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蘇與融入,工業遺產耦合社區生活
——上海松江“云間糧倉”的啟發

2024-03-27 09:05馬心成MAXincheng李童琳LITonglin汪留成WANGLiucheng
住宅科技 2024年3期
關鍵詞:生活圈糧倉遺產

■ 馬心成 MA Xincheng 李童琳 LI Tonglin 汪留成 WANG Liucheng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國經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逐漸由商品生產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人類進入后工業時代。城市中眾多的傳統工業、企業先后衰退或者遷移,留下了大量的工業廢棄地及建筑,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制約了城市的有序發展。這其中不乏具有特殊歷史地位的建筑或場地,它們往往見證著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歷史進程,對城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如何改造再利用這些工業廢棄建筑,化消極為積極,變廢為寶,成為目前城市發展建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城鎮化進入存量提質的轉型發展新階段,城市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存,亟須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揭示了我國新時期城市發展的宗旨、主體和根本目的[1]。對于一些工業記憶濃厚的老城區,建設過程中若能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分類施策,將工業遺產的活化利用與社區生活服務相結合,可進一步完善社區生活圈多樣性,提升社區服務品質,使工業遺產的場所精神得以在社區中延續。

1 存量:工業遺產的產生及保護

1.1 工業遺產的內涵

關于工業遺產,《下塔吉爾憲章》給出了比較科學的定義:凡為工業活動所造建筑與結構、此類建筑與結構中所含工藝和工具及這類建筑與結構所處城鎮與景觀,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質和非物質表現,均具備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一闡述反映了國際社會關于工業遺產的基本概念。簡言之,工業遺產是一定歷史時期保留下來的具有歷史、科技、社會、建筑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明遺存。這些遺存包括建筑和機械,廠房,生產作坊、工廠礦場及加工提煉遺址,倉庫貨棧,生產、轉換和使用的場所,交通運輸及其基礎設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與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2]

1.2 工業遺產的產生

資源供給、產品需求等客觀條件的變化會引起產業在空間和時間維度上的轉移。依據性質和動力的不同,可以將產業轉移分為擴張式轉移和撤退式轉移。其中:擴張式轉移是以占領市場、擴大產能為動力,是成長式轉移;而撤退式轉移是迫于競爭壓力,為實現最優退出而被迫對外轉移。

產業的演進遵循勞動密集—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的路徑[3]。工業革命以來,公認的產業轉移一共有4 次,即:英國轉移至歐洲大陸及美國(19 世紀上半葉)、美國轉移至歐洲大陸及日本(19 世紀50 年代)、美國和日本轉移至“亞洲四小龍”(19 世紀末)、 “亞洲四小龍”轉向中國沿海及內地。如今,新的產業轉移則出現了從中國東南沿海到中國內陸及東南亞的趨勢。國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中的安徽承接沿海工業、河北承接北京產能、廣東發展非珠區域,以及國際上的“一帶一路”戰略,均為此次產業轉移的表現。隨著產業轉移,原有的車間、工廠、倉庫、礦場、碼頭等生產設施逐漸破敗并失去活力,大量的工業遺產由此產生。

1.3 工業遺產價值及保護

1.3.1 工業遺產的價值

工業遺產作為工業活動的見證,是人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并且在建筑、工程、制造及規劃等領域,具有歷史、技術和科學價值。因此,城市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應以對工業遺產資源潛在價值的認識與評估為基礎[4]。通過對工業遺產見證意義、歷史意義、工業文化的重新評估與挖掘,將工業遺產轉化為文化遺產,以更好地發揮其歷史文化價值、社會情感價值、技術美學價值、經濟價值及生態價值。

1.3.2 工業遺產保護

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發源地,最早在19 世紀中期就開始重視工業遺產保護的議題。20 世紀50 年代,英國伯明翰大學唐納德·達德利(Donald Dudley)教授率先提出“工業考古學”概念,并得到英國專業考古機構認可。之后,歐美國家紛紛成立工業考古學會、工業遺產保護組織等,致力研究“由工業革命產生的早期遺存”。經過努力,越來越多的工業遺產被大眾知曉,并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5]。

1.4 我國工業遺產特征

我國工業化起步相較于西方略顯滯后,歷史較短。鴉片戰爭后,西方殖民者開始在中國沿海開設工廠和船塢;19 世紀60 年代,洋務派在南方沿海興辦實業(包括江南制造局、馬尾造船廠等),揭開了中國近代工業的序幕;民國時期,不少民族資本家提出實業救國,紛紛開辦民族企業[6];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逐漸有了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這批工業企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已經轉型或者廢棄,留下了大批具有濃重計劃經濟色彩及鮮明時代特色的工業遺產。

當前,我國大致處在工業化發展的中后期,部分城市的經濟社會結構正經歷著從制造業為主向服務業為主的轉變。這種轉變必然伴隨著產業布局、社會形態、意識行為的變化。然而,現階段我國對工業遺產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工業旅游、辦公、博物展覽、創意產業等領域,而與居住社區的結合利用較少。隨著社區生活圈及人民城市理念的普及,筆者認為,我國工業建筑遺產的再利用需要糅合國土、規劃、建筑、經濟、文創、旅游等多個學科領域,在順應工業歷史文脈挖掘工業記憶、關注場地環境及景觀、重視工藝流程及構筑物的基礎上,將工業遺產的活化利用融入社區生活,以進一步提高社區群眾滿意度,并促進工業遺產保護成為共識。

2 短板:社區生活圈亟待豐富

2.1 社區生活圈理念

2016 年8 月,上海市發布全國首個《上海市15 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試行)》[7](以下簡稱《導則》)。根據主導功能不同,將社區分為居住、商務、科創和產業4 種類型;指出15 min 社區生活圈為社區設施建設的基本單元,即在15 min步行范圍內形成便捷舒適的生活平臺,為市民提供方便舒適的高品質社區服務。2018 年1 月,《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 年)》[8]正式發布,將對公共活動中心劃分為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區中心和社區中心4 個層級;同時,以中心行政區、主城片區、城鎮圈為單元配置區級公共服務設施,以社區生活圈為單元配置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商務部等13 部門于2023 年7 月印發《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9](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堅持“因城施策、一圈一策”原則,按照“試點帶動、典型引路、全面推開”的路徑,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讓居民生活更舒心。

2.2 公共設施短板補齊政策

在房地產高速發展時期,受經濟利益驅使,各地新建了大量商品住宅;但社區內公共配套設施因收益不高而滯后欠缺,存在品質不高、種類不全、利用率不足、公益性與社會性設施分離等短板。

針對社區短板,《行動計劃》要求“釋放各類經營用房資源,加快出租轉讓、改造開發,支持統一招商、運營、管理。充分利用周邊空置或過剩的舊廠房、倉庫,以及閑置土地等,通過調整或兼容土地用途,改建一批貼近居民生活、綜合服務型的社區商業中心、鄰里中心等便民服務設施。鼓勵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娛樂健身等場所適當延長開放時間,提高設施使用率”;《導則》也提出“已建地區在規劃方面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分類施策的原則,迎合社區需求論證改造可行性。針對與導則相關指標的差距,通過對既有建成設施的共享、開放及設施補充提升等方式補齊短板、提高品質”。

3 糅合:工業遺產耦合社區生活

3.1 工業遺產順應變化

產業轉移及升級導致眾多傳統工業基地和街區走向衰退,新型服務型居住社區涌現。正如賴特的“有機建筑理論”所論述的,“建筑與一切有機生命相類似,總是處在一個連續不斷的發展進化之中,建筑應該是不斷地隨周圍條件改變而進行變化、修改、增補,而不是自它一建成就可以一成不變的屹立在那里”。工業遺產的改造再利用就是要順應時代變化,在挖掘其經濟、歷史、文化及生態價值的基礎上,進行活化再利用。

在15 min 生活圈內因地制宜地發展文化、娛樂、休閑、社交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業態,從發展“一店一早”、補齊“一菜一修”、服務“一老一少”入手,推動15 min 便民生活圈與養老托育圈、文化休閑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務圈、快遞服務圈交織融合,營造多元化、多層次的生活場景。例如:建立多層級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完善體育館、圖書館、博物館、地區醫院等設施,以滿足居民文體、醫療等需求;增加社區中心的可達性,確保社區生活圈步行可達、地區中心公共交通可達[7]。

3.2 工業遺產復蘇融入社區生活圈

現階段,我國對工業遺產活化利用的發力點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區工業遺產旅游、創意辦公、博物展覽、酒店娛樂等領域。以上海為例,目前已完成活化再利用的項目如楊浦濱江生活秀帶、虹口1933 老場坊、盧灣田子坊、普陀M50、上海德必產業園等,普遍位于市中心商務辦公、會展等基因濃厚的區域,而對于近郊的眾多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涉及較少。業態重視經濟收益及商務辦公會展等功能,政府公益性質業態明顯融入不足,與普通社區居民生活距離也比較疏遠。

因此,將工業遺產再利用融入社區生活圈,促進社區公益性設施與工業遺產活化利用結合,有助于眾多工業遺產與養老托育、文化休閑、健康健身等生活圈層的糅合,更加具有普適性。這種融合有利于打破社區與工業遺產的邊界,讓工業文化血液流淌在社區中;有利于發揮工業建筑改造支持特色化、多元化市場主體發展,提高社區生活便利性;也有利于結合公益設施改造建設養老服務中心,發展社區食堂服務“一老一少”。此外,遠程辦公、兼職就業、線上培訓等平臺結合低成本的工業建筑改造升級,有利于創意文化、創新網紅店、精品店等業態發展,可促進居民就近就業,緩解當前就業壓力。對工業遺產活化再利用以適應社區生活,可減少財政支出,緩解財政壓力;同時,可避免大拆大建,減輕對周邊居民的干擾。

3.3 政策支持與實施策略

社區文化建設作為城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切入點,與城區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社區生活的豐富、功能的完善、服務的提升,有助于擴大消費增加就業,助力社區從生產型轉變為服務消費型。

隨著大規模的舊城區改造及經濟結構調整,城區內工業建筑大多已被拆除,但還有一部分老廠房、老倉庫零星分散在城市的各個區域,客觀上要求加快舊工業建筑的更新改造和利用。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引導,如釋放工業遺產建筑資源,調整兼容土地用途,合理改造開發以加快出租轉讓,并引入專業運營商進行統一管理運營。將社區公共服務建設(如社區文化中心、圖書閱覽、娛樂健身等)與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有效結合起來,使老工業建筑重新獲得新生;同時,延長開放時間以增加使用率,促進與其他商業服務設施的互補,拉動經濟;此外,可給予微利、公益設施相應的政策優惠、房租減免,合理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落實相關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支持政策,從而增強工業遺產類社區生活圈的豐富度與親民性,提升社區服務精細化水平。

工業遺產與社區生活圈的融合作為城市更新研究中的新領域,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立法者難以預料的情況。這就需要加大公眾參與立法、參與法律解釋的力度,注重規劃師、建筑師、政府部門、投資者、居民等多方主體共同總結示范案例經驗。通過暢通公眾參與立法通道,提高法律法規的合理性和正義性,增強人們自覺遵守的意愿,促使工業遺產再利用與社區生活圈的結合實踐在法律法規的調整下良性發展,減少工業遺產活化利用過程中的社會矛盾與風險[10]。

4 實證案例:上?!霸崎g糧倉”耦合社區生活

4.1 背景介紹

4.1.1 農業文化,糧倉記憶

“云間糧倉”位于上海市松江區松匯東路327 號。松江享有“賦稅半天下”的美譽,工業記憶與“魚米之鄉”的文脈在此交匯。自明朝起,這里成為漕運糧食來源地及中轉地;20世紀50—90 年代,南門糧庫、松江米廠、松江面粉廠等企業相繼成立,松江成為糧食儲存及加工集聚區;然而到20 世紀90 年代末,糧庫功能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片區開始衰退并被分配給眾多小業主,五金、廣告、倉儲逐漸成為主導業態;再后來,這些業態也慢慢蕭條[9]。

4.1.2 場地概況

“云間糧倉”場地呈“L”形(圖1),東、北兩側為成熟居住小區,西側為通波塘及居住小區,南側為待拆遷村落及滬昆鐵路(滬昆規劃南移與滬杭高鐵、滬蘇湖高鐵共同組建新的松江樞紐)?;刂苓呉跃幼^為主,配套設施主要有中小學、沿街商鋪、小型購物廣場等,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但品質不高,各類服務設施亟待完善,主要缺失社區公共活動廣場、運動健身設施、文化活動設施、中高端餐飲、社區休閑步道、公共綠地、社區食堂等。

圖1 “云間糧倉”周邊狀況

4.1.3 改造升級方案確定

社區生活圈要求構建高效復合、共享共贏、多層次多類型的社區服務體系,需覆蓋社區全體成員,服務功能完善、服務主體多元、服務質量較高,以滿足不同類型社區、全年齡段人群多層次、多元化和多樣化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一方面,可通過現狀對比目標、圈層評估(圖2)及民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方式,尋找社區服務短板并建立動態的“短板清單”;另一方面,需要規土部門、設計單位、社區居民等多方參與行動方案編制,并定期對推進情況進行評估,以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指引行動方案不斷更新完善。

圖2 社區設施圈層分布[7]

在云間糧倉改造方案形成過程中,松江投促中心主動參與,協調設計部門、開發企業、政府部門、原廠區領導及群眾等各方意見,及時發現并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各類問題,綜合解決了產權難題、修繕難題和招商布局難題。經多方比選,最終選定修舊如舊的改造方案,保留老糧倉墻面的斑駁,突出碩大的瓦屋面及內部木構件,并將筒倉作為園區的標志及背景,不僅避免了大拆大建,也保留了對糧倉的記憶;同時,業態引入強調其氣質與工業遺產性格的匹配,注重業態對社區生活的補充,實現餐飲、娛樂、文化、體育、休閑等多業態的混合與協調,豐富社區生活。

4.2 糧倉記憶融入社區生活

根據改造方案,將糧倉作為園區主題及背景,突出老糧倉的磚瓦,從正面及頂部視角看去,頗有年代感;同時,對內部的木質柱子及桁架椽子保持原樣,結構邏輯簡潔清晰 。新的建筑材料與原有的磚木結構間的區分清晰明了,營造出一種新舊材料相互碰撞又和諧相處的氛圍(圖3)。

圖3 糧倉記憶

園區內部業態分布主要有:特色農產品展銷、酒店住宿、特色餐飲、游泳健身、中醫服務、舞蹈瑜伽、咖啡休閑、云間書院、兒童培訓、藝術展覽等。業態貼近社區生活且種類豐富,“云間糧倉”也被評為社區居民家門口的好去處和夜游上海好去處。啤酒阿姨將啤酒文化博物館與糧倉的糧食文化結合,在品嘗來自世界各地啤酒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其釀造過程,增加消費者的親臨感;直徑近6 m、高24 m 的筒倉被改造成酒店,另外兩棟建筑也被改造為谷倉酒店和民宿,住宿時能夠深切感受到濃厚的工業風及糧食文化;洛克籃球公園、源霖網球公園、攀巖、云間游泳館、乒乓球俱樂部、自行車俱樂部等運動元素的注入,賦予了園區青春的活力,豐富了社區居民的運動體驗;農夫市集、研學、文創、云間書院等資源的引入,有助于孵化新產業并增加就業,從而更好地服務社區文化生活,拉近工業遺產與社區生活就業的距離[10];展館、劇場為各類藝術交流活動提供了較好的場地,也方便附近的松江大學城與社會互動交流;原來的晾曬場被改造成廣場,供老人、孩童活動,增強了園區夜間服務社區居民的功能,并帶動夜間經濟;康養、保健理療業態的引入則促進了社區群眾的健康消費(圖4)。

圖4 “云間糧倉”豐富社區生活

“云間糧倉”的各類服務設施有助于提升社區服務品質,改善社區消費環境,創新社區消費場景,繁榮社區商業。將工業遺產、糧食文化融入社區生活,老職工們欣慰原來樸素的建筑得以保留,留住了當年糧倉的記憶;周邊居民慶幸蕭條廢棄的廠區成為家門口的好去處;入駐商家找到了具有歷史格調的營業場所;設計師、高校則發現了展現自我的市場化平臺。

4.3 問題與建議

當然,現階段的改造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開放性不足、可達性受限、公益性設施缺失等,需要進一步改進。

4.3.1 開放性不足、可達性受限

西側通波塘及封閉式小區、南側人民河及現狀滬昆鐵路增加了社區居民進入園區的難度,疏遠了園區與社區的距離。通波塘、人民河圍成的“L”形濱水空間成為園區的休閑步道,但園區內部步道與外部空間并未貫通,交通網絡不完善,導致與周邊社區聯系不密切;園區采用有圍墻封閉式管理,在空間上與周邊社區只有出入口兩個互動點,步行前往的距離較遠,沒有形成開放的線面式的聯系。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園區與社區的融合并不充分,更具生活氣息的便利店、早餐服務、平價維修、社區食堂等隨意性消費難以繁榮。

建議打造宜人豐富的步行場景,連通園區濱河空間與周邊社區步行系統,形成舒適的步行網絡系統,增加園區的可達性;同時,采用軟隔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打破園區與周邊社區的邊界,促進工業遺產活化利用與社區生活的融合,繁榮社區商業,方便居民生活。

4.3.2 公益性設施缺失

園區內部設施以商業化運行為主,而政府公益性設施并未同工業遺產再利用有效結合。社區生活要求的圖書閱覽、衛生服務、養老照料、老年活動、生活服務、社區食堂等業態缺失,服務人群的覆蓋面也相對受到限制。這就導致園區與社區的隔閡,社區生活與社區文化難以融入園區。

建議將政府公益類設施導入“云間糧倉”,公益服務與工業遺產保護緊密結合,將糧食文化、工業精神文脈傳承于社區生活。

5 結語

隨著產業轉移與升級,大量的工業建筑被廢棄,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工業遺產的再利用與社區生活圈的豐富完善具有天然互補性,這種互補有助于促進工業記憶、工業文化在社區生活中延續,塑造獨特的場所精神。

通過社區居民議事協商機制,充分聽取民意,摸清“有什么、缺什么”,研究“補什么,怎么補”,并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制定相關政策,規范工業遺產的活化利用,減輕社會風險,促進社會和諧。在居住社區,發揮社會和政府等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地將社區生活需求與工業遺產活化利用充分融合,建設開放型、多層次、便捷可達的社區服務系統,從而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豐富社區生活,實現“人民城市”愿景。

猜你喜歡
生活圈糧倉遺產
一段從“幼兒生活圈”開始的特別時光——淺談促進小班幼兒開學適應的共育策略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區生活圈劃分研究
好糧倉就是硬底氣
遺產怎么分
廣州周邊:價格洼地!“一小時”生活圈 7字頭置業廣州后花園
糧倉
千萬遺產
糧倉
樹懶的糧倉
當動物走進人類的生活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