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為人類求解放的價值訴求看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

2024-04-07 03:45
關鍵詞:恩格斯馬克思人類

徐 芹

(南京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23)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1)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8頁??梢哉f,“為人類求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價值訴求。這一價值訴求同樣貫穿于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東方社會發展問題的重要成果——“論中國”之中。在“論中國”即有關中國問題的論述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以是否有利于促進人類解放為根本尺度,肯定了自古以來中國社會發展中對人類解放歷史進程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的積極因素,否定了淪為西方列強侵略對象的封建落后的近代中國存在的不利于人類解放的落后因素;他們還從政治解放的局限性,揭露和批判了西方列強對中國推行的殖民政策。從為人類求解放的價值訴求探討馬克思和恩格斯“論中國”,不僅有助于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他們“論中國”的核心內容和科學視角,還啟發我們在當前新的歷史條件下從人類解放的高度深入思考人類社會發展問題。

一、肯定中國社會發展中促進人類解放的積極因素

人類解放是整個人類而非區域性的事業,它的最終實現依賴于世界各個民族、國家和地區的共同發展和進步。雖然馬克思和恩格斯時期的中國在社會發展上落后于西方國家,但他們對中國相關問題的考察和評價并沒有拘泥于當下,而是將其置于實現人類解放的歷史長河中,不僅看到了中國古代的文明成果對歐洲現代文明生成的促進作用,還看到了近代中國人民日漸覺醒的斗爭精神對開啟中國乃至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意義。

(一)在對歐洲文明的溯源分析中高度評價中國古代的文明成果

人類解放既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過程,人類社會發展每前進一步,離人類解放就更近一步。中國古代文明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文明成果,對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對歐洲文明的溯源分析中,高度評價了中國的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等文明成果對歐洲文明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是火藥對歐洲軍事發展的促進作用?;鹚幾畛跏菨h代人在研制長生不老藥的煉丹過程中偶然發現的,后來逐漸地被應用于生產生活特別是軍事武器的制造中。在唐代就有關于火藥武器的記載。到了兩宋時期,火球、火箭、火蒺藜等火藥武器陸續被研制出來,并被運用于軍事戰爭。恩格斯高度評價火藥是具有光輝歷史意義的發明,并指出,“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火藥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從阿拉伯人那里同火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的”(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68頁。?;鹚巶鞯綒W洲后,歐洲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制出了新型軍事武器特別是火炮,歐洲的炮兵也由此誕生。歐洲資產階級正是用以火藥為基礎的現代武器炸毀了騎士階層,即馬克思所指出的,“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50頁。,進而推翻了中世紀的專制統治。

二是印刷術對歐洲精神發展的促進作用。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早在唐代就已經有了雕版印刷術。時至宋代,印刷術已經十分發達,且在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代因此被譽為“中國印刷術的黃金時代”。據李約瑟對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考察,印刷術由來華的西方旅行家和傳教士帶回歐洲。恩格斯在梳理歷史上的發明時確認歐洲在15世紀初才有木刻和木版印刷,在15世紀中葉才出現銅版雕刻術(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95頁。,并且認為印刷術同火藥一樣在促進人類社會發展方面是具有光輝歷史意義的發明(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468頁。。馬克思也十分肯定印刷術在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中的作用,認為印刷術“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50頁。。

三是指南針對歐洲航海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指南針的最初形態是司南,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勞動人民就用天然磁石制成了具有定向作用的司南。經過長期的實踐,到了北宋時期,創造出了人工磁鐵,并借助人工磁化技術發明了羅盤。此后,指南針被廣泛地應用到航海中。指南針的發明曾一度使中國古代的航海事業領先于世界。后來,指南針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恩格斯確認磁針在1180年前后從阿拉伯傳到歐洲(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494頁。。指南針傳到歐洲后,大大促進了歐洲航海技術的發展,進而為歐洲人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奠定了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1頁。這個“新天地”的開辟從根本上說得益于指南針在航海中的應用。后來,馬克思進一步指出,“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50頁。。

此外,馬克思還在研究歐洲算術發展問題時提到了中國的算盤(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50頁。;恩格斯在梳理人類歷史上的重要發明時則確認蠶在550年前后從中國輸入希臘,棉紙在7世紀從中國傳到阿拉伯后在9世紀輸入意大利(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494頁。,等等。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中國古代發明的關注和肯定,特別是對傳入歐洲的發明在促進歐洲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以及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的肯定(12)李忠杰:《馬克思恩格斯怎樣看待中國文明和中國經濟社會結構》,《科學社會主義》2018年第4期。,表明中國古代的文明成果極大地推動了人類解放的歷史進程。

(二)在對中國和歐亞兩洲的展望中充分肯定中國人民日漸覺醒的斗爭精神

人類解放雖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不會自然而然地實現,即便已經具備了人類解放所需要的一切物質條件。馬克思提出,要實現人類解放,“必須推翻使人成為被侮辱、被奴役、被遺棄和被蔑視的東西的一切關系”(1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0頁。。這就意味著,走向人類解放,需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勇于同奴役人的一切關系做斗爭,并逐步消滅這些關系。對于19世紀的中國人民來說,要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雙重奴役下解放出來,首先需要具備的是勇于求解放的斗爭精神。馬克思和恩格斯從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和中國人民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表現,看到了中國人民日漸覺醒的求解放的斗爭精神,并充分肯定這種斗爭精神對歐洲革命、中國新生和亞洲新紀元的促進作用。

馬克思從太平天國運動中看到中國人民并沒有被“鴉片麻醉”,而是在走向覺醒。太平天國運動是近代中國第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革命運動。馬克思認為,這場運動與鴉片戰爭及其給中國帶來的災難有密切關系。他說:“中國的連綿不斷的起義已經延續了約十年之久,現在匯合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革命;不管引起這些起義的社會原因是什么,也不管這些原因是通過宗教的、王朝的還是民族的形式表現出來,推動了這次大爆發的毫無疑問是英國的大炮,英國用大炮強迫中國輸入名叫鴉片的麻醉劑?!?1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79頁。盡管這場運動未能如馬克思所期待的那樣,把歐洲醞釀已久的普遍危機引爆,并進而引發歐洲大陸的政治革命,但使英國面臨“金銀外流,它的棉毛織品的一個重要市場大大縮小”(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82頁。的困境。同時,它也向西方列強顯示了中國人民潛藏的巨大革命力量。這種革命力量是中國人民擺脫封建主義和殖民主義束縛的根本力量,是中國人民實現政治解放的必備條件。所以,在馬克思看來,鴉片不僅沒有“麻醉”中國人民,反而“把他們從世代相傳的愚昧狀態中喚醒”(1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80頁。。

恩格斯高度肯定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中國民眾奮起反抗的斗爭精神,認為這意味著舊中國的死亡時刻在迅速臨近。馬克思和恩格斯語境下的“舊中國”指處在君主專制統治之下的封建落后的中國,它人為地延續著封建主義的奴役,嚴重地阻礙了人類解放進程的推進。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期待舊中國的死亡和新中國的誕生。而這一歷史變革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人民能否生發出強烈的革命意識,進而用革命去打破現有的奴役,從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束縛下解放出來。然而,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雖然有廣州三元里群眾自發的抗英斗爭,但總的來說,在這一時期中國民眾并沒有廣泛地參與到反侵略斗爭中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時人民保持平靜,讓皇帝的軍隊去同侵略者作戰,失敗之后,則抱著東方宿命論的態度屈從于敵人的暴力”(1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97頁。。不論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它都表明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中國民眾反侵略的斗爭意識不足。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中國南方民眾則一改昔日的“平靜”,“積極地而且狂熱地參加反對外國人的斗爭”。當時英國主流報刊甚至以此斥責中國人的抵抗方法為“卑劣的、野蠻的、兇殘的方法”,稱中國人反抗外國人的斗爭為“可怕的暴行”。恩格斯則稱之為“一場維護中華民族生存的人民戰爭”,并明確指出,是英國政府的海盜政策即殖民擴張政策造成了所有中國人普遍奮起反抗所有外國人的局面(1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97-798頁。。這表明,此時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已完全覺醒,開始積極主動地開展反侵略的斗爭。正是看到了中國人民的這種覺醒,恩格斯說:“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親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的垂死掙扎,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1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00頁。這里“最古老的帝國的垂死掙扎”意味著新中國的誕生,“亞洲新紀元”意味著亞洲各國從被封建主義和殖民主義奴役的狀態進入民主的自由的發展階段,這二者的實現則將意味著亞洲的大發展和人類解放進程的極大推進。

二、否定近代中國社會發展中阻礙人類解放的落后因素

根據人類解放理論,經濟解放是工人階級政治運動的最終目的,而實現經濟解放的前提是實現政治解放,即通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在馬克思和恩格斯時期,經濟解放已經提上西方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日程,同時期的中國卻尚未實現政治解放。顯然,就人類解放的歷史進程來看,這一時期的中國落在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后。究其原因,中國封建社會制度及其經濟基礎已經過時,成了阻礙人類解放歷史進程推進的落后因素。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分析這些落后因素,不僅指出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已經過時,還否定清朝腐朽的政治統治及其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

(一)指出中國小農經濟已成為“過時的農業體系”

人類解放的最終實現需要社會化大生產和普遍交往為之創造物質前提和社會力量。然而,時至19世紀中期,社會化大生產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普及之時,以小生產和自給自足為基本特征的傳統小農經濟仍然充當著中國“整個陳舊的社會制度”的基礎。恩格斯認為此時的中國小農經濟是一種“過時的農業體系”(20)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72、171頁。,成為阻礙中國社會發展和人類解放進程的落后因素。

一方面,小農經濟排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利于為人類解放創造物質前提。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人類解放是一種歷史活動,需要以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展為前提,“當人們還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證的時候,人們就根本不能獲得解放”(2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54頁。。而小農經濟條件下的小生產以土地及其他生產資料的分散為前提,“既排斥生產資料的積聚,也排斥協作,排斥同一生產過程內部的分工,排斥對自然的社會統治和社會調節,排斥社會生產力的自由發展”(2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8頁。。小農經濟排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它的長期存在不利于人類解放歷史進程的推進。由此,恩格斯對中國小農經濟持否定態度,并使用“過時的農業體系”、“舊有的小農經濟”等話語評價19世紀時期中國的小農經濟。

另一方面,小農經濟將人束縛于宗法式家庭關系之中,不利于為人類解放創造社會力量。人類解放歷史進程的推進,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都離不開特定社會力量的推動。以地主階級為代表的社會力量促使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以資產階級為代表的社會力量促使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則需要以無產階級為代表的社會力量的推動。在19世紀中期的中國,靠“人為地維持下來的”小農經濟造成了廣大小生產者的定居與閉塞狀態,他們被束縛于宗法式家庭關系之中,無法成長為思想開化的能夠推動社會變革的新的社會力量。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論中國”中提到的“長江岸邊安分怕事的居民”(2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5頁。、除了改朝換代以外“不知道自己負有什么使命”的太平軍、“古板的、溫順的、循規蹈矩的中國老百姓”(2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第122、124頁。等等,從根本上說都是傳統小農經濟的產物。

(二)揭露清朝在內政外交方面“一概無能為力”

要實現人類解放首先需要實現政治解放,而政治解放的內在要義是推翻封建專制統治。馬克思和恩格斯時期的中國依然處在封建專制統治之下,且這一封建專制統治早已成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障礙。要在中國推進人類解放的歷史進程,首先需要的是變革封建專制統治,使人民從封建主義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即實現政治上的解放。正是從這樣的邏輯出發,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分析清朝在內政外交方面“腐敗無能”的表現,徹底否定了清朝過時的政治統治。

馬克思在專門論述中國問題的第一篇文獻《中國革命與歐洲革命》中就基于鴉片貿易問題談及了清朝的吏治腐敗。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進而攫取中國人的財富,“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印度實行鴉片專賣,這時每年已有一千箱鴉片輸入中國;到了嘉慶年間(十九世紀初期),每年輸入量增加到四千多箱;到了鴉片戰爭前幾年間,每年多到四萬箱左右”(25)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7頁。。認識到鴉片的危害,早在嘉慶四年(1799),清政府就開始禁止鴉片進口。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鴉片貿易在中國變成了非法的貿易活動。在隨后的二十年間,嘉慶皇帝多次發布禁煙令。及至道光年間,道光皇帝最初也采取禁止鴉片的政策,林則徐虎門銷煙就是奉道光皇帝的命令。然而,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數量卻不降反增。對此,馬克思也直接指出,“天朝的立法者對違禁的臣民所施行的嚴厲懲罰以及中國海關所頒布的嚴格禁令,結果都毫不起作用”(2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04-805頁。。之所以如此,從政治上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清朝的吏治腐敗。在鴉片販子的行賄下,禁煙令形同虛設,甚至有官員暗中參與走私鴉片,用官船販運走私的鴉片。馬克思指出,“和私販鴉片有關的行賄受賄完全腐蝕了中國南方各省的國家官吏”(2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79頁。。

恩格斯則直言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很腐敗,“無論是控制自己的人民,還是抵抗外國的侵略,一概無能為力”。在控制自己的人民方面,清朝的腐敗無能表現為使“一場激烈爆發的起義”變成了“無法醫治的慢性病”(2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22頁。。這里的“起義”指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不論起義的具體原因有哪些,這次起義本身就表明清朝統治者既無促進社會生產持續發展的能力,也無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既無有效緩和社會矛盾的能力,也無有效控制政治局面的能力。這充分說明清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已過時,成了束縛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桎梏。在抵抗外國的侵略方面,清朝的腐敗無能則表現為在正義的反侵略戰爭中屢次以失敗而告終。這與清朝的吏治腐敗直接相關。從乾隆后期開始,清朝的吏治就已大壞,腐敗滲透到封建官僚體系的每一個角落,包括軍事部門。從兵器的制造到軍隊的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腐敗現象。在兵器制造中,“為了能夠偷工減料,賄賂驗收官弁又成了公開的秘密”(29)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第48頁。,結果是一些根本不符合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的大炮和艦船被投入使用。在軍隊管理中,利用吃空額、克兵餉和貪贓枉法等手段謀取私利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結果是軍隊廢弛,在戰爭中一觸即潰。這也就出現了恩格斯所描述的關于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情景:“上海未經任何抵抗就投降了?!?3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05頁。

(三)批評清朝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人為地隔絕于世”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交往不僅可以促進社會的進步,還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類解放的最終實現離不開交往的普遍發展。然而,清朝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卻人為地割裂了中國與外部的聯系,造成了中國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狀態,這與人類解放的要求是相悖的。

歷史上的中國并非一個自我封閉的國度,只是到了清朝閉關鎖國才作為一種對外政策推行。馬克思說:“仇視外國人,把他們排除在帝國之外,這在過去僅僅是出于中國地理上、人種上的原因,只是在滿族韃靼人征服了全國以后才形成為一種政治原則?!?3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84頁。那么,清朝統治者何以把“排外”上升為一種政治原則?馬克思分析指出,“毫無疑問,17世紀末競相與中國通商的歐洲各國彼此間的劇烈紛爭,有力地助長了滿族人實行排外的政策??墒?更主要的原因是,這個新的王朝害怕外國人會支持一大部分中國人在中國被韃靼人征服以后大約最初半個世紀里所懷抱的不滿情緒”(3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84頁。。清朝是滿族人入主中原建立起來的中國最后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由于它未能正確地處理內部民族之間特別是滿人與漢人之間的關系,在它建立政權伊始就遭遇一部分漢人反清復明運動帶來的困擾。清朝統治者認為,通過閉關自守可以阻斷外國人支持部分中國人推翻其政治統治,進而使其建立起來的“天朝帝國”萬世長存。這表明,中國與世隔絕的狀態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清朝統治者人為造成的。

馬克思認為,人為地隔絕于世的落后國家注定要在與先進國家的殊死決斗中被打垮。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開始推行針對西洋人的“一口通商”政策,也就是馬克思提到的造成中國“閉關自守”、“與文明世界隔絕”狀態的政策。這一政策的推行在客觀上限制了中國與西方的交往。就生產力發展水平來說,乾隆晚期的中國已經落后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但由于極大地減少了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并不了解西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狀況,以致把英國使節馬戛爾尼謀求商務利益的來訪誤認為下國上貢。而對于西方國家來說,資本擴張的邏輯決定其在謀求對外交往中以逐利為中心,即馬克思所說的“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這也是英國主導的鴉片貿易和鴉片戰爭的目的所在。因此,在清朝皇帝從道德原則出發下令禁止吸食鴉片和買賣鴉片時,“東印度公司卻迅速地把在印度種植鴉片和向中國私賣鴉片變成自己財政系統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由此,馬克思指出,“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3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04頁。。

恩格斯認為,全盤排外政策人為地延續了中國過時的農業體系。前文已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同家庭工業結合在一起的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早在19世紀之前就已經過時。但這種充當中國整個舊社會制度基礎的過時的經濟體系卻長期被延續著。關于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恩格斯指出,“同家庭工業結合在一起的過時的農業體系,是通過無情排斥一切干擾成分而人為地維持下來的”(3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第171頁。。這里的“一切干擾成分”指促使小農經濟瓦解的因素,特別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因素,如先進的科學技術。由于清朝推行“閉關自守”的政策,錯失了利用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社會生產力進而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時機。正是從這樣的思路出發,恩格斯認為中國“全盤排外的狀況”被打破并不是壞事。他在1894年致勞拉·拉法格的信中提及中日戰爭問題時說:“這種全盤排外的狀況,已由同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戰爭而部分地打破了;這種狀況必將由目前這場同亞洲人,即中國人最鄰近的敵手的戰爭來徹底結束?!?35)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第171頁。這里實際上包含著恩格斯對中國社會新生的期待,只有打破全盤排外的狀況,實現在開放中發展,才能更好地推進人類解放的歷史進程。

三、批判凸顯政治解放局限性的殖民政策及其對中國人權的侵犯

作為人類解放的一個重要環節,政治解放雖然使人在政治生活中獲得了自由、平等、安全等權利,但這些權利是利己的人的權利,顯示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正因為此,在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治統治權的西方國家,卻出現了將政府權力凌駕于議會之上的踐踏民主的首相獨裁現象,以及將本國的發展建立在掠奪和奴役落后國家之上的侵犯他國人權的殖民現象。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認為殖民主義在客觀上打破了中國與世隔絕的狀態,加速了舊中國的解體,但并不認同資產階級主導下的這種“只有用被殺害者的頭顱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漿”(3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63頁。式的社會進步,他們通過揭露和批判英國的侵華行徑,進一步揭示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和追求人類解放的必然性。

(一)批判帕麥斯頓內閣在對華問題上僭越憲法的行為

政治解放是對封建主義的否定,是通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實現的。英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推翻封建專制王權并以君主立憲取而代之的國家,也是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最為成熟的國家,馬克思因此以英國為現實樣本寫作《資本論》。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最為成熟、標榜自由和民主的國家在對華問題上卻是踐踏民主的首相獨裁。1856年10月,在時任首相帕麥斯頓的秘密訓令下,英國未經議會直接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在戰爭初期,馬克思就了解到這是一次僭越英國憲法和慣例、破壞民主的軍事行動,并指出,“世界上的文明國家,對于這種以違背了無中生有的外交禮節為借口,不先行宣戰就侵入一個和平國家的做法是否贊同,恐怕是個問題”(3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3頁。。為了揭露帕麥斯頓政府在對華問題上的反民主行為以及資本主義民主的虛偽性,馬克思先后撰寫了《議會關于對華軍事行動的辯論》、《帕麥斯頓內閣的失敗》、《英國即將來臨的選舉》和《英國的政治》等文章。

馬克思基于帕麥斯頓政府不經過議會直接發動對華戰爭的行為,批判帕麥斯頓的執政是一種獨裁。1856年10月,英國以“亞羅號事件”為借口(38)其借口是中國官員沒有通過英國領事逮捕了“亞羅號”船上的中國海盜,且指控中國官員扯下了船上懸掛的英國國旗。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但在1857年2月第二次鴉片戰爭已經進行了四個月之后,帕麥斯頓內閣才將對華方案付諸議會討論。馬克思較為詳盡地考察了英國議會在對華軍事行動問題上展開的激烈辯論。關于上院的辯論,馬克思說:“上院的辯論給帕麥斯頓內閣以沉重的打擊,使它只得到36票比較微弱的多數?!?3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61頁。上院主要質疑英國在“亞羅號事件”上是否有充分的理由。英國世襲貴族首領愛·德比勛爵就指出,“亞羅號”船歸中國人所有,且該船在被捕獲前,已經有六天沒有掛英國國旗。這就意味著,英國人挑起英中沖突的法律依據不成立,保護榮譽的問題也不成立。為此,德比痛斥英國海軍炮轟廣州的行動,稱其為“不光彩的軍事行動”和“卑劣的行徑”,進而對帕麥斯頓內閣的對華軍事行動持反對意見。馬克思還列舉了約·林德赫斯特勛爵、亨·喬·格雷勛爵等人從其他方面提出的譴責對華軍事行動的議案。盡管在上院遭到質疑和反對,帕麥斯頓內閣最終還是獲得了微弱多數的支持。下院則直接給帕麥斯頓內閣的對華方案投了不信任票。馬克思說:“下院關于中國問題的辯論,經過四個夜晚的激烈爭吵以后,終于以通過對帕麥斯頓內閣不信任案而平靜下來?!?4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68頁??墒?面對這樣的結果,帕麥斯頓不是重新考慮對華軍事行動的正當性,而是直接以解散議會的方式來表達其對議會的不滿。在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下,這是將政府行政權凌駕于議會立法權之上的僭越行為。然而,帕麥斯頓內閣的僭越行為并未到此結束。在1859年的“白河口沖突”事件發生后,“帕麥斯頓勛爵不是召開議會,而是致書路易·波拿巴,同這個獨裁者商談派一支新的英法遠征軍去打中國”(4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7頁。。他們還聲稱在中國問題上,政府征求議會的意見是一個純粹的形式上的問題。對此,馬克思反問道:“那么,英國的議會和法國的立法團還有什么區別呢?”(4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51頁。根據英國憲法特別是《權利法案》,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內閣由議會產生并對議會負責,然而在對華問題上議會的憲法職權被內閣僭越,使議會成為一種擺設。這是對資產階級民主的最大諷刺,充分凸顯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

(二)批判英國殖民主義者侵犯中國人權的罪惡行徑

政治解放宣布了人權,但這種人權是利己的人的權利,是同其他人以及共同體分離開來的人的權利,是具有階級性的權利。在資產階級人權觀下,他人不是自己自由的實現,而是自己自由的限制。這決定了資產階級在人權問題上持雙重標準,體現在殖民擴張上,西方列強不僅完全無視被侵略和被壓迫民族人民的人權,反而通過侵犯他國人權達成既定的侵略目標。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西方列強侵犯中國人權的罪行進行了揭露和批判。

一是斥責鴉片貿易對中國人的摧殘。為改變對華貿易逆差,攫取中國財富,以英國為首的鴉片販子們將鴉片由藥品(43)鴉片最初作為一種藥引子少量輸入中國。變為毒品,東印度公司更是在1798年成為專供“中國吸食者”的鴉片生產商。對于鴉片貿易,馬克思認為這是一種比“奴隸貿易”更加惡劣的貿易,因為它不僅摧殘人的肉體,還毀滅人的靈魂。恩格斯則在評價普魯士燒酒對人產生的毒害作用時用鴉片進行了對比,他說:“惟一導致更帶毀滅性的直接后果(但不是對本國人民,而是對他國人民)的一種生產,就是英印為毒害中國而進行的鴉片生產?!?4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頁??梢?在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鴉片貿易是一種謀財害命式的嚴重侵犯中國人生命權和財產權的罪惡的貿易。然而,英國卻靠這種貿易填滿國庫。馬克思指出,“中國皇帝為了制止自己臣民的自殺行為,下令同時禁止外國人輸入和本國人吸食這種毒品,而東印度公司卻迅速地把在印度種植鴉片和向中國私賣鴉片變成自己財政系統的不可分割的部分”(4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04頁。。這里,“中國皇帝”和“東印度公司”對待鴉片貿易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后者作為現代人權的宣誓者卻靠摧殘人命謀取利益,這正凸顯了政治解放宣示的人權的階級局限性和狹隘性。

二是斥責對華戰爭中的暴行。馬克思和恩格斯重點關注了英國發動的兩次對華戰爭即兩次鴉片戰爭,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誠如馬克思所說,“屠殺中國人的事情是帕麥斯頓勛爵親手策劃的”(4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74頁。,兩次鴉片戰爭都是英國殖民者一手策劃的。英國侵略軍在戰爭過程中對中國平民百姓犯下了燒殺搶掠等嚴重侵犯人權的暴行。針對英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暴行,馬克思斥責道:“當時英國軍人只是為了取樂而犯下滔天罪行;他們的狂暴既不是被宗教狂熱所驅使,也不是由對專橫暴虐的征服者的仇恨所激起,也不是因英勇的敵方的頑強抵抗而引起?!?4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335頁。1842年7月,英軍進犯鎮江時,因遭到駐守在此的八旗軍的奮勇抵抗而損失185人。氣急敗壞的英軍頭目巴爾克為了報復,向鎮江增派幾百名海軍、陸軍和工兵,肆意轟炸整個鎮江城,鎮江城內血流成河、伏尸遍地,大量的房屋和商鋪被毀。英軍的一個士兵在日記里說每一間房子里都有殉難者。針對這一暴行,恩格斯指出,英軍此次作戰自始至終大發獸性,這種獸性和引起這次戰爭的販私貪欲完全相符(4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06頁。。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不宣而戰,炮轟廣州城,并沖入城內放火燒毀靖海門、五仙門附近的民房。對此,馬克思指出:“廣州城的無辜居民和安居樂業的商人慘遭屠殺,他們的住宅被炮火夷為平地,人權橫遭侵犯,這一切都是在‘中國人的挑釁行為危及英國人的生命和財產’這種站不住腳的借口下發生的!”(4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92頁??梢哉f,這是西方列強推行殖民主義的慣用伎倆,打著保護“人權”的旗號,肆意侵犯他國人權,將自身的發展置于犧牲他人的利益基礎之上。

四、結語

正是站在人類解放的高度,馬克思和恩格斯才能夠科學地分析與中國相關的各種問題,既看到中國在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方面的貢獻,又看到與同時代西方國家相比近代中國社會發展中的落后因素;既看到殖民主義在客觀上加速舊中國解體的一面,又看到資產階級革命所實現的政治解放的局限性,進而強烈譴責西方列強的侵華行徑,并為中國人民伸張正義。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類社會無疑是向人類解放又邁進了一大步,與此同時人類社會發展又面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考驗。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人類解放視角重思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論中國”中提出的重要觀點,可以獲得重要的現實啟示。

一方面我們要堅定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今日之中國早已不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時期那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中國人民的努力下,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50)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1頁。唯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各方面的發展推進到現代化的高度,才能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充分的條件,才能更進一步推動人類解放的歷史進程。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對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清朝腐敗的政治統治和閉關鎖國政策持否定態度,其根本就在于這些因素已成為阻礙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落后因素,阻礙了人類解放歷史進程在中國的推進。相比之下,當代中國在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不僅是積極的,還引領著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潮頭。之所以能夠實現這種歷史性的變革,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首先,中國式現代化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使中國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趕上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進程,從物質層面極大地推進了人類解放的進程。其次,中國式現代化謀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在厚植現代化物質基礎的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精神層面極大地推進了人類解放的進程。這就表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歷史使命,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自覺的時代追求。

另一方面我們要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全人類的共同發展。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過,地域性的共產主義是不存在的,只有作為占統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時發生行動,共產主義在經驗上才是可能的。所以,人類解放的最終實現,要靠全人類的共同發展和進步。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人類社會發展問題的研究特別是對人的真正解放的探討,并不局限于歐洲少數先發國家,而是將先發國家與落后國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他們在研究中國問題時就不僅斥責西方列強侵犯中國人權的罪惡行徑,還提出了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兩極相聯的思想。秉承為人類求解放的價值訴求,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不僅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還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一方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另一方面是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和平、發展、安全和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這樣一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地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5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第62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理念,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不僅合乎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對全人類共同發展的關切和積極推動。

附注:本文還受到江蘇高?!扒嗨{工程”項目資助。

猜你喜歡
恩格斯馬克思人類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人類第一殺手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