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TA 顱內動脈瘤形態聯合PHASES 評分對破裂出血預測研究

2024-04-08 08:27王金泉黃吉淮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4年4期
關鍵詞:特征參數瘤體下腔

王金泉,黃吉淮,謝 穎

(東莞市長安醫院放射科 廣東 東莞 523843)

顱內動脈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破裂出血的發生率較高,嚴重危及生命[1-2],尋找高效能預測方法非常重要。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被認為是臨床診斷IA 的金標準,診斷準確率雖然較高,但存在創傷性。頭頸部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為無創檢測,操作較為簡單,患者接受度高。研究顯示,PHASES(population,hypertension, age, size of aneurysm, earlier aneurysm rupture,site of aneurysm, PHASES)評分在預測IA 患者破裂出血方面具有較好的效能,可用于IA 破裂出血的監測[3-4]。因此,本研究通過評估CTA 瘤體特征參數聯合PHASES評分預測IA 患者破裂出血的效能,旨在為預防IA 破裂出血提供臨床理論依據?,F將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 年10 月—2023 年9 月東莞市長安醫院診治的IA 患者90 例,年齡31 ~69 歲,單發IA 患者83 例,多發IA 患者7 例,根據DSA 結果或頭顱CT檢查[5],發生破裂出血的有46 例,將其列為IA 破裂組,男性21 例,女性25 例,平均(56.43±10.53)歲;未發生破裂出血的有44 例,將其列為IA 未破裂組,男性19 例,女性25 例,平均(57.26±10.4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根據《中國顱內破裂動脈瘤診療指南2021》[6],經影像學檢測,符合IA 診斷標準;(2)首次確診,既往無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史;(3)影像學檢測資料完整,CTA 成像質量清晰完整。排除標準:(1)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2)夾層動脈瘤;(3)假性動脈瘤;(4)顱內動靜脈畸形;(5)新發腦卒中;(6)感染及臟器功能不全。本研究已通過東莞市長安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核(批號:20210152)。

1.2 方法

收集兩組資料,包括動脈瘤位置、大小、瘤體形態等,進行比較。其中動脈瘤位置包括:頸內動脈(ICA)、大腦前動脈(ACA)、大腦后動脈(PCA)、大腦中動脈(MCA)、前交通動脈瘤(ACoA)、后交通動脈(PCoA)、椎動脈(VA)、基底動脈(BA);動脈瘤大?。海? mm、7 ~9.9 mm、10 ~19.9 mm、≥20 mm;瘤體形態:規則囊狀動脈瘤、不規則囊狀動脈瘤(分葉或子瘤)。

1.2.1 CTA 評估 IA 患者入院后進行檢查,儀器為飛利浦128 排高端螺旋CT,掃描范圍自枕骨大孔至顱頂,操作人員均具備10 年以上經驗。掃描速度為0.6 s/轉,螺距0.52:1,管電壓為120 kV,掃描床移動速度為9.38 mm/s,矩陣512×512,管電流360 ~400 mA。增強掃描:肘正中靜脈注射碘海醇注射液89 ~90 mL(速度5 mL/s),延遲掃描為21 ~25 s。瘤體特征參數包括:瘤頸寬度、瘤體高度、瘤體長度、動脈瘤最大直徑、入射夾角、動脈瘤體頸比。掃描結束后對動脈血管CT 圖像以最大密度進行投影,容積再現(VR),多平面多角度重組。

1.2.2 PHASES 評分 PHASES 評分條目:年齡≥70 歲計1 分,<70 歲計0 分;高血壓計1 分,無高血壓計0 分;動脈瘤<7 mm 計0 分,7 ~9.9 mm 計3 分,10 ~19.9 mm 計6 分,≥20 mm 計10 分,位置位于頸內動脈計0 分,大腦中動脈計2 分,前后交通、后循環計4 分,既往蛛網膜下腔出血計1 分,既往無蛛網膜下腔出血計0 分。PHASES 評分越高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風險越大。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 處理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IA 患者病灶位置比較

IA 破裂組PHASES 評分為(7.85±3.25)分,高于IA 未破裂組的(5.69±1.2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灶位置以ICA、MCA 為主,但IA 破裂組病灶位置在MCA 的占比高于IA 未破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IA 未破裂組病灶位置在ICA 居多,與IA 破裂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IA 患者病灶位置[n(%)]

2.2 兩組IA 患者瘤體大小、瘤體形態比較

IA 破裂組瘤體>7 mm 的最多,瘤體形態不規則占58.7%,IA 未破裂組瘤體<7 mm 的最多,93.18%的瘤體形態為規則囊狀動脈瘤,兩組瘤體<7 mm 和7 ~9.9 mm 的占比及瘤體形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IA 患者瘤體大小和形態比較[n(%)]

2.3 兩組IA 患者CTA 瘤體特征參數比較

IA 破裂組患者瘤頸寬度、瘤體高度、瘤體長度、動脈瘤最大直徑、入射夾角、動脈瘤體頸比高于IA 未破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IA 患者CTA 瘤體特征參數比較(± s)

表3 兩組IA 患者CTA 瘤體特征參數比較(± s)

組別 例數 瘤頸寬度/mm 瘤體高度/mm 瘤體長度/mm 動脈瘤最大直徑/mm 入射夾角/(°) 動脈瘤體頸比IA 破裂組 46 3.72±1.02 4.43±1.03 4.51±1.03 5.04±2.12 125.20±11.75 1.26±0.40 IA 未破裂組 44 2.08±1.00 2.48±1.01 2.64±1.06 3.03±1.51 101.78±12.05 0.92±0.31 t 7.698 9.064 8.488 5.160 9.335 4.493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4 CTA 瘤體特征參數與PHASES 評分對IA 患者破裂出血預測效能

CTA 瘤體特征參數+PHASES 評分聯合預測曲線下面積(AUC)高于CTA 瘤體特征參數、PHASES 評分,AUC 為0.916。見表4、圖1。

圖1 CTA 瘤體特征參數與PHASES 評分預測IA 患者破裂出血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

表4 CTA 瘤體特征參數與PHASES 評分對IA 患者破裂出血預測效能

3 討論

動脈瘤壁特征是IA 破裂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與內皮細胞增生、炎癥細胞浸潤程度、平滑肌細胞紊亂等改變有關,動脈瘤壁重塑越重,IA 患者瘤體破裂風險越高。CTA 可清晰顯示顱內動脈血管及其分支。有研究顯示,CTA 瘤體特征參數在預測IA 破裂出血風險中具有較高效能[7]。PHASES 評分包含年齡、高血壓、動脈瘤大小、位置、既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臨床指標,PHASES評分越高,動脈瘤增長、破裂風險越高,其在預測IA 患者破裂出血方面也具有較好的效能[4]。

廖黎慶等[8]研究顯示,動脈瘤的位置與動脈瘤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積血部位密切相關。曾以勒[9]研究顯示,破裂動脈瘤最常見的部位是MCA(26.0%),ACA 次之(22.0%)。費佳等[10]研究顯示,IA 在大腦前動脈、前交通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后動脈、基底動脈時,破裂出血發生率較高。本研究顯示,兩組病灶位置以ICA、MCA 為主,但IA 破裂組病灶位置在MCA 的占比為41.30%,高于IA 未破裂組的20.45%,未破裂組病灶位置在ICA 居多,占68.18%。IA 位置不同,流經IA 的血流動力學壓力則不同,因此不同位置IA 的破裂風險因素可能存在差異。另外,動脈瘤體大小、規則形態是公認的IA 破裂出血的危險因素之一[11]。本研究結果顯示,IA 破裂組患者瘤體>7 mm 的居多(瘤體7 ~9.9 mm占65.22%),瘤體形態不規則占58.7%,未破裂組病灶位置在ICA居多(68.18%),瘤體<7 mm的居多(75.00%),瘤體形態規則囊狀動脈瘤占93.1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瘤體越大、形狀越不規則破裂風險越高。IA 瘤體壁局部較薄,病灶形態呈現不規則改變,血栓形成后,增加了破裂出血風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IA 破裂組患者瘤頸寬度、瘤體高度、瘤體長度、動脈瘤最大直徑、入射夾角、動脈瘤體頸比等參數均高于IA 未破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瘤頸寬度、瘤體高度、瘤體長度、動脈瘤最大直徑、入射夾角、動脈瘤體頸比等參數可反映瘤體大小、形態特征,進而推測瘤體血流狀態。有研究顯示,瘤頸寬度較大時,瘤體內可見渦流,較強渦流與瘤壁發生振蕩,進而對血流動力學造成影響,瘤頸寬度<4 mm,瘤體內血流流動減小,瘤壁切應力減低,引起動脈瘤體壁發生粥樣硬化,而管壁的粥樣硬化是引起IA 破裂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10]。

本研究結果顯示,IA 破裂組PHASES 評分均高于IA 未破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PHASES 評分越高破裂的風險越大,與前者研究結果一致[4]。不難看出,CTA瘤體特征參數(瘤頸寬度、瘤體高度、瘤體長度、動脈瘤最大直徑、入射夾角、動脈瘤體頸比)持續增高和PHASES 評分增大的趨勢應視為IA 患者近期破裂出血的重要信號。CTA 瘤體特征參數+PHASES評分聯合預測效能最高,AUC 為0.916。

綜上所述,CTA 瘤體特征參數+PHASES 評分聯合預測IA 患者破裂出血效能較佳。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可能存在偏倚性影響,目前暫無預后分析,將在后研究中展開深入探討。

猜你喜歡
特征參數瘤體下腔
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后瘤體直徑及體積變化的隨訪研究
故障診斷中信號特征參數擇取方法
基于特征參數化的木工CAD/CAM系統
改良序貫法測定蛛網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鎮痛中的半數有效劑量
基于PSO-VMD的齒輪特征參數提取方法研究
《牛陰莖乳頭狀瘤的外科治療》圖版
復合手術救治重癥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體會
體表軟組織巨大神經纖維瘤的手術治療
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的觀察與護理
16排螺旋 CT 診斷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