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以《三國演義》為例

2024-04-01 20:14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大柳塔第四小學邢美榮
天津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三國演義劉備章節

■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大柳塔第四小學 邢美榮

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培養多元思維方式、塑造優秀的道德品質具有綜合的促進作用。教師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能夠為學生引領具體的閱讀方向,提高學生閱讀的計劃性和投入性。同時,在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書籍內容以及學生的知識素養和興趣愛好設置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一、抓住書籍脈絡,進行閱讀引導

整本書具有內容豐富、人物眾多、情節復雜等特點,學生閱讀經驗不足,在閱讀之前普遍缺乏明確的方向,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而每本書都有前言部分,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全書的主要內容,提煉全書的思想主旨。在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一資源仔細閱讀前言部分,了解整本書的整體脈絡,形成宏觀的閱讀思路,制定宏觀的閱讀計劃。

例如,在進行《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時,教師可以設計“整體導讀”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書籍的整體脈絡。本書的前言內容為“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參與鎮壓黃巾軍。后來董卓進入朝堂,把持朝政。曹操、袁紹等共同討伐董卓……赤壁之戰時,孫權和劉備聯盟,打敗了曹操,隨后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托孤于諸葛亮,諸葛亮六出祁山,病逝于五丈原……”根據這些內容,教師可以分別設計以下閱讀任務:《三國演義》故事的時間跨度;《三國演義》的主要人物;《三國演義》的主要事件。

學生可以從這些角度分析前言內容,首先認識到故事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開始,到西晉建立,三國歸一結束,時間跨度近一百年。其次梳理出書籍的主要人物有劉備、諸葛亮、曹操、關羽、張飛等。最后,按照先后順序梳理主要事件:黃巾起義、討伐董卓、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六出祁山、三國歸晉等。

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課時,讓學生合理分配時間展開閱讀。比如,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篇幅相對較少,屬于故事的初始階段,那么學生可以作為一個專題閱讀。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屬于全書中間部分的主要內容;六出祁山是全書后半部分的主要內容,這些故事在全書都占據較大的比重,學生可以重點閱讀。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教師充分利用整本書的前沿內容,設計宏觀層面的閱讀計劃,讓學生擁有明確的閱讀方向。

二、設計思維導圖,引領細節閱讀思路

一方面,整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會講述具體的故事,有著大量的人物和完整的情節。另一方面,整本書的各個章節具有前后關聯、層層推進的關系。因此,教師可以從這些角度入手,利用思維導圖設計細節層面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具體概括具體章節和相關章節的內容,構建完整的閱讀框架,讓學生獲得充實的閱讀收獲。例如,在《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設計“具體歸納”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整本書的細節。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單一章節的內容。比如,在閱讀“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這一回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設計以下閱讀任務:桃園三結義的主要人物,以及這些人物的生活背景;桃園三結義的地點、起因、經過和結果;桃園三結義后劉、關、張的后續故事。根據第一個任務,學生能夠總結出主要人物有劉備、關羽和張飛,劉備靠賣草鞋生活,關羽靠賣棗生活,張飛是一名屠戶;根據第二個任務,學生能夠總結出桃園三結義的地點是張飛家的桃園,起因是劉、關、張三人在酒館交談,經過是三人暢談自己的理想,結果是三人結拜為兄弟;根據第三個任務,學生能夠總結出劉、關、張結拜后投入戰斗,建立功勛。

其次,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具有自聯性的章節內容。比如,在閱讀“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一回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閱讀任務:曹操為什么會從華容道經過?關羽為什么會放走曹操?對于第一個任務,學生能夠聯系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這些情節,梳理赤壁之戰中孫權和劉備勝利,曹操失敗的過程。對于第二個任務,學生能夠聯系關羽暫時投身曹操,受到曹操的優待;關羽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曹操開關放行等情節,梳理關羽和曹操相識的過程,更深入地理解關羽放走曹操的原因。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設計連續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以貫通性的思維閱讀整本書,提高了對書籍內容的理解能力。

三、抓住重要章節,進行閱讀引導

(一)創設情境,品味重要章節

整本書中的很多章節對塑造全書的人物形象、推動全書故事發展具有重要的轉折和決定作用。在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抓住這些章節內容進行情境創設,利用圖片和視頻資源讓學生展開觀察和想象,將情境內容與書籍中的文字內容相對應,品味重要章節的語言特點和情節魅力。在《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設計情境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品味重要章節。

比如,“火燒烏巢”是官渡之戰系列最重要的章節,教師可以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曹操接見許攸時的片段,并設計以下閱讀任務: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曹操接見許攸的場景?曹操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學生從視頻中能夠看到曹操聽見許攸到來,心情十分急切,來不及穿上鞋子便迎接許攸。根據這些畫面,學生閱讀書籍中“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拊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于地”這段文字,發現作者從衣著、動作、神態等方面對曹操進行了生動的描寫,體會到曹操在見到許攸時內心的迫切與欣喜,感受曹操對勝利的渴望。

又如,“三顧茅廬”是全書非常經典的故事。在這一部分的閱讀中,教師可以播放大量關于山野生活的圖片,設計以下閱讀任務:諸葛亮的生活環境有怎樣的特點?這些環境描寫具有怎樣的作用?學生可以結合書籍中“天氣嚴寒,彤云密布。行無數里,忽然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妝”這些內容描繪圖片中的自然環境,發現這段文字多用四字詞語,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一方面感受到書籍語言的優美,另一方面體會到諸葛亮超然物外的影視形象。同時,學生還可以將自己想象為求賢若渴的劉備,體會劉備迫切希望見到諸葛亮的心情。通過這樣的方式設計情境體驗活動,能夠讓學生對全書的重要章節進行深入鑒賞,提高學生對整本書藝術魅力的感受能力。

(二)文化探究,研讀重要章節

通過整本書閱讀,學生不僅能夠了解生動精彩的故事,還能夠學習豐富的文化知識。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課外資源拓展環節,引導學生借助其他研究性的書籍和信息技術等手段,對閱讀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和感興趣的知識進行充分探究,讓學生體會整本書的深刻內涵,拓展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深度。

例如,在《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設計文化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研讀重要章節。比如,在閱讀“千里走單騎”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探究任務:千里走單騎的路線;千里走單騎故事的流傳程度;千里走單騎被人們稱頌的原因。在閱讀中,學生首先可以結合地圖尋找出故事中出現的各個地名,繪制關羽行進的路線,并對這些地名的古代與現代稱謂的變化進行探究,充實地理文化素養。其次,學生可以閱讀《品三國》等研究專著,觀看與三國文化有關的戲曲或影視劇,能夠發現千里走單騎的故事在小說成書后有著極高的知名度,被人們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改編。最后,學生可以觀看《百家講壇》等關于三國文化的講座,學習關于信守約定、不慕名利、勇敢頑強的精神,挖掘千里走單騎故事的思想內涵,塑造自身的精神品質。

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全書內容設計自由主題探究活動,可以設計以下任務:諸葛亮的重要成就;曹操的不同性格。學生可以運用相關資料進行拓展閱讀,對這些人物形成更全面的認識。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從文化探究的角度出發設計相應的探究任務,促進學生通過整本書閱讀汲取豐富的文化知識,形成深刻的思維能力。

四、立足學生活動,進行閱讀引導

(一)實施游戲活動,表現書籍內容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整本書閱讀中能夠對書籍中的人物和故事產生豐富的想象,并對人物的言行舉止產生模仿意識。教師可以從這些角度入手設計游戲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繪畫、手工制作、故事表演等方式表現書籍內容,進一步拓展學生欣賞整本書、解讀整本書的深度。

例如,在《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設計自主游戲活動,引導學生表現書籍內容,可以以“我最喜愛的三國人物”為主題設計自主活動,并設定以下任務:你最喜歡的三國人物有怎樣的外貌特點?是怎樣的性格?在這樣的設計思路下,學生可以選擇諸葛亮,利用羽毛、膠水、樹枝等制作成羽扇,表現諸葛亮的智慧形象,還可以選擇劉備,描繪其大大的耳朵、長長的雙手,表現劉備“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的外貌特點,或者描繪劉備溫和的笑臉,表現其寬厚大度的性格特點。

另外,教師可以以“我最喜歡的三國故事”為主題設計自主活動,并設定以下任務:扮演故事人物;模擬故事環境;表演故事情節。在這樣的設計思路下,學生可以選擇“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分別扮演劉備、關羽和張飛,使用綠色的植物和花朵模擬桃園環境,借助書中的臺詞展開交流,表演三人迅速相識,成為兄弟的過程。還可以選擇“草船借箭”的故事,利用玩具小船充當故事中的戰船,利用塑料吸管、橡皮筋制作弓線,并分別扮演諸葛亮、周瑜、魯肅等人物。扮演諸葛亮的學生表現出自信微笑的神態;扮演周瑜的學生表現出怒目圓睜、傲慢的神態;扮演魯肅的學生表現出憂心忡忡的神態。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設計不同類型的自主游戲活動,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演書籍內容,讓整本書閱讀更加生動高效,促使學生深入挖掘書籍的樂趣,不斷增強閱讀動力。

(二)實施實踐活動,運用書籍知識

整本書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只有不斷思考、不斷體會才能得到良好的閱讀效果。同時,整本書內容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教師可以設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運用整本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與生活中的不同人群進行交流,進一步感受整本書閱讀的價值,拓展閱讀深度。

例如,在《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設計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廣泛運用數據知識??梢栽O計防火宣傳活動,并設定以下任務:《三國演義》中哪些故事體現了防火的重要性?把這些故事講給身邊的人,盡可能講得生動精彩。在實踐中,學生首先整體回顧全書內容,梳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些與火有關的戰役。其次對生活中的不同人群做出如下講解:“在官渡之戰中,曹操燒毀了袁紹的糧倉,袁紹和士兵們沒有了充足的食物……在赤壁之戰中,孫權和劉備燒毀了曹操的戰船,曹操逃回了北方……在夷陵之戰中,陸遜燒毀了劉備的營帳,劉備落荒而逃?!痹谶@一活動中,學生對書籍中與火有關的知識實現了活學活用,增強了防火意識,從而借助整本書閱讀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另外,教師可以設計勞動活動,并設定以下任務:《三國演義》中有哪些與勞動有關的人物?勞動對這些人物有怎樣的積極作用?在實踐中,學生講解劉備編織草鞋、諸葛亮在隆中耕種田地的故事,并表達以下認識:“劉備靠編織草鞋為生,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鍛煉了他艱苦樸素的品質,永遠頑強拼搏。諸葛亮在隆中耕種田地,與大自然為伴,這讓他的生活非常有趣,也讓他從自然界中學習了很多知識,擁有了豐富的智慧?!痹谶@樣的過程中,教師設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將整本書知識與個人生活緊密聯系,借助整本書閱讀美化生活環境、營造和諧社會。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全面成長具有綜合的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從書籍本身內容與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設計宏觀與細節的梳理活動,促進學生具體認識整本書內容;設計情境體驗與文化探究活動,加深學生對整本書內容的理解;設計游戲活動和實踐活動,讓學生以創造性和對接生活的方式運用整本書的知識,表達對整本書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整本書閱讀的樂趣、挖掘整本書閱讀的價值,在整本書閱讀中發展多種能力,獲得德智體美勞全面成長。

猜你喜歡
三國演義劉備章節
讀懂劉備
《三國演義》騙了你多少年
高中數學章節易錯點提前干預的策略研究
劉備與徐州
素養之下,美在引言——《“推理與證明”章節引言》一節比賽課的實錄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黃廖本《現代漢語》詞匯章節中的幾個問題
三國演義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