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美動人 以樂育人

2024-04-02 15:19周麗娟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教學活動核心情境

周麗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已然成為教育教學發展的終極目標。音樂學科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為美育提供了關鍵的路徑與平臺,又肩負著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任務。然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不少教師依然沿用照本宣科、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只注重對學生音樂技能的培養與知識傳授,忽略了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情感態度的必要性,導致音樂教學只注重表面形式?;诖?,本文立足核心素養視域,對當前初中音樂教學的實踐原則與路徑進行探究,致力于提高音樂學科的教學成果,為各位一線教師提供可供參考的具體經驗,也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切實提升。

一、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音樂教學設計所應當遵循的原則

(一)審美性原則

以美育人是音樂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更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認識美、欣賞美、感受美乃至于創造美的重要路徑?;诖?,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中充分遵循審美性原則,堅持以審美性為導向,并以此作為連接學生與音樂學科的橋梁。審美性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引導學生通過聆聽、演奏、學唱、體驗甚至創作等多種路徑,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音樂之美,讓學生既能從整體感受音樂的魅力,又能立足于音樂本身的旋律、結構與節奏,細化音樂欣賞中對美的認識與賞析。不僅如此,教師不能將教學活動局限于簡單的知識落實與技能培養,而應當增設人文內涵的熏陶,讓學生能夠全面地欣賞音樂作品,提高審美情趣。

(二)探究性原則

音樂教學不應該是平鋪直敘、照本宣科的,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最終導致教學效率與效果不佳。想要提高教學效率,讓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切實落實,教師就需要遵循探究性原則,通過問題設計、活動創設,引導學生提高課堂參與率,實現思維能力向更深處漫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中,其思維能力、探究精神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與成果。

(三)學為本原則

在新時代背景下,“以學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貫徹落實?;诖?,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自然也不能例外,應當始終堅持以學為本的原則。以學為本的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全面把握、深度了解學生當前的音樂素養、學習能力與基礎知識水平,讓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實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備課中,提前預設學生可能存在的難點,為學生搭建起可供攀爬的“學習支架”,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習特點,以興趣作為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內在驅動力,挖掘音樂教學內部的趣味因素,立足學生興趣,對教學內容進行統整與設計,讓學生對學習活動感興趣,對教學內容有熱情,推動核心素養的落實與提升。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音樂教學的實踐路徑探究

(一)立足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音樂教師要始終堅持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為實現這一目標,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就顯得格外重要。情境教學法立足于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是溝通學生與音樂之間的重要橋梁,也有助于降低音樂抽象性、藝術性特征為學生帶來的學習困難,讓教學活動更為容易,也讓課堂氛圍更為輕松愉悅。值得注意的是,情境教學法應當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與其他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探究法、體態律動法)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深刻感受音樂之美。

以魯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上冊《采花》的教學為例。這首歌是流傳于四川的傳統小調,歌詞樸素生動地敘述了一年中每個季節的代表性花卉,頗具趣味。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多媒體情境,讓學生通過觀看圖片,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也對不同季節所盛開的花卉進行初步了解,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在歌曲欣賞與學唱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具體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化身“小小采花人”,置身于花田之中,從而增強學生的情緒感受,讓教學設計更為鮮活。

(二)融入背景知識,引發深入思考

音樂是一種重要的語言形式,與我們的文化密切相連,如果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只停留于表面的節奏、歌詞、旋律,無法深入感知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思想、內涵,那么,教學活動只會淪為表面形式,難以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切實提高?;诖?,在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音樂教學設計應當引入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音樂作品中所蘊藏的情感,提高學習效率。部分音樂作品具有明顯的國家與文化特色,教師更要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深入講解,以便讓學生更為清晰、準確地理解所學內容,讓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得以深刻體現。

以魯教版小學音樂七年級下冊《英雄凱旋歌》的教學活動為例。這首歌曲是亨德爾的清唱劇《猶大·麥克白》中的一段大合唱。為加強學生的理解,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對這一部分內容的背景進行介紹。了解了背景知識,學生便能夠在學習活動中更好地理解曲中的兩個曲調。欣賞前半段女聲的演唱,讓學生感受英雄歸來的消息在大街小巷中傳送,令人興奮不已的場景;后半段的男聲演唱,讓學生感受氣勢驟起,英雄歸來后萬眾頌揚、酣暢熱鬧的場面。有了對背景知識的了解,學生更能理解這兩種情緒,在演唱過程中更為真實形象地進行體現。

(三)豐富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潛力

音樂教學注重學生的體驗感,強調對學生音樂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通過定勢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轉化,提升體驗感。在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沉浸式教學的方式,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從而豐富學生的體驗,引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最終激發學生的潛力。

以魯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陽關三疊》的教學為例。七年級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情緒蓬勃發展,創造能力不斷增強的“黃金期”。他們的創新意識可以在一定教學情境的作用下得以激發。因此,在《陽關三疊》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影音視頻資料,引導學生從欣賞的角度聆聽美、感受美、發現美、欣賞美。在完成教學任務后,教師可以設計出“創編”環節,為學生播放《別君嘆》,引導學生基于所學內容找出這首歌曲的創作特點,并且立足于這一特點,運用方言的音調展開詩詞編創。這樣的教學設計與時俱進,既符合學生當前的學習特點,又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潛能的發展,讓核心素養真正在教學實踐中落地。

(四)運用對比學習,豐富學生感知

音樂教學內容與文化生活息息相關,也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音樂來源于生活,也在生活中不斷傳頌,與各地文化相交融。以民歌為例,民歌多關注于人民勞動生活,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民歌在傳唱過程中與各地文化藝術相交融,誕生了同宗民歌。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對比教學,豐富學生的課堂感知內容,提升其核心素養。

以魯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茉莉花》的教學為例。這首歌曲版本眾多,其中當屬江蘇與河北地區的兩個版本最為膾炙人口。江蘇的《茉莉花》旋律平緩,曲調柔和細膩,彰顯出別樣的南方風味。而河北的《茉莉花》旋律起伏大,展現出北方人民爽朗的性格。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這兩首歌曲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分析不同地區《茉莉花》音樂要素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豐富文化認知,讓學生學會從地理、民歌語言以及文化的角度進行欣賞與學習。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然成為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音樂學科肩負著美育重任,教師要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多樣化的手段進行教學設計,打造以美動人,以樂育人的課堂。

(吳? 瑩)

猜你喜歡
教學活動核心情境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