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文閱讀的議題導向設計與高階思維的對接

2024-04-02 10:52潘科
家長·中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階群文議題

潘科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已成為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能夠通過多文本的整合與比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系統性思維。議題導向設計則為群文閱讀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使教學更加聚焦和高效。本文探討了如何通過議題導向設計實現群文閱讀與高階思維的對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群文閱讀教學與高階思維的內涵解讀

(一)群文閱讀的概念內涵

群文閱讀是近年來一種新的閱讀教學方式。在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群文閱讀這一理念也在不斷地修正和改進,即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話題,選擇一組結構化的文本,在一定的時間里進行集體建構、達成共識的多文本閱讀教學活動。群文閱讀是一種以單元整合為基礎,把課堂與課外結合起來的閱讀方式,強調“以點帶面”,以教材中某一單元的某一課文為起點,逐步拓展至整一單元,進行同類閱讀。

(二)高階思維的概念內涵

高階思維是指需要較高認知水平的思維活動,包括分析、評價、創造等方面的能力。具體來說,高階思維表現為能夠深入分析問題,對信息進行分類和組織,比較不同方案的優勢和劣勢,評估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運用創新思維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高階思維強調的是對信息的深度加工和處理,以及對知識和技能的靈活運用,而不是簡單的記憶和模仿。高階思維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和未來職業發展非常重要。在現代社會中,知識和信息不斷更新和變化,學生需要具備高階思維能力才能適應這種變化。同時,高階思維能力也是許多職業所必需的,如科學、技術、工程、藝術等領域,都需要具備高階思維能力的人才。

美國教育家布魯姆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標的分類:認知領域》,他把人的思想分為六個層次,即:認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估。其中,低階思維是指學習者對特定的知識進行記憶和掌握;高級思維是以現有的認知結構為基礎,對新的學習環境進行分析、綜合和評估。若以學生在新環境和過程中的思維深入程度為依據判定思維的高低不難發現,布魯姆所提出的六種思維層級恰好呈現出由淺入深的關系,其中運用、分析、綜合、評價這四種思維層次屬于高階層級,教師可將之納入群文閱讀教學目標,驅動學生深度參與語言實踐活動。

二、群文閱讀教學中議題的內涵與特征解析

(一)群文閱讀教學中議題的內涵

群文閱讀是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有意識地選定主題,經過群體的共同構建以達到一致意見的,進行的一種多文本閱讀教學方式。群文閱讀的“議題”是一套群文文本所包含的開放的、可供討論的主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語文教學的特點。課題是語文閱讀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范疇,也是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實踐表明,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課題是包含在多文本中的共同主題,是一種有價值的主題,它可以通過閱讀活動,讓師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討論,驅動學生創作語言作品??梢哉f,議題是群文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合理設置群文閱讀議題可以引發熱烈的課堂討論,調動學生思維活性。

(二)群文閱讀教學中議題的特征

1.統整性。

群文閱讀教學中議題的統整性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議題的選擇和設計應該遵循語文學科自身的規律,立足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打破了教科書內部與外部的關聯,使得課程內容在內容上呈現出相對獨立、連貫、統一的特點。教材是專家精心設計選編的,所以在運用的時候既要立足課本,又要跳出課本,與課本緊密相連。統整性要求議論話題具有相對獨立的特征,內容要整體連貫。獨立性要求所有的問題設計都指向歸結為議題。由于議題的選取是從整體視角審視一組文本而得出的,故議題本身具有鮮明的統整性特征,其具有融通多個文本、強化文本整體性的作用。在整體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思考聚焦活動得到了清晰引導,并能以群體閱讀為基礎,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語言練習。

2.開放性。

議題是參與議論的學生基于文本閱讀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的主題,所以議題本身應該是有某種張力的,也就是說要有足夠的討論余地,允許學生圍繞一組文本來進行頭腦風暴,給學生提供探索的動力和多樣化的思維視角,從而讓他們的語言作品變得更加多樣化。議題的選擇不局限于單篇文本,而是可以涵蓋一組文本。這組文本可以是同一主題的不同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或者是不同主題但具有共同點的作品。這種開放性使得議題能夠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展開討論,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

3.聚焦性。

議題的聚焦性是指議題應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能夠引導學生將目光和思維集中到一個特定的領域或話題上,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發現文本中的深層含義或價值。同時,議題的聚焦性也有助于學生在討論中形成有價值的見解,提高討論的質量和效果。由于議題是從一組文本的共同之處提取出來的,它可以把一組文本整合為一個整體,引導學生進行口頭思考,產生相應的文學作品。所以,主題應該具有聚焦的特點,能夠將教師的教學、學生的閱讀和文本的特點相結合,精準地指向一套文本的整體解讀,為教師的群文閱讀教學指明了方向,也為學生的閱讀思維提供了精準的指引。

三、群文閱讀教學與高階思維的關系分析

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要在一組文本的基礎上開展語言使用,對文本信息進行分析,綜合學習文本的內容并加以評估??梢?,語文閱讀教學旨在提升學生的文本信息處理能力,是一個不斷開發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過程。通過教學實踐能夠發現群文閱讀對學生系統思維、批判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一)整合文本信息,發展系統思維

閱讀能力是高中學生必備的一種基礎技能,而優秀的閱讀能力主要表現在能夠對文本信息進行篩選和整合。在群文閱讀教學課堂中,學生有效地對文本信息進行整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系統的閱讀思維的發散過程。

(二)加工閱讀信息,生成批判思維

在實際的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思考常常停留在以問題為中心的多文本閱讀過程上,在獨立的閱讀中不斷探究,加深對所獲取的文本信息的理解,同時對關鍵信息進行批判性加工和整合,從而達到對文本的高效理解。多數群文文本的閱讀行為結構較為復雜,且情境創設也更加多樣,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構建和應用能力,以及形成批判性思維都有很大的幫助,是提升學生核心語文素質的一個強有力的保證。

(三)反思閱讀信息,迸發創新思維

群文閱讀指的是學生要處理海量的閱讀信息,在有價值的問題的指引下深入思索所獲取的信息,進而構建自己的語言表達思維,自然而然地創作新穎的語言作品,從而真正地提升語文學習的核心能力,充分發揮群文閱讀的優越性。

四、群文閱讀的議題導向設計對接高階思維的路徑構建

(一)以議題為統整力量,發展系統性思維

議題的選擇是群文閱讀的關鍵,一個好的議題能夠將多篇文本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理解結構。議題應具有開放性和可議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們從多角度、多層面進行思考。

比如,在高中語文必修三第四單元中,有《宇宙的邊疆》《動物游戲之謎》《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這三個課文,教師可以總結為“科學與科學家的奧秘”這一主題。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一定的任務,讓他們注意課文中所要介紹的內容,接著在主題的引導下聚焦文學的深層次內容,從而培養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和崇拜。群文閱讀涉及多篇文本,每篇文本都有自己的主題和觀點。通過整合這些文本的信息,學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議題,形成系統性的思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信息篩選、歸納和整合,培養他們的系統性思維能力。

(二)聯結多元文本,發展批判性思維

1.結合議題篩選閱讀內容。

在群文閱讀中,教師要根據教學需求和學生實際情況,選擇一個具有探討價值的議題,這個議題應該是開放的,能夠引發學生思考和爭議的。在確定議題后,教師需要選擇與議題相關的多元文本,這些文本應該是多種類型的,如小說、散文、新聞報道等,以便于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議題。文本的選擇應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不同的觀點和立場。多文本閱讀需要大量的信息,教師要在課堂上進行趣味閱讀,推薦好的圖書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深入分析,用發展的、批判的眼光看待文本所體現的問題。

比如,在講授《獨立宣言》《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國際歌》等一系列文本時,教師應該先提取它們之間的共同點,然后確定它們的不同點,設定“影響人類精神發展的宣言”這一主題。為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教師需要設計具有層次性和挑戰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應該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幫助他們從多個角度理解議題,如“這些文本共同體現了什么人類精神?你從中有什么反思?”等。問題設計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鼓勵他們質疑和挑戰文本中的觀點。

2.以議題為標準進行文本組元。

議題是群文閱讀的核心,對于文本組元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學生的群文閱讀中起著核心的引領作用。議題是群文閱讀的核心要素之一,規定了文本選擇和組織的基礎,使文本的組合具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首先,通過以議題為標準進行文本組元,可以確保所選文本與教學需求和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其次,以議題為標準進行文本組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系統性思維,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議題,形成全面而系統的認識。學生在分析、比較、歸納和總結文本的過程中,能夠發展批判性思維和系統性思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可以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議題的教學目標。這一目標應聚焦于高階思維的培養,包括分析、評價、創造等方面的能力;根據議題選擇具有代表性、多樣性、思想性的文本,這些文本應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促進高階思維的發展;針對每個文本,設計具有探究性和思考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應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層含義,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在學生對文本進行獨立探究的基礎上,組織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他人的觀點,進行思想的碰撞和交鋒。

3.以多元文本閱讀強化議題理解。

當學生在問題引導下充分地感受到多元文本的含義之后,教師要設計相應的閱讀練習來回應主題,讓文章和議題之間建立一個雙向的連接,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從而形成文本融合的良好狀態,這是單個文本疊合閱讀無法做到的。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探討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議題,選擇幾篇關于科技發展的文本,包括科技發展的趨勢以及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等方面的文章或書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討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完成一份關于科技發展的研究報告,讓學生深入了解科技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趨勢,以及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具體影響;組織辯論會,讓學生對科技發展的利弊進行辯論,進一步拓寬他們的思維視野,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以多元文本閱讀強化議題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閱讀方式,如對比閱讀、整合閱讀等。對比閱讀是指選擇多個與議題相關的文本,讓學生進行對比閱讀,發現不同文本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更深入地理解議題,發現其中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在對比閱讀時,教師需要選擇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文本,這些文本可以是同一主題的不同觀點,也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引導學生發現不同文本之間的異同點并分析其原因。整合閱讀則是指將多個文本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閱讀框架。這些文本可以是同一主題的不同方面,也可以是不同主題但具有內在聯系的文本。學生可以在整合閱讀中更全面地理解議題,把握其內在邏輯和結構。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文本組合,文本要具有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閱讀框架,便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發現不同文本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培養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議題。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閱讀素養已經成為現代人必備的素養之一。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和高階思維,有助于提升他們的信息獲取、處理和表達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教學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高級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打破傳統的單篇閱讀的局限,靈活使用群文閱讀方式,讓問題的引導作用得到更好發揮,讓學生的思想素質得到真正優化,讓語文核心素養真正落地。

猜你喜歡
高階群文議題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有限圖上高階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高階各向異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統的弱解
滾動軸承壽命高階計算與應用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一類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階非線性Schr?dinger方程的推導
群文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