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新課標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2024-04-04 15:05蔣艷萍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蔣艷萍

[摘 要]在新課標深入推進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實踐和理論層面面臨新挑戰和新要求。因此,結合實際,對教學進行各方面的改革提升,成了初中語文教師關注的重點。文章基于新課標理論與課堂教學實踐的結合,歸納出了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再圍繞問題原因分析,提出教學優化建議,以期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4)03-0019-03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全文簡稱新課標)提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有獨立閱讀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保?]在此背景下,創新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接受知識轉變為掌握方法自主閱讀,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關注的重點。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

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有關文章情感和閱讀技巧等的知識,學生常常是被動接受的。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獨立閱讀能力,能夠自主借助工具書或運用相應方法解讀文學作品的情感和精神。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仍存在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教師填鴨式教育卻適得其反的情況?!皞鹘y的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視個性,強調統一,回避差異,出現了和標準答案不一致就否定,學生不允許有自己的單獨見解,就連一個詞語的意義甚至也要參照漢語詞典的解釋,不允許有一字之差。這極大的遏制了學生的主動性?!保?]因此,如何在共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一定范圍內發展個性,樹立正確的閱讀價值觀和增強學習自主性,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學生的閱讀范圍存在局限性

部分學生的閱讀范圍狹窄,存在局限性。這種局限性總結起來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學生的閱讀范圍局限于教材,對包含新課標推薦的書籍在內的課外書籍沒有興趣或沒有渠道進行閱讀。

二是學生局限于碎片化、片段化的閱讀,很難完整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并在此基礎上真正了解內容的起承轉合。碎片化閱讀與學生日常接觸到的自媒體或短視頻平臺有關,也與教師在教學中為圖效率而進行的節選閱讀有關。這種閱讀方式存在弊端和隱患?!啊澾x式閱讀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高效地達到教學目標,但它割裂了作品蘊含的情思與藝術,難以建構作品內容間的意義關聯,難以使學生感受到整部作品的精神和藝術魅力,也難以使學生養成相應的文學素養?!保?]

三是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情感和精神內核的理解淺顯片面,不能將其真正融于價值觀和日常行事中。

這就導致新課標所倡導的閱讀教學目標——通過閱讀優秀內容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難以實現。

(三)教師的教學方式格式化,缺乏趣味性

囿于格式化的教學方式,所用教學模式枯燥、缺乏趣味性,是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部分教師將閱讀作為一項任務布置給學生,致力用總結的格式化模板引導學生閱讀答題,而忽視了學生閱讀興趣和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被動接收閱讀知識,只將閱讀技巧作為拿到分數的工具,失去了探索文章內核的自主性。

新課標的“課程理念”中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讀書品位?!保?]因此,在兼顧效率的前提下,轉變格式化的教學模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是教師在“雙減”以及新課標背景下進行閱讀教學時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一)缺乏課外閱讀引導及閱讀渠道

學生的閱讀范圍與教師的課外閱讀引導以及其可接觸到的閱讀渠道息息相關。首先,在課外文學作品的閱讀上,初中學生尚未具備甄別文學作品的能力水平,往往依賴教師在閱讀課堂上的推薦和引導。盡管新課標中列出了相關的推薦書目,但是否向學生推薦、如何向學生普及這些優秀的課外讀物,往往取決于教師。而部分教師認為課外閱讀對成績的提升并無用處,因此不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引導。這與新課標的要求背道而馳,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和自主閱讀習慣培養有所阻礙。其次,由于我國目前仍然存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各地學生所能接觸的閱讀渠道存在一定的差異。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生所能接觸的閱讀渠道十分單一,僅為學校提供的課外書籍或資料,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閱讀范圍的擴大。

(二)效率和趣味難以并重

“在新課程背景下,仍然有部分教師無法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主要原因在于這類教師在心理上還存在著應試教育的壓力,還將考試作為學生學習的目標,且在教學時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逐漸下降?!保?]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相關各方對閱讀教學效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教師易陷入效率和趣味難以并重的困境。迫于完成教學任務,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會選擇更注重效率而非趣味的教學模式。這就導致了教學模式單一枯燥,進而使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

三、閱讀教學優化策略

(一)以趣味教學法明確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興趣,其學習態度就會從被動轉變為主動。這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發展個性,使他們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獨立閱讀?!霸谥袑W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使其獲得更多的學習成果?!保?]在使用趣味教學法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當首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可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引入課堂,如教學前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搜索相關視頻讓學生觀看;教學中在討論文章中心思想和主要價值時,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制的發言活動,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探索文章,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后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探索出的方法與知識,將學生的學習引向正確的發展方向。

例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時,教師首先應當讓學生對當時法國的社會背景有基本的了解,以更好地開展后續的文章解讀。但理解他國的社會背景對初中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先搜集相關資料下發給學生,并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短視頻以及展示圖片,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學生介紹當時法國的社會背景:農業危機、工業危機致使小資產階級大量破產。一些破產的小資產階級成員前往美洲、亞洲甚至非洲,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與此同時,資本主義發展的固有弊病也暴露無遺——利益至上、拜金享樂的思想風潮大行其道。文中人物的一言一行正是時代的縮影。而后,在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朗讀人物對話、旁白。這樣做不僅能督促學生進行自主預習,還能使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讀音問題,并予以糾正。朗讀完畢后,學生對文中人物以及社會背景的思考會在無形中加深。教師便在此時引導學生自由討論,獨立表達對文中人物性格矛盾點的理解,并指引學生深入思考的方向,如“文中主角于勒經歷了三個性格發展期,從開始時的放蕩享樂,到中期的正直、有良心,再到最后的不拖累人,其他人物對處于不同性格發展期的于勒的態度也大相徑庭,為什么會這樣呢?”。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文章,對現實生活中的類似現象進行思考。學生的整個學習由趣味導入開始,他們全程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思考,并結合現實情況對文章內核與相應價值觀進行探究。

(二)以情境教學法融入情感與價值

“創設情境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它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融入到課堂的氣氛中,同時,適當的情境創設還可以讓學生了解閱讀的背景和任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保?]初中閱讀教學目標除教授生僻字與閱讀技巧外,最重要的目標便是引導學生接受或反思文章所傳達的精神與價值。初中學生社會閱歷淺、心智發育不完全,對某些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使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真正融入文章的學習之中。情境教學法的最大特性就是將現實與文字相結合,讓學生在相關情境中切實體會情感與價值。

在使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做到課內外結合,不僅要在課堂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展開想象,而且要引導學生將課外情境與文章內容進行融合。古詩文賞析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在古詩文教學中創設情境更有利于學生的融會貫通。

例如,在教學《愛蓮說》時,教師可以先邀請有過觀賞蓮花經歷的學生上臺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蓮花的美麗與特點,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再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現蓮花的圖片與視頻,將學生引入被“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蓮花包裹的情境之中,以理解《愛蓮說》所表達的第一層含義:贊美蓮花美麗的外表。在講解《愛蓮說》所表達的第二層含義后,教師可以結合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特性,通過提問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更好地去理解蓮花般高潔出塵的品格。教師可先列舉北宋時具有高潔出塵、出淤泥不染之品格的歷史名人,拋磚引玉,再提問學生其他朝代具有相同品格的歷史名人,并讓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概括他們的代表事跡,使得原本虛化的精神與價值在鮮活的歷史名人事跡與場景中變得生動具體。

又例如,在教學《記承天寺夜游》前,教師可建議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與同學前往附近的寺廟參觀,并根據所見所思寫一篇簡短的游記。而后,在教學時,教師可選取幾篇優秀的游記與此文相對比,挖掘其展現的共同情感,使學生真正理解“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更好地體悟閑庭信步共賞美景的閑適淡然。同時,學生還會結合作者被貶黜的背景,切身體會作者面對志不得滿的釋懷又無奈的復雜心境。

(三)多方位引導學生閱讀

新課標指出,第四學段,學生應當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從片段化閱讀轉變為整本書閱讀,并總結出自己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經驗。教師應當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多方位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

首先,教師應當為學生篩選優質的課外讀物,依據各個階段學生對閱讀技巧的掌握情況,分別建立不同的書單供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如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對閱讀技巧的掌握尚不熟練,可先閱讀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淺顯書籍,如葉圣陶的《稻草人》、科普作品《十萬個為什么》等。而后,可向學生推薦閱讀難度更大的文學作品,循序漸進,促進學生閱讀技能的逐步增強。其次,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閱讀保障,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渠道,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半p減”背景下,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大幅度增加,自由發展的空間變大,但倘若沒有閱讀資源可供學生使用,那么課外時間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被白白浪費。為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教師可以在教室中建立讀書角,倡導有多余書籍的學生捐贈書籍至讀書角,以便其他同學閱讀。教師則應時常檢查,保證書籍的內容質量。同時,教師也可以積極向學生科普圖書館所在方位,并向學生講解借書流程,鼓勵學生積極借閱書籍。最后,教師應當及時解決學生在課外閱讀時遇到的問題。不同學生會對書籍產生不同的解讀。教師應引導學生保留個性,認識共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汲取養料,不斷發展成長。

總而言之,新課標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指明了方向。為解決目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應積極思考,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下總結現狀、發掘成因、提出辦法,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積極性,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 張娜.淺談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赤子(中旬),2014(1):58-59.

[3]? 王永倫,冉浪芬.新課標視域下初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破與立[J].語文建設,2022(23):4-8.

[4]? 張夢國,黃蕓榮.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J].新課程(中),2015(12):232.

[5]? 丁文麗. 初中語文閱讀在新課標視野下的教學方法探析[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六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五).[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2023.

猜你喜歡
新課標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初探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聽力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