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對夏玉米氮利用、產量及土壤氮平衡的影響

2024-03-25 10:38鄭貝貝趙威劉松濤張亞菲
江蘇農業科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產量

鄭貝貝 趙威 劉松濤 張亞菲

摘要: 以玉農76為試驗材料,進行2年(2020年、2021年)田間試驗,探索無氮處理(CK)、225 kg/hm2普通尿素處理(CU225,以氮計)、普通尿素減施20%(180 kg/hm2)處理(CU180,以氮計)、減氮基礎上普通尿素(180 kg/hm2,以氮計)與控釋尿素(CLU)、腐殖酸尿素(FAU)、聚能網尿素(ENU)、海藻酸尿素(SAU)按7 ∶ 3比例配施對夏玉米干物質累積量、產量、土壤氮養分供應特征及氮利用效率的影響,為夏玉米氮肥減施增效及一次性施肥措施提供依據。結果表明,施用氮肥能顯著影響土壤有效氮的供應水平及供應特征,可以促進氮素吸收,提高籽粒產量。普通尿素處理(CU225、CU180)提高了玉米生長前期表層土壤硝態氮(NO-3-N)及銨態氮(NH+4-N)含量,使得該階段干物質含量、葉面積指數(LAI)較高,同時增加了NO-3-N淋洗量。在生長中后期,土壤NO-3-N、NH+4-N含量迅速下降,因此后期干物質量、LAI及產量較低,氮素利用效率欠佳。與CU225處理相比,CU180處理的氮肥偏生產力(PFPN)、氮肥農學效率(AEN)及氮肥利用率(NUE)顯著提高,但產量顯著降低。在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CLU、FAU、ENU、SAU)下,生長前期表層土壤的NO-3-N、NH+4-N含量較低,隨后逐漸釋放,從而延長了氮素的供應周期、減少了 NO-3-N 淋溶,其PFPN、AEN、NUE在2020年、2021年田間試驗中分別顯著提高1.78%~5.49%、9.05%~27.77%、6.39%~17.08%和0.77%~6.77%、3.97%~34.99%、4.51%~15.34%,整體表現為CLU、ENU處理的值較高。與CU225 處理相比,CLU、ENU處理2年平均分別顯著增產1.78%、3.07%。綜上,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維持并提高了土壤供氮能力,降低了NO-3-N的污染風險,使得氮素養分的釋放與玉米養分的吸收相互匹配,從而促進了玉米物質累積,進而提高了玉米產量及氮素利用效率,以控釋尿素、聚能網尿素與普通尿素配施處理(CLU、ENU)效果較佳。

關鍵詞: 氮肥減施;新型尿素;氮代謝酶;硝態氮分布;產量;氮素利用

中圖分類號:S513.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4)02-0090-08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范圍內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之一,其提供了全球人類與牲畜約1/5的膳食纖維與能量來源,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畜牧業的迅速增長,對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大幅增加[1]。提高玉米產量主要取決于田間管理和化肥施用,其中氮肥是玉米生長史中的關鍵生命元素,合理施氮對玉米生理特性、產量的各個因素皆起著重要作用[2],因此在實際生產中,為了保證產量,農民施氮量往往高于推薦量。在我國秦嶺淮河一帶,農民施氮肥為225~425 kg/hm2(以氮計),然而我國玉米最佳推薦純氮施用量僅為180 kg/hm2(以氮計)[3]。玉米是典型的須根系作物,其根系較為龐大,但致密的須根主要分布于表層,因此氮肥利用率(NUE)偏低,從而導致氮肥因氨揮發、淋洗、硝化、反硝化和其他遷移途徑產生大量流失[4],在生產成本高的同時造成環境污染。因此,為有效提高耕地的可持續利用率和緩解土壤質量下降、保證產量,提高玉米NUE亟待探索。

氮肥損失的主要原因是氮素供應期與作物生育期需求之間存在同步性差異[3]。在玉米田間管理中,基、追肥的施肥方式、施用比例及施用時期的合理匹配可顯著提高植株的NUE,但多次分施存在勞動力浪費、生產效率較低等問題。近年來,我國中原腹地的農村人口逐漸向沿海轉移且持續減少,導致農業勞動力短缺、務農老齡化等問題[5],農業生產輕簡化已經成為干旱區農業發展的趨勢,一次性施肥技術在夏玉米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6]。作為一次性施肥技術的最佳選擇,緩釋肥可以調節氮素釋放速率,能夠滿足作物整個生育期對氮素的需求[7]。宏觀Mata分析結果顯示,與傳統施氮相比,緩釋施氮可使糧食作物產量顯著提高1.3%~10.3%,籽粒氮吸收量增加5.09%~12.13%,氮利用效率顯著提高8.2%~48.5%[8],因此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纖維作物、水果類作物、蔬菜類作物及藥用作物等。

近年來,玉米控釋氮肥在增產增收、節肥省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減少氮素流失等方面表現出了較好的效果[9]。與普通尿素相比,控釋氮肥可滿足玉米生長后期對氮素的需求,促進玉米對氮素的吸收和積累,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減少氮素淋失方面具有明顯效果[10];并且研究發現,不同量的控釋氮肥與尿素配施能更好地調控氮肥在土壤中的釋放與轉化,從而提高玉米NUE、籽粒氮積累及增加玉米產量收益等[11]。但是,目前關于玉米施用控釋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肥和追肥中不同包膜類型與普通尿素的配施比例對作物生長和產量的影響[3],對旱地玉米一次性施用效果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探索氮肥類型和施用量對土壤氮分布、玉米產量及氮利用效率的影響,旨在指導農戶優化管理措施,為夏玉米氮肥減施增效及一次性施肥措施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于2020—2021年在河南省中牟縣河南農業高新科技園(114°11′E,34°73′N)進行。試驗區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2 366 h,降水量615 mm,夏季平均氣溫 27.9 ℃。2年試驗均為同一田塊,田塊土壤為潮土,質地為中壤,0~30 cm土層土壤信息如下:酸堿度(pH值)5.88,有機質、全氮含量分別為16.48、0.81 g/kg,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為65.86、24.17、144.96 mg/kg。

供試玉米品種為玉農76,是國內廣泛種植的主要玉米品種之一。供試磷、鉀肥分別為過磷酸鈣(P2O5,12.5%)、氯化鉀(K2O,60%),均購自河南農豐工業肥料有限公司。供試氮肥有普通尿素(46.7% N)、控釋尿素(43.2% N)、腐殖酸尿素(44.6% N)、Ⅱ型聚能網尿素(46% N)、海藻酸尿素(46% N),均購自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20年、2021年5—9月進行。試驗設置如表1所示,有7個處理:CK,不施氮肥;CU225,普通尿素及當地常規氮用量(225 kg/hm2);CU180,普通尿素及當地常規氮減量20%(180 kg/hm2);CLU,普通尿素配施控釋尿素;FAU,普通尿素配施腐殖酸尿素;ENU,普通尿素配施聚能網尿素;SAU,普通尿素配施海藻酸尿素。其中上述當地常規用量為 225 kg/hm2,普通尿素與新型尿素的純氮配施比例皆為7 ∶ 3[12],且總純氮用量均為180 kg/hm2。每個處理重復3次,共設21個小區,小區為長方形(7 m×5.7 m),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間用60 cm寬溝道攔隔。玉米播種密度為67 500株/hm2,P2O5用量為 75 kg/hm2,P2O5 ∶ K2O=5 ∶ 6。氮肥按照相應處理施用,氮、磷、鉀肥在玉米3葉期時一次性全部施入。試驗期間,病蟲草害防治與其他管理措施同當地玉米田間生產規程。

1.3 測定指標

1.3.1 玉米不同生育期干物質、葉面積指數、氮濃度及產量的測定 分別在玉米拔節期(V6)、大喇叭口期(V12)、吐絲期(VT)、籽粒建成期(R2)、乳熟期(R3)及完熟期(R6)采用手持葉面積儀(CID-203,上海澤泉科技股份公司)測定葉面積。葉面積指數(LAI)=(單位葉面積×單位種植密度)/單位面積[13],并于VT、R6時收獲植株,置于烘箱內于105 ℃殺青0.5 h,再于75 ℃烘干以得到干物質質量。采用全自動連續流動分析儀(TRAAS-2000,上海澤泉科技股份公司)測定R6的玉米氮濃度。

在產量測定過程中,收獲每個小區的玉米棒,室內風干考種,記錄單株穗數、有效穗粒數及千粒質量,單位面積產量為單株均產量與種植密度之積。

1.3.2 土壤硝態氮(NO-3-N)、銨態氮(NH+4-N)含量的測定 于2021年玉米不同生育期對表層(0~30 cm)土壤進行取樣。按照“S”形五點取樣法, 取樣前去除最上層(0.5 cm)土壤。同時在V12—VT 階段使用不銹鋼半自動螺旋土鉆(直徑3 cm)采取5個土層(0~10、10~30、30~50、50~70、70~90 cm)的土壤樣品,將螺旋土鉆所取土壤樣品保存于-20 ℃。借助全自動連續流動分析儀,用 2 mol/L KCl浸提,分別采用鹽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緩沖液、苯酚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緩沖液測定土壤NO-3-N、NH+4-N含量[14]。

1.3.3 土壤氮代謝酶活性的測定 用螺旋土鉆獲取表層(0~30 cm)土壤用以測定土壤脲酶(URE)、土壤酸性蛋白酶(APT)活性,上述酶活性均用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進行測定,其試劑盒型號分別為BC3070、BC3125。

1.4 數據處理

氮肥利用相關指標參照以下公式計算[13]:

植株氮素總吸收量(kg/hm2)=∑(各器官干物質量×各器官氮濃度);

氮肥偏生產力(PFPN,kg/kg)=施氮處理產量/施氮量;

氮素收獲指數=籽粒氮素積累量/整株氮素積累量×100%;

氮肥農學效率(AEN,kg/kg)=(施氮處理產量-不施氮處理產量)/施氮量;

氮肥利用率(NUE)=(施氮處理氮總累積量-不施氮處理氮總累積量)/施氮量×100%。

數據用Excel 2007進行常規計算處理,不同處理間的試驗數據用SPSS 23軟件進行雙因素方差(two-way ANOVA)分析和最小顯著性差異(LSD)法分析;用Origin 2021進行圖形繪制,圖表中數據均為平均值±標準差。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夏玉米干物質含量及不同生育期葉面積指數的影響

2年的田間試驗結果(圖1)表明,在吐絲期(VT)、完熟期(R6),各處理的干物質含量均存在一定差異。在吐絲期,2020年、2021年各處理的干物質含量整體以CK、SAU處理較低,最大值皆出現在CU225處理;2020年、2021年中,與CU225處理相比,其他處理分別降低4.46%~21.07%、8.39%~27.95%。在完熟期,2020年、2021年的干物質含量分別以CLU、ENU處理最大,分別為23.754、23.377 t/hm2,且2年間CLU、ENU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

2020年、2021年,LAI在6個關鍵生育期中表現為隨著生育期推進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從拔節期(V6)開始,LAI開始升高,此后急劇上升,在VT生育期達到最高值,在V6至V12間,整體表現為CU225、CU180處理大于相關不同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CLU、FAU、ENU、SAU)。此后,從VT至R6的LAI逐漸平緩下降,各處理的LAI在V12與R6時基本相等。在VT至R6間,LAI整體整體表現為普通尿素、新型尿素配施處理大于CU225、CU180處理,其中LAI最大值整體出現在CLU、ENU處理。

2.2 不同處理對夏玉米表層土壤銨態氮、硝態氮含量的影響

由圖2可知,在第2年(2021年)的田間試驗中,不施肥處理(CK)、普通尿素處理(CU225、CU180)、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CLU、FAU、ENU、SAU)對不同生育期的表層土壤的硝態氮及銨態氮含量均有一定影響。就硝態氮含量而言,隨著生育期推進,所有處理整體均呈降低趨勢,但不同處理在不同生育期階段的降幅存在差異;就普通尿素處理而言,CU225、CU180處理從V6至V12階段迅速下降,而后降幅放緩。與普通尿素處理相比,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的硝態氮、銨態氮含量在全生育期的降幅均較為穩定,且在 V12以前, 其NO-3-N含量均明顯較低,而在V12 至R6階段則較高。就NH+4-N含量而言,CK處理在全生育期的變幅較小,普通尿素處理隨生育期推進 呈下降趨勢,而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V6時,各施肥處理呈SAU<ENU<CLU<FAU<CU180<CU225,而在大喇叭口期(V12)后,以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的NH+4-N含量高于CU180、CU225處理,尤其表現在VT、R2生育期。

2.3 不同處理對夏玉米土壤剖面銨態氮、硝態氮分布的影響

由圖3-A可知,在2021年的田間試驗中,不施肥處理、普通尿素處理、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對90 cm土壤深度的土壤硝態氮、銨態氮含量的剖面分布均具有明顯影響。隨著土壤深度加深,CK、CLU、FAU、ENU、SAU處理的硝態氮含量均整體呈降低趨勢,而普通尿素處理(CU225、CU180)隨著土層加深則呈“S”形變化趨勢。在表層 (0~30 cm)土壤,各處理整體呈CK<CU180<CU225< SAU、FAU<CLU<ENU,而在深層(50~90 cm)土壤中,各處理整體呈CK<SAU、FAU、CLU<ENU<CU180<CU225,其中在90 cm土層中,CU225、CU180處理明顯高于CK、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就銨態氮含量分布而言,0~30 cm 土層中,與普通尿素處理(CU225、CU180)相比,CK與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降幅均較緩;隨著土壤深度加深,相應施肥處理的銨態氮含量急劇下降,尤其表現在30~50 cm土層,而在更深土層(70、90 cm)中,相應施肥處理的銨態氮含量均大于不施肥處理,但各處理間的差異較?。▓D3-B)。

2.4 不同處理對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氮代謝酶活性的影響

由圖4-A可知,吐絲期的土壤脲酶(URE)活性各處理呈CK<CU180<SAU<CU225<ENU<FAU< CLU;與CK處理相比,施肥處理的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8.91%~43.67%,其中CK與CU180、CU225、SAU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但顯著低于ENU、FAU、CLU處理。在完熟期,與CK處理相比,施肥處理(CU225、CU180、CLU、FAU、ENU、SAU)的土壤脲酶(URE)活性顯著提高203.51%~744.44%,其中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CLU、FAU、ENU、SAU)中以ENU處理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SAU、FAU處理較ENU處理分別顯著降低8.91%、14.34%。由圖4-B可知,在吐絲期,各處理的酸性蛋白酶(APT)活性呈CK<CU225<CU180<FAU<SAU<ENU<CLU,但處理間波動較小,各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在完熟期,以CK處理的APT活性最低,相關施肥處理較其提高7.37%~53.92%,其中CK與CU225、CU180處理無顯著差異,三者皆顯著小于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在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中,表現為SAU<FAU<CLU<ENU,與ENU處理相比,SAU、FAU處理分別顯著降低9.58%、8.23%。

2.5 不同處理對夏玉米產量、氮含量及氮素利用的影響

由表2可知,2020年、2021年2年中各處理的玉米籽粒氮含量和整株氮總含量差異較小,且無論是籽粒氮含量還是氮總含量,各處理整體表現為 CK<CU180<CU225<SAU、FAU<ENU、CLU。氮素收獲指數為籽粒氮素含量在氮總含量中的比例, 與CK處理相比,相關施肥處理的氮素收獲指數在2020年、2021年中分別顯著提高15.02%~16.99%、19.30%~23.00%,但相關施肥處理間氮素收獲指數差距較小,各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與CU225處理相比,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的玉米籽粒產量在2020年、2021年變幅分別為 -0.98%~2.62%、-1.81%~4.05%,且2年中均以ENU、CLU處理較高,皆顯著大于普通尿素處理(CU225、CU180);與CU225處理相比,2020年CLU、ENU處理的產量分別顯著提高2.62%、2.07%,2021年則分別顯著提高0.96%、4.05%。在氮素利用相關指標中,氮肥偏生產力、氮肥農學效率及氮肥利用率中2020年、2021年中皆以CU180處理大于CU225處理;與CU180處理相比,2020年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CLU、FAU、ENU、SAU)這3項指標分別顯著提高1.78%~5.49%、9.05%~ 27.77%、6.39%~17.08%;2021年則分別顯著提高0.77%~6.77%、3.97%~34.99%、4.51%~15.34%。雙因素分析結果表明,籽粒產量、氮肥偏生產力、氮肥農學效率及氮肥利用率在年份與尿素類型中皆存在明顯的交互作用。

3 討論

作為植物必需的大量營養元素,氮是決定玉米前期生理代謝及后期籽粒產質形成的主要養分因子[15-16]。葉面積指數、干物質含量與玉米最終產量之間存在密切關系,玉米葉片的衰老史是氮素吸收水平、同化固定量、有機轉化效率向氮轉移再分配形式的轉變過程[17]。氮進入葉片器官后,葉片對氮在光合系統或細胞壁進行策略性分配,當光合系統獲得充足的氮源以增強葉片光合活力、延長綠葉持續期進而保障籽粒有效灌漿時間是獲得高產的先決條件[18]。本研究中,2年的田間試驗數據表明,在玉米吐絲期(VT)之前,普通尿素處理(CU225、CU180)的LAI均整體高于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CLU、FAU、ENU、SAU),而在吐絲期至完熟期(R6)則相反。CU225、CU180處理干物質含量在VT時較高,而在R6時則以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較高,尤其表現在CLU、ENU處理,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普通尿素與新型尿素配施延緩了玉米葉片衰老,可保障中后期籽粒的形態建成。

尿素是玉米生產中常用的氮肥種類,但尿素施入土壤后易水解為氨并揮發,且氨可在微生物的硝化作用下產生硝酸鹽溶淋,多個過程造成氮素損失[19]。土壤中無機氮含量可體現土壤中可利用氮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反映其對作物的養分供給能力,是評價外源氮投入是否適宜的重要判斷依據之一[3]。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拔節期,CU225、CU180處理下表層(0~30 cm)土壤的硝態氮(NO-3-N)、銨態氮(NH+4-N)含量均較高,這表明尿素發生迅速水解,然而在玉米生根期至拔節期階段玉米植株對氮的需要量相對較少[20],由此造成氮素浪費。相比之下, 在玉米植株急需氮素的拔節期至乳熟期階段,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配施處理的NO-3-N、NH+4-N 含量均明顯高于普通尿素處理。這表明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配施可為玉米生長提供穩定的氮素供應,且氮素需求較吻合,這可能是玉米干物質在發育后期含量較高的原因。

新型尿素是尿素生產過程中添加特定的功能增效物質或者緩釋物質,以抑制氮素快速損失、延長養分釋放周期、提高植物吸收量[21]。Shi等研究發現,普通尿素與新型控釋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均提高了0~40 cm土壤NO-3-N含量,而降低了更深土層(0~120 cm)中NO-3-N的分布水平[22]。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大喇叭口期至吐絲期階段土深為 90 cm 的氮素縱向分布中,相比于普通尿素處理,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表層(0~30 cm)土壤的NO-3-N、NH+4-N含量更高,深層(50~90 cm)土壤中,普通尿素處理(CU225、CU180)的 NO-3-N 含量與表層土壤相當,而CLU、FAU、ENU、SAU處理的NO-3-N含量明顯較低。在土壤中,NO-3-N是較為活躍的氮素形態,它易隨著水分流動而產生氮淋洗,深層土壤中較低的 NO-3-N 含量可降低氮素流失導致的環境污染風險[11,23]。

土壤酶活性是表征土壤生化代謝水平的重要指標,可反映土壤微生物學功能作用強度、養分組成及養分周轉能力[24-25]。本研究結果表明,在VT階段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的土壤脲酶、酸性蛋白酶活性均整體高于CU225、CU180處理。URE、APT廣泛存在于土壤顆粒間,二者均可介導有機質分子的水解,提高土壤有效氮含量[26]。在R6時,與VT相比,CU225、CU180的URE、APT活性均較低;前人研究表明,在玉米生育前期氮素釋放量激發了土壤酶活性,而后期葉片早衰導致氮素獲取量減少使得酶活性隨之降低[17]。類似地,R6時CLU、FAU、ENU、SAU處理的URE、APT活性均有所降低,但仍保持較高的代謝活性,且CLU、ENU處理的酶活性均顯著高于CU225、CU180處理,說明控釋尿素、聚能網尿素與普通尿素配施在玉米生育后期仍能提供可觀的氮素,從而維持較高的有效氮供應。

肥料的功能作用及最終的產量收獲、養分效率受立地土壤條件、作物類型、肥料物質組成及施用量等多因素的綜合影響[21,27]。 本研究中,在玉米籽粒氮含量和氮總含量中,各處理整體呈CK<CU180< CU225<SAU、FAU<ENU、CLU,然而與施肥處理相比,不施肥處理條件下的玉米氮素含量仍較高,其氮含量可占施肥處理的50%以上;前人研究表明,土壤氮庫轉化是決定作物氮吸收水平的主要來源[28],這取決于土壤的礦化水平。在本研究中,盡管大量施氮但CU225與CU180處理在氮素吸收量及籽粒氮分配方面均無明顯差異。盡管CU225與CU180處理間在氮含量上無明顯差異,但2年的田間產量數據顯示,CU180處理的產量顯著低于CU225處理,而ENU、CLU處理較CU225處理2年平均分別顯著增加3.07%、1.78%,而氮肥偏生產力、氮肥農學效率及氮肥利用率中亦整體以ENU、CLU處理最高。

4 結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普通尿素常量施肥[225 kg/hm2 (以氮計)]及常量減施20%一次性施用處理下,尿素在玉米生長前期快速水解提高了表層土壤硝態氮及銨態氮含量,使得生育前期干物質含量、葉面積指數較高,同時增加了NO-3-N的深層淋洗;玉米發育中后期尿素消耗殆盡,因此產量、氮素利用不理想??蒯屇蛩?、腐殖酸尿素、聚能網尿素、海藻酸尿素和普通尿素以3 ∶ 7 比例配施使得氮素養分的釋放與玉米養分的吸收相互匹配,延長了氮素的供應周期,維持并提高了 土壤供氮能力,降低了NO-3-N 的污染風險,具有明顯的“前控后?!弊饔?,滿足玉米生育期氮素需求規律,促進了玉米的生長發育,進而提高了玉米產量與氮素利用效率。然而不同新型尿素與普通尿素配施效果存在一定差異,整體以控釋尿素、聚能網尿素與普通尿素減氮配施處理(CLU、ENU)效果較佳,其顯著提高了玉米產量、氮肥偏生產力、氮肥農學效率及氮肥利用率。

參考文獻:

[1] Xie R,Yu X,Li S,et al. Historical trends in maize morphology from the 1950s to the 2010s in China[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22,21(8):2159-2167.

[2]李 嘉,呂慎強,楊澤宇,等. 氮肥運籌對黃土塬區春玉米產量、效益和氮肥利用率的綜合效應[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0,26(1):32-41.

[3]Fan Z,Tian X F,Zhai S,et al. Co-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release urea and a superabsorbent polymer to improve nitrogen and water use in maize[J]. 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2022,68(7):914-928.

[4]李海珀,水清明,賈 莉. 氮肥減量配施生物炭對玉米根系生理及氮素去向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21):102-109.

[5]Chen X,Jiang L,Zhang G L,et al. Green-depressing cropping system:a referential land use practice for fallow to ensure a harmonious human-land relationship in the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J]. Land Use Policy,2021,100:104917.

[6]嚴旖旎,石曉旭,劉海翠,等. 一次性施肥方式在夏玉米上的應用效果[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21):109-114.

[7]楊俊剛,安文博,連炳瑞,等. 緩控釋肥一次性施用后土壤氮素供應與損失特征研究[J]. 玉米科學,2023,31(1):135-142.

[8]Xia L,Lam S K,Chen D,et al. Can knowledge-based N management produce more staple grain with lowe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nd reactive nitrogen pollution? A meta-analysis[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17,23(5):1917-1925.

[9]李麗霞,趙現鋒,衣文平,等. 包膜控釋肥在夏玉米生產中的應用進展[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22(5):217-224.

[10] 安文博,孫焱鑫,李占臺,等. 不同緩控釋肥對鮮食玉米產量、品質及氨揮發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20,31(7):2422-2430.

[11]Gao Y X,Song X,Liu K X,et al. Mixture of controlled-release and conventional urea fertilizer application changed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humic acid molecular composition,and maize nitrogen uptake[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789:147778.

[12]張 倩,韓本高,張 博,等. 控失尿素減施及不同配比對夏玉米產量及氮肥效率的影響[J]. 作物學報,2022,48(1):180-192.

[13]杜 紅,張亞菲. 氮肥施用深度對夏玉米氮素利用、產量及根系生理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13):112-119.

[14]魯如坤. 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 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0.

[15]陳佳鈺,李永梅,廖學圓,等. 緩釋肥等氮替代尿素對坡耕地徑流氮素流失和青貯玉米生長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2023,37(4):38-46.

[16]蒙彥宇,景艷杰,周印富. 施氮量對玉米光合特性及灌漿特性的影響[J]. 農學學報,2022,12(8):10-15,26.

[17]閆東良,何靈芝,李 歡,等. 控釋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比對不同氮效率玉米葉片衰老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 生態學報,2021,41(23):9410-9421.

[18]張忠學,尚文彬,齊智娟,等. 不同水氮管理下玉米葉片衰老對氮轉移效率的影響[J]. 農業機械學報,2019,50(12):297-303,267.

[19]Xing Y Y,Mi F Y,Wang X K.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types and application rates on maiz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J].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22,22(7):1938-1958.

[20] Li Z, Liu Z G,Zhang M, et al.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 release urea and fulvic acid improved the soil nutrient supply and maize yield[J]. 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2021,67(5):633-646.

[21]劉盛林,董曉霞,王學君,等. 新型尿素對高產冬小麥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 山東農業科學,2020,52(11):25-30.

[22]Shi W X,Zhang Q,Xie R H,et al. Blending loss-control and normal urea maximizes nitrogen utilization of summer maize by mitigating ammonia volatilization and nitrate leaching[J]. Plant and Soil,2023,490(1/2):125-141.

[23]Ren B Z,Huang Z Y,Liu P,et al. Urea ammonium nitrate solution combined with urease and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 jointly mitigate NH3 and N2O emissions and improves nitrogen efficiency of summer maize under fertigation[J]. Field Crops Research,2023,296:108909.

[24]梁文舉,董元華,李英濱,等. 土壤健康的生物學表征與調控[J]. 應用生態學報,2021,32(2):719-728.

[25]李旭紅,王雪玉,李章波,等. 長期溫室栽培對玉米生長生理和土壤酶活性及養分平衡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6):60-65.

[26]張雪蓮,王學霞,金 強,等. 控釋摻混肥對菜田土壤脲酶和氮轉化功能基因影響及硝酸鹽淋溶削減研究[J]. 環境科學學報,2022,42(2):42-51.

[27]Jariwala H,Santos R M,Lauzon J D,et al.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CRFs) for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practices: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release mechanism,materials,methods of preparation,and effect o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22,29(36):53967-53995.

[28]Fu H M,Duan Y H,Zhu P,et al. Potential N mineralization and availability to maize in black soils in response to soil fertility improvement in Northeast China[J].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21,21:905-913.

收 稿日期:2023-07-03

基金課題: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編號:192102110139);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科研創新項目(編號:HNACSRHR-2021-02);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科研創新團隊項目(編號:HNACKT-2020-01)。

作者簡介:鄭貝貝(1986—),女,河南滑縣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農作物栽培與育種研究。E-mail:zhengbeibei2020@163.com。

猜你喜歡
產量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提高玉米產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糧再獲豐收 產量再創新高
世界致密油產量發展趨勢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2018年我國主要水果產量按?。▍^、市)分布
2018年11月肥料產量統計
2018年10月肥料產量統計
2018年12月肥料產量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