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課堂讀寫結合作業設計

2024-04-02 05:02陽志雄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課堂作業教學活動作業

陽志雄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減量、提質、增效成為教育教學的新追求,為初中階段語文學科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新方向。為了保證“減量不減質”,教師需要在精簡課后作業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閱讀與寫作屬于重頭戲,也是學生難以突破、需要在課下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練習的重點內容。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閱讀與寫作長期分離、孤立存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師逐漸積累了很多經驗,認識到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密切聯系。

基于此,教師不妨利用好語文課堂作業,促進讀寫結合視域下學生的深入理解,在突出基礎性的同時保障發展性,對課時教學成果進行及時檢測,對學生表現進行及時反饋,在課堂作業設計中重視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的綜合能力,推動學生思維的發展,同時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具體要求。本文圍繞“初中語文課堂讀寫結合作業設計”這一主題,詳細論述了具體的實踐原則與探索路徑。

一、初中語文課堂讀寫結合作業設計的具體原則

(一)目的性與針對性原則

在語文課堂作業設計工作中,教師是主導者,決定了課堂作業質量與成果。然而,在傳統的讀寫結合課堂作業設計中,存在著只重形式而忽略本質聯系的問題。具體而言,部分教師在讀寫結合作業設計中只是從形式上推動了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并未真正立足于閱讀與寫作的聯系點,找到讀寫結合的關鍵融合點,這樣的課堂作業導致學生耗費時間長、消耗精力大、收效甚微。而讀寫結合的本質是要達成“1+1>2”的教學效果,通過“以讀促寫,以寫助讀”提高教學效率,讓語文學習更具綜合性與發展空間?;诖?,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遵循目的性與針對性原則。

首先,在讀寫結合作業設計中,教師要立足于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順應當前的教育理念,從科學的角度助推讀寫結合。其次,在讀寫結合的課堂作業設計中,教師要從全面的角度分析學生當前具體的學習情況,找到學生在閱讀與寫作方面存在的短板,并針對這些問題設計課堂作業,使其更具有針對性,幫助學生解決具體問題。最后,在讀寫結合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中的語文要素、大單元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核心素養多維度的具體要求展開教學設計,讓讀寫結合作業設計不僅為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助力,更能夠推動學生語文學習全面發展。

(二)趣味性與開放性原則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作為初中學段的語文教學者,不僅要關注教學策略的改革,還要重視教育理念的革新。當前,“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初中階段的學生褪去了孩童的稚嫩,披上了青澀的外衣,興趣依然是他們最好的老師,但是傳統讀寫結合課堂設計多呈現機械死板的狀態,教師“發布命令”,學生“被動完成”,主動性不強,學習熱情不佳。不僅如此,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在步入青春期,他們渴望個性、追求獨立,但是在讀寫結合課堂作業視域下,教師所設限制過多,設計了太多的條條框框,學生只知如何閱讀與寫作,卻無法感受到閱讀與寫作帶來的樂趣,導致學生缺乏內驅力,無法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實現長遠發展?;诖?,教師在讀寫結合課堂作業設計中要遵循趣味性與開放性原則。

趣味性原則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課堂作業形式與內容,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動力、有激情,還要適當挖掘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本身的趣味性,讓學生喜歡上的不僅是新奇有趣的作業形式,更能深刻感受語文學科本身的魅力。開放性原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作業設計中盡量減少給學生設限,避免用“答題模板”“作文套路”來限制學生思想的發展,尤其對非畢業班級,這種作業設計原則尤為重要,能夠讓學生在多元嘗試中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不僅如此,當學生的答案或行文具有個性時,教師不能直接批評指責,而應從正反兩個方面積極看待,用合適的策略加強引導。

(三)及時性與鞏固性原則

課堂作業是檢驗教學成果的有效路徑,也是教師設計課后作業的重要依據。因此,在讀寫結合課堂作業的設計中,教師首先要根據當堂課的教學重難點深度把握本課讀寫結合教學應該達成的目標,并以此為立足點展開課堂作業設計,使其發揮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成果以及為課后作業設計探索側重點的多重作用。其次,教師要考慮全面性,保障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完成作業任務,避免將課上作業帶到課下完成,增加學生的課業壓力。

二、初中語文讀寫結合作業設計的實踐路徑

(一)作業形式靈活化,讓課堂作業貫穿教學活動

在傳統的課堂作業設計中,教師往往將課堂作業放在教學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以此來檢驗學生整節課的學習成果,但是課堂作業不僅能夠發揮回顧與反饋的作用,還具有引導與推動的價值。尤其是對讀寫結合這樣的教學內容而言,課堂作業不僅要體現在教學活動后,更要貫穿在教學活動中,這是因為閱讀的反饋與體悟具有及時性,學生一邊學習課文,一邊對文章的思想、情節、遣詞造句生成個性化的體驗與感受,而這些感受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所在。同時,寫作教學應當是循序漸進、潤物無聲的,比起教授給學生寫作技巧與章法,教師更應該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從寫作者的角度來賞析所學文章,加強對寫作的領悟,推動閱讀理解能力切實提高?;诖?,在讀寫結合課堂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提前發布作業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以讀寫結合的視角審視教學活動。

以統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的教學為例,本篇課文講述了“我”童年時期一次爬山的經歷,并由此感悟出一個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與挑戰,但是這并不可怕,再大的困難也能化整為零,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本課教學活動前,教師先為學生出示了本課的課堂作業,并要求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完成,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本課講述了一個遇到困難、分解困難、戰勝困難的故事,請同學們從寫作手法上進行分析,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同時講述自己生活中一件類似的經歷,應用文中用到的寫作手法?!贬槍@一課堂作業,教師可以將分析寫作手法這一內容放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獨立思考等方式進行探究,減少作業量,提高教學效率。

而針對仿寫個人經歷這一課堂作業,教師則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后讓學生在課上完成,并上交。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讓學生從讀寫結合視角開展學習活動,真正將“以讀促寫,以寫助讀”踐行到實處。例如,有的學生就“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暮色開始四合。在一片寂靜中,我伏在巖石上,恐懼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動彈”一句展開賞析,學生從心理描寫展開分析,認為該句表達了“我”所處的危險境地與內心的恐懼,同時,學生特意提到了“暮色”這個詞,認為這個詞比我們常用的“晚上”“傍晚”更好。在學生的分析中,既看到了學生對“讀”的理解,又感受到了其對“寫”的思考,學生可以從寫作的角度出發感受閱讀用詞的恰當。在課后寫作環節,學生通過對課文閱讀的深度理解進行了寫作技巧的遷移,以及行文結構的模仿,將閱讀教學內容靈活運用于寫作過程中。

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在學生寫作前引入相應的好文片段或優秀文章,讓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加深理解,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二)立足學生學習需求,利用作業調動學生多重體驗

為了提高讀寫結合課堂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教師要關注學生在閱讀與寫作過程中需要的思維能力,并以此為立足點確定閱讀與寫作的聯結點,讓讀寫結合設計關注學生的語文綜合思維,并由思維助推學生學習成果的優化與發展。

首先,在閱讀與寫作中,感知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作為具有大量教學經驗的教育教學者,容易因為過于熟悉教材內容而忽略了對學生循序漸進的思維引導,導致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了所學知識,卻缺乏感知的過程。讀寫結合教學活動應該達到“學一點會一片”的教學成果,基于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思維引導,讓學生對閱讀文本保持敏感,并將這種敏感應用于寫作實踐中。

以統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濟南的春天》一課為例,其中,在針對“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搖籃里,他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準保暖和”這一句話的教學分析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讀完這個句子的感受。很多學生會說,這個句子讀起來很溫馨、靈活、生動。那么教師可以進一步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會有這樣的感受呢?”學生很快便將關注點聚焦于擬人的修辭手法,通過倒推的方式感受將事物人格化的意義與優勢。然后,教師可以布置課堂作業,讓學生仿寫這句話。有了前面的思維引導,學生在寫作中不會盲目應用擬人修辭手法,而會進一步思考“我希望通過擬人帶給讀者怎樣的感受?”從而提高寫作質量。

其次,在讀寫結合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想象與聯想能力。想象力與聯想能力既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閱讀文本中遣詞造句的意義,又能夠讓學生的寫作內容更豐富、生動,因此,教師可以以此為立足點設計課堂作業。例如,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先了解寓言的特點,并引導學生對赫耳墨斯的自命不凡進行深入解讀,并設計課堂作業,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續寫。要想完成這一作業,學生既要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又要運用自身的寫作能力,實現讀寫結合的雙重提高。有的學生就根據文章內容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聯想能力,將赫耳墨斯在聽到雕像者的話后的自我反省描寫得活靈活現,實現閱讀文本與思想延伸的同時,在續寫中張開了想象的翅膀。

(三)設計分層作業,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自然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學生。學生在理解能力、認知發展、思維能力與學習態度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同樣的課堂作業在他們眼中的難度不同,所需時間和學習成果也會完全不同。作為教育教學者,不能要求所有學生實現統一發展,需要做的是讓每一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取得最大限度的進步?;诖?,在課堂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采取分層作業的形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需要對作業難度進行分類,也需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分類,從而讓作業設計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與認知規律。

以統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雨的四季》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的讀寫結合課堂作業是“深入分析本文所應用的修辭手法,并應用修辭手法描寫一種景物?!苯處熆梢詫⑦@項作業進行層次化細分。例如,針對閱讀能力較強、寫作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運用三種修辭手法,并保證字數在150字左右;針對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運用一到兩種修辭手法,字數在80字左右即可;而針對閱讀能力較差、寫作基礎不佳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用60字左右描寫清楚一樣景物,并盡可能使用修辭手法。這種讀寫結合的課堂作業設計讓不同層級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鍛煉,從而整體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發展的新方向,具有較強的有效性與創新性,直接關系著教學實踐質量。而課堂作業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幫助學生減輕課后負擔、優化教學成果的重要責任,基于讀寫結合視域下設計課堂作業既是創新,又是減負、減量的具體實踐,更體現了語文教育理念的革新與發展,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提升。

(宋行軍)

猜你喜歡
課堂作業教學活動作業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快來寫作業
高中地理課堂作業的有效性研究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漫畫課堂作業選登
作業
漫畫課堂作業選登
課堂作業設計“四變”——例談小學語文課堂作業“教—學—評的一致性”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