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2024-03-26 13:21蘇婭麗夏小童趙彬彬許繼飛
中西醫結合護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神經科維度量表

富 晶, 蘇婭麗, 夏小童, 趙彬彬, 許繼飛, 劉 宇

(1.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神經外科, 北京, 100070;2. 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北京, 100069)

工作投入作為正性的體驗和精神狀態,指個體在工作過程中,以積極正向、完美的情緒與認知態度投入[1],包括活力、奉獻和專注3個部分。知覺壓力是指當人們面臨生活中的某些刺激事件或不利因素時,自我感覺到的心理上的緊張及不適[2]。當護士在工作中知覺壓力變化時,會導致工作的專注度、活力度和奉獻值調整。神經科的就診患者病情危重、病情變化快,??菩再|強,對于神經科護士的專業技術有很大的挑戰,同時對于綜合素質有很高的要求。護士在面對嚴峻的工作環境、緊張的醫患關系時,壓力增大的同時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3],從而影響到工作投入度,會最終導致工作的質量和患者服務滿意度的下降。近年來,醫務工作者的心理壓力問題受到更多的關注[4]。目前多項研究[5-7]報道了神經科護理工作人員的心理壓力水平、來源以及應對措施。然而,以神經科醫務人員為主體進行的心理壓力量化分析研究仍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工作投入與知覺壓力之間的關系,為減輕神經科護士壓力,建立積極向上的心理支持,改善身心健康提供有利依據?,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于2022年4月—5月對北京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神經科護士進行橫斷面問卷調查。納入標準:①在調查期間為該醫院在職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神經重癥醫學科臨床護士,持有護理崗位資格證書;②在上述科室內的工作時間≥1年,③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在進行調查時因病假、事假等原因,無法完成問卷或在其他醫院進修、學習;②有心理干預經歷、心理治療史者;③存在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史;④實習護理人員以及進修護理人員。本研究通過本機構倫理委員會審查、并符合2013年修訂的《赫爾辛基宣言》的要求,全部參與調查護士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調查問卷

1.2.1.1 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最高學歷、聘用關系、技術職稱、工作年限、夜班數量、婚姻狀況、子女情況及子女教育情況。

1.2.1.2 工作投入量表:該量表由Schaufeli 等[8]編制,趙光利[9]翻譯的中文版Utrecht-9 工作投入量表(UWES-9),包括活力(3 個條目)、奉獻(3 個條目)、專注(3 個條目)共3 個維度9 個條目。采用Likert 7 級評分,0~6 分分別代表“從來沒有”到“總是”,總分0~54 分,得分越高表明工作投入水平越高。此量表已經被廣泛運用到護士群體的調查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較為成熟,可以使用。該量表總的Cronbach’α 系數為0.897[10],信效度良好,適用于本研究。

1.2.1.3 中文版知覺壓力量表(CPSS):該量表由美國心理學博士 Cohen 編制,楊廷忠等[11]修訂形成中文版本,中文版量表由失控感和緊張感2 個維度共14 個條目組成,其中,條目1、2、3、8、11、12、14為正向計分,條目4、5、6、7、9、10、13為反向計分。采用Likert5 級評分法,從“從不”、到“總是”,分別賦予15分,得分越高表明護士感知到的壓力越大。量表總的 Cronbach's α 系數為0.841~0.862,信效度良好。將知覺壓力總分劃分四個等級,總分0~28 分為正常范圍,29~42 分表明壓力較大,43~56 分表明壓力過大,需要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減壓干預。

1.2.2 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星”在線問卷形式進行問卷填寫,研究者對小組成員進行規范化培訓,講解研究目的、研究內容、問卷填寫要求。由調查員向符合調研標準的護士通過微信形式發送,護士自愿填寫。研究者于問卷發放前進行IP地址設置,每人每個IP地址僅可填寫1次,同時將所有項目設定為必答題,以避免出現缺失值。

1.2.3 數據質量控制

研究中所使用的數據分析軟件均為國際上的正版軟件,標明版本號。全部數據采用雙人雙錄入的方法保證一致性,研究者其中隨機抽取15.00%比例的問卷進行數據核對,核對無誤后才進行計算分析。在數據分析過程中,對于護理人員的姓名,具體住址,聯系方式等可能造成個人隱私泄露的字段進行隱藏。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利用Kolmogorov-Smirnov法對數據正態性進行檢驗,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結果使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兩組正態分布計量數據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三組及以上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數據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結果使用例數(n)及百分率(%)表示,變量間相關采用Pearson相關進行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影響因素。檢驗水準α=0.01,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的一般人口學資料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660份,回收630份,回收率95.45%,有效問卷630份,有效率100.00%。630例神經科護士中,男34例,女596例;年齡:18~29歲319例,30~39歲220例,40~49歲65例,≥50歲26例;學歷:大專及以下164例,本科454例,碩士及以上12例;聘用關系:在編護士138例,派遣護士492例;技術職稱:初級544例,中級82例,高級4例;工作年限:1~10年373例,11~20年166例,21~30年61例,>30年30例;每月有無夜班:無夜班128例,有夜班502例;每月夜班數量:無夜班128例,1~5個102例;6~10個136例,11~14個232例,≥15個32例;婚姻狀況:未婚279例,已婚345,離異及其他6例;有無子女:無子女354例,有子女276例;子女教育情況:學齡前128例,小學84例,初中16例,高中12例,??萍耙陨?6例。

2.2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的現狀分析

神經科護士中文版UWES-9 量表總分為(35.15±5.34)分,各個維度的平均分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的各維度評分對比結果(± s) 分

表1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的各維度評分對比結果(± s) 分

注:a 同活力維度對比,P<0.05;b 同奉獻維度對比,P<0.05;c同專注維度對比,P<0.05。

?

2.3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神經科護士的工作投入評分在年齡、聘用關系、技術職稱、工作年限和子女情況上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的單因素分析(n=630)

2.4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與知覺壓力的相關性分析結果

神經科護士的CPSS量表總分為(36.76±8.10)分,工作投入總分與失控感評分、知覺壓力總分呈正相關(P<0.05),與緊張感評分呈負相關(P<0.05)。見表4。

表4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與知覺壓力相關性分析結果(n=630)(r值)

2.5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的多因素分析

以工作投入的評分為因變量,將知覺壓力及單因素分析結果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分析,其中α入=0.05,α出=0.10。結果顯示,失控感、聘用關系、工作1-10年,緊張感是工作投入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5。

表5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n=630)

3 討論

3.1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的現狀分析

工作投入以活力、奉獻和專注為特征,是一種與工作相關的、積極的心理狀態[12]。護士工作投入程度直接影響到護理工作質量,護理服務水平,是當下護理管理者應關注的焦點話題。研究[13-14]顯示,工作投入越高的員工具有較高的組織承諾及工作表現、較低的離職意愿。本次調查中630名神經科護士是工作投入總分整體處于中等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與周西等[15]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量表3個維度得分中,以專注維度得分最高,這與護士本身職業素養較高有直接關系,表明大部分護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專注本職工作,能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任務中。奉獻是指個人在工作中體驗到挑戰感、自豪感、意義感以及充滿熱情,該維度得分最低,這與劉朝英等[16]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為在護患關系日趨緊張的工作環境下,要求神經科護士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高質量的護理強度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給予的壓力容易導致護士身心疲憊,影響工作投入狀態。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聘用關系、工作年限對工作投入度影響最大,年齡在18~29歲、工作年限在1~10年、聘用關系為派遣的護士工作投入度最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臨床護士的身體狀況、個人精力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導致工作投入程度降低;從聘用關系來看,在編護士的工作投入度低于派遣護士,分析原因這與目前國家對醫院編制結構調整有直接關系,在編護士多為年資高的臨床護士,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職業倦怠,導致工作投入感偏低;從工作年限方面分析,工作時間越長工作投入度越低,這與高年資護士在病房承擔更多工作,如帶教、院感、協助病房護士長管理等有關。有研究顯示,工作壓力對護士的工作投入有一定的負性影響,工作負荷越重,其活力與奉獻維度越低[17]。由此可見,護理管理者應注重臨床在編、高年資護士的工作投入狀態,加強心理干預,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緩解工作壓力,護理管理者可通過增強護士的職業獲益感降低其職業倦怠程度,以穩定護理隊伍[18]。從而帶動高年資護士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工作投入度,從而達到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服務水平的目的。

3.2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與知覺壓力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顯示,知覺壓力與工作投入呈正相關。知覺壓力是指當人們面臨生活中某些刺激事件或不利因素時,自我感受到的心理上的緊張及不適[2]。目前神經科護士面臨的壓力多,護士工作量日益增加,護士承擔的工作任務重,在應對基本臨床工作的同時,還有承擔更多的外派任務,臨床護理人力資源緊缺,增加了護士的工作強度。同時服務對象法律意識、健康意識逐漸增加,對護士的專業水平、溝通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繁重的工作,為保障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越需提高神經科護士感受壓力能力的敏感度,讓護士在日常工作中充分感受到壓力,能夠及時進行自我壓力管理,抒發不良情緒并釋放心理負擔,從而以更充沛的精神狀態適應日益增長的工作強度,所以知覺壓力越高越能促進工作投入的程度。

3.3 神經科護士工作投入的影響因素

多因素調查結果可以得出,知覺壓力中的失控感和基本資料中的聘用關系和工作年限是工作投入的正向預測因素。本研究顯示,對于1~10年的派遣編制護士,充滿了年輕人的活力,具備創新精神,對于工作任務、工作環境充滿新鮮感,在集體中愿意發揮個人能動性,體現在積極參加醫院各種形式的活動,能盡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各種任務,尤其是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間,外派隊員80%以上為1~10年護士,社會對護士隊伍的認可度提升,更多的年輕護士感受到一種職業自豪感,從而影響到護士工作投入程度現狀。同時,強迫思考的行為意識越突出,說明護士對應急事件的關注度越高,從而可以促進工作投入狀態。而失控感,如在一定閾值內,應該可以增加護士對于事件的重視程度,從而增加投入度,而過度失控,可能會導致反向作用。

本次調查是研究神經科護士心理現狀的一次有效嘗試,神經科護士的工作投入直接影響著護理工作及服務質量,同時也對護士的身心有一定的影響。感知壓力與工作投入密切相關,互相影響。因此護理管理者應告訴關注護士的知覺壓力敏感度,從而了解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的投入程度,通過有效的心理干預,支持引導護士正確應對壓力,避免負性情緒引起的反芻,從而提高神經科護士整理素質水平,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服務滿意度。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神經科維度量表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案例教學法在神經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臨床藥師參與3例神經科臨床藥物治療的體會
綜合醫院神經科焦慮、抑郁障礙的識別與治療
光的維度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
中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的初步編制
PM2.5健康風險度評估量表的初步編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