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古詩文創意化教學的有效實施之道

2024-04-02 15:18康東梅
小學閱讀指南·教研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村居導學古詩文

康東梅

古詩文作為中華優秀文化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人文精神。古詩文教學則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陶冶學生的情操以及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古詩文教學實施目標定位有所改變,創新古詩文教學成為教師的關注點。但是,在實踐階段,部分教師并未找準小學古詩文的內核,教學活動與環節的創新性不足,難以達到新課標下小學古詩文創意化教學的目標要求。對此,分析小學古詩文創意化實施之道尤為必要。

一、環境打造,提升古詩文品讀賞析能力

環境打造是古詩文內容直觀化的呈現,降低學生古詩文品讀難度,提升學生古詩文賞析能力的重要方法。從創意化的角度出發,實施策略如下:

1. 導學環境創設,渲染品讀氛圍

導學環境主要是指用于激發學生古詩文品讀興趣的環境,一般包括客觀環境與虛擬環境??陀^環境具有可觸性與直觀性等特點,虛擬環境具有生動性與靈活性等特點。在創設客觀環境時,教師需要以客觀教學資源為立足點,包括文字海報資源、繪畫作品資源以及教室空間資源等。教師以古詩文內容與學生喜好為依據,篩選客觀教育資源,并將之融入客觀教室環境,打造可觸摸的客觀空間環境。在創設虛擬環境時,教師需要以多媒體教學工具為支撐,以網絡為資源采集渠道,挖掘與古詩文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源、圖片資源以及文字資源等,以還原古詩文內容為目標,打造虛擬導學環境。一般而言,教師可采取“客觀環境+虛擬環境”的導學環境創設方式,增強學生環境體驗感。

以統編版二年級下冊《村居》為例,創設導學環境,渲染品讀氛圍,流程為:首先,教師需要分析二年級學生的古詩文品讀能力與興趣偏好。二年級古詩文閱讀理解難度較高,學生難以領會古詩文的文字魅力與內涵情感,但是,古詩文作為“新鮮事物”,二年級學生對其很有興趣。同時,相較于呆板枯燥的文字內容而言,二年級學生對教材插畫等生動化的表達元素興趣更高。由此,教師可將“圖片或畫作”等作為導學環境創設的關鍵點;其次,在客觀環境打造時,教師可將《村居》的教材圖片適當放大并張貼于教室墻面空白處,如黑板側邊位、教室左右兩側墻面等,同時,選擇與《村居》相關作品,如“《村居》百科文字資料”“《村居》鑒賞作品”等,投放于教室閱讀角,提前渲染《村居》品讀氛圍。在虛擬環境打造時,教師可以網絡為媒介,挖掘《村居》的生活化視頻資源與圖片資源等,如本土鄉村生活視頻與圖片,通過在課前導學階段播放視頻與圖片的方式,生動化展示《村居》的虛擬化實景內容,銜接古詩文與生活實際,增強古詩文品讀體驗感。

2. 導學環境探索,指導文字賞析

導學環境探索活動主要是指引導學生感受導學情境與古詩文文字內容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情境自主探索能力與古詩文賞析能力偏弱,所以教師組織導學環境探索活動尤為必要。注意要點包括:一是環境分析。教師需提出指導性問題,如“導學環境中有哪些東西?”“從導學環境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等,指導學生觀察導學環境,挖掘導學環境中的核心元素。二是文字品讀。在環境分析完成后,教師可指導學生對比古詩文文字內容與環境內容,抓取古詩文的關鍵字與關鍵詞,直觀感受文字的妙用,領會古詩文文字的獨特魅力,達到提升學生古詩文品讀興趣與能力的效果。

以統編版五年級上冊《題臨安邸》為例,導學環境探索,指導文字賞析,流程為:首先,教師可通過在閱讀角投放《題臨安邸》創作背景與詩人林升的背景資料的方式,打造客觀品讀環境。同時,在課前導學階段,教師為學生播放《題臨安邸》的衍生畫作與動畫視頻等,生動地呈現古詩文內容,激發學生古詩文品讀興趣。其次,教師可提出探索性問題,如“動畫視頻或衍生畫作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視頻與畫作中,哪個元素讓你印象最深刻?”借以激發學生多角度思考與關鍵元素挖掘意識。此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比《題臨安邸》文字內容與視頻或圖片內容,分析與抓取關鍵字詞,引導學生賞析文字妙用。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經歷、時代背景等資源信息,品味內涵情感,借導學環境探索活動,提高學生古詩文品讀賞析能力。

二、場景再造,提升古詩文擴寫表達能力

場景再造以指導學生還原古詩文場景為內核,包含古詩文演繹、古詩文擴寫與仿寫等多元活動。在場景再造階段,實施策略如下:

1. 場景呈現,還原演繹古詩文畫面

場景呈現活動是加深學生古詩文內容理解的重要路徑。相較于環境打造而言,場景呈現的主體為學生,場景呈現的主要方式包括生活體驗、演繹還原等。在實踐階段,注意要點包括:一是生活體驗。在演繹還原前,教師可組織生活體驗活動,帶領學生實地感知古詩文畫面,加深其對古詩文情感內涵與核心內容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若難以找尋生活實景,可引導學生借助網絡平臺查找與古詩文畫面內容相關的場景畫面,整合生成虛擬場景畫面,亦可以增強學生對古詩文畫面內容的理解。二是合作演繹。教師可引導學生合作演繹古詩文,加深古詩文情感領悟。在合作演繹實踐階段,教師需要重視分組指引、劇本創編以及演繹評價等分支活動的組織,以提升學生合作演繹成就感,深度激發學生古詩文品讀、演繹興趣。

以統編版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為例,場景呈現,還原演繹古詩文畫面,流程為: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梳理主要內容,解讀核心場景畫面,結合現有教學資源。教師可引導學生體驗虛擬場景畫面,即讓學生查閱《楊氏之子》的視頻資源,深度品味。其次,在場景體驗完成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合作演繹,之后,教師可提出問題,如“經過演繹,你認為從哪里可知楊氏之子的機智?”“從哪里可知語言溝通的精妙?”等,引導學生再次深挖《楊氏之子》的文字內容,加深學生對古詩文文字表達技巧與方式的理解。

2. 余韻感知,擴寫仿寫古詩文畫面

古詩文具有意蘊悠長的特點,文字表達具有言止意不盡的意味。教師可組織擴寫仿寫活動,指導學生填寫“留白”,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與表達能力。在組織接力擴寫仿寫活動時,注意要點為:一是開放性原則。教師無需對擴寫仿寫主題設定過多框架,讓學生結合自身感受、喜好等,自主選擇擴寫仿寫主題,以達到降低擴寫仿寫難度與提升擴寫仿寫興趣的效果。二是指導性原則。不同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存在差異,部分學生無從下筆。此時,教師需要遵循指導性原則,提出啟發性問題,如“你最喜歡古詩文的哪個畫面?”“為什么喜歡這個畫面?”等,帶領學生梳理仿寫擴寫思路。

以統編版三年級下冊《惠崇春江晚景》為例,余韻感知,擴寫仿寫古詩文畫面,流程為: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擴寫仿寫主題,讓學生發揮想象并結合自身能力完成仿寫與擴寫任務。其次,針對部分無從下筆的學生,教師可提出問題“《惠崇春江晚景》主要描繪了什么畫面?”“你對哪個畫面元素印象最深?”“想象《惠崇春江晚景》的場景畫面,你想做什么?”等,為學生仿寫擴寫提供思路,降低仿寫擴寫難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實施創意化小學古詩文教學時,教師需要重視環境打造與環境再造,組織多元創意性教學活動,包括導學環境創設活動、導學環境探索活動、畫面演繹活動以及擴寫仿寫活動等,實現學生古詩文品讀能力、賞析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提高。

備注:本文系廈門市同安區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立項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古詩文閱讀與創意表達閱讀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KYX2351)課題研究階段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村居導學古詩文
村居
《村居》高鼎
村居
三角函數考點導學
“概率”導學
村居
古詩文閱讀備考指津
函數知識快樂導學
“閹割課堂”,本不是“學案導學”的錯
引領小學生誦讀古詩文之妙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