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株玉米青貯飼料的制作及在肉牛養殖中的應用

2024-03-26 02:00鄭愛華林萌萌麻小鳳
畜牧獸醫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青貯飼料肉牛籽粒

劉 玉,鄭愛華,林萌萌,麻小鳳

(天水市畜牧技術推廣站,甘肅 天水 741000)

優質的飼草料是發展肉牛養殖的必備條件,全株青貯玉米飼料是草食動物的優質草料,是解決飼草料不足的有效途徑。隨著國家“糧改飼”政策的大力實施,全株玉米種植面積逐年增加,采用全株玉米制作青貯飼料技術也得到全面推廣,但實際生產中,仍然存在青貯玉米收割時機把握不準、青貯制作過程不夠規范、青貯飼料取用不當造成二次發酵等問題,使得青貯飼料品質參差不齊。本文就全株青貯玉米飼料制作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及在肉牛養殖中的應用進行綜述,為青貯飼料的科學制作及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1 全株玉米青貯飼料的制作

1.1 品種選擇

作為青貯原料,不同玉米品種的生物產量及可消化養分不同。當前,全株青貯玉米品種主要為青貯專用、糧飼兼用和糧飼通用玉米品種。張進紅等采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對16個糧飼兼用或青貯專用玉米品種進行研究表明,青貯專用品種比糧飼兼用品種植株高大,莖、葉比重高,產量具有明顯優勢,但糧飼兼用品種籽粒比重大,粗纖維含量低,淀粉含量高,營養價值具有優勢,綜合考慮產量和營養價值,篩選出“登海605”“先玉045”“德單5號”“YF3240”“鄭單958”和“農大372”等6個適合在黃淮海地區推廣種植的全株玉米品種。因此,在選擇品種時,要綜合考慮全株產量、籽粒產量、養分含量、青及貯品質、抗倒伏抗蟲害等因素。

1.2 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過大,會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使成熟期延長,達不到預期成熟度,減少干物質(DM)和淀粉沉積。密度過小,單位面積產量較低,影響種植收益。研究表明,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青貯玉米的空桿率升高,粗蛋白(CP)、粗脂肪(EE)及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減少,酸性洗滌纖維(ADF)和中性洗滌纖維(NDF)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先增加后減少,在冀西北壩上地區適宜種植密度為7.95萬株/hm2。游永亮等通過研究播種時期和種植密度對青貯玉米生物產量、農藝性狀及飼用品質的影響表明,種植密度為7.5萬株/hm2時,青貯玉米飼用品質最高。在生產實踐中應綜合考慮品種、當地氣候等因素確定種植密度,建議為7.2~7.95萬株/hm2。

1.3 收獲時期

全株玉米在不同收獲期,由于成熟度不同,營養成分含量也存在差異。收獲時間過早,玉米籽粒還未成熟,營養物質含量低,青貯發酵過程中微生物可利用養分少,發酵過程緩慢,營養物質損失較大;收獲時間過晚,籽粒完全成熟,但秸稈的纖維化程度高,影響動物消化吸收。研究表明,隨著原料收獲期推遲,制作的青貯飼料DM、NDF和ADF含量明顯提高,CP含量隨收獲期推遲先增加后下降,在3/4乳線時,CP含量和相對飼用價值(RFV)顯著下降,認為青貯玉米最佳收獲期為1/2乳線。因此,青貯玉米在乳熟后期至蠟熟前期(即乳線1/2~2/3)收獲,此時含水量為65%~70%,莖葉青綠,玉米籽實表面出現凹坑,秸稈底部有2~4片黃葉,體內營養物質含量較多。

1.4 留茬高度

留茬過高,會減少青貯玉米的生物產量,導致種植者效益下降。留茬過低,不僅會帶入含有大量有害微生物的土壤,如果是覆膜種植的玉米還會帶入地膜碎片,在青貯制作時會影響乳酸菌發酵而導致青貯失敗;而且玉米根茬部木質素和硝酸鹽含量較高,不利于動物消化和健康。王麗學等通過比較12、24、36、48 cm不同留茬高度對產量和營養成分的影響,綜合考慮認為24 cm留茬高度為最佳。在生產實踐中,建議青貯玉米留茬高度為25 cm,最短不低于15 cm。

1.5 原料運輸

原料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越長,酵母菌、霉菌等好氧菌繁殖越多,有氧呼吸造成的營養損失越大,導致青貯品質下降。因此,原料收割后應盡快制作青貯,如果不能就地制作,運輸車輛從田間到達青貯地點的時間應控制在4 h以內,以降低青貯飼料的氧化損失,運輸時間最長不超過8 h,否則會造成飼料原料氧化變質。

1.6 切碎長度

切碎長度直接影響青貯飼料品質,長度過長不利于青貯壓實,全株玉米籽粒難以破碎,籽粒中的淀粉不易被消化,降低青貯飼料消化率;長度過短,會降低飼料中的有效纖維,不利于反芻動物咀嚼。研究表明,在相同壓實度下,與切碎長度1~2 cm相比,切碎長度3~5 cm的青貯玉米飼料DM、CP、淀粉、WSC、乳酸含量及pH降低,NDF、 ADF、乙酸、丙酸、氨態氮的含量增加。適宜的切碎長度既要達到壓實的目的,還要保證有效纖維含量,提高營養物質消化利用率。一般切碎長度為1~2 cm,大于2 cm的草段不超過15%,玉米籽粒破碎度達到95%以上,70%籽粒破碎到小于1/3完整籽粒大小。

1.7 裝填與壓實

裝填與壓實是決定青貯質量的關鍵步驟,原料裝填速度越快越好,一般從切碎到裝窖不超過3 h,整窖裝填理想時間是小于3 d,實際操作中控制在7 d以內,避開雨天裝窖。另外,青貯飼料中殘留空氣越多,營養損失越大。研究表明,隨著壓實度的增加,青貯玉米飼料的DM、CP、淀粉、WSC及乳酸含量升高,NDF、ADF、乙酸、丙酸、氨態氮的含量及pH值降低。在青貯制作過程中采用楔形推料、“U”型壓窖的方式,青貯料斜面與地面夾角為30°左右,有利于機械爬坡和壓實,裝窖和壓實同時進行,每裝10~15 cm,碾壓一次,要注意壓實窖的邊緣與四角,壓實密度要大于700 kg/m3。

1.8 封窖

為了減少青貯料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降低氧化損失,一般采用分段封窖法。青貯原料裝滿高出窖邊沿50~60 cm即可封窖。窖壁膜使用8絲PE透明膜(透氧率<500)或隔氧膜(透氧率<50),在裝窖前鋪到窖壁及窖底地面50 cm以上,上層使用12絲PEP三層黑白膜,黑面朝里,白面朝外。墻膜與頂膜、頂膜與頂膜接頭處重疊1.0~2.0 m。用輪胎壓實,輪胎密度大于1個/m2,兩側窖邊可用沙袋進行壓實。

2 全株玉米青貯在肉牛養殖中的應用

2.1 青貯的取用

青貯飼料封窖后30~50 d發酵成熟,可開始使用,延長發酵時間有利于提高青貯品質,6個月以后開窖使用,效果更好。操作時,由一端打開,自上而下垂直取用。青貯取用速度不小于30 cm/d,隨取隨用,以縮短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

2.2 全株青貯玉米的營養價值

全株青貯玉米可以最大限度保存飼料的營養,制作規范的青貯飼料營養損失不超過15%,而干草制作過程中營養損失約為30%,且干草在貯存過程中容易發霉變質。按照天津市奶業科技創新協會《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分級》(T/TDSTIA 025-2021)規定,特級青貯干物質含量≥32%,淀粉≥30%,NDF含量占干物質≤40%,7h淀粉消化率≥80%,30 h NDF消化率≥60%,灰分含量<5%,pH<3.8,乳酸/總酸≥6 g/kg,丁酸/總酸≤0.1 g/kg。不同標準規定的指標有所差異,一般要通過感官評價、營養價值測定、體外消化試驗等進行綜合評定。

2.3 在肉牛養殖中的應用

全株青貯玉米具有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容易保存等優點,越來越受到肉牛養殖戶的歡迎,成為肉牛日糧的重要組成部分。李藝等在肉牛育肥中分別使用全株玉米、稻草、花生秧和構樹四種青貯飼料表明,采用全株青貯玉米飼喂肉牛的生長性能和經濟效益最好,值得推廣。杜敏等使用25%、50%、75%、100%的全株青貯玉米替代玉米秸稈飼喂肉牛表明,全株青貯玉米能提高肉牛生長性能、改善肉品質,替代比例為75%~100%時,飼喂效果較好,主要是由于全株青貯玉米中含大量乳酸菌,能夠調節瘤胃菌群結構,促進日糧纖維消化。黃耀華等采用全株玉米青貯飼料替代玉米秸稈黃貯飼料飼喂肉牛90d,頭均日增重、飼料轉化率和經濟效益分別提高13.9%、12.7%和20.7%。綜合營養價值和經濟效益等因素,全株玉米青貯飼料適宜在肉牛養殖中推廣應用。

3 全株玉米青貯飼料的發展遠景

“糧改飼”是我國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旨在引導大規模發展適用于草食畜牧業需求的青貯玉米種植,將糧、經二元種植結構調整為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實現畜牧業綠色循環發展,達到種養雙贏。為了提高青貯飼料質量,確保糧改飼實施效果,2018年我國啟動了“糧改飼-優質青貯行動(GEAF計劃)”,對糧改飼實施區全株玉米青貯質量進行跟蹤監測,并連續5年發布了《中國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安全報告》,報告顯示,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分級評分指數(CSQS)連年提高,從2018年57.5提高到2022年65.8,近年來青貯飼料品質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定問題,還應從品種篩選、技術服務、專業化組織扶持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提高青貯玉米“種、收、加、儲、運“能力。目前,全株玉米青貯在奶牛上的應用技術最為成熟,高品質的青貯玉米飼料已被證明能顯著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但由于奶牛和肉牛生產目標及生理特性上的差異,不能將奶牛上青貯飼料的制作及使用標準完全應用到肉牛上。因此,在今后還應進一步研究針對肉牛的全株玉米青貯飼料制作標準及使用技術。

猜你喜歡
青貯飼料肉牛籽粒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籽粒莧的飼用價值和高產栽培技術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1-11-26
籽粒莧的特性和種植技術
兩種不同青貯劑對青貯飼料品質的影響
青貯飼料在肉牛養殖中的使用
玉米機械脫粒籽粒含水量與破碎率的相關研究
青貯飼料在豬日糧中的的應用研究
商麥1619 籽粒灌漿的特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