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記憶:大灣區“海絲”遺存數字保護和傳播研究

2024-04-03 06:19關曉輝林子灝
美與時代·上 2024年2期
關鍵詞:海絲粵港澳大灣區遺存

關曉輝 林子灝

摘? 要:數字記憶是指借助數字技術對文化信息進行采集、組織和存儲,并在網絡空間進行展示和傳播的應用方式。在我國文化遺產數字化的大趨勢下,建構粵港澳大灣區“海絲”遺存的數字記憶可以說是一條可行性路徑。它使文化遺產的記憶資源長期保存、在線展示、共建共享,使文化遺產本身“可及性”得以實現,值得我們進行探索和應用。

關鍵詞:數字記憶;粵港澳大灣區;“海絲”遺存;數字保護和傳播

2019年國務院等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強調建設人文灣區,聯合開展遺存保護和活化。廣東省文旅廳也印發了關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的文件,提出要打造大灣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海絲”)文化遺產游徑,以促進文旅融合。由此,串聯三地“海絲”遺存,激活文化遺產成為一項重要課題。在數智化時代的當下,建構三地“海絲”遺存的數字記憶可以說是一條可行性路徑?!皵底钟洃洝笔墙柚鷶底旨夹g對文化信息進行采集、組織和存儲,并在網絡空間進行展示和傳播的應用方式[1]。它符合我國當前“以用促保、文物活化”的文化遺產發展方向。本文擬對“數字記憶”的歷史、案例和方法進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大灣區“海絲”遺存數字記憶平臺的建構策略,以此為相關工作提供思路和參考。

一、數字記憶實踐緣起

記憶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以往,心理學、社會學、檔案學等學科從各自認知視野出發對記憶問題進行研究,已積累相當豐富的成果。在數字化時代,人文學科與計算機技術的融合使一個新的領域——“數字人文”出現,而“數字記憶”則是這一領域的一個分支。學界對于數字記憶的概念還沒有形成一致性,不過普遍認為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數字技術的應用,也就是說從記憶資源采集、存儲到展示、傳播都要依靠數字技術手段;第二是突出記憶資源的應用價值,將記憶資源開發為可關聯、可重組、可共享的對象,使其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第三是強調記憶的文化傳承意義,以數字化形式保存、開發、利用記憶資源,實現記憶背后文化脈絡的延續[2]。

數字記憶實踐離不開數字技術的發展,因此它們大部分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才出現。這些實踐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起步相對較早的實體記憶資源(如文物、建筑、街區等)數字化建設,其中間媒介為數據庫或網站。它們源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2年發起的“世界記憶工程”,此工程呼吁各國成立專門委員會和機構開展保護文獻遺產的記憶工程項目。自1994年美國記憶項目啟動后,各國數字記憶項目快速發展,形成繁茂的景象。例如,出現美國記憶、中國記憶、新加坡記憶等、佛羅里達記憶、北京記憶、澳門記憶等。2000年美國西蒙斯學院建立了“全球記憶網”,匯集80多個國家的2400多個數字記憶項目在線上展示。在2003年,教科文組織又發布了專門的數字遺產保護憲章,將數字遺產納入保護范圍,明確數字資源作為一種遺產形態的合法性。

第二類數字記憶項目起步較晚,是原生記憶資源(如網絡記憶信息、評論、口述史等)的數字化建設,其中間媒介為各種數字文化服務平臺。它們的資源帶有“社會書寫記憶”的特征,較有代表性的有英國“國家數字記憶”工程、歐盟“EU WA”項目、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PANDORA”項目等。這些項目充分體現數字記憶資源的“網絡化再生產”這一特殊屬性,即記憶對象進入數字和網絡世界后會被公眾動態記錄、闡釋和傳播,進入一個不斷循環的“再生產”過程。內容龐雜多樣的原生記憶資源被數字記憶平臺“連接”成巨大的資源庫,成為服務于不同人群的記憶場所。

二、從保護到開發利用:? ? ? ? ? ? ? ? ? ? ? ? ? “海絲”遺存數字記憶建構的必要性

“海上絲綢之路”屬于典型的線性文化遺產,從1990年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便呼吁各國重視海絲文化遺產的考察和研究?!昂=z遺存”指的是本體或者遺址至今仍存在,可與文獻互證的海絲物質文化遺產?;浉郯拇鬄硡^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段的發祥地,漢唐以后,來往廣州進行貿易活動的商船,都需要經過澳門、香港、珠海和江門等區域,自此,粵港澳三地通過海上交通往來形成一個整體南海片區。大灣區海絲遺存具有數量眾多、類型豐富、保存較好的特點,大致可分為港航遺存、文化交流遺存、海神信仰遺存、外銷品生產遺存幾大類(如表1),是我國海絲遺產的精華部分[3]。廣州在2017年作為海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牽頭城市,與寧波、澳門、江門等多個城市組成海絲申遺城市聯盟,推進具體的申報工作,而大灣區海絲遺存很多被列為代表性的遺產點。

“考文獻而愛舊邦,睹文物而知傳統”,“海絲”遺存保護的重要性已不用贅述。隨著自然風化和環境惡化的侵蝕,還有戰爭和其他人為的破壞,歷史遺存難免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或面臨消亡的危機。以往,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搶救、修復、管理為主。在2005年,國務院頒布關于保護文化遺產的通知文件,提到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貫徹以保護和搶救為主,以利用和管理為輔的方針。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一方向發生改變,即從“保護”轉向“應用”。自2016年起國家陸續出臺多份文化遺產保護政策文件,“以用促保、文物活化”成為新的發展方向。據騰訊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在由2016年至2022年的文件中,“保護”“應用”“數字化”“修復”這些關鍵詞出現頻次較高,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保護”累計頻次最高,“應用”和“數字化”在2021和2022年分別達到頻次最高點。

可見,在文化遺產從保護到開發利用的發展趨勢中,古老的大灣區“海絲”遺存也需要找到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路徑。從市場層面來看,它需要從“文化圈層”走向“社會圈層”,通過一種新興的手段拉近其與普通民眾的距離;從社會心理層面來看,它需要滿足當代民眾“文化體驗感”和“文化認同感”的需求,產生可持續的社會文化價值。應該說,“海絲”遺存的數字記憶建構正是將古老海上絲綢之路物化痕跡經過數字化轉換形成可復制、可再生、可傳播的文化記憶資源,極大提升了海絲遺存本身的“可及性”。我們可以從三個尺度對其進行理解。在歷史尺度上,“海絲”遺存歷經數百年的時間洗禮,歲月的痕跡使其與原貌相差甚遠,數字記憶建構可以盡量還原其真實面目。在空間尺度上,“海絲”遺存分布地區范圍很廣,呈現零碎和散落的狀態,數字記憶建構可將其進行整體化組織,使大眾在網絡空間既能觀察其整體,又能觀察其細微部分。在代際尺度上,不同代際人群對“海絲”遺存有不同的文化體驗感,數字記憶建構能夠以現代數字展示和傳播的方式提高不同群體對它的興趣和關注度。

三、大灣區“海絲”遺存數字記憶平臺建構策略

在文化資源數字化的發展中,“數字遺產”的概念被提出?!皵底诌z產”是指基于計算機技術生成的數字形態遺產,既包括原生的數字資源,也包括物質和非物質遺產經過數字化處理而形成的資源。數字遺產的應用需要一個平臺連接資源提供方與受眾,而數字記憶平臺集合了存儲、展示、交互和傳播等功能,正是此種信息中間媒介。布瓦索曾提出信息三維空間理論,認為數字信息從提供方到受眾經歷編碼、呈現、擴散三層空間[4],我們可依據他的說法確定數字記憶平臺的框架。編碼空間是記憶資源進入數字世界的第一層空間,需要進行數字資源的采集、歸類、描述。呈現空間是記憶資源的展示場所,需要為其建立后臺數據庫和設計前臺網站或移動端。擴散空間是記憶資源的傳播和利用場所,需要將信息傳遞至廣大受眾。根據此框架,我們可以為建構大灣區“海絲”遺存數字記憶平臺提出以下三條策略。

(一)以資源整合形成“海絲”遺存記憶體系

文化遺產數字化的本質在于對數字資源的組織和管理,數字記憶實踐也是如此。建構大灣區“海絲”遺存數字記憶平臺的前提是完成其記憶資源的整合。一是記憶資源采集?!昂=z”遺存是物質文化遺產,因此需要利用360度全景拍攝、三維掃描、數字化貼圖等技術對遺存實體進行數字采集,形成關聯數據,以便進行后續處理。二是記憶資源歸類?!昂=z”遺存屬于線性文化遺產,分布于各地,形成離散狀態的“記憶碎片”,需要對它們進行合理歸類。我們可將“海絲”遺存記憶資源分為港航、文化交流、海神信仰、外銷品生產、其他等幾大類,在每一大類下又細分若干小類。按照這種歸類方法可將各地“海絲”遺存串聯成珠,形成整體文化記憶形象。三是記憶資源闡釋。這是對遺存對象的理解、挖掘、梳理、表達過程,需要深入解讀其歷史背景、發展脈絡、文化性質等,以作為展示和傳播的重要內容。

(二)以“前站后庫”打造“海絲”遺存記憶展示窗口

大灣區“海絲”遺存數字記憶平臺可按照“前站后庫”的功能結構進行搭建?!扒罢尽敝浮昂=z”遺存記憶的展示窗口,包括以PC端網站為主體,移動設備端APP為輔助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昂髱臁笔侵浮昂=z”遺存數字資源庫,即利用計算機技術建設容納大灣區各地“海絲”記憶資源的專題數據庫。在功能設置上兩者各有不同?!扒罢尽钡木W站和APP提供大灣區海上絲綢之路完整的遺存脈絡及其內容體系,是對大灣區“海絲”文化全面系統、多維具象的展示。設計者要注重它們的界面設計和地方文化符號運用,才能塑造出特有的大灣區“海絲”文化形象?!昂髱臁钡挠洃泴n}數據庫為“前站”提供數字資源,同時滿足“海絲”文化愛好者深度研究的需要。它在框架結構中處于基礎和支撐地位,主要立足平臺運作的資源需要,并且具有語義關聯、挖掘、修正的功能,為未來平臺的功能擴展和衍生產品推出預留空間。

(三)以智能傳播實現“海絲”遺存記憶可及性

使更多人分享和利用大灣區“海絲”遺存是實現“以用促保,文物活化”的具體舉措,而打造一個具智能傳播特征的數字記憶平臺對此有重要作用。有學者指出智媒化時代使文化傳播發生轉向:圖文、聲音傳播轉向虛擬化傳播,粗放式傳播轉向精準化傳播,單向傳播轉向交互聯動[5]。按照這一思路,打造具智能傳播特征的“海絲”遺存數字記憶平臺可依循以下策略。一是記憶資源的虛擬化傳送。利用數字技術將破損和消失的“海絲”遺存進行虛擬重構,使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聯通,同時使傳播內容富于感染力。此外,借助虛擬沉浸、智能語音、可視化等技術強化用戶的體驗感,激發其對于“海絲”文化的記憶通感。二是提供精準化服務。利用大數據云端計算與人工智能語義搜索,對用戶需求相關的信息準確提取,包括點擊記錄、瀏覽歷史、興趣偏好等,為用戶提供更豐富、更智能化的檢索結果,激活新的“海絲”文化記憶元素。三是推動用戶共享共建。通過設置不同“海絲”文化主題社群,聚集對同一主題有相同興趣的用戶群體,為他們提供交流和互動的渠道,使得這個文化服務平臺形成共享共建的虛擬社群氛圍,以這種方式,推動大灣區“海絲”文化遺產在更廣的范圍內傳播。

四、結語

本文首先梳理數字記憶實踐的緣起和經典案例,然后考察大灣區“海絲”遺存的保護現狀并分析其數字記憶建構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大灣區“海絲”遺存數字記憶平臺的建構策略。文化遺產數字化是為了保護和傳承遺產中的文化基因與文化內核,因此,進行開發和利用才是文化遺產數字化的社會價值所在。從這個角度來看,建構大灣區“海絲”遺存數字記憶平臺正具有這種價值。這具有公共文化服務屬性的平臺使“海絲”記憶資源長期保存、在線展示、共建共享,真正實現文化遺產本身的可及性。這一思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馮惠玲. 數字記憶:文化記憶的數字宮殿[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0(3):4-16.

[2]周耀林,劉晗. 數字記憶建構:緣起、理論與方法[J].山東社會科學,2020(8):50-59.

[3]張曉斌,鄭君雷.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的類型及其文化遺產價值[J].文化遺產,2019(3):141-148,161-162.

[4]布瓦索.信息空間:認識組織、制度和文化的一種框架[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85-86.

[5]喻國明,郭超凱,王美瑩等.人工智能驅動下的智能傳媒運作范式的考察——兼介美聯社的智媒實踐[J]. 江淮論壇,2017(3):134-138,150.

作者簡介:

關曉輝,博士,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設計學理論。

林子灝,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設計學。

猜你喜歡
海絲粵港澳大灣區遺存
從佛教文化遺存看天水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性
遼代契丹貴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遺存和祭祀遺存初探
海絲泉州 20余項科技成果在這里對接
海絲源頭——泉州
海絲海博會四月啟幕
“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
貴州有的唐代遺存
浙江安吉漢代土墩遺存
合浦漢墓群 見證漢代的繁榮“海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