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不同區域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對比分析

2024-03-25 07:31王玉珍李香椰
四川體育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精品長三角京津冀

王玉珍,李香椰

我國不同區域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對比分析

王玉珍1,李香椰2

(1.山東警察學院,山東 濟南,250000;2.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475000。)

采用豐度法對京津冀和長三角體育旅游精品項目進行對比分析,并通過邏輯分析法探尋兩區域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表明:(1)長三角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發展較京津冀更具顯著優勢;(2)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水平、項目特征、旅游資源稟賦、交通區位條件五類因素對兩區域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發展有顯著影響。本文通過對兩區域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分析與比較,以期為我國各地發展體育旅游、打造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提供幫助與借鑒。

京津冀;長三角;體育旅游精品項目;豐度法;對比分析

體育旅游是綜合產業,已成為推動體育發展方式轉變,實現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1]。2016年原國家旅游局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指出,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體育旅游目的地,規劃建設一批國家級體育旅游示范基地[2]。2021年7月18日,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提出鼓勵京津冀、長三角區域聯合打造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品牌[3],明確推進區域間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4]。

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旨在發展壯大體育旅游產業,拓展體育旅游消費新空間,充分發揮體育產業在體育強國建設中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空間分布特征與影響因素[5]、發展規劃[6]、評價體系構建[7]、項目比較[8],在空間尺度上,以全國[9]、省際[10-11]、市際[12]為主。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分析為主。通過文獻梳理來看,國內學者對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研究成果頗豐、發展良好,側重于省際間對比研究較多,較少從區域整體角度對其進行對比研究。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對比京津冀、長三角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簡稱精品項目),為兩區域體育旅游的總體開發與整體發展提供一定的指導意見。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域

長三角城市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臺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京津冀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莊、唐山、滄州、保定、秦皇島、廊坊、承德、張家口、邢臺、邯鄲10地市。為方便統計數據,本研究以省為單位,不再細化到市。

1.2 數據來源

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數據來源于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發布的《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名錄》(2013-2021年);人口數據、人均GDP來源于《2021年中國統計年鑒》;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來源于各省統計公報(2013-2020年);旅客運輸周轉量、公路通車里程來源于各省統計年鑒(2013-2020年);景區數據來源于《中國旅游統計年鑒》(2013-2021年);面積數據來源于兩區域省人民政府官網。缺失數據采用線性插值法補充完善。

2 體育旅游精品項目豐度對比

為進一步對京津冀、長三角地區進行對比分析,借鑒王凱對旅游資源豐度的計算方式,計算出兩區域精品項目的絕對豐度、相對豐度以及總豐度。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發布的《關于申報2022年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通知》將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分為精品景區、精品賽事、精品線路、精品目的地、精品創新五大類。其中精品創新類項目數量較少,根據項目特點將其歸入精品景區類項目中。

2.1 絕對豐度的區域對比

絕對豐度指區域精品項目的絕對擁有量。用該區域不同類別精品項目的總擁有量占兩區域精品項目總數的比重作為一個從總體上反映該區域精品項目的綜合指標A。由表1、表2可知,長三角精品項目總數比京津冀高出約為3倍多,存在較為明顯差距。其中在精品賽事、精品景區及精品線路中,江蘇省和安徽省精品項目總數占比較大,貢獻較為突出,使得長三角在精品項目總數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表1 京津冀與長三角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數量對比(單位/個)

表2 京津冀與長三角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絕對豐度

2.2 相對豐度的區域對比

精品項目的發展既要考慮到項目數的絕對量,也要考慮到相對量,才能正確的評估地區精品項目的潛力。由于相對豐度受區域面積、人口、項目數量等因素的影響,文中采用地區不同類別精品項目個數與該地區面積和人口乘積的平方根相除,消除地區面積和人口因素后,得出兩區域精品項目相對豐度C。

由表3可知,在相對豐度方面,長三角均領先于京津冀。推測原因有兩方面,(1)由于相對豐度受區域面積及常住人口數的影響,上海又為區域面積最少的地區且人口占區域比重較低,從而使得長三角精品項目相對豐度較高;(2)因河北省人口基數較大,從而在相對豐度方面京津冀低于長三角。

表3 京津冀與長三角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相對豐度

2.3 總豐度的區域對比

為更加全面的反映該區域精品項目的賦存量,在前述各項指標的基礎上,將兩區域不同類別項目的絕對豐度和相對豐度進行綜合評價。將絕對豐度A和相對豐度C的乘積開平方,得到該區域項目不同類別的總豐度F。由表4可知,在總豐度方面,長三角高于京津冀。京津冀因其精品項目數量限制、或是面積、人口因素的制約,地區的絕對豐度和相對豐度均落后于長三角。

表4 京津冀與長三角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總豐度

3 組合狀況的區域比較

配合指數可以作為衡量精品項目組合水平的數據指標,即利用地區精品項目占兩區域比重的標準差系數,用來近似地反映區域內部體育旅游項目組合的協調程度。組合系數越低,說明地區項目類別比較齊全,數量較多,區內差異明顯,區域內精品項目組合狀況較好,越有利于區域體育旅游的發展。反之,組合指數越高,說明項目組合協調程度較弱,區內項目存在同質性,項目類型單一,其削弱了區域體育旅游整體競爭力。

由表5可知,北京和河北配合指數均在50以下。項目間配合較和諧,說明項目類型多樣,配合程度高。天津為極端數據,因其線路類項目數量為0,導致其組合指數異常偏高。江蘇和安徽配合指數均低于50,說明項目間組合狀況較好。而上海和浙江配合指數位于50-80間,項目間配合較不和諧。說明區域內精品項目組合較差,配套能力弱。

表5 京津冀與長三角體育旅游精品項目配合指數

注:(1)配合指數是各地區內部幾項主要旅游資源在全國比重的標準差系數。配合指數在50以下,說明各項資源配合較好;50~80說明配合

4 整體優勢度的區域比較

地區精品項目的整體優勢度是項目總豐度與配合指數的比值。與項目指數成反比、與項目豐度成正比,兩指標組合可較為全面的衡量兩區域精品項目的賦存狀況及發展的優劣勢。由圖1可知,長三角整體優勢度高于京津冀。

圖1 兩區域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整體優勢度

5 影響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發展的因素對比

國內學者盤勁呈[13]從資源、項目特征等因素分析我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空間分布成因;劉瓊[14]從區位條件、交通狀況、資源條件等分析浙江省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影響因素;林章林[15]從經濟發展、資源稟賦等因素構建體育旅游精品項目評價體系。本文嘗試從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水平、項目特征、交通區位、資源稟賦五大要素,探究影響兩區域精品項目發展的因素,為地區體育旅游的發展方向提供建議。

5.1 自然地理環境

從地形地貌來看,長三角位于長江下游地區,瀕臨黃海與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為沖積平原;惠山、天平山等低海拔山丘分布,為其發展精品景區如宿遷三臺山森林公園、南京環老山體育旅游公園等提供了獨特的地形地貌條件,故景區類精品項目居多。與之不同,京津冀地區依托壩上高原、燕山、太行山地及河北平原資源優勢等,開展以山地戶外運動為主的項目居多,如北京國際山地徒步大會、黃崖關長城國際馬拉松等。但因北部多為山地、高原,開展景區、線路類項目受限,故賽事類項目居多,其它項目數量相對較少。

從河流水文來看,長三角位處我國東部沿海,地理位置優越,河網密度高。如淮河、長江、錢塘江、黃浦江等水系資源,為其開展蘇州金雞湖端午賽龍舟、南京河西濱江風光帶等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提供了一定的水系條件。加之長三角地區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為其發展大型賽事項目創造了良好優越的客觀條件。而京津冀屬北方地區,利用濱海、湖泊、冰雪等水體資源優勢,突出了水上運動、冰雪運動等特色項目,如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等賽事項目,為京津冀協同建設體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賽事等提供了現實基礎。加之京津冀地區環境問題較為突出,如霧霾等,其不利于精品項目的發展??傮w而言,長三角地區自然地理條件對于開展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作用優于京津冀地區。

5.2 經濟發展水平

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影響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發展表現為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游客的消費水平,另一方面是投資規模。本文采用地區生產總值、人均GDP、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年均增長率三大指標,對比兩區域游客的消費水平;投資規模則采用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來表示。截至2021年京津冀和長三角GDP總量分別為86 394元、244 714元,人均GDP分別為105 022元、110 261元。長三角人均GDP和地均GDP分別是京津冀2.8倍和1.05倍,京津冀與長三角存在顯著差距。從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年均增長率來看,長三角以0.01%的速率呈上升趨勢,而京津冀發展速率為-1.71%,長三角較京津冀約高出1.72%。與之不同的是,在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標中,京津冀以67%的占比高于長三角9%,兩地區數值有一定差距。對比可得,京津冀雖在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長三角,但總體而言,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京津冀地區優勢較為突出。長三角良好經濟基礎對于體育旅游的發展作用表現為供給能力,能夠促進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擴大體育旅游產業,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及整體接待服務水平,從而為精品項目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5.3 項目特征

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特征主要包括賽事撬動型、景區吸引型、線路體驗型和目的地驅動型四種,類型多樣且差異顯著。項目依托自身獨特的特征魅力帶動游客進行游玩、欣賞、參觀、體驗,在提高游客體驗滿意度的同時實現項目價值和游客選擇的雙向促進互動,進而反哺項目本身的發展水平提升。兩區域的精品項目的發展受其特征影響較大,不同類型項目特征造成兩區域的項目形成各自的內容特點。具體的看,京津冀地區賽事經驗豐富,舉辦活動密集,形成了以賽事撬動型為主的發展現狀,其約占該區域項目總數的48.31%,景區吸引型次之,占比約為34.83%,線路體驗型與目的地驅動型占比較低,約為10.11%和6.74%。與之不同的是,長三角地區憑借內容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使得景區吸引型占比最高,約為46.75%,而賽事撬動型僅為28.75%,占比程度遠低于京津冀地區該類型占比量。線路體驗型占比約為16.23%,目的地驅動型占比最小,為8.44%。兩區域項目特征差異較為明顯,不同的項目特征對兩區域的項目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且形成獨特發展內容。京津冀地區與長三角地區可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發揮項目特殊性價值,根植于項目自身多樣的特征特點,以其為重要抓手,促進兩區域的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5.4 交通區位條件

交通可達性是連接旅游客源市場和旅游目的地的紐帶,對體育旅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交通網絡密度及旅客運輸周轉量兩大指標作為衡量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發展的影響因子。從長三角、京津冀2019平均交通可達度看,長三角旅客運輸周轉量為2695.7億人公里,較京津冀周轉量2619.9億人公里高出75.8億人公里,兩者相差不大。但從周轉量年均增速方面看,兩地區年均增長率均呈現頹勢,推測是因為兩地區均為國家經濟發展中樞且吸引游客數量過多,周轉量達到了頂峰因此出現了倒退,但長三角下滑更為明顯,長三角以-27.21%的年均增速較京津冀低5.4%。在公路密度方面,長三角平均密度(1.57公里/平方公里)較京津冀(1.25公里/平方公里)約高出32%,差距顯著,且長三角公路發展態勢更為積極,年均增長率達5.48%,而京津冀只有3.36%。綜合可知,便捷的出行環境與交通舒適度為長三角發展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現實優勢。

5.5 旅游資源稟賦

旅游資源稟賦條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旅游目的地競爭力的大小。本文選取A級景區個數、A級(含)以上景區密度、A級(含)以上景區年均增長率作為衡量兩區域資源賦存狀況的指標。截止2021年京津冀A級景區數量共743個,長三角A級景區數量共2131個,兩區域在A級景區數量上存在明顯差距。京津冀和長三角A級(含)以上景區密度分別為80.37個/萬平方千米、88.89個/萬平方千米,京津冀落后于長三角。從京津冀和長三角A級(含)以上景區年均增長率來看,長三角以24.08%的年均增長率高于京津冀15.13%。兩區域均呈增長趨勢發展,但差距較為顯著。根據主要旅游資源的類型,旅游景區可分為三類,即自然類景區、人文類景區、混合型景區。自然類景區包括山、河、湖、海等自然風景區、森林公園等,如蕪湖丫山體育旅游精品景區、老山國家森林公園。長三角自然類景區90處,比京津冀多74處,為長三角開展精品賽事項目提供了現實基礎。人文類景區可劃分為歷史文化名城、古代工程建筑等組成的遺產類景區和由工農業特色園區等組成的現代吸引物兩種類型,如揚州宋夾城體育休閑公園、天津健康產業園旅游景區等。其中京津冀、長三角人文類景區數量分別為10處、31處,長三角人文類景區數量是京津冀的3倍?;旌闲吐糜尉皡^是指因大多數景區很難單一地劃分,故自然景區中也有人文建筑和設施,如安徽宣城金梅嶺軍事體育旅游景區、石塘村青少年陽光體育營地等。長三角、京津冀混合型景區分別為23處、5處,長三角混合型景區以23處較京津冀高出18處。整體而言,長三角旅游資源稟賦較京津冀有明顯優勢,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為其發展精品項目創造了一定的條件。

6 結論與建議

6.1 結 論

(1)絕對豐度方面,長三角精品項目總數是京津冀的3倍,其中不同類別精品項目的絕對擁有量均高于京津冀。

(2)相對豐度方面,因受區域面積及常住人口數的影響,長三角精品項目相對量比京津冀更具優勢。

(3)總豐度方面,因京津冀絕對豐度和相對豐度與長三角相比均有明顯差距,故長三角總豐度領先于京津冀。

(4)整體優勢度方面,長三角優于京津冀。

(5)影響因素方面,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水平、項目特征、旅游資源稟賦、交通區位條件五類因素對兩區域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發展有顯著影響。

6.2 建 議

(1)健全政策支持機制,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的導向功能。區域各地政府每年可共同遴選出“精品項目”,根據不同項目類別匯總,分析地區優勢項目,并有針對性的對精品項目進行開發。京津冀可通過大運河流經的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等河段開展以大運河文化為主題的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及戶外水上運動和冰上運動項目。

(2)充分發揮自然地理環境優勢,用好區域旅游資源稟賦。利用精品線路強化精品景區、精品目的地與精品賽事的聯動,構建精品項目互補、市場共享的區域競合機制,增加精品項目發展內在競爭力。京津冀應依托精品景區類特色體育小鎮設置體育旅游精品賽事、線路,如開展垂釣節、健身氣功比賽、高空扁帶比賽等體育運動項目實現精品項目間互補。

(3)在整個區域內統籌考慮旅游、經濟、體育三大板塊上所持有的優勢。依托多樣性的地理條件,拓展地區精品項目的新視野,走錯位化、特色化發展的路子。京津冀應抓住冬奧會契機,充分發展冰雪運動科技創新創意產業,冰雪運動高端賽事等,拉動地區旅游、經濟、體育的發展,從而推動地區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發展。

(4)因地制宜增強地區精品項目發展潛力,在區域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添加多元化的特色產業要素,創新“精品項目+”模式。例如“精品賽事+節會”,將地域的民族特色等有機融合,推動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的高質量發展。

[1] 鮑明曉.貫徹落實國務院加快發展體育產業意見加快發展我國體育旅游業[J].體育文化導刊,2015(03):109~111+126.

[2] 國家旅游局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旅發〔2016〕172號).[EB/OL].(2016~12~22).http://www.sport.gov.cn/jjs/n5039/c781833/2021-08/03/content.htm.

[3] 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 [EB/OL].(2021~08~03).http://www.gov.cn/zhengce/2021-08/03/content_5629218.htm.

[4]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有效地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EB/OL]. (2018~11~29).http://www.gov.cn/zhengce/2018-11/29/content_5344537.htm.

[5] 盤勁呈,李 海,左逸帆.我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空間分布特征演變及其影響因素[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1,37(01):74~80.

[6] 周 鑫,張秋敏.秦皇島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發展研究[J].商業文化,2020(32):71~73.

[7] 林章林,張思帆,劉元夢.全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質量與標準化,2021(12):46~49.

[8] 陳德旭. 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精品項目比較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3.

[9] 盤勁呈,李 海,左逸帆.我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空間分布特征演變及其影響因素[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1,37(01):74~80.

[10] 劉 瓊. 浙江省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案例分析與比較[D].杭州師范大學,2013.

[11] 李 燕,駱秉全.京津冀體育旅游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路徑及措施[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31(04):305~310.

[12] 梁艷江,劉月花.山西省國家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發展研究——以晉中市為例[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6,31(03):33~36.

[13] 盤勁呈,李 海,左逸帆.我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空間分布特征演變及其影響因素[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1,37(01):74~80.

[14] 劉 瓊.浙江省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案例分析與比較[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3.

[15] 林章林,張思帆,劉元夢.全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質量與標準化,2021(12):46~49.

[16] 朱冬芳,陸 林,虞 虎.基于旅游經濟網絡視角的長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地角色[J].經濟地理,2012,32(04):149~154+13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ports Tourism Boutique Project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WANG Yuzhen1, LI Xiangye2

(1.Shandong Police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000, 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0, China.)

The abundance method is us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sports tourism boutique project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boutique projects in the two regions are explored by logicalanalysis metho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1)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boutique project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ver Beijing-Tianjin-Hebei; (2) Five factors: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resource endowment, and transportation location condi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boutique projects in the two reg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ports tourism boutique projects in the two region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help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and the creation of sports tourism boutique projects in various parts of China.

Beijing-Tianjin-Hebei; Yangtze River Delta; Sports tourism boutique projects; Abundance; Comparative analysis

G80-052

A

1007―6891(2024)01―0120―05

10.13932/j.cnki.sctykx.2024.01.19

2022-08-24

2023-09-21

國家社會科學項目“基于資源差異性的黃河流域體育旅游發展模式研究”(項目號20BTY050)。河南大學教學改革項目,立項編號為HDXJJG2021-074。

王玉珍(1977-)女,山東濰坊人,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旅游。

猜你喜歡
精品長三角京津冀
緊扣一體化 全面融入長三角
“首屆長三角新青年改稿會”作品選
心經精品
心經精品
心經精品
長三角瞭望
長三角瞭望
京津冀大聯合向縱深突破
港珩隆2015大型春季拍賣·精品薈萃
京津冀一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