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男子跳馬單項決賽動作特征分析——以202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為例

2024-03-25 07:30羅小紅
四川體育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上板橫軸轉體

葉 濤,羅小紅,謝 杰

我國男子跳馬單項決賽動作特征分析——以202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為例

葉 濤1,羅小紅2,謝 杰1

(1.武漢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430079;2.成都大學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610106。)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錄像觀察、數理統計等方法,以202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男子跳馬單項決賽動作選擇為切入點。按照上板、第一騰空、第二騰空、落地的順序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國內優秀跳馬運動員動作選擇傾向以及動作特征,找出特長與優勢,為運動員日常訓練提供理論指導從而將運動訓練過程置于科學控制狀態之下,提高訓練的科學性。研究得出:通過預賽的層層選拔,進入跳馬單項決賽的8名選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內跳馬的最高水平,隨著國內跳馬項目迅速發展,運動員動作難度價值整體上升了一個水平,但完成質量有待提高;跳馬單項決賽中5.4是基本難度水平;動作選擇依舊集中在手翻類動作,踺子上板類動作較少;單一軸轉體的動作是運動員動作選擇的主流;動作完成質量以及落地穩定性是世界大賽中奪金的有力保障。以上結論有利于了解當前國內跳馬現狀;為運動員提出了未來訓練的發展方向和要求;為備戰巴黎奧運會,在世界大賽上沖擊獎牌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體操錦標賽;男子跳馬;穩定性;動作特征

競技性體操包含單杠、自由體操等多個小項,各個項目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就跳馬這一項目而言,它具有節奏快、速度快、觀賞性強、“一錘定音”的特點。以往中國跳馬選手在世界級比賽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實力,創新了許多以中國運動員命名的動作,如李小鵬、盧裕富等。但在近年來國內選手與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的跳馬水平差距逐漸拉大,很難看到中國跳馬選手站上世界跳馬的領獎臺。

本文主要通過對202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單項決賽8名選手動作的分析,研究當前國內跳馬發展趨勢及選手動作選用的傾向,尋找薄弱環節,提出訓練建議及解決方案,為備戰巴黎奧運會提供理論參考。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總結如下:(1)在動作選擇上,國內跳馬運動員對動作組別的選擇主要集中在前手翻類或側手翻類動作,踺子上板類動作逐漸增多。動作類型選擇上較為集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比賽的觀賞性。(2)在難度選擇上,5.4的難度是國內跳馬選手的平均實力,也是參與競爭的基礎難度。6.0的高難度動作較少,但穩定的完成這一難度組別的動作就已經具備了爭金的能力。(3)在轉體情況方面,繞單一軸轉體的動作較多(繞橫軸或者繞縱軸)復合軸類動作(縱軸+橫軸)出現較少。

通過對運動員動作選擇、難度價值、動作完成質量、轉體及落地情況等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當前國內高水平跳馬運動員的競爭優勢與不足,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訓練指導方案,彌補技術短板,發揮自身優勢,提升我國跳馬競爭實力。通過分析規則變化,預見未來跳馬發展趨勢,引進制勝因素,創新技術動作,打破現有技術瓶頸,有效提高國內跳馬整體競爭實力。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2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決賽8名選手的成套動作特征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等了解跳馬相關專業知識,獲取跳馬項目研究最新進展。結合2017- 2020年《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以及2022-2024年《男子競技體操規則》,了解跳馬項目發展規律及未來走向,為論文撰寫提供理論支撐。

1.2.2 錄像觀察法 觀看CCTV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決賽錄像,通過暫停、慢速播放等手段并對照評分規則對運動員動作組別、D分、E分、最終得分等進行統計,了解運動員動作特征及類型以便深入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表格對8名決賽運動員兩跳動作進行分類統計,為論文撰寫提供數據支撐。

2 跳馬規則分析

2.1 動作組別變化

對比2017-2020周期男子競技體操規則,在2022-2024年《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中,動作組別變化較大,分別為動作組別Ⅰ:一周空翻、復雜轉體一周空翻類;動作組別Ⅱ:有或無簡單轉體的前手翻、所有向前的兩周空翻類;動作組別Ⅲ:有或無簡單轉體的側手翻和楚卡哈拉、所有向后的兩周空翻類;動作組別Ⅳ:踺子上板類。

2.2 兩跳動作變化

在新規則中,第一組別的動作為一周空翻、復雜轉體一周空翻類,其中“空翻上馬”包含了側手翻和前空翻兩大類,這便意味著,以東京奧運會跳馬單項決賽為例前手翻前直900°以及前手翻前直1080°為代表的同類空翻上馬動作,且兩跳第二騰空均為縱軸轉體的動作,都將面臨兩跳同源的困境。而擁有至少一跳第二騰空為橫軸空翻,或至少一跳踺子上板類的跳馬單項選手將不受影響。

這一變化促使教練員或運動員在動作編排上下功夫,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編排,從規則上避免了出現兩跳動作相似狀況,改善了以往跳馬比賽千篇一律,動作選擇過于集中的問題,增加兩跳動作組合的多樣性。也進一步促使教練員運動員嘗試選擇其他類型或組別的動作,加快技術動作創新,提升跳馬項目的觀賞性與趣味性。

2.3 難度價值變化

在2022-2024年版規則的普遍性原則中提到,奎爾沃和相應的前手翻接前空翻轉體的價值相等;卡薩馬楚跳和相應的楚卡哈拉跳的價值相等;尤爾琴科和楚卡哈拉跳或卡薩馬楚跳的類似跳的價值相等;除非另有說明,踺子上板轉體180°動作比類似的向前跳的動作難度價值高0.2分;除非另有說明,踺子上板轉體270°或360°動作比類似冢原跳的難度價值高0.6分。這一變化表明要引導、鼓勵運動員在比賽中努力嘗試踺子上板類動作,改善當前此類動作較少出現的局面,提倡運動員在比賽中嘗試這一類型動作,通過難度價值的改變來推動踺子上板類動作的創新與發展。

2.4 小 結

通過規則對比,最新版規則在整體上難度加大,對運動員在動作選擇上做出了更多細節上的規定。分析得出:(1)一些高頻率出現動作難度有所下降。(2)踺子上板類型動作相對升值,反應出規則對動作選擇的導向性。(3)通過規則提升兩跳動作的差異性,增加比賽的觀賞性。這對當前國內跳馬運動員與教練員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在于難度分值降低的情況下可以充分發揮國內跳馬運動員高動作質量的優勢,在E分上拉開差距。挑戰在于我們要嘗試相對更高難度的的動作和踺子上板類動作,走出當前舒適區,適應規則變化,在動作編排上下功夫,創新更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動作,提高我國男子跳馬綜合競爭實力。

3 研究結果分析

3.1 跳馬上板動作分析

跳馬上板動作與動作組別密切相關。在8名參賽選手8跳動作中,前4名選手的兩跳動作中均有踺子上板類動作出現,在8名選手16跳動作中占比25%其余選手均選用單起雙落的常規上板方法。這一現狀與國際比賽中選用狀況相似。常規的上板動作是正向踏板,運動員能夠清楚地看到上板的位置以及前方的具體情況,心理壓力較小并有更多的余力花在后續的動作上以提高動作質量。反之,踺子上板動作之所以較少,是因為這一類型動作是背向踏板,運動員看不見踏板及周圍的具體情況,只有依靠助跑的距離以及日常訓練積累下來的感覺、直覺“盲跳”,這對運動員的要求相對更高,需要更精準的控制。因此,這一類動作具有更大難度也意味著更容易失誤,但規則本身的變革旨在引導和鼓勵運動員積極嘗試這一類的動作,以增加比賽的趣味性與觀賞性。綜上,難度較大的踺子上板類動作出現頻率雖有上升態勢,但總體出現頻率還是不高。從另一方面看,說明當前國內高水平選手還是有很多,項目發展潛力大。

3.2 第1騰空動作分析

第1騰空動作影響著整個跳馬動作的方向、轉體度數、轉體軸等方面;關乎整個跳馬動作的質量和節奏;反應出運動員動作選擇的傾向。對整個動作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表1 第1騰空動作統計

在2022-2024年版跳馬規則中共有一周空翻、復雜轉體一周空翻類;有或無簡單轉體的前手翻、所有向前的兩周空翻類;有或無簡單轉體的側手翻和楚卡哈拉、所有向后的兩周空翻類;踺子上板類4個動作組別。根據8名選手兩跳動作第1騰空統計,有4名選手選用的都是側手翻+前手翻組合,3名選手為踺子上板+側手翻組合,1名選手為踺子上板+前手翻組合。

從總體上看,第1騰空兩跳動作中前手翻+側手翻是國內高水平選手及其教練員選擇的主流動作,在比賽中出現頻次最高。一方面,這反應了國內跳馬選手的動作選擇傾向和特點,也暗示這一類動作是我國選手的優勢動作,對沖擊更高的E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參賽運動員動作選擇相對集中,不利于技術創新和開創新的技術動作,只是在僅有的動作類型中開展競爭,進步空間相對較少,許多運動員的優勢也難以充分發揮。長此以往,運動員就會因缺乏新鮮感導致缺乏競爭下降,不利于運動員之間的競爭以及國內整體跳馬水平的提高。教練員及運動員應該大膽走出舒適區,嘗試其他類型的第1騰空動作,創新動作編排,以創新謀發展。從第1騰空動作入手,增加跳馬動作的多樣性,增強項目觀賞性。

3.3 第2騰空動作分析

在統計中我們將第2騰空動作分為橫軸+縱軸(復合軸)、縱軸、橫軸三類進行統計,因為第2騰空動作主要就是轉體情況的差異,而轉體情況又與動作難度價值緊密相關。

在本次比賽16跳動作中,繞縱軸轉體11跳,橫軸3跳,縱軸+橫軸2跳,可以發現在第2騰空中繞縱軸轉體是大多數運動員的首選。

圖1 202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單項決賽動作繞軸情況統計

3.3.1 繞復合軸動作分析 其中繞橫軸+縱軸2跳,占比12.5%,難度分別為5.6和6.0這一類動作對運動員空間感知能力、協調能力、動作質量要求更高,對自身空中姿態控制更加精準,大多數運動員因為在大賽中求穩的心理因此對此類動作選擇較少,多傾向于繞單一軸轉體的動作。對比同時期的第49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在參加跳馬單項決賽的8名運動員的16跳動作中,其中繞橫軸+縱軸共8跳,占50%。這也反映出這一類動作是當前跳馬動作的短板,要提高動作難度價值就必須多嘗試此類動作,如6.0難度的屈體德勒古列斯庫跳[4],突破高性價比的難度動作是改變當前國內跳馬窘境的重點。

3.3.2 繞橫軸動作分析 繞橫軸共3跳占18.75%,難度分別為5.6、5.2、5.2??梢园l現5.2的兩跳動作均為前手翻團身前空翻兩周,而5.6的動作則是側手翻轉體90°接屈體后空翻兩周,前手翻類的第1騰空動作多與第2騰空為橫軸轉體且向前翻轉的動作同時出現,而側手翻、楚卡哈拉等第1騰空類動作多與第2騰空為橫軸轉體且向后翻轉的動作同時出現,且難度價值相對較高。同時,在第2騰空為橫軸的動作中,屈體動作的難度價值大于團身,一方面說明屈體類動作對運動員的技術水平、空中姿態以及身體素質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也表明通過規則希望運動員更多的嘗試屈體類動作。其次,相對于其他動作而言,屈體空翻動作繞軸情況單一,細節動作較少,運動員在此難度上可以沖擊更高的E分,因此第2騰空屈體類動作是未來大賽中不錯的選擇。

3.3.3 繞縱軸動作分析 繞縱軸共11跳占68.75%,是出現頻次最高的動作類型。此類動作在空中運動速度更快,同時也要求運動員在空中像一把“鋼尺”,更加注重運動員在空中的身體姿態。但是想沖擊5.6及其以上的難度轉體度數必須要大于720°且還要在上板動作以及第1騰空動作上做出更多的嘗試,如本次比賽的第1名陳憶路的第2跳,踺子轉體180前手翻接直體前空翻轉體900°(李小鵬),踺子上板,第1騰空轉體180°,繞縱軸轉體900度,也是整場比賽的最2高難度。

總的來說,在繞軸情況方面,運動員動作選擇主要集中在繞縱軸類的動作,其次是繞橫軸類動作以及復合軸類動作。聚焦備戰,應鼓勵教練員與運動員更多的嘗試繞橫軸屈體類動作;在繞縱軸類動作中增加轉體度數;大膽嘗試5.6及其以上的縱軸加橫軸類動作;重視上板以及第1騰空動作的多樣性,通過以上策略,在保證動作質量的前提下沖擊更高的難度才是當前訓練的首要工作。

3.4 落地情況分析

在跳馬規則中對于落地情況是有明確扣分的,根據具體情況分為小錯、中錯、大錯分別按照0.1、0.3、0.5扣分,落地踩線或摔倒等情況還會有懲罰扣分。因此,落地情況與E分緊密相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動作質量的高低。在16跳動作中,落地站穩僅有兩跳,其余大部分則是落地一小步或一小跳,但出界、坐地、跪地、摔倒等大錯出現頻率還是較多。

表2 全國體操錦標賽動作情況一覽表

注:以上數據來源于202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男子跳馬單項決賽

注:以上數據來源于第49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跳馬單項決賽

具有很大可能性爭奪金牌的選手屈瑞陽也因第2跳落地是深蹲,臀部觸墊,多加1.0的扣分與金牌失之交臂。在4名運動員中,只有屈瑞陽的第1跳動作落地站穩,反觀E分也是全場最高,達到了9.4,他與陳憶路的第一跳動作難度相同但總分卻相差0.5左右。究其原因還是在動作質量上,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落地情況。

落地質量也是運動員與教練員需克服的問題之一,同等情況下,落地站穩,其E分也就越高。當運動員的動作難度存在差距時,沖擊E分才是當務之急。如廣東隊的陳志毅,雖然兩跳動作難度均為5.2,動作難度價值甚至沒有超過平均水平,但其品憑借相對較好的完成質量保住了這一枚來之不易的銅牌,后續上場的選手中難度5.6的4跳,6.0的一跳,難度分最高超過陳志毅0.8分,但均在落地階段出現較大失誤無緣獎牌的爭奪。

所以,高質量的動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難度價值上的差距,但對運動員的壓力更大,要求更高,如若出現失誤也會事與愿違。所以,提高動作質量是運動員爭取好成績的關鍵,而落地情況則是關鍵中的關鍵。綜上,通過國內外運動員落地情況對比發現,國外運動員落地穩定性較高,失分較少。在總體水平上高于國內選手。

3.5 動作組別分析

在2022-2024版規則中將跳馬動作分為4個組別(如圖4.2),我們以此為依據對跳馬決賽8名選手16跳所選動作統計與分析,發現I組別動作5跳,占31.25%;II組別動作5跳,占31.25%;III組別動作2跳,占比12,5%;IV組別動作4跳,占25%。I、II組別動作仍然是國內大賽中的主流動作[2],在所有的16條動作中占了10跳,占比62.5%,說明在決賽8名選手當中,幾乎每名選手的兩跳動作中至少有一跳都來自前兩種動作類型中,手翻類動作仍然是國內高水平跳馬選手的首選,這也是其優勢所在。

圖2 202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單項決賽動作組別出現次數統計

但反觀現實情況,選手動作類型選擇過于集中,不利于充分開發運動員的競技潛力。競賽動作局限于手翻類動作,束縛了教練員與運動員的技術與動作創新,發展空間相對較小,不利于技術動作的創新;運動員儲存的技能數量也相對較少,不利于運動員的全面發展與特長技術的進步。教練員與運動員應該積極嘗試其他類型動作,如踺子上板、踺子上板第1騰空轉體180°類型動作,廣泛選擇與嘗試新動作,促進動作選擇的多樣化,增加跳馬項目的觀賞性,促進跳馬項目的進一步發展。

3.6 動作難度價值分析

在順利完成動作的條件下,難度價值決定了最終比分的高低。因為每一跳動作的最后成績是難度價值(D)分加上動作完成(E)分的總和,所以難度價值越高,相應的最后得分則越高。在決賽16跳動作中,4.8、5.0、5.8、6.0的難度各一跳,5.2的難度6跳,占37.5%,5.6的難度6跳,同樣占比37.5%??梢园l現,5.2及5.6的難度是主流,也是多數國內運動員的首選。雖然16跳動作中平均難度為5.4,但從總體來看,要想在國內大賽站住腳,難度至少要在5.6及其以上,若低于這一水平就需要在動作完成質量上彌補空缺。沒有一流的難度動作實力,就不可能在同一層次上展開競爭[3]。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5.6的難度動作是在國內賽場中沖擊獎牌的基礎難度與物質基礎。同樣對比第49屆世界體操錦標賽跳馬單項決賽,在決賽16跳動作中,5.2的2跳,占比12.5%。5.6的9跳,占比56.3%。5.8的1跳,占比6%。6.0的4跳,占比25%。從總體上看,國內運動員在動作難度價值方面與世界高水平選手還有一定的差距。

圖3 2020年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單項決賽難度選擇情況統計

從比賽名次與難度價值關系看,第1名陳憶路,兩跳難度價值分別是5.6和5.8;第2名劉陽,兩跳動作分別為5.6和6.0;第3名陳志毅,難度價值均為5.2。比賽名次與選手動作難度價值選擇上有很大關系,在動作完成質量差距不大,不出現重大失誤的情況下,動作難度就已經決定了最終的獎牌歸屬。但是16跳動作中6.0的難度僅有一跳,但落地摔倒,完成分大打折扣。8名選手中難度價值最大相差1.2,選擇高難度動作的選手只要穩定的完成動作就已經成功了50%。這也啟示運動員及教練員需要進一步沖擊向高難度動作,在大賽中選用更多5.6以上的動作才有優勢可言,把注意力放在5.6極其以上難度上,選用和開發適合我國運動員實際情況和優勢的難度動作,提高運動員整體競技實力,為巴黎奧運會做好難度儲備。

3.7 最終成績分析

3.7.1 D分成績分析 根據最終獎牌歸屬情況看,前3名選手D分最高分5.8,最低分5.0。在所有16跳動作中6.0一跳、5.8一跳、5.2及5.6各六跳。以上數據表明,5.4是該項目在國內大賽中的平均難度水平,低于這一難度要想沖擊獎牌則會對運動員在完成質量上提出相對較高的要求。換言之,要想在國內大賽上沖擊獎牌最好選擇是5.4及其以上的動作難度價值。這也說明國內跳馬運動員擅長這一難度的動作,更是國內跳馬運動員的優勢難度。

3.7.2 E分成績分析 動作質量方面,E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均出現在5.6的難度動作上,表明5.6的難度是我國選手的優勢,有把握沖擊更高的E分,但在沖擊更高的E分也容易出現失誤,這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以及賽場應變能力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沖擊更高的E分時,也要保證穩定完成動作,以不失誤為前提。

綜上所述,5.6的難度是國內跳馬大賽競爭的基礎,也有把握沖擊更高的E分。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地有較大失誤的動作中,前手翻團身前空翻兩周出現兩次,兩名選手均出現落地坐地的大失誤,以及前手翻團身前空翻兩周轉體180°、側手翻轉體90°接團身后空翻兩周轉體360°落地均出現跪地或摔倒等大失誤,這一類動作有一個相同點就是第2騰空均為繞橫軸轉體的空翻動作。

由此可見,橫軸的空翻失誤率高于單周轉體的動作,主要原因則是橫軸空翻的動作需要更高的第2騰空高度,以此給運動員足夠的時間去做有準備的落地。

4 結 論

4.1 難度選擇較為集中,且高難度動作較少

國內跳馬選手的平均實力接近5.4的難度,也是參與競爭的基礎難度。6.0的高難度動作較少。國內優秀運動員也需要不斷提升完成高難度動作的能力,才能與時俱進,引領潮流。其次,難度價值選擇過于集中會導致同一動作或者相似動作的多次出現,對于觀眾而言比賽缺乏觀賞性,刺激性,對運動員來說難度集中會降低彼此間的競爭意識,不利于運動員之間的相互競爭。

4.2 動作質量穩定性不高,且有失誤出現

動作完成質量和落地的穩定性是動作質量高低的主要表現,也是跳馬運動員最終獲勝的有力保證。就算具備超高的動作難度,動作過程完成質量差或是落地質量不高也無濟于事。因此,只有沖擊更高難度時不段提升動作完成質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4.3 動作組別選擇差異性較小,且發展不均衡

國內男子優秀跳馬運動員對動作組別的選擇主要集中在第1組別和第2組別,個別類型動作發展不均衡,踺子上板類動作仍舊較少。動作組別選擇較集中會降低比賽的觀賞性,應該通過規則的變化積極引導運動員大膽嘗試其他組別的動作,熟練掌握多種組別和難度的跳馬動作。

4.4 高難度與高質量發展失調,且差異性較大

“高難度+高質量=金牌”正好詮釋了動作難度與質量的重要性。采取科學訓練手段從動作難度和質量出發,提高動作水平。不可只重視動作難度而忽略動作質量,更不可只求動作質量而放棄動作的難度價值,應該二者兼顧,平衡、全面發展。

5 建 議

5.1 結合實際不斷沖擊高難度動作

教練員、運動員都應該積極學習最新規則的跳馬部分,深入研究規則,將規則運用到日常訓練中并指導訓練。根據國內高水平運動員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運動員個性特征的難度動作,有利于充分發揮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5.2 克服競賽環境影響保證動作質量

從助跑到落地,抓住每一個動作細節,盡可能減少丟分機會。另外,由于跳馬項目“一錘定音”的特殊性,動作節奏很快,失誤率也是較高的項目之一。因此,跳馬運動員要盡可能的利用自我暗示最大限度的排除觀眾、賽場、燈光等競技環境的影響,擁有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以自我調節能力,專注比賽,專注每個部位的動作姿態,專注每一個0.1。因此,聚焦日常訓練與競賽,通過訓練與比賽,注重薄弱環節,利用視頻回放等手段分析影響動作質量的主要因素,在難度動作無法提高的情況下無疑最好的選擇。

5.3 增強動作組別選擇的多樣化

運動員與教練員應該克服慣性思維,大膽嘗試其余組別動作,緊跟規則的指揮棒,做好世界男子跳馬強國的情報信息工作,緊跟世界發展趨勢,順勢而為,走多樣化發展之路。以此增強跳馬項目的觀賞性,促進國內跳馬的發展與進步。

5.4 高質量與高難度動作均衡發展

動作質量與難度價值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教練員與運動員應該科學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促使高難度與高質量動作有機結合,并把這一指導思想貫徹到日常訓練中,形成重難度抓質量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國內跳馬水平。

[1] 趙元吉.世界男子跳馬優秀運動員兩跳動作組合的特征[J].體育學刊,2015,22(05):129~132.

[2] 黃 強.世界男子跳馬技術發展趨勢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09):123~128.

[3] 國際體操聯合會.2022~2024年體操評分規則[S].北京: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2022

[4] 劉 金.我國優秀男子跳馬運動員比賽動作選擇特征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2):228+230.

[5] 顧興林.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男子跳馬單項決賽技術統計與分析[J].棗莊學院學報,2018,35(02):126~132.

[6] 魏 栩,姚俠文.從47—48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看男子跳馬競爭態勢——兼析中外男子跳馬水平差異[J].體育科學研究,2020,24(01):59~66.

[7] 劉光偉.競技體操的發展趨勢研究——以跳馬為例[J].武術研究,2017,2(10):155~156.

[8] 金旭煒.從第48屆體操世界錦標賽看男子跳馬發展現狀[J].青少年體育,2019(04):80~81.

[9] 唐姍姍.第30屆奧運會男子體操跳馬比賽分析報告[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2):157~158.

[10] 李 毅.基于CitespaceⅢ的國內外跳馬研究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6,35(04):62~67.

[11] 王瑞芳.我國競技體操發展現實困惑與對策研究——基于九屆夏季奧運會體操比賽成績[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0,40(06):78~82.

[12] 彭召方,吳昀潞,國 偉,等.我國競技體操發展歷史經驗和新時代展望[J].體育科學,2022,42(07):39~50+97.

Analysis on th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n's Vault Final——Taking 2022 National Gymnastics Championship as an Example

YE Tao1, LUO Xiaohong2, XIE Jie1

(1.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China.)

Article Using literature,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the article takes the movement selection of men's vault single final of the 2022 National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as the entry point.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in the order of board, first air, second air and landing to study the tendency of movement selection and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outstanding vault athletes, to find out the strengths and advantages,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athletes' daily training so as to put the process of athletic training under the state of scientific control, and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ity of training.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the preliminaries, the eight athletes who entered the final of vaulting singles represent the highest level of domestic vaulting to a certain ext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vaulting program, the difficulty value of the athletes' movements has risen by one level as a whole, but the quality of the completion is yet to be improved; 5.4 in the final of vaulting singles is the basic level of difficulty; the movement selection is still concentrated in the hand-flip type of movement, and the somersaults on the board type of movement are less; the movement of single-axis transfer is less; the movement of single axle transfer is more than one type; and the movement of single axle transfer is less than one type. The movement choice still focuses on the handpring type of movement, and the somersault on board type of movement is less; the single-axis turning movement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athletes' movement choice; the quality of the movement comple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landing are the strong guarantee for winning gold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The above conclusions are conduciv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vaulting; the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requirements for athletes' training in the future; and the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Paris Olympic Games and the impact on the medals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National gymnastics championship; Men's vault; Stability; Movement characteristic

G832.2

A

1007―6891(2024)01―0065―06

10.13932/j.cnki.sctykx.2024.01.13

2022-06-24

2023-10-23第一作者:葉濤(1997-),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訓練。

猜你喜歡
上板橫軸轉體
請您診斷
“上板”探路者
一種新型塑料板加工裝置
請您診斷 病例126
請您診斷
山東2.24萬t轉體橋轉體
世界最重轉體橋跨越京滬鐵路
中國電力顧問集團華北院公司總承包的河北建投承德上板城2×350MW熱電聯產工程正式開工
大跨小曲線半徑轉體橋轉體系統設計要點
請您診斷病例8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