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合”“融”:小學語文高段寫人習作教學實踐

2024-04-02 15:18丁建英
小學閱讀指南·教研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烏鴉狐貍習作

丁建英

本文提出“分”“合”“融”三步法,提升小學語文高段人物習作能力?!胺帧奔窗褜懭肆曌鞣殖蛇\用各種描寫方法的習作,進行專題練習;“合”即靈活使用多種寫人方法組合成篇,進行鞏固提升;“融”即以片段的形式,融入寫人教學。解決了高段寫人習作中“不想寫,寫什么,怎么寫,寫流暢”的問題。

一、“分”:專題練習,明確習作“寫什么”

1. 理清主次先后,落實表達要素

寫人習作描寫方法有很多,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直接抒情(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環境描寫、間接抒情(心理描寫)、神態描寫、側面描寫等基本方法。其中,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環境描寫可以單獨成段。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是寫人習作的基礎,是構成寫人習作的重要描寫方法。一篇文章只用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照樣可以把文章寫得很出色,所以語言、動作、心理三種方法,是專題練習的重點,如果學生寫人習作弱的話,可以進行反復練習。而語言描寫是重點中的重點,應放在第一,因為利用對話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間接抒情放在最后是因其有一定的難度,在六年級下冊的教材(以下簡稱“六下”)中才出現,所以筆者選擇與教材同步進行間接描寫專題練習。

2. 細化練習目標,明確表達要求

教師除了對寫人方法進行主題練習外,還要細化每一次練習的目標。如果一次專題練習沒有達成目標,還應再進行第二次專題練習。

例如,第一次語言描寫專題練習為“教師批評沒有完成作業的小明”,筆者制訂目標:學會說三種句式,正確使用三種句式的標點;利用一問一答式,進行分段;利用對話構成故事情節,并把故事寫完整;字數不得少于300字。在第一次語言描寫專題練習中,學生在字數方面超常發揮,大部分能達到400字以上,但是有一半學生的三種句式標點使用有誤,其余都能達成目標。然后,學生進行第二次語言描寫專題練習“鉛筆盒的對話”(專題練習的故事,可以虛構,學生反而對虛構的故事更感興趣),只有達成目標才能進行第二個動作描寫專題練習。

3. 感官體驗情景,激活表達熱情

學生要寫人物的特點,應調動自身感官去體驗:看人物的動作,聽人物的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進而感知人物的特點。由于學生會把過去的事情遺忘,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設置看小品、演小品、角色扮演、做游戲、看視頻等活動,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人物語言、動作、外貌等的感知,有利于寫活人物特點,還會激起他們的寫作熱情。

例如,在第一次語言描寫專題練習“教師批評沒有完成作業的小明”中,學生對氣得暴跳如雷的教師特別感興趣,想嘗試把他寫得入木三分。而在動作描寫專題練習“吃撐了”中,看完小品“吃面”,學生對演員吃撐后的表演印象頗深。在心理描寫(直接抒情)專題練習“虛驚一場”中,教師設計了一次突如其來的考試,學生只有五分鐘做題的時間。下課玩得正歡的他們在接到考試通知后,從歡樂的氣氛進入惶恐不安的等待,在教師手捧試卷走上講臺時,他們有各種情緒,直到考試結束,他們才得知這是一次模擬,虛驚一場。學生在課堂上先體驗再寫,將激發他們的寫作欲望,充分感知人物的特點。

4. 構建螺旋式學習,流暢表達觀點

學生有了寫作的激情還不夠,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構建由簡到難、螺旋上升的教學過程,使其能夠輕松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認知、想法和情感。

例如,在“語言描寫專題練習——批評學生”的教學過程中,第一步,教師要求學生把句子“張思蕓說:‘王曉明,丁老師叫你去辦公室?!睂懢唧w,選擇更符合人物特點的詞語,也可以在提示語里加入動作、神態、心理、外貌等。第二步,把提示語移到中間和后面,學習三種句式以及標點的使用。第三步,教師和學生一問一答地表演。第四步,教師指導寫作方法。第五步,學生補充故事的起因和結果,完成習作。學生從學習句子的寫法,到整段、整篇文章的寫作,水到渠成。

二、“合”:組合提升,奠定習作“怎么寫”

1. 激活思維,緊扣人物特點,擴寫細節

擴寫是把簡單的內容寫具體。在擴寫中抓住人物的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描寫方法,既能激活學生的想象、聯想、分析等思維能力,又能夯實他們的寫作基礎。

在擴寫《狐貍和烏鴉》時,教師先讓學生了解內容,狐貍通過三次跟烏鴉的交流騙得肉。第一次,狐貍問好。第二次夸烏鴉的羽毛漂亮。第三次,夸烏鴉的嗓音。接著,教師追問:“為什么狐貍能騙到肉?”原來除了狐貍的狡猾,這還與烏鴉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特點有關。這時一只狡猾、阿諛奉承的狐貍和自大自傲的烏鴉的形象就出現在學生面前。教師讓學生思考:狐貍每一次出招,其心理活動是什么?動作是什么?語言是怎么表達的?而自大的烏鴉聽到后,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動作又是怎樣的?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回想:開頭為什么烏鴉嘴里有肉?為什么停在樹上?合理想象一個故事的開頭。在擴寫《狐貍和烏鴉》中,學生把狐貍和烏鴉的動作、心理、語言與當時的環境描寫得非常具體、生動。擴寫,是突破習作難點的一條重要途徑。

2. 轉換視角,重塑人物形象,仿寫細節

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文本,從不同的視角進行組合練習,實現消化、吸收、重塑的過程。這樣他們既能吸收課文的精華,也可以從不同角度重塑課文的人物形象,豐富人物個性。

例如,在仿寫《我是嚴監生》中,學生閱讀課文《兩莖燈草》,嚴監生手指兩莖燈草,眾人四次猜測,最后趙氏猜中了,滅了一莖,體現了嚴監生吝嗇的特點。文中描寫嚴監生的內容雖少,但作者對其動作、神態刻畫得十分精準,塑造了一個經典的“吝嗇鬼”形象。教師把課文中的第三人稱轉換成第一人稱,讓學生走入嚴監生的角色,想象面對眾人的猜測,自己內心是如何想的。教師引導學生,感知臨死時嚴監生除了小氣,對眾人不節約的氣憤,還有對孩子的愛和一絲不舍。這樣,人物個性就豐富了。在寫作中,學生要保留嚴監生的動作和神態,增加“我”的心理描寫。這次仿寫實踐讓學生實現從閱讀到寫作,由學到仿,相得益彰。

3. 篩選描寫,積累典型事件,抒寫細節

學生應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習作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生活中與事件有關的所見所聞,剔除無關的內容。通過組合練習,積累典型事件,為寫人習作提供素材。

例如,在組合練習“摔不破的雞蛋”中,實驗者要把雞蛋進行包裝處理,然后從二樓往下扔,確保雞蛋不能碎。學生查資料,甚至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因為學生有了親身體驗,所以過程寫得很具體,但是里面多了一些跟實驗無關的內容。此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刪掉無關內容。如包裝雞蛋動作描寫過多,除了包裝的先后順序,還要選出那些對包裝雞蛋起重要作用的動作描寫,刪除次要和不必要的動作。學生通過生活體驗,積累素材,解決了寫人習作要通過典型事件來表達人物特點的難點。

三、“融”:融合無痕,實現習作“寫流暢”

1. 習前預導,鋪好分層臺階

在進行寫人習作前,為了降低難度,緩解學生的畏難情緒,教師可進行專題練習或者組合練習,為寫人習作鋪好臺階,解決難點。

如六下“讓真情自然流露”,習作要求:把真情實感自然地表達出來,既要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又要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及其所處環境,來表達人物的內心。在習作前,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二次組合練習。第一次“試卷發下來”,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寫出“學生在教師報分數時、聽到自己的分數時、拿到試卷后不同時間段的心情”。第二次“考砸了”,用間接抒情的方法,寫“走在回家的路上,借景物描寫,表達自己難過、沮喪的心情”,以及“如何向父母匯報成績的忐忑”。兩次組合練習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心理描寫的技巧,為寫好人物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做好鋪墊。

2. 習中引導,搭好主輔支架

在寫人習作中,教師將習作切分為幾個片段,引導學生先寫好習作中的重要片段,搭好主要“支架”,然后再組合其余的內容,完成寫人習作。

如五下“形形色色的人”,這次習作要求:描寫在校運動會中獲得兩枚金牌的學生金逸。教師對這次習作進行兩次組合練習。第一次是外貌描寫,教師引導學生要寫出人物的特征,可以從五官、頭發、穿著、個性等入手,抓住人物善跑的特點,再加入腿的描寫,這些外貌描寫更能體現人物的特點。第二次,詳寫金逸參加的200米跑決賽,有動作、心理、神態和側面描寫。學生應按時間順序,從金逸準備、起跑,又虛構其被超過、追上、沖刺,獲得第一名。側面也寫自己看到金逸被超過的緊張,他追上后的興奮,以及金逸獲得第一名后,自己由衷為其鼓掌慶祝的心理。學生寫好主要的段落,其余段落和怎么銜接,可以讓其自由發揮。專題練習和組合練習的融合習作,解決了寫人的難點、重點。

3. 習后補缺,助力方法鞏固

學生如果不復習學習的描寫人物的方法,也會慢慢遺忘。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設計組合練習,進行彌補、強化,助力其鞏固方法、提升能力。

如在五下習作“他______了”練習中,學生在語言描寫時總是著重描寫文章開頭,而忽視了文章中后段的描寫。對此,筆者設計了以語言描寫為主的組合練習——“我遇到壞人”。筆者先設計“我”遇到壞人的衣著舉止,說話的語氣和語言。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自由合理想象,自己就是遇到壞人的人,結果會怎樣。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怎樣面對“壞人”,寫的結果都不一樣。通過這次組合練習,他們在語言描寫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其他的描寫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經過一年的實踐研究,學生的寫作興趣比以前有所提高,學生樂于表達,寫人習作能力也得到提升。筆者會繼續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方面深入研究,力爭找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

猜你喜歡
烏鴉狐貍習作
小烏鴉
烏鴉喝水后傳
狐貍和貓
狐貍
狐貍便當
烏鴉搬家
習作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