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

2024-04-02 05:02姜學蘭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責任感法治道德

姜學蘭

在當今社會,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應該培養學生的全面素養,包括情感智慧、社會責任感和道德品質。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變得愈加重要。情感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有道德、負責任的公民。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情感智慧

情感教育在培養學生的情感智慧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情感智慧是指學生能夠理解、管理和應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涵蓋了情感的認知、表達和調節。這種智慧對學生的個人和社會生活都至關重要。首先,通過情感教育,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學會識別不同情感對其行為和決策的影響。情感教育還教導學生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調節情感,包括學會應對挫折和壓力,以及掌握情感表達技巧。其次,情感管理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控情感,避免情感沖突和不健康的情感應對方式,進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再次,情感智慧不僅對學生個人的心理健康有益,還對其學業和生活產生積極影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學業上的挑戰,更容易應對考試壓力,從而更積極地投入學習。最后,學生能夠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系,更好地處理與同學、教師和家庭成員之間的沖突,提高社交技能。

(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是情感教育在初中教育教學中的另一個重要方面。社會責任感是指個體對社會問題、環境和他人的福祉感到關心,并愿意為改善社會做出積極貢獻的意愿和行為。首先,社會責任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使學生更加關注社會問題,了解社會需求,以及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愿望。通過情感教育,學生能夠形成同情心和同理心,理解他人的需求,并愿意為改善社會狀況做出貢獻,有助于建立積極的社會參與意識,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改革。其次,社會責任感有助于塑造學生的道德品格。通過參與社會服務、關心社會問題,學生不僅可以了解什么是公平、正義和道德,還能將這些道德原則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采取積極的行動來改善社會狀況,從而成為具有高度道德責任感的公民。

(三)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情感教育在初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對學生的學術成績和個人成長都具有深遠影響。首先,學習積極性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動力,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和有積極的態度時,會更有動力去探索新知識、解決問題,不斷提升自己。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應對學習中的挑戰,學生會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主動提問,積極思考,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學習表現的提升。其次,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質量之間存在密切關聯。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更深入地理解課程內容,提高學習效率。情感教育可以教導學生如何管理負面情感,如焦慮和壓力,以及如何培養積極的情感體驗,如好奇心和樂觀情緒,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應對學習中的挑戰,提高學習質量。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是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首先,傳統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往往采用傳授式教學方法,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容易導致學生被動學習,只是聽講和記筆記,缺乏積極思考和參與。其次,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法治觀念,但枯燥的教學方式可能讓學生對課程失去興趣,降低學習積極性。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一個涉及法律、道德、價值觀和社會互動的領域,過于理論化的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獲得實際的道德和法治體驗。學生需要更多的實踐,以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最后,道德與法治教育也涉及情感層面,如同理心、同情心和情感管理,傳統教學方法往往忽視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未能培養學生的情感智慧和情感表達能力。

(二)教師素養有待提高

教師的素養直接影響著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發展。但是,部分教師可能缺乏足夠的道德與法治專業知識,無法深入理解和解釋復雜的道德與法治問題,也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道德與法治教育涉及情感層面,包括情感認知和情感管理。教師需要具備情感智慧,以便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處理敏感話題,以及引導學生處理情感問題。然而,部分教師情感智慧不足,在處理學生的情感反應時不夠敏感和深刻。還有一些教師缺乏與道德與法治領域相關的實踐經驗,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境相結合,難以為學生提供真實世界中的案例。

(三)教學內容過于陳舊

教材內容未能及時更新,導致學生接觸的道德和法治知識與現實社會的發展脫節。首先,現代社會不斷發展變化,道德與法治問題也在不斷產生,然而過時的教材未能涵蓋新興問題和挑戰,這使得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乏味,難以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系。其次,陳舊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的法治觀念和價值觀不符合現代社會需求。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法治觀念,但過時的教材未能反映現代社會的多元性和復雜性,導致學生對現實法律和道德問題的理解能力不足。最后,道德與法治教學應該強調尊重多元文化和社會群體的重要性,但過時的教學內容忽視了這些方面,未能培養學生的社會包容性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能力。

三、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目標確立與課程設計

制定教學目標時應包括情感方面的目標,如培養學生的同理心、自我認知和情感管理能力。目標的設定應具體明確,教師和學生都能理解,并且可以量化,以便后續評估。這些目標應該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核心目標相一致,以確保整合性教育。在課程設計中,應考慮整合情感元素,可以選擇具有情感故事和情感情境的教材來實現。

例如,在學習“生命的思考”這一單元時,教師首先需要確立本單元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理解和感受他人的生活經歷,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培養學生對自己情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對生命的正確態度;培養學生的情感管理能力,讓學生活出精彩。其次,課程設計方面,教師可以在本單元引入富有情感的故事和案例,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同時利用故事中的情感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可以安排小組探討或角色扮演活動,通過實踐促進學生情感管理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與學生討論生命的各種價值觀,引導學生反思自己。通過教學目標的確立和課程設計,“生命的思考”單元可以成功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同理心、自我認知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珍視和守護生命,活出精彩人生。

(二)創設情感互動的教學環境

情感互動教學環境的建立不僅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傳授道德與法治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的情感智慧、社會責任感和學習積極性。情感互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愿意參與課堂活動,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在情感互動中,學生有機會建立積極的社交關系,分享情感體驗,增進互相理解。

以“親情之愛”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分享與表達。例如,你有沒有特別感動的家庭經歷?你的家人對你有什么特別的期望?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與親情相關的情感。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與親情相關的故事,可以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也可以是家庭成員的故事。學生也可以帶來家庭照片,分享背后的故事。這種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表達家庭之愛。教學后,教師鼓勵學生寫一篇家庭情感日志,記錄與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互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平臺,如電視、互聯網或其他媒體資源,播放感人的親情故事,特別是那些在“感動中國”等節目中展現的真實的情感故事,然后引導學生討論和反思。通過提出問題、分享觀點和情感體驗,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要素,感人的親情故事能夠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提升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播放感人親情故事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內容,還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親情之間的情感,這種情感互動的教學方法可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此外,通過親情故事的分享和討論,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感智慧以及社會責任感,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三)借助課堂模擬開展情感教學

課堂模擬提供了一個情感表達和分享的平臺。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深刻地感受各種情感,如責任感、愧疚感、同情感、道義感等,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智力和情感表達能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反應。在模擬中,學生需要與同學一起討論并解決道德與法治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此外,在扮演過程中,學生能夠將抽象的法治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其實際意義和影響。

例如,“在集體中成長”這一單元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理解團隊合作、社會責任以及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借助課堂模擬開展情感教學,在課堂上設計一個情景,讓學生扮演一支遠足團隊的成員,學生將面臨各種挑戰,如團隊在遠足過程中遭遇突發狀況,需要緊急做出決策。不同的學生扮演團隊的不同角色,如領隊、醫護人員、地圖導航專家等。在模擬教學開始前,教師要介紹遠足情境,并向學生提供關于任務和目標的相關信息,學生需要意識到他們的決策將影響整個團隊的安全。模擬結束后,教師鼓勵學生分享他們在模擬中的情感體驗,可以表達對領導者的信任、對危機的焦慮、對合作伙伴的感激等情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智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團隊討論,探討在模擬中所做決策的道德和法律影響,學生可以分享他們在決策過程中的思考,以及面對類似情況時會有哪些不同的選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通過課堂模擬,學生不僅理解了團隊合作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還能夠深刻體驗情感反應,培養情感智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從實際經驗中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應用,進而在日常生活中更有責任感、更好地參與團隊活動。

(四)完善情感教學的評價策略

完善情感教學的評價策略對確保教學效果和學生發展至關重要。評價提供了反饋機制,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情感發展和教學效果。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哪些方面需要改進,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通過定期評價,教師可以跟蹤學生的情感發展,并發現潛在的問題。情感教育評價應該涵蓋情感認知、情感管理、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能力。

設計評價策略之前,教師要明確情感教學的具體目標,包括培養學生的同理心、情感認知能力、情感管理能力、社會責任感等。目標的設定應具體、明確,以便后續的評價可以量化。制定明確的情感考核標準是評價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情感認知水平、情感管理技能、社會責任感表現等方面的要求。教師和學生都應了解這些標準,以便對情感教育的評價更具有針對性。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定期撰寫情感日志,記錄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反思和成長,并定期檢查這些日志,提供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感。

情感教育的評價不應僅僅依賴于傳統的筆試,而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觀察記錄、情感日志、情感表達作品、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口頭報告等,通過不同類型的評價工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情感發展。如果情感教育課程包括情感項目,如社會責任活動、志愿者工作等,教師可以評估學生在這些項目中的表現,如學生的參與度、項目成果質量、對社會責任的認識等,引導學生進行情感發展的自我評價,幫助學生設定個人情感目標,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成長,積極參與情感教育。

四、結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不僅關系學生的全面成長,也關系社會的未來。通過培養學生的情感智慧、社會責任感和學習積極性,情感教育為初中生提供了更豐富的教育經驗,讓其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各種挑戰。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滲透情感教育,完善教學策略,以培養出有道德情感和積極責任感的人才,為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貢獻力量。

(宋行軍)

猜你喜歡
責任感法治道德
英國“大爺”的責任感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國企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責任感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培養責任感強的孩子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