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與路徑研究

2024-04-07 16:58許亮琴郭倩文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5期
關鍵詞:弘揚中華國家

許亮琴,郭倩文

(西安思源學院,陜西西安 710043)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然而,面對這種文化碰撞,我們更應該堅守自己的文化陣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高校作為培養國家未來人才的重要陣地,從文化自信的角度出發,深入挖掘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1.1 有助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如今,國家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僅局限于經濟、軍事等方面,其在文化軟實力方面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文化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通過其文化影響力和吸引力,使其他國家愿意接受其價值觀、生活方式和制度安排的能力。這種力量,既能夠提升國家的國際地位,也能夠增強國家的凝聚力[1]。因此,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

首先,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可以影響其他國家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價值取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格局。例如,中國的古代建筑、民族舞蹈等文化產品深深地影響了全球各地人們的思維方式,這就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體現。其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有助于增強國家的凝聚力。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是人們共享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越強,其國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就越強,國家的凝聚力也就越強。例如,中國的傳統文化,如儒家思想、中醫理論等,不僅在中國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在全球范圍內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無疑增強了中國國民的凝聚力。最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有助于推動經濟發展。例如,孔子學院、歷史古跡旅游產業等,都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體現,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1.2 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

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家形象的塑造和傳播越來越重要。一個國家的形象不僅影響著國際社會對其的認知和理解,也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在此過程中,高校作為知識的殿堂和文化的燈塔,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通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梢哉故局腥A民族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塑造積極向上的國家形象[2]。

首先,高校是知識和文化的集散地,是傳播和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高校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優秀的師資力量,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如課堂教學、學術研討、文化交流等,向學生和社會傳播國家的歷史、文化、科技、經濟等方面的信息,塑造積極向上的國家形象。其次,高校是培養國家未來領導者和精英人才的搖籃,是國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力量。通過教育和引導,高??梢耘囵B學生的國家觀念和民族自豪感,使他們成為傳播國家形象的積極力量。同時,高校還可以通過吸引國際學生和學者,擴大國家的文化影響力,提升國家的軟實力。再次,高校是研究和創新的基地,是推動國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引擎。高??梢酝ㄟ^開展各種科研項目,推動科技創新和社會進步,進而提高國家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高校還可以通過研究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等問題,為國家良好形象的塑造提供理論支持和智力資源。最后,高校是文化交流的平臺,是傳播和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橋梁。高??梢酝ㄟ^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如文化節、學術論壇、海外實習等,增進國內外學生和學者對國家的了解和認識,傳播國家的文化魅力和友好形象。

總的來說,高校作為傳播和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來,高校應該更加積極地承擔起這一責任,通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中華民族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塑造積極向上的國家形象,為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1.3 有助于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新時代背景下,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結晶,包括道德觀念、價值理念、審美情趣、科學精神等方面的內容。其中,儒家的仁愛、忠誠、孝順、禮義等思想,道家的自然、和諧、自我完善等理念,法家的法治、嚴明、公平等觀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不謀而合。為此,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可以通過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3]。

2 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狀

2.1 部分高校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視程度不夠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部分高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課程設置不足、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參與度低,以及缺乏有效的傳播渠道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不利于高校培養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人才[4]。

首先,課程設置不足是影響高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當前的高校課程體系中,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并不多,且往往被邊緣化。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接觸到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從而影響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其次,師資力量薄弱也是制約高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因素。由于歷史原因,一些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存在不足,特別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域的專家和教授較少,這導致相關高校在開展此類課程和活動時,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此外,學生參與度低也是影響高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現實問題。在當前社會環境下,許多學生更關注時尚、潮流和實用性較強的知識和技能,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情相對較低,這使得高校在開展相關活動時,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最后,缺乏有效的傳播渠道也是影響高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關鍵因素。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傳統的傳播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然而,目前一些高校還未能充分利用新媒體和網絡平臺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華傳統文化在高校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

2.2 部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不夠

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全球化的推進,我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部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不足,對其價值和意義理解不深,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為此,需要明確什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是指中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深厚歷史積淀的文化,包括但不限于儒家思想、道家學說、佛教文化、中醫理論、詩詞歌賦、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等,這些文化元素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然而,目前部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不足,對其價值和意義理解不深,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不足,無法準確理解其中的內涵;二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認識不足,無法認識到其在塑造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3 高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機制不完善

在當今社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響應 “文化自信” 的號召,部分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期在校園內營造出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以便學生可以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的魅力。然而,盡管這些措施效果顯著,但由于缺乏配套措施的支撐,其延續和發展面臨著一定的困難。首先,當前一些高校設立了專門的傳統文化課程,如國學、書法、國畫等,讓學生有機會直接接觸和學習傳統文化[5]。此外,還有一些高校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如詩詞朗誦比賽、傳統節日慶?;顒拥?,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些措施無疑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和體驗機會,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然而,由于缺乏配套措施的支撐,其延續和發展面臨著一定的困難。首先,由于傳統文化課程的設置相對較少,且內容較為深奧,一些學生可能會感到難以理解和接受;其次,由于傳統文化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些高校無法長期堅持;最后,由于缺乏有效的評價和激勵機制,一些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3 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

3.1 加強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引導

作為國家的未來棟梁,高校學生熱愛并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至關重要。因此,高校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學習。

首先,課堂教學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為此,在課程設置上,高校應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課程,如國學經典、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等,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接觸到豐富的中華文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生動有趣的方式進行講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主動去探索和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6]。其次,實踐活動是學生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有效手段。為此,高??梢越M織各種形式的活動,如詩詞朗誦、書法比賽、傳統節日慶祝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此外,還可以開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如走訪歷史文化名城、參觀博物館、實地考察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讓學生深刻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高校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教學中,教師應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價值和現代意義,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批判性地思考,讓他們能夠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提供思想資源。最后,高校還應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例如,可以與文化部門、社區、企業等合作,共同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以便讓更多的人都能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播[7]。

總的來說,高校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本民族文化,這不僅有助于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有助于培養具有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青年。

3.2 要加強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研究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承顯得尤為重要。高校作為知識的殿堂,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播具有不可替代的責任。本部分將探討高校應如何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以挖掘其時代價值和現代意義,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理論支持[8]。

首先,高校應建立完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體系。包括設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如中華文化研究院、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等,以便集中力量深入研究。其次,高校應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研究。傳統文化并非僵化不變的,而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發展、演變,因此,高校在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時,應注重其創新性,充分挖掘其在現代社會的價值和意義。例如,可以通過對傳統儒家思想的研究,探討其在現代社會中的適用性和指導意義。再次,高校應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不應局限于國內,而應面向世界[9]。為此,高??梢酝ㄟ^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化交流活動等方式,讓世界了解和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而提升其國際影響力。最后,高校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實踐相結合。理論研究是重要的,但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樣重要。為此,高??梢酝ㄟ^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如傳統藝術表演、傳統手工藝制作、傳統節日慶祝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總的來說,高校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高校通過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挖掘其時代價值和現代意義,可以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持。同時,高校還應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研究,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將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3.3 利用自身優勢,積極開展社會服務

高校作為知識的殿堂和人才的搖籃,肩負著培養人才的重任,更應該積極利用自身優勢,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其中,通過舉辦講座、展覽等活動,向社會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校社會服務的重要方向。

首先,高校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專業的教學團隊。這些優勢使得高校有能力深入挖掘和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例如,高??梢越M織專家學者進行深入研究,撰寫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專著和論文;也可以邀請藝術家和工藝師進行現場展示和教學,讓公眾親身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其次,高校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高校開展社會服務活動,不僅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有利于提升社會公眾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例如,高??梢酝ㄟ^舉辦講座、展覽等活動,向社會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和理念,引導公眾正確理解和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提高社會公眾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最后,高校具有開放的學術環境和創新的活動形式。這些優勢使得高校能夠不斷創新社會服務的方式和方法,以滿足社會的多元化需求。例如,高??梢岳脭底只夹g,通過網絡平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擴大到全球;也可以通過跨界合作,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時尚設計等元素結合,創造出新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形態[10]。

總的來說,高校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社會服務,通過舉辦講座、展覽等活動,向社會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社會公眾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也可以提升高校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同時也有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和發展。為此,高校應該將社會服務作為自身發展的重要任務,努力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文化自信視角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可以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塑造積極的國家形象,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此,高校應通過教育引導、研究創新、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等多種路徑,積極履行其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責任。

猜你喜歡
弘揚中華國家
弘揚愛國精神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把國家“租”出去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弘揚雷鋒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揚“最美” 打造精神家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