛,在傳播廣泛的基礎上,很多表情包也附加了一些育人意識的輸出,以正能量文字、圖片來鼓舞人心,形成積極的心理影響。根據符號互動理論來看,表情包是一種交際符號,能夠傳達感情,既是傳達信息的工具,也是表達情感的載體。因此,有意識地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主義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文化信息加入表情包的建構中,能使表情包具有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從而發揮積極作用[5]。

3.3 國情文化

表情包的流行和使用有明顯的階段性,這取決于該時間段的國家狀況、熱點新聞、網絡爆點等。國情決定了國家的發展方向,也影響著國家文化的動態走向,而表情包受其影響,形成階段性的起伏和更替。例如,杭州舉辦亞運會期間,就出現了很多相關的表情包,從吉祥物到運動員,具體文字圖片到抽象的概念等均有所涉及。每個時間節點受到大眾關注的事,往往會成為表情包的產出源頭,只要國家在不斷發展,人民安于生活,表情包就會不斷更替。

4. 網絡表情包與外國漢語學習者的聯系

表情包在漢語學習者的交際過程中承擔了補充、替代語言和傳達情感的責任。由于漢語學習者的國籍、性格、學習水平各不相同,在面對初步的人際交往時,可能出現“言語空白”的情況,即不知道說什么或是無法用漢語表達。此時,表情包可以很好地彌補語言交際中的空白部分,簡潔地表明說話人的想法。圖片、動畫式的表情包也能憑借其趣味性為漢語學習者的交際帶來樂趣,便于拉近人際關系,讓學習者更自如地在中國環境中進行交流與學習。中國作為東方國家,在言語的交際上具有高語境的特點,受到歷史文化及教育思想的影響,中國人喜歡用委婉、含蓄的語言進行溝通、交流。但大部分歐美國家都更傾向于低語境的交際,愿意使用直接簡單的表達方式。這種高低語境的文化差異,如果沒有明確的文化認知,在交際過程中就會導致交際者出現“不舒服”的情緒。相比使用具有明顯情緒化的詞語“開心”“生氣”“難過”等,表情包能夠以更柔和、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方式提升雙方交流的效率,從而減少溝通的生硬和不適感。

除此之外,表情包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發生意義的轉變。例如,微信“微笑”表情在最開始時是“友好”“和善”的意思,但隨著網絡文學的興起,該表情逐漸被年輕群體解讀為“內外不一”“冷笑”等含義,具有“陰陽怪氣”的意味,但大部分中老年群體很少知道這層含義,還是會經常使用來鼓勵晚輩。外國漢語學習者了解一個表情包要經歷從表層認知到深層認知的過程。因此,在初始階段的認知時,學習者們可能只認識到某個表情包表層的含義,在和同齡的中國學生交流時,就會讓中國學生產生一定的文化不適感。

總體而言,在網絡人際交往中,表情包的產生與使用傳播其實就是編碼到解碼的過程。只有具有相同的編碼、解碼系統,傳授雙方才能建立一定的意義共識[6]。如果A與B在交流過程中并未形成一致的表情包意識,那即便有意識地使用表情包,也無法保證交際能夠準確高效地進行。

5. 外國漢語學習者的網絡表情包使用策略

外國漢語學習者來到中國文化環境中,受到自身漢語水平、文化接受程度以及周圍環境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一時間無法掌握中國式的表情包解碼能力,就產生了中外信息鴻溝[7]。為提升外國漢語學習者的解碼能力,跨越表情包的信息鴻溝,讓其順利展開交際活動,在此提出以下建議。

5.1 提升漢語能力,增強文化感知力

外國漢語學習者的漢語水平與其解讀漢字與中國文化的能力呈正相關。除了一些固定使用的系統表情包,大部分的表情包都是根據實時熱點而產生的。這些熱點可能是短視頻,也可能是影視綜藝,甚至是突然復古起來的古早概念。因此,外國漢語學習者要合理使用表情包,就應了解表情包背后的含義,這也要求學習者擁有基本的漢語認讀能力和相應的文化感知力,才能保證表情包“解碼”過程準確性,與中國人達成表情包共識。

一方面,學習者應在學校系統地學習生詞、語法等知識,奠定良好的漢語基礎,能夠進行基本的句、段認讀;另一方面,學習者除了課上學習的文化概念,還應該關注時事,了解不同階段中國流行的文化概念,做到學與用相結合,增強對中國不同層面文化的感知力。

5.2 尊重文化差異,樹立融合性觀念

受語言和文化雙重因素的影響,面對同樣的一個表情包,外國漢語學習者和中國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這也是源于文化的差異性。因此,外國學習者在收藏和使用表情包時,可以通過詞典等工具查明其中漢字的含義,以翻譯法加深對表情包內容的理解程度。同時,當面對一些和本國文化差異較大的表情包時,應及時查閱資料或詢問中國師生,并嘗試理解文化的多元,避免產生文化誤解與沖突。

5.3 建立友好關系,了解使用大趨勢

表情包的更新日新月異,要想用好表情包,將表情包用得合理又有趣,就要精準跟隨文化潮流,抓住階段性的實時熱點。外國學習者在異國他鄉學習,難免有陌生情緒,融入環境也需要時間。中國的學生主體具有很強的活躍性和文化敏感度,是潮流文化的先進力量。外國學習者可以與中國學生多交流,了解年輕人使用的表情包獲取渠道,并通過交流理解其背后的熱點源頭。這不僅能提升外國漢語學習者了解與獲取表情包的能力,也能讓中外學生建立起友好關系,利于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5.4 學習相關技術,豐富內涵與種類

目前,很多APP自帶表情包搜索功能,只要輸入關鍵詞,就能搜索到對應的表情包,且種類繁多。微信甚至能夠通過圖片與文字的結合,根據用戶需求創作自定義表情包。例如,搜索“張三很開心”,就會出現帶有相應文字的動態表情包,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外國漢語學習者應該多了解表情包相關技術,豐富搜索與使用的手段,從而精準使用符合語境的表情包。除此之外,基于外國漢語學習者的國家特色,學習者也可以多使用含有本國特色文化的表情包,或者自定義制作表情包,在使用這類表情包進行交際時,不僅象征著文化的輸出交流,還能增加使用的表情包內涵與種類。

結語

面對如今的“數字化”時代,對跨文化交際的研究也應立足時代特點,為文化交際者提供更多素材[8]。表情包作為大眾線上交際的重要互動工具,也體現了交際的多模態性。外國漢語學習者使用表情包的過程中,也潛在進行著文化的跨界與融合。為了有效融入中國社會生活,進行良好交際,更好地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表情包的使用研究對外國漢語學習者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在此,也希望世界每個角落學習漢語的人都能有效使用表情包,妥善交際,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2]祖曉梅.跨文化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3]姜來.跨文化交際視野下的來華留學生與中國大學生微信表情符號使用對比研究[D].杭州:浙江科技學院,2021.

[4]司佳.淺析微信表情包中的地域文化價值[J].美與時代(上),2020(5):100-101.

[5]閆旭.表情包網絡文化育人功能的長效發揮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1(16): 146-148.

[6]白秀琴,韓昕沛,婁淵澤.跨文化交際中表情包的使用與意義解碼差異研究——以在蘇中外大學生為調查對象[J].國際公關,2021(8):70-72.

[7]楊桃蓮,柳媛媛.微信表情包隱含的數字代溝問題及其成因分析[J].科技傳播, 2023,15(10):107-109.

[8]巴銀.跨文化交際影響因素及其對國際中文教育的啟示[J].國際公關,2023(16): 119-121.

作者簡介:郝欲嘉,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猜你喜歡
跨文化漢語
學漢語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輕松松聊漢語 洞庭湖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漢語新韻》簡介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跨境電子商務中的跨文化思考
論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與調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