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敘事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對高職護生人文關懷影響的研究*

2024-03-29 09:11何葉成張春梅孫宏玉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4年6期
關鍵詞:關懷人文能力

姚 娟 何葉成 周 萍 張春梅 孫宏玉

1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蘇州市 215009; 2 北京大學護理學院

人文關懷能力是護理人員的執業核心能力,作為臨床護士的后備力量,護生的人文關懷能力與為不同患者提供護理的質量密切相關。加強護理人文關懷教育,提高護生人文關懷能力,既符合當前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趨勢,更是護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將人文關懷教學與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是開展人文護理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的關鍵[1]。敘事教育關注教學的主觀體驗,有利于對理論中抽象概念的表達,促進學生人文關懷品質的培養和提升[2]。研究表明[3],聯合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要優于單一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為充分發揮專業課程育人作用,我校對《護理技能強化與拓展》課程進行改革,以敘事教育為主導,整合多種以學生為主體且具有發展性的教學方法,以混合教學的形式進行基礎護理操作實訓課程教學,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選取我校2019級和2020級護理專業兩個行政班94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采取目的抽樣法,將2020級護理班設為觀察組,2019級護理班設為對照組。觀察組48名,女 39名,男 9名,平均年齡(19.93±0.89)歲。對照組46名,女39名,男7名,平均年齡(19.96±0.96)歲。兩組護生一般資料、護理人文關懷,意識、人文關懷能力各維度及總分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課程介紹:《護理技能強化與拓展》是護理專業必修課,其目的是在單個護理技能訓練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護理理論與技術完成臨床常見疾病的基礎護理。課程內容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項目設計以入院與出院護理、院內感染防控、生活護理、給藥護理、搶救配合技術等為線索進行模塊項目化教學。課程開設于第四學期,安排在學生臨床頂崗實習前,旨在強化12項基礎護理操作流程,拓展臨床思維,提高學生臨床頂崗實習適應性。課程安排均為校內實訓課,總課時為16個學時,2個學時/次,由于疫情推遲返校,2個班級采用超星學習通、騰訊會議、教學QQ群等設備平臺進行在線教學,返校后再集中實訓的線上指引反思線下實訓強化的混合教學方式。

1.2.2 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方法:按照傳統的案例教學、操作視頻講解、操作答疑等方式進行。課前,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挑選臨床案例并提出問題,超星學習通發布學習內容,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完成案例分析并解答有關問題。課中,教師通過騰訊會議直播課進行教學案例涉及操作的講解,根據學生的回答有針對性地進行答疑并給予合理化建議。課后,根據視頻學習和案例分析結果,對相關操作流程和要點進行梳理。通過課前和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在線學習階段的課程成績評價。

1.2.3 觀察組采取敘述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模式: 以郭瑜潔等[4]的護理人文關懷教學模式為指導,結合《護理技能強化與拓展》課程的實訓要求以及學生實習需求創設了“故事講述型”敘事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模式(見圖1)。

圖1 敘事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模式

依據創設故事、理解共情、討論交流、反思內化為課堂教學設計主線,將關懷教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具體做法如下:(1)教學準備。課程開始前,進行敘事教學素材選擇和確認、教學任務安排及學生關懷學習小組的組建。①基于臨床平行病歷的敘事教學素材選擇。選取王平主編的《溫暖生命》平行病歷選輯中的12個故事,結合我校人文護理實踐教學案例庫資源,選取和關懷知識點、技能操作項目相關的內容,按照教學目標挑選整合,創設故事。②安排教學任務。課程共16個學時,8次教學安排,第1次課進行敘事教學方法的介紹,小組抽簽領取本組匯報分享的臨床案例故事(敘事教育素材)。第2~7次課,每次課堂教學選擇2組同學進行講述、分享,完成12項基礎護理操作及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和拓展。第8次課進行課程總結反思,邀請每位同學分享感悟。③組建關懷學習小組。依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教師和課代表討論下進行微調,平衡各組學生的綜合能力,將48名學生分為12個關懷學習小組,由組員選出組長1名。(2)教學實施。課前,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平臺提前1周發布臨床案例故事、教學引導問題和具體學習要求。其中,教學引導以SHARE框架[5]為指導,根據操作項目和故事情境提出問題(見表1)。要求學生提前通過學習通自學,熟悉、回憶操作流程和要點,作業形式反饋操作步驟疑難點。本次課程任務小組,根據敘事化處理后的文本故事,搜索與文本內容匹配的圖片和背景音樂,以講述的方式,制作電子故事,方式不限,時間5min,教師全程參與指導視頻的制作。同時,根據教學引導問題,組內學習、討論后制作PPT,做好課堂匯報準備。課中,教師和學生登錄騰訊會議,全程視頻直播,交流、討論電子故事。教師通過平臺播放電子故事,任務小組針對課前組內討論結果進行教學引導問題的匯報,其他小組學生針對匯報內容進行討論、交流,教師針對故事進行總結,展開合理化建議和指導。最后根據作業反饋,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選取片段化操作視頻進行操作步驟疑難點答疑和講解。課后,學生根據課堂講解和自身感悟,按照知識、技能、素質三個教學目標對敘事故事進行反思總結,強調幫助、理解、尊重、成長等人文元素。同時,對相關操作流程和要點進行梳理,增加操作流程熟練度。(3)教學評價。過程評價重視臨床案例故事背后的教學目的及效果的呈現,使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其中。終結評價突出質性評價特點,通過書寫課程反思日志,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收獲及教學方法的滿意度。

表1 敘事教育—臨床故事素材的應用(以給藥護理操作模塊—靜脈輸液法為例)

1.3 評價方法

1.3.1 評價工具:(1)人文關懷意識量表 采用Jan Nyberg 研制的關懷意識量表[6],該量表共18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從“沒有”到“總是”分別賦值 1、2、3、4、5 分,得分越高,表明關懷意識越強。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2。(2)人文關懷能力量表(CAI):采用護理學家Nkongho于1990年編制并發表的研究工具,許娟[7](2008年)漢化的版本。該量表共37個條目,由理解、耐心、勇氣3個維度構成。按照Likert 7級評分制,“完全同意”為7分,“完全不同意”為1分,其中13個條目需反向計分,總分越高表明關懷能力越強。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4。(3)教學效果評價:自行設計教學效果評價問卷對觀察組護生進行教學實踐效果的調查。問卷涉及教學策略對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3個維度的影響。

1.3.2 調查方法:在課程開展前后,通過問卷星對兩組學生進行人文關懷意識和人文關懷能力量表調查,在觀察組結課后進行教學效果評價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94份,在規定的時間內統一回收,收回有效問卷94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使用頻數和百分比進行統計描述,實施前后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人文關懷意識和人文關懷能力評分比較 兩組學生在人文關懷意識、人文關懷能力總分及認知、勇氣維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人文關懷意識和能力評分比較分)

2.2 觀察組教學效果評價 敘事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在《護理技能強化與拓展》課程的教學中,得到了學生的認可,見表3。

3 討論

3.1 敘事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能增強高職護生人文關懷意識,提高人文關懷能力 敘事教育是一種特殊的護理實踐教學方法,通過對經驗故事的描述和分析,解釋教育現象,挖掘護理教育的人文內涵[8]。敘事教育促進了人文護理教學由教師知識傳授向學生情感體驗的轉變,極大地提高了護理專業學生關懷能力培養效果[9-10]。本研究以臨床故事為載體,讓學生參與故事的制作、分享、交流、反思全過程。將傳統教學中沒有情感的案例變為具有豐富體驗元素的故事,將教學內容、目標、問題隱藏在故事情境中,用聲音、圖像等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形象直觀地再現故事情境,使其不自覺地產生心理認同。整個過程提高了學生對情感的觀察、理解、表達和調控能力,培養了學生對自己、他人、人際間情感變化的敏感性,促使人文關懷意識的產生,在護患關系的構建中形成關懷感知和關懷責任。教師借鑒SHARE人文關懷框架[5]對學生開展問題導向教學,增加人文關懷知識和能力的輸出效果。SHARE框架具體內容為:S感知患者需求,H幫助患者走出困境,A與患者共情、同理心,R尊重患者隱私,E主動告知。在教學中,通過框架指引對故事情境中的健康護理問題進行設問引導,讓學生綜合運用護理操作技術知識和人文關懷知識,從生理、心理、社會、自然等方面了解患者的需求,給予專業幫助和指導,通過學生間、師生間的關懷性討論交流活動,形成全面、安全、有效的護理健康計劃。這個過程幫助學生對護理專業知識、人文關懷知識的理解、轉化和應用;通過挖掘故事背后的內容,培養了人文關懷情感、態度和職業價值觀,推動了人文關懷能力的形成。敘事教育強調在情境中體驗和反思。課后學生根據課堂講解和自身感悟對案例故事進行反思,通過幫助、理解、尊重、成長等促進關懷思維的進一步深化,加快人文關懷知識向人文關懷行為的轉化。安排結課分享環節,邀請每位同學參與,豐富了學生對生死、疾苦的理解和認知,促進人文關懷能力持久內化。同時學生在關懷學習小組中互助學習,促進理解、產生移情、相互支持,也能近距離真實感受關懷的傳遞。敘事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體驗、共情、反思、感悟不斷增加人文關懷敏感度,增強自身關懷意識,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

3.2 敘事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能促進高職護生多元智能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 注重人的全面發展是高職教觀的重要內容,也是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遵循的基本理念?,F代職業教育倡導職業者發展的普適性和可遷移性,重視能力培養的全面性[11]。敘事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模式把單一的護理技能訓練變成了豐富的實踐故事體驗,學生要解決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需要在深層次的剖析、反復的思考中,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利于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不斷地探索發現中提高臨床思維能力。通過電子故事的制作,加強了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培養,增加了對音樂和節奏的敏感度,陶冶情操、豐富情感的同時促進形象思維能力的產生。電子故事的制作和內容匯報,以關懷小組作為一個整體,小組成員和同伴的相處,問題解決及分歧的處理,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討論教學法的應用促進了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克服了部分學生交流中的膽怯心理,增強了人際交往的心理儲備。反思教學法的開展,讓學生主動自我覺察,學會客觀認知評價自己,讓自己和專業產生連接,有意識地規劃職業發展方向,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增加對護理專業的認識和情感。敘事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模式加強了學生應變能力和對專業知識、人文知識靈活應用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臨床實踐的適應性,增強臨床實習階段的核心競爭力。

加強護理專業學生關懷能力的培養是高等護理教育與臨床實踐接軌的必然要求。敘事教育主導的多元發展教學模式以“故事講述”為主要形式,在課程實施中通過案例故事教學、問題導向教學、體驗教學、討論教學和反思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鼓勵引導學生體驗感受、積極思考、勇于探索,實踐對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促進多元智能的發展,實現護理人文素質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歡
關懷人文能力
人文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現代就是細枝末節的關懷
人文紹興
情傾贛鄱 殷殷關懷
人文社科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珍惜信任 傳遞關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