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背景下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實踐研究

2024-04-08 05:10薄紅昕
長春大學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文科日語思政

薄紅昕

(東北林業大學 外國語學院,哈爾濱 150040)

為了推動新文科建設,我國高校一直在進行教育改革,這也使得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越發凸顯。日語專業作為高校外語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其核心課程也需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將思政教育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借助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同時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他們的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為國家培育更多能夠達到現代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1 新文科背景介紹

新文科是指在現有傳統文科基礎上進行學科中各專業課程重組,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達到知識擴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1]。其最早是由美國希拉姆學院提出的,但該概念并未在美國文科專業品質和水平提升上發揮出太大作用。

新文科是基于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出現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結構、內容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在文科學科方面的發展卻相對滯后。在傳統的文科學科中,歷史、哲學、文學等學科門類繁多,但是學科之間劃分不夠明確,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同時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再加上社會變革的影響,新興的學科如數字媒體藝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也迅速崛起,但是這些學科同樣缺乏系統性和綜合性。

新文科概念在我國最早是在2018年提出的。2018年,在召開中共中央全國教育大會之前的文件中提到“高等教育要努力發展新文科”;2019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再次提到“要大力發展新文科,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動形成覆蓋全部學科門類的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專業集群”;在同一年,我國13個部門聯合起草的一項計劃中再次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提高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新文科建設的提出其實就是為了培養更多了解中國、愛中國、能夠擔負起國家復興大任的新時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時代社會科學家,構建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學派。新文科的出現旨在重新整合和劃分傳統文科學科,將新興學科納入其中,使文科學科更加系統和綜合。新文科的出現,對于推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可以促進文科學科的發展,提高其地位和影響力,而且也可以讓文科教學更好地滿足新時代社會需求,并促使文科教學培養更多能夠達到現代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2 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重要性

2.1 落實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簡單來講,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培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還要傳授他們學科知識和技能,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在新文科建設過程中通過開展課程思政,在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加入關于民族精神、道德品質、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習這些課程的學生學到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可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和良好的道德情操,這樣他們以后進入社會后也會更具社會責任感,能夠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做出更大貢獻,而且課程思政的實施還可幫助這些學生了解國家歷史、民族文化,從而可以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2]。除此之外,隨著課程思政的不斷推進,學習這些課程的學生不僅道德素質會有所發展,他們的科學、人文、創新等多方面素質和能力也會有所增強,這樣就可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2 宣傳傳統文化

分析日本文化可以發現,其中很多都和我國有相似之處,甚至很多文學作品、道德價值觀念的發源地都是我國,由此可以發現日本和我國歷史文化的密切關系。在新文科建設過程中開展課程思政,在日語核心課程教學中滲入思政內容,可以對日語詞匯、語句中蘊含的日本優秀文化進行延伸,將其和我國傳統文化進行聯系,對比兩國傳統文化的異同,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習日語核心課程的學生了解日本優秀文化,還可促使他們更全面地了解我國優秀傳統和文化,從而可以促進兩國文化交流,加強兩國文化融合,同時可以增強這些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提升他們的文化自豪感和愛國之情[3]。對于日語核心課程思政而言,在其中融入我國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使得他們能夠更積極地探究優秀傳統文化,在對其宣揚和發展的實踐中也會更加熱情參與,而且他們的思想意識形態和文化辨別能力也會得到增強,從而可幫助他們不被不良文化所影響。

2.3 提升文化自信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文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需增強民眾的文化自覺意識,還需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心。前者指的是個人對自己所處的文化背景、傳承、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認識和理解,并且對此有一種自覺的態度和自我認同感,后者則是指個人對自己所處文化背景、傳承、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自信和自豪感。這兩者缺一不可,都是促進國家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新文科建設過程中開展課程思政,在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中進行思政教育,通過為學生講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介紹其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據的重要地位,分析其和日本文化的關系等,可以讓學習這些課程的學生更深刻地認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我國歷史文化制度,從而可加強他們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

3 新文科背景下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實踐困境

3.1 理解深度不足

對于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而言,如果只是依靠一門課程是難以實現的。高校還需提升對課程思政的關注程度,同時建設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并對他們進行思政教育,提高他們對課程思政的認知程度,這樣他們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滲入思政內容,確保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的實現,有效推動課程思政發展。課程思政是最近幾年才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其不僅具有深刻內涵,還具備嚴格要求,高校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師想要獲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必須要對課程思政進行深入認識和理解,同時還需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并在課程教學全過程實行課程思政[4]。由于思政教育融入的課程不同,教師選取切入點也需有所區別,而教師自身素質和選取的切入點是否合適存在密切關系:對于素質水平比較高的教師而言,他們對于課程思政理解也比較深入,因此能找到合適的切入點;素質水平不太高的教師則因為理解深度不足很難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如若他們在嘗試多次后依然難以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就會影響到他們實施課程思政的熱情,甚至有些教師會直接放棄。

3.2 缺少思政素材

對于課程思政實行而言,課程思政素材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若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應用的素材不夠豐富,而且缺少趣味性,甚至是比較無趣,那么勢必會影響到課程思政的進一步推進。正確的做法是,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師可自然深入思政素材,以此來引導學生思考。但這種提議無疑提升了課程教學難度,而且負責這些課程教學的教師需對課程知識框架進行全面研究,對其中蘊含的思政素材進行挖掘,并應用到課程教學當中,通過和日語知識的聯系,促使這些思政素材發揮出應有的思政教育效用。但是當前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的思政素材并不夠豐富,甚至可以說比較缺少和單調,教師進行課程教學時多會利用新聞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讓學生對新聞內容進行翻譯來幫助他們學習日語知識,他們的這種讓學生通過翻譯的方式不僅過于刻板,而且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不僅課程思政目標難以達成,思政教育效果也不會太理想[5]。另外,日語新聞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難以理解,更不用說翻譯了,這樣不僅會降低日語知識學習效果,而且會影響到課程思政實施效用。

3.3 推進速度緩慢

課程思政在高校并沒有實行太長時間,很多高校在這方面還缺乏經驗,還處于自我探索階段。一些高校為了進一步推進課程思政,不僅構建了良好的課程思政開展氛圍,還從多方面提供助力。然而作為一種新型教育要求,很多高校教師對其都比較生疏,日語核心課程教師也不例外,而且由于一些高校對于這方面的教育培訓并沒有實行太長時間,所以學校教師的課程思政素質水平還比較低。部分高校教師只能通過自主探究來促使自身課程思政素質實現發展,但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效果也不會太理想,再加上缺少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全面分析,不僅會影響到他們發掘思政素材,還會影響到學校課程思政推進速度。

4 新文科背景下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實踐路徑

4.1 確定合適的教學目標

在新文科背景下,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還要將課程思政內容滲入其中,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因此來促使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實現增強。需要注意的是,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并不是生硬地向學生講解思政知識,也不是變為思政課堂,而是需結合日語專業特點確定和思政教育有關的教學目標,利用教材中蘊含的思政元素來引導他們樹立正確三觀,同時拓展學生知識面和視野。

例如,基礎日語是高校日語專業學生學習日語基礎的重要科目,也是他們積累日語詞匯的重要課程。在該課程教材中包括很多內容,不僅有日本歷史文化,還有日本社會發展、經濟現狀、日本各城市風俗習慣等相關介紹[6]。教師在進行該課程教學之前就需要先結合本課程特點確定和思政教育相關的教學目標,如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情操、增強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等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向他們講解日本文化背景引導他們了解日本文化,從而達到培養他們理解多元文化的目的,還可以采用將日本人物形象和我國相關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聯系的方式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并增強他們的民族信仰和文化自信,進而達到預期教學目標要求,同時達到課程思政目的。再如,在教授日本歷史文化相關知識時,可設定促進中日友好的教學目標,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介紹中日古代交流、日本派遣使者來唐學習等相關歷史,以此來讓學生了解兩國歷史上的交流互動,增強他們對中日友好的理解,進而達到教學目標要求和課程思政需要。

4.2 以多樣化實踐活動助力詞匯、語法學習

高校開設日語專業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日本文化,培養具有日本文化素養的人才,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需注意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在社會發展的影響下,高校外語專業教學也需進行改進,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技能,還需指導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思想理念,以便更積極投入知識、技能學習當中。例如,開展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時,當學到節日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尋找合適時機向學生講解我國相關文化,以此來幫助學生更深刻地認識我國傳統禮儀文化,同時可引導學生對當前社會禮儀進行分析,以此來達到宣揚我國傳統文化、指引學生形成良好思想理念的目的。

對于日語專業核心課程而言,詞匯和語法是其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往往比較枯燥和煩瑣,而且學生對于日本風俗文化本來就不熟悉,如若教師只是單純地進行語言講解,那么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會導致學習難度提升。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詞匯和語法知識,也為了幫助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日本風俗文化,教師可借助多樣化實踐活動來助力學生的詞匯、語法學習[7]。例如,日語專業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欣賞日語電影,以此來幫助他們學習日語表達方式,同時可以鍛煉他們的聽力,而且在觀看過程中他們還能了解日本文化,認識到日本文化和我國傳統文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既可以達到知識技能傳授目的,還能達到課程思政目的。再如,教師可以組織日語歌曲演唱比賽、日本傳統文化演講比賽等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詞匯附帶習得,同時可以鍛煉他們的知識運用熟練度,而且還可增強學生的詞匯和語法學習熱情,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文化自信心也會有所提升,從而可達到推進課程思政的目的。另外,教師還可讓學生閱讀和思政有關的日語文章并要求他們寫作讀后感,評出寫作最優學生,還可舉辦國語動漫翻譯配音比賽,以此來幫助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日語詞匯、掌握詞匯用法,實現詞匯附帶習得,同時增強他們的詞匯運用能力和寫作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文化自信也會得到增強。

4.3 在詞匯教學中引入本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累的智慧結晶,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根基。由此可以說明,高校日語核心課程教學也需引入我國傳統文化,這樣既可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理想信念,還可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可培育更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8]。而日語詞匯教學課程思政的實現,教師可采用任務教學法,也可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法。例如,教師進行教學前需要先布置一個和詞匯、我國傳統文化都存在關聯的任務,如要求學生制作一個關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介紹的日語PPT,或是要求學生寫作一篇關于介紹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日語報道等,之后學生就可自由組成小組,通過小組分工共同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生需要查找資料、閱讀原文等,這樣就可加深他們對本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等到任務完成后,教師還需組織學生對任務完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反思,對學到的知識和中日兩個傳統文化的異同進行總結。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日語詞匯的理解和運用熟練度,還可增強他們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知識的認知,同時可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心,進而可達到課程思政要求。再如,日語核心課程教師需要在教學前結合教學內容制作和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預習材料讓學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等到進行課堂教學時則需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小組辯論等方式深入探究傳統文化相關知識,同時鞏固對日語詞匯的運用。在此過程中,不僅可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相關知識的理解,還可幫助他們更深入理解日語詞匯、更熟練運用日語詞匯,這樣就可起到推進課程思政的作用。

4.4 改進評價方式

對于日語核心課程思政而言,除了要在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進,對于課后評價也不能忽略,無論是評價方法,還是評價主體、評價內容都需進行拓展,使得課后評價變得更具多元性。從評價內容角度來說,如果只是將學生考試成績和論文寫作當作評價內容,無疑過于簡單,難以獲得全面的評價結果。在新文科背景下,日語核心課程思政需對評價內容進行拓展,不僅要對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評判,還要增加課堂表現、實踐活動、社會調查等多方面內容,也就是針對學生綜合表現進行評價。從評價方法角度來說,日語核心課程思政可應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前者主要就是針對成績、排名等進行的評判,后者則是針對討論記錄、實踐報告等進行的評價,以便可更加客觀地體現學生學習情況,更加精準地反映學生思政水平。從評價主體角度來說,日語核心課程教師需改變以往以自身為主的評價思想,對于這些課程不僅自己要進行評價,還需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同時需引導學生進行互評,主要就是針對自身或對方的學習情況、思政水平進行評判。這樣既可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學習情況和思政水平,還可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同時可進一步提升評價結果的可靠性。通過改進評價方式,日語核心課程教學既可更有效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三觀,還可強化課程思政育人效果,為實施課程思政提供更大助力。

4.5 提升任課教師綜合素質

為了進一步推進新文科建設,高校教師不僅要積極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融入課程教學當中,還要注意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書育人要求,才能為國家培育更多優秀人才,為我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做貢獻。對于高校日語專業核心課程的任課教師而言,則需先變革自身思想觀念,認真分析兩個問題,一是為誰培育人才,二是培育怎樣的人才。在自己負責的課程教學中實施思政教育,不斷推進新文科建設,同時對課程思政進行深入探索,分析相關策略,促使課程思政發揮出更大的育人效用是作為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師的職責。為了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負責這些課程的教師首先需提升自身專業能力,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專業理論知識,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水平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以便可進一步增強教學質量,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引導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等到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還需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反復思考和分析,挖掘其中存在的問題,尋找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同時需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身想法,這樣既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還可為他們進行針對性改革提供參考。其次,教師還需不斷改進自身教學方式,不僅要有效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進行教學方式選擇時,不僅要考慮實際情況需要,還要參考社會發展形勢,進行課堂教學時則需尋找合適時機引入思政元素,而且需注意引起學生參與課程思政教育的熱情,讓他們可以在思政學習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最后,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的實施還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教師需注意和學生互動,這樣既可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程思政效果。另外,教師綜合素質的增強還需學校方面的支持,各高校需為日語核心課程教師提供培訓機會,借助多元化培訓促使他們的文化素質水平得到發展,這樣他們才能在課程思政過程中更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引導。

5 結語

為了推進新文科建設,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必須要進行革新,為的就是培育更多既具備良好思辨能力又具有良好跨文化交流能力且能夠擔負起國家復興大任的日語人才。在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思政革新過程中,教師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需要先進行自身革新,之后還需帶動學生變化,這樣這場革新才能獲得良好效果?;谛挛目票尘跋氯照Z專業核心課程思政實踐遇到的理解深度不足、缺少思政素材、推進速度緩慢的困境,日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師不僅要確定合適的教學目標,還需以多樣化實踐活動助力詞匯、語法學習,在詞匯教學中融入四史教育,改進評價方式,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這樣才能為新文科建設提供良好條件,才能培養更多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的日語人才。

猜你喜歡
文科日語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明朝日語學習研究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思政課“需求側”
求學·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豆文科作品
孫文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