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多樣化大課間活動的思考與探究

2024-04-02 15:19楊彬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課間運動體育

楊彬

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落實,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愈來愈受關注。如何利用陽光一小時大課間活動時間,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提高學生運動興趣,實現大課間活動的多元化、制度化,一直是我校體育研究的重點。自2020年開始,我們進行了創新多樣化大課間活動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創新多樣化大課間活動的由來

大課間活動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運動習慣的一個重要途徑。傳統大課間活動無外乎就是廣播體操、韻律操以及冬季跑操,這種單調的運動形式學生沒興趣,鍛煉效果差。我們曾在四至六年級學生中進行過一個問卷調查,涵蓋內容包括:參與學校課間活動興趣度、在家運動時間、你最喜歡的一項校內體育運動等共計12個問題。得出的結果是:對現有大課間活動無興趣占76%,沒有想參加的運動項目占56%、在家有運動時間的僅占21%。

此外,我們還進行了一個關于學生做課間操態度、參加課外體育活動興趣、參加體育活動是否出汗等內容的問卷,其反饋結果顯示,學生對參與體能訓練的態度是不積極,只有10%的學生選擇主動參與,30%的學生是憑興趣參加,將近50%的學生選擇被動參與,10%的學生表示無所謂。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做課間操處于一種機械狀態,不出汗。一小部分學生甚至表示是在應付,不得不做。相當一部分學生基本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問及原因,“不想運動”“沒興趣”“不會做”“沒時間”為主要選項。但學生對游戲人物、裝備、攻略等內容卻興趣盎然,了解甚多。

由此可見,現有大課間活動形式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運動興趣,再加上現在電子產品在學生中的普及,家長對孩子運動特長的培養投入遠遠低于學科類、藝術類的投入,造成了學生身體素質差、運動興趣差的雙差問題。

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熱情,提高學生體能是學校體育的重中之重。依據學?,F有場地,創新大課間活動形式與內容,調動學生參加大課間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是當務之急。

二、創新多樣化大課間活動的基本保障

創新大課間活動形式,改變師生思想意識是關鍵。

(一)強化師生責任意識

我校向陽文化的核心素養是:“向陽花兒開,朵朵放光彩?!逼浜诵乃仞B是五育并舉,全面發展。學校為此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課間活動制度,即:一是明確教師工作量、工作職責,做到有據可依、有量可查;二是全員全程全過程參與,形成校園運動氛圍;三是建立年級、班級分層級管理機制,落實過程管理,并將考核評價納入“最美向陽”評價范疇,營造“多樣化大課間活動是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徑,全校教師人人有責”的校園文化氛圍。

其中體育教師的工作職責是:每月定期參加培訓與交流,促業務提升。每人每學期創新一至二項活動形式并做好推廣與落實。每學期做好責任項目的評估與完善,并形成圖文檔案存檔。每學期進行一次最受學生歡迎的大課間活動項目評選,結果納入年度考核。

通過以上要求,既幫助教師正確認知大課間活動,提升工作效能,又能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養成體育運動的習慣,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二)強調活動的趣味性與實效性

大課間活動項目的確立,應體現多樣性、興趣性、開放性、游戲性、競爭性的原則。既要考慮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又應針對學生身體素質,選擇具有一定運動負荷的力量型體育項目,如跑、跳,以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項目的選擇要有新意,如阿西跳月、簡易瑜伽等,以此吸引學生眼球,提高運動的自覺性與參與度。

(三)做好防范措施,安全鍛煉

體育活動難免會有意外傷害,但要把風險降到最低水平,這就需要所有參與的教師提高責任意識,嚴格落實操作規程,做好管理與監督。對出現的“無法規避”的意外運動損傷,學校積極做好協調與處理,讓教師工作無后顧之憂。

三、多樣化大課間活動形式的創新依據

多樣性大課間活動形式要體現學校特色,因地制宜,突顯個性,做到競賽性與趣味性兼顧,達到以體促德、以體促智、以體促美、以體促心的目的。

(一)活動類型突出體能訓練

我校大課間活動項目以周為單位,一周一輪換,確?;顒有问讲粏握{,并根據季節有所調整。涉及項目突出體能訓練,包括:發展學生體能的游戲:跳單雙圈、跳長短繩、無敵風火輪接力等;單項體能練習:高抬腿跳、開合跳、后屈腿跑、深蹲、蹲跳起等;趣味性體能運動:圖形跑、韻律操、瑜伽、武術、阿西跳月等。

活動項目基本符合不同年齡階段的運動要求,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凸顯了多樣化大課間活動的連續性、整體性和趣味性。

(二)活動項目做到“四個結合”

1.創新性與科學性相結合。

首先,逐步建立大課間校本資源庫,挖掘大課間活動與體育課程的關聯點,避免脫離體育教育的本質。按照室內與室外、年級、民族傳統等項目類別,先后創編了室內的手指操、雄鷹操;戶外的啦啦操、武術操、簡易瑜伽操,以及民族特色的阿西操、抖空竹等,再加上七彩陽光等廣播體操,極大地豐富了課間活動內容。

其次,融入多元化藝術形式,提高運動興趣與效率。如武術操配上《中國功夫》的歌曲,瑜伽的配樂是古風歌曲《卷珠簾》,多種風格音樂的加入不僅配合動作,而且起到了課程思政的教育效果。此外通過必要的、科學的運動監測手段,及時了解活動效果,適時調整、完善,讓每一項活動資源真正達到提高學生體能訓練的目的。

2.激勵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思想決定行動。我們注重大課間活動中的課程思政教育,通過班隊會、心理課堂、運動評比、獎勵表彰等手段,幫助學生明確體育活動的鍛煉價值和作用,讓他們愛上運動。此外活動項目不唯一、不統一,根據季節特點,從場地、體育文化、學生素質、體育項目喜好、年齡特點等因素出發,按照全校集體、年級集體、班級自主等活動模式,自主選擇適合的活動項目,避免了“千人一操”的活動形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大課間活動的熱情。

3.場地與運動器械相結合。

我校場地面積有限,我們因地制宜、多措并舉,讓場地與體育器械發揮最大功效。一是整體規劃,按照場地特點劃分出不同的功能區域,如藍球場進行運球、傳球、環形跑等活動,大操場劃分出跳繩、跳操、抖空竹、阿西操、套圈等區域,合理安排不同年級的活動項目;二是不拘形式,合理使用校園空地、角落等小、空場地等,讓每一塊場地都能發揮運動的空間。

在器材使用方面,一是讓現有器材發揮最大功能,我們成立了乒乓球隊,讓一直空蕩蕩的球臺有了人氣。二是鼓勵創新,自制簡易器材,如沙罐、花球、花樣皮筋等,簡便、好用、好玩,學生樂于參與。三是針對閑置、利用率低的設備,如單雙杠、跳箱等,我們進行了器材的調整,騰出更多的活動空間。四是落實監管,將能否按分區活動、是否利用器材等作為活動評價的重要指標。

4.堅持實效性和持久性相結合。

大課間活動是學校的門面,是學生運動的保障,更是一個學校體育精神面貌的外顯,需要長期的堅持。開學初,合理制訂學期活動目標及計劃;學期中重視過程落實與完善,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大課間活動項目,并一以貫之;學期末做好總結,力爭用相對簡單的方式達到最大的效果。

(三)建立有效的監督問責機制

建立科學、全面的評價機制是大課間活動的有效保障,依據我?!按笳n間活動評價標準”,成立一支固定的檢查隊伍,通過日查、周評、月獎勵,將開展情況及活動效果作為評價班級的重要依據,促進師生參與熱情。

四、多樣化大課間活動效果及今后努力方向

2020年秋季,我校實行多樣化大課間活動。通過三年的實踐,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運動素質、運動習慣、運動態度都有一定的提升。結合河東區小學生體質健康檢測評價報告,我校每年的體測成績都較上一年有0.7—1的提升,機體在活動時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基本的運動素養,如耐力、力量、柔韌、速度和靈敏等都得到改善,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也有了提高。創新大課間活動形式,為促進小學生積極參與運動,培養小學生良好運動習慣打下基礎,滿足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需要。

(徐德明)

猜你喜歡
課間運動體育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課間10分鐘
課間10分鐘
不正經運動范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快樂課間
課間10分鐘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