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康養基地的評價研究

2024-03-27 11:43宋夢珂武興佳趙希勇
經濟師 2024年2期
關鍵詞:森林康養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

宋夢珂 武興佳 趙希勇

摘 要:森林康養基地是森林康養旅游發展的重要載體,逐漸在我國推廣和流行,對其進行評價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首先對森林康養基地的概念、我國森林康養基地現狀進行了闡述;其次,基于文獻綜述視角,采用文獻分析法明晰了近些年學界有關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評價方法的選擇;再次,對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標準實踐研究進行歸納;最后,從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評價標準的實踐三個層面得出研究結論,并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森林康養 森林康養基地 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F592.3;S78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2-161-02

一、前言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生活及工作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呈現亞健康狀態,此外,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在此背景下,國民的健康、養老等問題亟需得到重視和解決。森林康養旅游作為康養旅游產業重要分支,是旅游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符合人們追求健康的價值理念。森林康養基地作為承載森林康養旅游功能的實體,對其展開科學評價,有助于精準把握不同地區森林康養基地現狀,助力未來我國各地區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工作?;诖?,文章在對森林康養基地概念及現狀介紹的基礎上,主要采用文獻分析法從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評價方法研究、評價標準實踐的研究三個層面展開分析,由此得出研究結論,并進行展望。

二、森林康養基地概念及現狀

(一)森林康養基地概念內涵

19世紀40年代巴登威利斯赫恩鎮(Bad Worishofen)創建了世界上首個森林浴基地,該地區的“氣候療法”被認為森林康養的起源。森林康養旅游是森林旅游的高級階段,有助于實現森林旅游由觀光到旅游體驗的轉變,且具備一定的醫療養生價值。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鄧三龍首次提出“森林康養”這一學術語,認為其是將優質的森林資源與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結合,開展森林康復、休閑、養生等一系列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1]。

森林康養基地作為一類具備康養功效的旅游基地,是康養旅游活動的平臺和載體。劉朝望等(2017)認為其是以森林生態系統和優越的森林資源為依托,利用地方特色,提供多種森林康養保健項目,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雙重需求的特定區域[2]。

(二)我國森林康養基地現狀

森林康養基地極大契合市場需求及國家戰略導向,在我國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2020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四部委聯合公布了第一批共96家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3]。截至2023年5月,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先后公布了八批共計1468家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其中,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1056家,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市10家,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縣(市、區)102家,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鄉(鎮)113家,中國森林康養人家187家,分布于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我國湖南、廣東、四川、貴州等省份優先開展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工作,現如今,四川的玉屏山森林康養基地、七里坪森林康養基地和七曲山森林康養基地等建設成效較好,成為其中的典型案例地區。

三、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上,學者在遵循評價體系構建的科學性、實用性、系統性等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文獻分析、專家咨詢等方法,基于建設適宜性、建設成效、資源狀況等視角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第一,建設適宜性評價上,劉朝望等(2017)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法律法規及專家咨詢的方式,從資源和利用條件層面,選擇森林覆蓋率、空氣負離子含量等16個指標,構建森林康養基地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2]。潘洋劉等(2017)構建包括場地選擇、設施建設、發展規劃3個準則層、選址、管理機制等8個一級指標及森林面積、林分類型等30個二級指標在內的森林康養基地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4]。鄭潔瑋等(2022)基于發展路徑角度,構建了包括基地選址、配套設施、管理機制等10個一級指標、森林面積、場地選擇等40個二級指標的森林康養基地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5]。

第二,建設成效評價上,任紫嫻等(2021)基于旅游APP等評論高頻詞,運用網絡輿情分析法構建了包括所獲榮譽、自然條件、網絡輿情三大評價維度及景區質量等級、森林覆蓋率等8個要素的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成效評價指標體系[6]。羅惠寧等(2021)構建了包括基礎條件、康養產品、運營管理等5個一級指標及選址合理性、基礎設施等25個二級指標在內的貴州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指標體系,對其建設成效展開評價[7]。

第三,資源狀況評價上,潘洋劉等(2018)通過文獻分析和專家問卷咨詢,基于康養功能視角構建包括森林資源、景觀結構等4個準則層及森林面積、植物殺菌素含量等16個指標的森林康養基地資源評價指標體系[8]。王韶晗等(2022)依據國家標準以黑龍江加格達奇森林公園為例,從材質、森林覆蓋率等方面評價其景觀資源質量[9]。Woodall等(2010)根據森林健康指標對美國北部森林資源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10]。Zirlewagen等(2007)通過土壤、植被等指標,對薩克森州森林康養資源進行綜合評價[11]。

綜合來看,學者基于上述三種視角的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相似之處。在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上,多選用二級或三級的層級劃分形式。在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上,較多涉及森林覆蓋率等自然條件、配套設施等設施條件以及康養產品等產品條件等。另外,森林康養基地資源評價十分注重森林自然景觀資源評價,建設適宜性和建設成效評價相較于資源評價,其評價指標體系經常涵蓋運營管理等指標,指標范圍較廣泛。

四、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方法研究

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國內學者多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熵權法等確定權重,在劃分評價等級的基礎上,根據所選指標的性質,采用問卷調查、專家評分、物理測量等方法對案例地區進行綜合評價[2,4,5,7]。此外,任紫嫻等(2021)運用語言處理NLPIR平臺對引擎高頻詞語義轉換以進行情感傾向分析,實現對所抓取文本的分值匹配,豐富森林康養基地評估方法[6]。王韶晗等(2022)創新性運用層次分析——主成分分析——語義差異分析耦合法(AHP-PCA-SD),結合調查問卷收集的數據,評估森林公園康養景觀質量[9]。Woodall(2010)和Zirlewagen(2007)分別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引入空中調查法和加入線性回歸模型,對案例地展開綜合評估[10,11]。

五、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標準實踐的研究

我國關于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標準實踐的研究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形成高度統一、權威的標準體系,但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及其附屬機構等正進行積極的探索。如原國家旅游局于2016年頒布的《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LB/T 051-2016)中指出康養旅游示范基地需在環境、旅游服務管理等方面滿足基本要求。原國家林業局于2018年頒布了《森林康養基地質量評定》(LY/T 2934-2018)行業標準,具體評定內容包括森林質量等場地選址的合理性、森林康養產品與設施等建設內容的完整性等方面,并對各項目指標進行了量化。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于2020年頒布了《國家森林康養基地認定辦法》(T/LYCY 014-2020)團體標準,其認定評價內容包括森林康養基地的環境質量、產品與服務、經營管理等。四川、貴州、福建等省份亦十分重視地方標準的制定和頒布,如《貴州省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規范》(DB52/T 1198-2017)《四川省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資源條件》(DBS1/T 2262-2016)等。綜合來看,我國森林康養基地標準多基于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的總體視角,指標范圍通常包括場地選址、設施與服務、森林康養產品等內容。

六、結論與展望

通過文獻分析法對森林康養基地評價的相關文獻進行回顧,對其相關行業、團體標準進行歸納,得出如下結論:第一,國內學者陸續構建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適宜性等評價指標體系,聚焦多元維度、引入多元評價指標,但尚未形成統一、權威的評價指標體系。第二,國內學者多運用層次分析法(AHP)等基本方法對康養區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其定量研究方法有待進一步拓展。第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陸續頒布森林康養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助力森林康養基地的評價認證工作,但相關標準仍不夠全面。

我國森林康養基地評價領域研究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補足或創新:第一,持續豐富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成果,在綜合比較分析的基礎上,確定認可度高、適用性強的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適宜性、建設成效、資源狀況等評價指標體系。第二,評價方法研究上,除了利用層次分析法(AHP)等基本評價方法,還應借助GIS、線性回歸等工具手段,結合客觀數據等,基于區域視角比較各森林康養基地的優劣勢、差異性、資源空間分布特征等,增加評價結果的可靠性。第三,邀請多學科領域專家,設立專門的認證評審委員會,聯合制定出統一、規范的富含服務質量認證、康養設施建設等技術要點及具有不同側重點的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評價認證標準。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黑龍江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對策研究”(18GLB019)。]

參考文獻:

[1] 鄧三龍.森林康養的理論研究與實踐[J].世界林業研究,2016,29(06):1-6.

[2] 劉朝望,王道陽,喬永強.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探究[J].林業資源管理,2017(02):93-96+156.

[3] 李祗輝.韓國森林療愈服務體系建設及其對我國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啟示[J].林業調查規劃,2021,46(05):59-64.

[4] 潘洋劉,曾進,文野,等.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林業資源管理,2017(05):101-107.

[5] 鄭潔瑋,劉新科,陳蓮好.基于發展路徑的森林康養基地評價體系探討[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22,41(02):13-16.

[6] 任紫嫻,李學武,陳一碩,等.基于網絡輿情的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成效分析[J].林業資源管理,2021(03):28-32.

[7] 羅惠寧,肖旭,李志,等.貴州省級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評定指標體系[J].中國城市林業,2021,19(05):118-124.

[8] 潘洋劉,劉苑秋,曾進,等.基于康養功能的森林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林業經濟,2018,40(08):53-57+107.

[9] 王韶晗,宋爽,石夢溪,等.城郊森林公園康養景觀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以黑龍江加格達奇國家森林公園為例[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22,50(12):60-65.

[10] Woodall C W,Morin R S, Steinman J R,et al. Comparing evaluations of forest health based on aerial surveys and field inventories:Oak forests in the Northern United States[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0,10(3):713-718.

[11] Zirlewagen D, Raben G,Weise M.Zoning of forest health conditions based on a set of soil,topographic and vegetation parameter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7,248(1):43-55.

[作者簡介:宋夢珂,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武興佳,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通訊作者:趙希勇,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森林康養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
安化縣芙蓉國有林場可持續發展策略探討
四川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思考與建議
伊春市森林康養旅游發展對策研究
森林康養產業經濟帶動性與環保型方案研究
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民辦高職院校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工程咨詢企業可持續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新常態下大型煤炭企業生態競爭力實證分析
評價機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