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培育背景下“科+教”雙因素融合教學 模式的運用

2024-04-02 05:02李祿全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實地考察海洋生物海洋

李祿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地理學科作為一門涉及廣泛、聯系緊密的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對環境、空間及相互關系的理解能力。然而,在地理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接受能力存在差異,新課程標準和教材提出了對核心素養的要求,因此,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本文根據茅尾海教學案例,探討如何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以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其核心素養全面發展。這種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提高地理學科素養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

一、教學背景

針對高中地理學科中地理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單元的教學設計,茅尾海作為一個重要的地理環境案例,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海洋地理環境的特點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茅尾海因其形似貓尾,故曾被稱為“貓尾?!?,但是由于其灘涂茅尾豐盈,現已更名為茅尾海。茅尾海擁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包括多種珍稀植物和動物物種,是一個重要的生態系統。茅尾海是一個位于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的河口海濱區,面積約135平方公里,它的主要入灣徑流有欽江和茅嶺江。茅尾海位于欽州灣海域的頂部,呈東西走向,最寬處約15公里,南北走向最寬處約17公里,從北到南,它的形狀像一個倒掛的葫蘆。地理人教版選修2全書都在講解關于海洋的知識,本文以茅尾海為例,對海洋知識進行研究,了解海岸與海底地形,分析海洋水體,研究海洋開發及人類與海洋的協調發展,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對海洋相關知識進行全面分析,從而更順利地開展教學。

二、教學目標

(一)茅尾海的形成原因、地理特征和生態系統結構

在教學中,通過茅尾海案例,學生將了解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深入探討茅尾海形成的地理原因、地理特征以及獨特的生態系統結構。通過引導學生探索海洋地理的形成過程和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培養其對環境的敏感性以及對地理現象的深入理解。

(二)運用科學方法觀察、實驗和數據分析

利用茅尾海案例,教學將重點聚焦于科學方法的運用。學生通過實地觀察、實驗探究等方式,運用科學手段收集、整理、分析數據,從而加深對海洋地理知識的理解,這種實踐性的教學方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他們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茅尾海案例的探究不僅是地理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形成環境保護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將深入了解茅尾海的特殊生態系統,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環境問題,推動他們成為關心環境、具備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地理學習者。

三、教學步驟

(一)導入環節

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茅尾海的照片和視頻,帶領學生了解茅尾海的地理位置、面積、特點等基本信息。茅尾海位于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是一個富饒美麗的半封閉內海,以其獨特的景色和豐富的海洋生態而聞名。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茅尾海的美麗景色,其湛藍的海水、周圍群山以及島嶼的壯麗景觀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過真實的影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產生探究欲望。其次,教師可以介紹茅尾海的生態環境。茅尾海是一個獨特而豐富的海洋生態系統,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教師可以展示茅尾海中的海洋生物,如大蠔、對蝦、青蟹、石斑魚等,通過圖片和文字說明,向學生傳達茅尾海作為海洋生物的重要棲息地的重要性。最后,除了茅尾海本身的美景和生態環境,教師還可以介紹茅尾海周邊的一些特色地點,比如,亞公山是茅尾海的必游之地,位于茅尾海北部,是一個氣勢雄偉的山島,被譽為“中流砥柱”。此外,茅尾海附近還有龍門群島,這里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島嶼,構成了復雜而美麗的水道網絡。

(二)知識講解

教師講解茅尾海的形成原因、地理特征和生態系統結構,激發學生思考。茅尾海的形成原因主要與地質構造和海洋動力作用有關,其位于欽州灣的北部海域,是由于地殼運動和海洋水文條件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首先,茅尾海位于欽州灣內部,地質構造上屬于斷陷盆地,地殼的斷陷運動導致地表下陷,形成茅尾海的相對低洼地勢。同時,斷陷盆地的地殼塌陷還形成了茅尾海周圍的山脈環抱,從而形成半封閉的海灣環境。其次,茅尾海受到欽州灣海域海洋動力作用的影響。欽州灣地處南海西南岸,受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海洋水流在茅尾海周圍形成環流,這種環流使茅尾海的海水相對靜止,減少了波浪和海浪的侵蝕,進一步保持了海面平靜。

茅尾海的海岸線長約120公里,面積約134平方公里,南北縱深約18公里,東西最寬處為12.6公里,水深0.1~5米,最深處可達29米。茅尾海的生態系統結構豐富多樣,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水域淺,有適宜的光照和營養物質供應,適宜海草生長,海草床提供了重要的生物棲息地和食物來源,為各種海洋生物提供了繁殖和庇護的環境。此外,茅尾海也是大蠔養殖的重要基地,蠔類等底棲生物在茅尾海的水域中繁衍生息。對茅尾海形成原因、地理特征和生態系統結構的講解,可以激發學生對海洋地理和生態環境的興趣,學生進一步思考茅尾海在地質、氣候和人類活動等方面的影響,以及如何保護并利用好茅尾海的生態資源。

(三)實地考察

學生分組前往茅尾海進行實地考察,觀察并記錄茅尾海的地理特征,采集樣本并觀察生物??疾烨?,小組成員先了解茅尾海的相關背景知識,包括地理特征、生態系統和重要生物等,同時準備必要的考察工具和裝備,如相機、測量工具和標本收集容器等,根據時間和實地條件確定茅尾海的考察路線和目標,包括觀察海岸線、測量水深、采集海水樣本、觀察海草床、觀察蠔養殖等。小組前往茅尾海進行實地考察。在考察過程中記錄下地理特征觀察結果,如海岸線的形狀、水深的測量結果等,同時采集水樣、海草和蠔等生物樣本,以便后續觀察和研究?;氐綄W校后,小組成員對采集到的樣本進行觀察,可以使用顯微鏡觀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海草的結構和生長狀態、蠔的外部特征等,并將觀察結果進行記錄,包括文字描述、繪圖和拍照。每個小組在班級分享自己的觀察結果,并進行討論,可以通過圖片、樣本和記錄來展示實地考察成果,同時總結茅尾海的地理特征和生態系統結構,以及對生物的影響和保護措施。通過實地考察,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茅尾海的真實狀態,加深對地理知識和生態環境的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能力,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四)數據分析

學生回到教室后,分析實地考察獲得的數據,通過統計分析展示茅尾海的生態問題和環境變化。首先,學生收集了關于茅尾海近年來水質指標的數據,根據統計結果發現,水質指標在過去十年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例如,水體pH值從2010年的平均值7.8下降到2020年的平均值7.2,水中的溶解氧濃度也從2010年的平均值8.5mg/L下降到2020年的平均值6.2mg/L。這些數據表明茅尾海的水質逐漸惡化,可能會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其次,學生收集了海洋生物種群數量的數據。通過對過去十年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茅尾海的生物多樣性正在逐漸減少。例如,某些重要的海洋魚類數量在過去十年中減少了約20%,某些海洋植物和浮游生物的數量也呈現下降趨勢。這些數據表明茅尾海生態系統受到了嚴重破壞,可能會導致生態失衡。最后,學生還收集了關于海岸線后退的數據。根據統計結果,茅尾海的海岸線后退速度在過去十年明顯加快,從2010年~2020年,茅尾海的海岸線后退了平均5米,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導致的,對海岸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

通過數據分析清楚地看到茅尾海面臨的生態問題和環境變化,水質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和海岸線后退等問題給茅尾海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威脅。為了保護茅尾海的生態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加強水質治理、保護海洋生物和控制人類活動對海岸線的破壞。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茅尾海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健康。

(五)總結與展示

學生回到教室后,對茅尾海的實地考察數據進行了深入總結,通過多種形式,如PPT、海報等,詳細地介紹了茅尾海的形成原因、地理特征以及生態系統結構,展示內容豐富,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直觀且全面的茅尾海認知。

首先,關于茅尾海的形成原因和地理特征,學生通過地質歷史分析,揭示了茅尾海的形成是由于地殼運動和海平面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他們還詳細介紹了茅尾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點以及水文特征,使同學們對茅尾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學生重點展示了茅尾海的生態系統結構。他們詳細描述了茅尾海的生物群落,包括各種魚類、貝類、甲殼類、藻類等,并分析了這些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依賴關系。此外,他們還介紹了茅尾海的物理環境,如溫度、鹽度、水流等,以及這些環境因素對生物群落的影響。

再次,在實地考察部分,學生通過照片、視頻和圖表等形式,展示了他們在茅尾海實地考察的所見所聞,描述了考察過程中的發現,包括海洋生物的種類、數量、分布以及生態環境的變化等。展示內容生動形象,使同學們仿佛置身于茅尾海中。

最后,在數據分析部分,學生運用統計方法和模型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他們通過對比不同年份的數據,揭示了茅尾海生態系統的變化趨勢,包括水質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這些分析結果為后續的保護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

針對實地考察和數據分析中發現的問題,學生展開了激烈討論,他們一致認為,茅尾海水質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海岸線后退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茅尾海的生態系統健康,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針對這些問題,學生提出了以下建議:

第一,加強水質監測和治理。定期對茅尾海水質進行監測,及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提升水質。例如,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等。

第二,保護海洋生物。禁止非法捕撈行為,加大執法力度,保護海洋生物資源。同時,促進生物多樣性的恢復,如恢復海洋植被、建立自然保護區等。

第三,合理規劃海岸線開發。在海岸線開發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合理規劃開發項目,控制人類活動對海岸生態環境的影響。例如,推廣生態旅游、綠色建筑等環保理念。

第四,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是保護茅尾海的重要一環,應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海洋生態保護的重視程度。例如,舉辦環保公益活動、開設環保課程等。

通過本次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對海洋地理和生態環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認識到保護茅尾海這樣的海洋生態系統是每個人的責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讓茅尾?;謴蜕鷻C,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學生也學會了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實地考察和數據分析,為未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此外,學生還意識到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不僅在于維護生態平衡和維護生物多樣性,更在于保障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作為社會公民,應積極參與環保行動,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教學評價

1.學生實地考察記錄和數據分析的準確性。

2.學生在討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否合理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

3.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通過“科+教”雙因素融合的教學模式,學生既能夠學習到茅尾海相關的科學知識,又能進行實地考察和數據分析,培養了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科+教”融合要求同時發展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研能力,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要將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融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加入科學研究,可以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運用科教融合教學模式培養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以茅尾海探究為例”(課題編號:2019A062)研究成果。

(宋行軍)

猜你喜歡
實地考察海洋生物海洋
神奇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動起來
什么樣的海洋生物會發光
海洋生物
蕭梅老師實地考察相關論文綜述
愛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發
電商精準扶貧的現狀分析和對策解析——基于井岡山市的實地考察
Foreign Experts on Sightseeing Tour around Zhejiang
實地考察中原古戰場 進行開放性學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