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鄉農民工創業意愿現狀、問題及提升策略

2024-03-27 06:46張旭
經濟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返鄉創業意愿農民工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市場需求形勢發生轉變。農民工返鄉創業備受社會關注,返鄉創業將務工者轉變為創業者,通過創業帶動當地農民工就業,不僅有效緩解當地“三農”問題,還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活力和創造性。文章基于對河南省許昌市366名農民工調研數據,從對待創業的態度、創業動機、創業資本和創業環境四個維度進行分析,找出許昌市農民工創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農民工 返鄉創業 意愿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2-023-02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市場需求形勢發生轉變,一方面,人才市場需求對勞動力的創造性、技能性要求不斷提高,農民工被“擠出效應”明顯。另一方面,農村地區勞動力持續向城市地區轉移,城鎮就業壓力大,農村地區空心化問題不斷加深,老齡化問題嚴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時指出,要扶持有理想、有實力的農民工運用自己的技能、人脈、資源返鄉創業。河南省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支持返鄉下鄉創業的通知》,建立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希望解決農民工返鄉創業中資金難的問題。由此可見,國家及地方政府對農民工返鄉創業都十分重視,希望農民工將打工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技能、發展理念、經濟資本等帶回家鄉,帶動家鄉經濟發展,緩解農民工就業問題。

一、問卷設計與實施

(一)問卷設計

農民工返鄉創業是一種投資決策行為,受眾多因素影響,本次調研采用的量表是在原有量表的基礎上對部分題目進行了調整,既保證了量表的科學有效性,又保證本次調研對象地區差異的匹配性。問卷整體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調研對象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個人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等;第二部分是針對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的因素進行歸類,然后從態度、動機、資本、環境四個維度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級量表進行測定,采用五點計分方式,対題項表述認同度高得分就高,單題最高分值5分,最低1分。

(二)SPSS分析

為確保此次調查研究結果科學有效,采用SPSS軟件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調查問卷設計好之后,首先收集了小量樣本(選取許昌市50名農民工)進行問卷信度和效度分析,小量樣本檢驗結果顯示調查數據的克朗巴哈系數為0.854,大于0.8表明調查問卷信度較好。問卷效度是借助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值來驗證,問卷的KMO值為0.826,結果超過0.8,Bartlett球形檢驗顯示的Sig值為0.000,表明本調查問卷效度較高。

(三)調查抽樣

采取整群隨機抽樣,選取了許昌市襄城縣、鄢陵縣、建安區、魏都區等不同區域的農民工進行調研,調查方式選用線上調查和線下訪談相結合的模式,線上調查渠道主要通過微信、QQ等平臺發送問卷鏈接,發放問卷400份,回收問卷366份,回收率為91.5%。所選擇的樣本就業面涵蓋了物流、倉儲、餐飲、電子、旅游、建筑等多個行業,調研對象進城務工期間主要從業職業包括超市、營業員、餐飲服務員、修理工、車間計件工等,調研樣本有一定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二、許昌市返鄉農民工創業意愿現狀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通過對量表的14個觀測變量進行描述統計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在對待返鄉創業態度這個維度的觀測變量中,除“對待風險”的態度小于中間值3之外,其他變量都高于3,這表明許昌市農民工在對待風險的態度上是厭惡的,對生活、工作態度積極,對自己創業信心剛剛達到平均值。從創業動機維度的四個觀測變量來看,均值全部高于3,這表明這四個都是外出打工的重要原因,也都構成返鄉創業的動機。從資本維度的三個變量分析發現,都低于中間水平3,這表明農民工在返鄉創業中,經濟資本普遍缺乏,技能儲備普遍薄弱,信息資源相對不足,也可能是制約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主要影響因素。在創業環境維度的四個統計變量中,不僅都低于中間水平3,而且周圍成功案例方面,均值僅有1.68,反映出當下許昌市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宣傳力度不夠,缺少成功案例。

(二)交叉分析

進一步使用許昌市農民工基本特征變量與創業維度交叉分析,不難發現性別變量與許昌市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之間的相關性并不明顯,而其他變量與許昌市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之間的相關性較為顯著,例如:不同年齡段對待創業的態度顯著不同,而且創業意愿與年齡呈負相關,年齡處于20歲~30歲之間的農民工創業意愿較強,年齡處于30~40歲之間的農民工創業意愿一般,40歲以上農民工創業意愿最低。文化程度與務工收入都與創業意愿成正相關,例如務工收入越高的農民工,其返鄉創業意愿越強;外出務工時間不同,創業意愿也不盡相同,務工時間在2~10年者返鄉創業意愿最強。這也表明,具備一定文化知識和經濟基礎是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前提和基礎。

(三)實證分析

參考以往研究文獻,結合本次研究目的,“選取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等作為自變量;同時選取“風險承受能力”“創業資金支持”等作為考察變量,構建模型,將因變量設定為Y=0(有返鄉創業意愿),Y=1(無返鄉創業意愿),將自變量分別代入求證結果。

借助SPSS操作軟件,采用逐步回歸方法,將變量帶入模型,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與創業意愿呈正相關的變量有收入水平、社會資本、受教育程度等有正相關,與年齡呈負相關,性別、婚姻等因素影響作用極小。

三、許昌市返鄉農民工創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河南省各地區依據本土特色產業,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時對接本土優勢產業,借助創業帶動就業,形成了許多頗具特色的返鄉創業示范區,如:禹州市鴻暢鎮古建陶瓷產業園、禹州市中瑞農業產業園等,評選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縣16個,示范園區34個,示范項目50個。但是地處河南省的許昌市,創業成效低于平均水平。

(一)創業資金不足

農民工返鄉創業需要有啟動資金做基礎,但調查中發現,許昌市農民工自身存款有限,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由于創業啟動資金缺乏,具有返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對待創業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積累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外出務工,受自身技能限制,積累的資金極其有限。目前,返鄉創業貸款申請手續復雜,貸款限制條件較多,貸款評估過程模糊等問題。例如貸款申請是要求“效益好”“前景好”“項目新”等,這對于農民工創業來講,門檻偏高。

(二)政策了解不夠

我國針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各級政府都出臺有具體的創業補貼措施,但是由于政策信息推廣不到位、宣傳不充分,加之農民工自身獲取政策信息渠道單一、效率低下,且傳播信息會有誤差及不對稱現象,導致農民工創業風險增大。此外,優惠政策沒有因地制宜,不能滿足不同地區的返鄉農民工不同的創業需求,且政策都側重服務于創業前期,好多創業項目創業后期扶持政策不足,導致創業優惠政策收效甚微。

(三)知識技能儲備不足

調查數據中顯示,許昌市農民工整體受教育程度較低,大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進城務工期間,很少有人學習到專業技能,加上農民對提升專業技能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個人知識儲備、社會認知、創業理念不足等限制因素,不能滿足其返鄉創業時對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的要求,導致農民工創業主觀意愿較低,即使有創業意愿,也不足以支撐他們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創新能力不足

近兩年來,受新冠疫情影響,整體經濟態勢不是很好,加上煤礦、化工等行業生產受限,農民工在家鄉創業時,選擇餐飲、商業等傳統創業項目人數較多,競爭激烈。受自身文化程度影響,創新能力不足,選擇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項目人數較少。

四、提升許昌市返鄉農民工創業意愿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落實扶持政策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落實政策的責任人。努力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工作,為返鄉農民工提供政策解讀、創業指導等服務,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返鄉創業。一要轉變觀念,做好返鄉創業服務工作。充分調動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對返鄉創業的農民工給與良好的創業服務。二要簡化創業流程,積極開通綠色通道。對創業審批流程適當簡化,有助于農民工創業項目的快速投產,加速創業目標的實現。三要保障創業資金供給。當地政府應創設專門的創業扶持基金,以政府資金吸引更多的外部資金,緩解創業資金壓力,將創業風險降至農民工可接受范圍之內,同時加大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推行返鄉創業貸款貼息制度,建立農民工信用體系等。

(二)重視人才培養,加強技能培訓

在國家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大背景下,政府應向返鄉創業者提供一些技能學習機會,如通過創業經驗分享會、技術交流會、專業技能培訓會等,提升創業者專業技能和創業成功率,進而提升經濟效應、激發創業熱情,讓農民工返鄉創業進入良性循環。此外,政府要開展為農民工“量身定做”式的培訓,借著“互聯網+農業”的興起,有效引導農民工利用自身農產品,借助電子商務及物流平臺開展創業,充分發揮本土優勢,建立自有品牌,順利實現創業。

(三)搭建溝通平臺,營造創業環境

搭建創業溝通平臺,營造創業環境。各級政府機關應采取多方式對平臺進行宣傳,吸引更多農民工參與平臺的信息交流,在解決農民工群體社交網絡相對狹窄問題的同時,對其創業給予物質資源和精神動力。本土企業也應積極參與共同幫助返鄉創業者實現無障礙信息交流,使農民工創業服務向社會化轉變,在創業者們分享經驗、共享資源的同時,更能夠激發農民工的創業意愿,營造出良好的創業環境,進而推動許昌市農村產業興旺。

(四)強化配套設施,提升創業吸引力

許昌市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本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近年來許昌市農民工返鄉人數的增加與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密不可分。良好居住環境和便利交通條件縮小了農村與城市的生活差距,隨著許昌市農村醫療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地方政府還應繼續將財政資源向農村建設方向傾斜,提升許昌市農村整體居住環境的滿意度,吸引更多農民工返鄉創業。

參考文獻:

[1] 肖興政,趙志彬,李瑩.后脫貧時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研究———以S省G市Z鄉為例[J].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5(06):37-53.

[2] 江潔,薩日娜,宋立中.鄉村振興背景下保險扶貧政策感知對農民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39(08):19-27.

[3] 何良興,張玉利.創業意愿與行為:舒適區和可承擔損失視角的清晰集定性比較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20,41(08):26-42.

[4] 張昊民,董曉琳,馬君.雙創背景下個體成就目標導向對創業傾向及新創企業創新能力的影響[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34(06):97-102.

[作者簡介:張旭(1984—),女,漢族,河南省許昌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責編:趙毅)

猜你喜歡
返鄉創業意愿農民工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充分尊重農民意愿 支持基層創新創造
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現狀、困境及對策研究
農民工返鄉創業金融支持體系研究綜述
高等農業院校大學生返鄉創業障礙性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交際意愿研究回顧與展望
“返鄉創業”,北京邁出扎實一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