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外出講學教師現狀、問題與對策

2024-04-08 05:10胡紅霞王俊程
長春大學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講學高校教師單位

胡紅霞,王俊程,李 威

(1.云南省文史研究館 云南文獻研究院,昆明 650031;2.云南師范大學 泛亞商學院,昆明 650031;3.黃岡師范學院 教育學院,湖北 黃岡 438021)

1 高校外出講學師資供求矛盾突出

外出講學教師泛指受邀到本單位外開設講壇、講座、演講、報告及授課等講解政策、交流思想、傳授知識、傳播文化、分享技能的教學、科研人員乃至領導干部。隨著科學技術發展速度的加快,知識、技術革新周期的縮短,各行業各級干部職工素質能力與持續發展的工作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愈發突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村人才匱乏、流失等問題日益突出。在這種背景下,需要及時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提供務實有效的培訓,才能確保他們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2022年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全國有普通高校2759所,專任教師187萬人(不含黨校、干部學院及社會主義學院),全國城鎮就業人員46773萬人。假定所有城鎮就業人員每年至少要參與一次單位外部高校教師主講的非思政課培訓,就算按100人一個班來核算,則全國需要各類高校提供的非思政培訓課程約46773/100≈467.7萬門次,分攤到全國187萬教師身上,每個教師每年需要提供467.7/187≈2.5次培訓課(1)因無法獲取全國黨校、社會主義學院和干部學院師資數據,此次簡單測算時主要用非思政課作為需求,并假定思政課全由當地同級黨校、社會主義學院和干部學院承擔。事實上,普通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很多老師也在承擔著部分思政課,換言之,上述的測算值仍是保守值。。這看似飽和,但事實上,多數高校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本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如果加上鄉村人才實用技能培訓,則課程需求更多。從北京、天津、河北、江蘇等多家高校了解的情況來看,在高校教師中,每年有機會受邀外出講學并能獲得實踐界認可的教師不超專任教師總人數的百分之一。普通教師和基礎學科的教師在職業生涯中外出講學的次數甚至可以忽略,例如數理化等課程教師。也就是說,假定全國有1.8萬教師到校外講課,每人每年需要講250堂才能滿足社會需求,而事實上,得到社會認可并受邀到校外講課的教師平均每周約1場,也就是每年在50場左右。缺口如此之大卻感知不明顯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單位認為培訓效果不好,不重視培訓,很多單位未組織培訓。此外,也有一些重視培訓的單位請一些非高校系統的社會培訓師來彌補空缺。這是職場中人總體缺乏有效培訓,社會生產力總體有待提高的原因之一。概言之,全社會普遍存在極度渴求知行合一的培訓專家,但同時,絕大部分高校教師仍處于沒走出、走不出學校的尷尬局面。

2 外出講學教師多呈現出“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態勢

(1)廣受實踐界認可的外出講學教師會將主要精力投入社會講學中,于是在科學研究上投入的時間有所減少。受認可的社會培訓課程需要具備化繁為簡、通俗易懂的特征,受職業影響,外出講學較多的教師在理論性或高端科研方面的成果略遜一籌。此外,外出講學大都是提前10天左右確定時間,因時間沖突,在外講課多的教師必然會錯過相關學術評審等機會,久而久之會淡出學術話語體系。各類評委通常大都是科研成果豐碩、社會講學較少的專家教授,在高校,外出講學過多的教師還常被視為“科普專家”而不被重視,于是在評審中處于劣勢。(2)外出講學教師收入較高,一般是校內的5倍以上,給人以高收入群體的印象,為了保護自己,通常在學校盡量保持低調,在各類評優評獎時常常不申報,即便申報了也不積極爭取。這也是很多社會上廣受認可的名師,其榮譽大都是由無需填表申報的機構頒發的主要原因之一。(3)外出講學多的教師通常在社會廣受贊譽,他們的同事和領導聽多了常常會“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有時,人的錯誤就在于太突出、太強大,名師不知不覺得罪人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平衡本就是一種領導和決策的藝術,于是在相關評審和資源劃分時,高課酬、高評價的教師反而常常處于尷尬局面。(4)人的成長經歷留下的印記在講課中多少會有體現。所謂言多必失,部分外出講學教師可能在無心的情況下涉及自身環境而得罪了人;也有的教師為迎合需求嘩眾取寵、故意歪曲事實;還有的教師在外講多了開始膨脹,有時會抬高自己,丑化同事和領導,最終兩敗俱傷。

3 部分外出講學教師“通道不暢”

(1)外出講學通常需要提前一周以上時間預約,但單位的會議常常是本周內通知。如果領導不理解不通融,外出講學與單位會議沖突時就比較被動,多次出現沖突就可能被指責“缺乏組織觀念,只顧賺錢”。事實上,外出講學基本是一對多的教學活動,臨時爽約會給邀請方帶來不便。在人數少的單位缺席者更容易被注意到,矛盾更為突出,這也是小學院、小單位很少出名師的原因之一。而有的會議,個別請假教師可以通過事后與同事請教咨詢方式彌補,但主講教師對于邀請方來說則是主角。這是很多高校領導不得不放棄外出講學這一業務或是外出講學講得多、講得好的常常是無行政兼職的專任教師的主要原因。(2)部分單位誤讀文件,在執行中出現加碼態勢,要求凡外出講學必報批,因大部分高校專任教師無需坐班,也無辦公室,實踐中出現困難。隨著互聯網和自媒體的迅速發展,個別專家學者或領導不當言論淆亂大眾視聽的事件偶見媒端。為加強對意識形態管理,中央、地方相繼出臺了《加強對論壇、講壇、講座、年會、報告會等陣地管理的意見》,我們認為這是英明的,也是必需的。但一些高校誤讀中央和地方文件精神,要求凡外出講學必報批。中央和地方是要求參與論壇、講壇、講座、年會、報告會這些帶有意識形態屬性的活動必須報備(2)報備和報批是不同的概念要求,報備指出于規避風險或先入為主的考慮,進行一系列的上報和備案。報批指報請上級批示。,并沒有要求外出從事技術、方法、業務培訓,無意識形態屬性的活動報批。一些部門未領會文件是針對意識形態課程的實質,在執行中出現偏差和層層加碼,給非意識形態屬性課程教師外出講學帶來困惑。還有的單位要求給新員工做電腦技術培訓的老師報批,并且是黨政領導雙重審批。此外,如果不采用網絡或電子審批,而要求場場面簽,對于外出培訓多的教師來講是很難做到的。全國很多城市都出現將大學集中到郊區的現象,很多學校還需要兩地辦學。若審批人機械執行,到單位審批流程和外出講學的時間消耗相差無幾。有的單位未將提醒外出講學教師堅守政治紀律、弘揚正能量放在重點,反而將留痕、避免問責或是“管人”作為重點,給專家學者形成“限制外出講學的意味”,背離了初衷。(3)個別審批人明確反對教師過多在外講課。以前,因外出講學教師無需報批,學校不清楚外出講學教師的工作情況,反對的聲音不強,隨著網絡的普及,尤其是外出講學審批的流程,使審批人較為清晰地知道外出講學教師的蹤跡,因而反對外出講學的聲音開始強烈。部分審批人認為,教師不該過多外出講學,一年不宜超過20場。事實上,受認可的教師外出講學頻次通常在每年50場左右,這常常是被社會高度認可的標志。如果是專任教師,每周1場的頻次正好能達成與社會各界的良性互動,不會影響本單位的工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外出講學很少的教師,要么課程受眾面狹窄,要么教師的技藝還有待提高。有領導認為,教師就應該潛下心,在學校專心教書育人,外出講學被認為是不務正業。誠然,教師應該優先完成學校任務,從學校的角度出發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則發現限制教師外出講學不僅僵化保守還缺乏遠見。首先,應用學科必須與實踐界互動,外出講學是檢驗和推廣成果的最佳方式之一,不能用純理論學科的治學方式來要求應用學科。其次,外出講學多的教師恰恰是受到社會認可的教師,一定有著獨到見解或是社會需要的特殊才干,在外講課總體是給學校帶來美譽的教學活動,即便偶爾兼顧不到學校的會議(3)因高校課程是提前固定時段,外出講課教師幾乎不會讓校外課程與校內課程沖突,與學校工作沖突的通常是會議。,但從長遠來講,也是對學校有利的。高校本就有服務地區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使命。我們認為,只要外出講學教師優先完成學校任務,考核達標,就該為其放行,在教師精力有限時,要用人以長,著眼長遠。

4 助力高校教師走出校門、滿足剛需、反哺社會的建議

4.1 教師要結合特長研發社會剛需課程,提高教學水平,走遠、走高

實踐界極度渴求知行合一的培訓專家。但目前這種剛需未被激發出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教師的課程總體呈現出不適應社會剛需的特征,于是導致社會總體不太認可高校教師課程的現實價值,久而久之,社會形成有培訓需求先找行業內部人士和成人培訓經驗豐富的黨校師資的習慣。伴隨著這種供需的不匹配,長期循環以致高校形成了四類教師。一是結合教材和自己的理解開展教學,即照本宣科型;二是結合教材和實際調研開展教學,即理論聯系實際型;三是以課程宗旨為核心,緊密結合職業發展需要及科研積累開展教學,即知行合一型;四是將特長、興趣、成果與實踐需要結合開設新課程開展教學,即創新有為型。高校教師走出校門,與社會形成良性互動必須改變視角。內容上,要圍繞自己熟悉的課程和科研方向,開展廣泛調研,識別社會需求,將知識及研究成果與社會剛需接軌才具備走出去的前提。論證說理上,要做到旁征博引,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理。方法形式上,要結合在職人員學習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提升教學業務水平,與時俱進地引入技術手段,采用最有效的方式呈現。課件要做到邏輯清晰、要點突出、圖文并茂、易于理解[1]。表達上要吐字清晰、生動幽默、抑揚頓挫,要避免陳詞濫調,全程一個腔調。思想意識方面,要堅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授課內容要與黨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唱好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傊?,只有圍繞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高校外出講學教師才能走遠、走高[2]。

4.2 高校領導要有大局意識,鼓勵教師走入社會,與社會實現良性互動

受邀外出講學的高校專任教師百里挑一,他們承擔著成人繼續教育的偉大使命。鑒于社會總體缺乏能讓實踐界認可、叫得響的教學名師,一些領域和地區外出講學教師青黃不接問題突出的現實,建議專門出臺文件,明確要求高校、科研院所要提高站位,放眼全省、全國。深刻理解頒布《加強對論壇、講壇、講座、年會、報告會等陣地管理的意見》的初衷是為強化專家學者的“四個意識”,讓基層單位提醒專家學者時刻“堅守政治紀律、弘揚正能量”,要避免將《意見》誤讀為反對教師外出講學。要完善外出講學教師報備機制,借鑒黨校的做法,把到基層送教課時納入校內考核激勵體系,實現權利和義務的對等。不能狹隘地將教師外出講學定性為私事、個人創收行為。鑒于社會培訓提前預約時間長,單位會議提前通知時間較短的現實,若是非領導崗位專任教師與培訓需求方約定時間與單位會議沖突、調整授課時間存在困難時,高校要盡量予以體諒和支持,為教師鋪路架橋,鼓勵教師將文章真正“寫在大地上”。

4.3 開發線上報備系統,確保報備效率和數據真實性

建議省級管理層面開發“論壇、講壇、講座等在線填報審批系統”,給各黨校、高校、科研院所一個業務審批賬號,外出講學教師注冊后將申請提交對應學校的審批人,由系統自動發送審批請求到審批人手機上提醒審批[3]。如此,不僅方便教師,也方便審批領導,還為進一步統計、評價師資提供支持。從技術上來說,該系統的設計思路與各類基金項目申報評審系統一脈相承。為實現權責一致,建議投入一定資金,用于激勵長期向實踐界傳播思想、知識、技能的教學型名師。激勵額度可與社會培訓場次成正比。激勵的依據就是“在線填報審批系統”的后臺統計數據,并要求高校在評優評獎尤其是教學名師的評審中必須將審批數據作為指標之一。要打通學校課時量和對外講課課時量障礙,結合學科領域不同、社會需求不同的現實,分學科將每年外出講學超過一定場次或是累計超過一定場次,且無思想政治傾向等特殊問題的教師直接評為省級以上教學名師(4)以云南為例,除黨校教師外,一般年均對外講課50場以上,或累計超過500場,再或者培訓收入累計達到150萬元以上的教師基本已經是培訓界的臺柱。雖然不提倡用經濟指標衡量,但在政策允許條件下,能達到150萬元講課收入的教師,在學識、師德等方面都已經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有憑據的場次和真實的費用流水是真正的硬指標。。

4.4 加強對意識形態陣地管理的前提下,優化外出講學教師的審批流程

輿論需要陣地、發言人及傳播才能形成。對于有償講授業務來說,對主講人最有效的管控方莫過于邀請方。為此,建議強化論壇、講壇、講座等主辦方的審批,并要求主辦方采用發短信、簽署同意書等方式提醒主講人“堅守政治紀律、弘揚正能量”。(1)主辦方提醒的時間節點正好在開講前,比派出方審批人在數天前審批時的提醒有時效性。(2)對于教師來說,邀請方一直在變,提醒者也不停換人,但派出方的提醒者總是審批領導,容易厭煩。就如同父母對子女的反復提醒,即便用心良苦也會認作是嘮叨,但對外人的提醒常會心存感激。在外出講學教師能完成好本單位工作的前提下,各高校應優化無意識形態屬性課程外出講學教師的審批程序??梢髥挝灰庾R形態工作第一責任人每年不少于兩次正式提醒這些教師注意政治紀律、弘揚正能量,并簽訂責任書。對于到各級黨校、社會主義學院、干部學院這類管控到位、學員政治素質好的單位授課的教師的同一課程可以采用“一學期一審批+精準定期”提醒模式。事實上,這些學校不僅有班主任全程聽課,還常常有課堂巡視員隨機檢查,有條件的學校還有全程錄像。應明確要求高校將審批的重點落在審查教師思想政治傾向、講授水平、資質及提醒外出講學教師要守政治規矩、弘揚正能量、協調好單位工作、注意安全和防護等方面事宜。要避免審批形式化、為了審批而審批和層層加碼。鼓勵各高校先行先試,自行開發簡易審批系統,盡量通過網絡審批,在正式系統運行之前,可以讓教師通過短信報備等簡易方式進行申請,重點放到審批內容和提醒“堅守政治紀律、弘揚正能量”上。在實踐中,要避免“一放就亂、一收就死”兩個極端。我們堅信,隨著機制的健全完善,高校教師走出校門、反哺社會一定能走上良性發展之路,專家學者的教學科研成果必將在祖國的大地上“遍地開花”。

猜你喜歡
講學高校教師單位
銀齡講學,“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沐浴涵濡:群玉書院的講學探索與反思
鳴謝單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單位 要推敲
看錯單位
協辦單位
黃舒昺書院講學述論
高校教師平等權利的法律保護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著名笙演奏家朱家明先生來我院講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