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建構的內在邏輯探究
——基于文化與價值觀的視角

2024-04-09 23:19
社會保障評論 2024年1期
關鍵詞:社會保障價值觀制度

于 洪

一、引言

制度二字最早出自《易·節》:“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雹伲壑埽菁Р?,楊天才、張善文譯注:《周易》,中華書局,2011 年,第56 頁。制度對社會成員在起到引導、塑造和激勵作用的同時,也具有規范和約束功能。它體現了個人與社會其他成員之間的規范化關系,而對制度的認同和執行也與社會所倡導的文化觀念及價值觀密切相關。因此,制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自經濟學當中新制度學派的崛起,制度研究成為一點學術熱點,②周業安:《中國制度變遷的演進論解釋》,《經濟研究》2000 年第5 期。并從經濟學擴散到其他學科領域。一般認為,價值觀是文化傳承的核心,而制度則涉及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社會等諸多領域。

透過歷史長河,不難發現,價值觀往往滲透于制度之中,制度背后總是蘊涵著某種價值取向。當然,價值觀更主要地體現于文化載體,通過各種文本涌現出場。此外,價值觀還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實踐中,通過各種復雜瑣碎的行為得以表現,進而引發理智與情感的共鳴。以往人們在探討價值觀的時候,總是存在這樣的困境:似乎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又確確實實地存在,很難找到一個適當的視角來把握。因此,必須給予價值觀相應的客觀基礎,以便在經驗的基礎上對價值問題進行哲學思考。其實在我們給出價值觀的確實性基礎之前,它就已經存續于各種不同社會文化之中,通過各種不同族群體現出來。正如鄭功成所言:“…經濟因素決定社會保障水平的高低,政治因素決定社會保障進程的快慢,文化因素則決定社會保障模式的最終選擇?!雹汆嵐Τ桑骸段幕鄻有詻Q定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多樣性》,《群言》2012 年第11 期。這就表明“前理解”②“前理解”是指在對價值進行勘探之前,價值觀已經在場,它先于我們的理解而存在。也同樣影響著我國傳統社會保障模式,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但卻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歷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已綿延數千年,也經歷了復雜多樣的形成及發展進程,然而優秀傳統文化所積淀和形成的基因卻從未中斷。傳統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在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良性互動中逐步形成,其核心價值觀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例如,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尊老愛幼、救濟孤寡廢疾等傳統美德以及大同社會等美好藍圖,都已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財富。本文試圖從傳統價值觀和社會保障制度變遷入手,將一般抽象的價值觀討論與具體的制度結合起來,進一步探討傳統社會保障制度與中華文明價值觀念演變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二、傳統社會保障制度與價值觀的內在推動

(一)價值觀與制度之間的雙向互動關系

應當看到,價值觀的演化離不開具體的社會歷史背景。這一進程不僅映照出時代的變遷,更反映了人們的思想、行為以及他們的信仰。然而,只有對人類文明進步起到積極作用的價值觀才能稱之為合理的價值觀?!耙粋€社會的制度框架必須以演化的內在制度為基礎”。③黃新華:《政治發展中影響政治穩定的因素探析》,《政治學研究》2006 年第2 期。在這一條件下,價值觀對社會保障的影響會受到歷史階段性的影響。例如,有研究認為現代后物質主義價值觀的興起對社會保障治理產生了新的需求輸入指向性情景和政策輸出回應性情景,④蒲曉紅、趙海堂:《論后物質主義價值觀視域下的社會保障治理》,《社會保障評論》2019 年第4 期。鑒于當前背景,為了確保社會保障的有效實施,必須堅持共享發展的原則,加強對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并鼓勵全體公眾參與其中,從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由此不難發現,在不同時期,針對價值觀的演變,也需要對應形成更為合理的制度取向。

制度本身與作為文化核心的價值觀及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密切聯系,是社會環境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例如,亞當·斯密的理論思想在當時的英國早期的工業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狀況??梢哉f,制度受到現實世界和人們創造的文化價值觀兩方面的共同影響。從歷史發展維度來看,制度的變革往往發端于觀念的突破,一般是由精英階層首先提出新觀念,隨后引發社會面廣泛關注,進而演化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并逐步在制度層面得以落實體現。由此可見,價值觀與制度的關系是相互促進、互為因果的。

可以說,制度與價值觀都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并且彼此交織,在交互影響中不斷發展。盡管這兩者來自不同的文化層級,但它們共同作用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共生的文明。作為上層建筑,它不僅彰顯出一個民族的哲學、倫理、道德等觀念,更反映了其歷史文明和傳統習俗的賡續傳承,在構建精神支柱的同時,也形成了一個民族形象的“外化”。一個國家某項制度或相關政策的確立往往反映出當時占社會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和社會信仰,同樣地,制度一旦實施,又會反過來影響社會信仰和價值觀念,兩者相互作用,從而無形而有效地調節和規范著人們的社會生活,①鄒吉忠:《制度與價值觀》,北京出版社,2008 年,第8 頁。使社會有序運行。

(二)價值觀的制度化

價值觀的認同也是人們在實踐中促進原有認知提升來推動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個人所認同的價值觀會直接體現在行動當中,反映著其發展的方向;而群體成員所形成的價值共識,即群體認同的價值觀,展現著群體的文化屬性以及核心理念。一般而言,在社會中居于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必然是得到大多數社會成員認同的基本共識。有的價值觀會成為人們約定俗成的習慣或道德規范,主要由社會大眾的評判以及個人的自我反省來發揮其影響力與約束力;有的價值觀則會被政府、團體、組織等建構為正式制度,例如法律、規章等。這些合理的得到大眾認同的價值觀會在其實踐過程中進一步上升為各種制度形式,或者內含于制度之中。這一過程,實際上正是價值觀制度化的表現。從這個角度來看,社會保障制度及政策的合理性代表著社會大眾在文化價值觀念內在作用下達成的共識。

長期的歷史發展表明,制度的產生與演變是十分復雜的,受到經濟、政治、文化等多維度外部因素的影響?,F實中,國家與民間自治之間的關系一般仍會趨于調和。②陳侃理:《秦漢里吏與基層統治》,《歷史研究》2022 年第1 期。諾思認為,制度不僅是一種博弈規則,更是一種約束,它們可以改變和調整人們彼此間的關系,從而對社會發展產生重大而持久而深遠的影響。通過建立和完善制度體系,可以促進公民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互動,從而推動政治、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制度體系的轉型和發展,不僅影響著當下的社會發展,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制度變遷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演化方式和進程,這也是理解歷史變遷的關鍵要素。③道格拉斯·C·諾斯著,杭行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第3 頁。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非正式制度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亦不容忽視。盡管僅僅依靠文化特征無法明確地對個人行動進行規范或約束,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秩序,但傳統文化無疑構建了社會秩序的基礎,因此,也可以將其納入社會的管理框架。這種通過傳統的家庭禮儀和社會公德來實現的方式也同時確保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例如,在中國古代,如果有人違反了家法族規,將受到來自家庭或族群內部的懲戒,這種行為會被社會默認是合理的,包括官府在內。從古至今,在中國歷史傳統文化的整體框架中,非正式的規則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所能夠發揮作用的范圍是很廣泛的。特別是在傳統社會中,由于法律體系的缺陷,非正式的規則的影響力甚至更加顯著。

(三)制度強化價值觀認同

制度與價值觀在人們追求利益的實踐中相遇并“糾纏”著,這種密切關系正是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復雜關系的重要介質。為了保障個體和社會發展的良性關系,需要由人們達成共識的價值觀來引導。也就是說,在進行其個體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同他人的關系,遵循可以協調不同利益關系的共同價值觀,這也是共識性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制度一旦確立下來,政府會進一步鞏固民眾對于制度所蘊含的價值觀的認同,進而強化人們對于這一制度的自覺遵循與維護。社會保險權的發展軌跡也表明了這種螺旋式的演進。④李志明:《社會保險權的歷史發展:從工業公民資格到社會公民資格》,《社會學研究》2012 年第4 期。在此意義上,制度的保障功能對社會價值觀建構及其變遷的動態過程具有重要的影響。

如前所述,制度是人們在認識和改變世界的過程中自發或自覺建構起來的保障良好社會秩序的規范體系。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由于生產力水平和所處環境的差異,人們生存和發展的目的指向并非固定不變的,其所蘊含的價值理念亦如此。因而,制度的形式、內容、載體及功能是歷史的、具體的。制度蘊含著社會所認同的價值觀是在人們追求利益的實踐活動中達成的統一。例如,現代社會保障制度所倡導的公平原則與傳統公平存在差異,公平的內涵從個人層面延申至社會層面,即“社會公平”。①景天魁:《底線公平與社會保障的柔性調節》,《社會學研究》2004 年第6 期。此外,現代社會由傳統社會以道德規范為主的價值體系逐步轉變為以法治為主且注重道德建設,這種轉變與價值觀的變化也是密切關聯的。

三、傳統社會保障制度變遷的思想線索與內在機制

研究中國傳統社會保障制度的演變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形成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聯系密不可分。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線索和精神傳承為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它的持續改進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隨著“孝道”“仁愛”“仁政”“民本”等傳統理念及價值觀的不斷發展,我國早期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得到了不斷完善。這一制度的逐步形成,不僅體現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可,也體現出對社會互助、儲糧備荒和災后救濟等古老民生思想的重視,使得這些傳統文化得以有機地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更為完善的現代社會保障模式。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以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多次改革,由原本的功能單一的以救濟為主的專項制度逐步轉變為框架完整、覆蓋領域廣泛、具備多樣性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的價值理念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歷史遺產的同時,與時俱進,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②尚曉援:《“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再認識》,《中國社會科學》2001 年第3 期。優秀的傳統文化及其價值觀不僅成為社會保障制度變遷的重要思想線索,而且對民生領域價值訴求的形成具有內在的指引作用,從而潛移默化地推動社會保障水平的提升和制度體系的完善。

(一)“家庭-宗族”:傳統社會保障體系的制度紐帶

實際上,人類在自然繁衍生存的進程中,天然具有對社會保障的需求。這種源自于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最初在以血緣為基礎的體系中出現,逐漸形成了原始社會的氏族與部落。從歷史時期來看,大約產生于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對于這種最早靠血緣紐帶維系的人類社會群體而言,其成員一般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以維持基本生存為目的。在原始社會,物質生產極為有限,民生問題的內容也相對簡單,基本圍繞著如何團結起來保證生命安全、如何共同勞動以獲取食物和保證食物共享來展開。因此,原始氏族的社會組織只能局限于以部落為單位的狹小范圍,這就意味著社會群體的劃分是依靠血緣的異同,即具有相同血脈的人成為一個統一的團體,進而將血脈聯系作為紐帶來進行生存和發展。公社內按照年齡和性別等進行自然分工,共同勞動,平均分配產品,公共事務則由選舉出的氏族長管理。

從中華民族的起源來看,其表現出較強的農耕文明屬性。隨著朝代興替,無論開疆拓土和外出征戰,炎黃子孫從未離開自己生長的土地,因此,家庭在歷史的進程中不僅從未解散,而且由家庭到家族一步步發展壯大,這也與內陸國家這一地理特征密不可分。傳統的家庭-宗族結構以血緣為紐帶,將家庭禮儀和家庭規范有機結合,形成了一個個波紋式的圈層,既可以滿足家庭的養老撫幼和基本教育需求,又具備組織生產,傳承家族財產等功能。

隨著“家庭-宗族”結構和“家本責任”思想的出現,使得源自家庭的養老撫幼逐步成為社會保障的核心功能?!袄嫌兴B”“幼有所長”的養老撫幼理念也日益興起,并為圍繞著老年人、幼兒等群體的保障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與此同時,傳統的善惡報應學說被越來越多的人接納,其中進一步強調了養老撫幼的重要性,指出養老撫幼可以帶來積極的結果,從而減少惡報的發生。隨著上述傳統價值觀的普及,以家庭為核心的養老撫幼責任日益被重視,“家庭-宗族”作為一種重要的保障主體其功能也更為凸顯。時至今日,盡管社會層面的互助和國家層面的保障措施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家本責任”和與家庭、宗族相關的傳統思想仍然對現代保障及福利事業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二)“孝文化”:傳統社會保障制度的邏輯起點

《史記》中提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①[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中華書局,2013 年,第154 頁。應當說,“孝文化”構建起我國傳統社會保障制度的邏輯起點。中華民族的孝道精神為社會保障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且在當今時代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孝文化起源于舜時期,孔子進一步將孝道思想建立在“仁”的基礎之上,倡導“仁者愛人”。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有能養。不敬,何以別乎?”②[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中華書局,1990 年,第48-49 頁??鬃诱J為,要從物質上撫養和精神上敬愛父母,才能夠體現對父母的孝敬。孟子云:“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雹郏矍澹萑钤?蹋骸妒涀⑹琛っ献幼⑹琛?,中華書局,2009 年,第5950 頁。孟子深知尊親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衡量個人品質的基準。因此,《孝經》強調了“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④[清]皮錫瑞撰,吳仰湘點校:《孝經鄭注疏》,中華書局,2016 年,第18 頁。的理念以及尊重親情的重要性。之后,隨著儒家經學逐步成為主流價值體系,孝道觀念一直受到推崇,漢高祖曾發布詔令:“人之至親,莫親于父子,故父有天下傳歸于子,子有天下尊歸于父,此人道之極也?!雹荩蹡|漢]班固:《漢書》,中華書局,2016 年,第62 頁。從歷史的傳承和發展來看,“孝”一直被視作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究其根本,這一價值觀其實是我國傳統社會實施老年人福利的前提條件?!凹矣幸焕?,如有一寶”的古諺,也表達出傳統價值觀對家中老者智慧和才干的尊重。

應當說,孝文化的本質即為給老人提供以家庭為基礎的養老保障,直接形成并推動了我國自古以來尊老養老的社會氛圍。傳統社會大都以家庭或宗族為生產單位,人們在遇到困難時基本依賴于來自家族或家庭的幫助。孝文化作為邏輯起點,直接推動了以家庭和宗族為核心的社會保障制度形成和發展。隨著孝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統治者們也開始把“孝”作為官員的考核任用標準,并利用家庭孝道倫理來實現國家治理的目標。由此不難看出,注重孝文化的傳統價值觀促進了我國養老保障文化和相關制度安排的產生,并綿延傳承至今,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家庭養老在我國傳統養老保障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對新時期養老保障體系的高質量發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

(三)“以民為本”:傳統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治理原則

民本思想在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這一思想所表達的治國理念歷久彌新。自上古時代起,民生思想就已露端倪。神農嘗百草、堯茅茨不剪而居、舜躬耕畎田、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等故事,這些古老的傳說表現出原始部落首領與民眾的深厚情感,他們的精神和行為也被后世所推崇。

“民惟邦本”的國家觀念最初起源于夏商周,在春秋戰國時期初步形成發展。隨著后續朝代的繼承和實踐,這一國家治理原則得到了持續的傳播與完善?!盎首嬗杏枹贇v史上最早關于“民惟邦本”國家治理思想的文字記載見于《尚書·夏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敝?,諸如“親民”“安民”“保民”“恤民”“利民”“惠民”等思想陸續出現。提出,國家應當以人民的利益為重,而非以權力的利益來衡量,以人民的利益作為國家的基礎,以此來維護國家的穩定與安定?!雹谀驴撕?、郭丹:《魏晉南北朝文論全編》,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 年,第387 頁。民本思想經過古代先哲的奔走呼號及省思吸納,逐步完成了由天人關系到權責邏輯的推導,從而發展為一種影響深遠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哲學,在歷史長河中燦若星辰。自先秦時期起,為了構建一個和諧安定的社會,無論是道家、儒家、墨家還是法家,他們各抒己見,各展其長,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③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年,第4 頁。但最終目的都是改變當時戰亂四起、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始終圍繞著民本至上的價值體系。例如,儒家“仁”的理念要求統治者關愛他們的臣民,確保其基本生活得到滿足,以此來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老子推崇以人為本的治國理政理念,提倡一切法令、政策的頒布都應該順民心、得民心。在“百家爭鳴”的時代,盡管各學派的具體思想主張存在差異,然而在“以民為本” “以人為本”的基本治國思想和原則方面是具有基本共識的?;趷勖袢缱拥氖┱砟?,歷代朝廷會實施一些惠民、保民、安民的政策,而在這些政策中,如倉儲后備、社會救濟、養老慈幼等典型舉措就從不同方面體現了樸素的社會保障思想,相關制度安排的踐行無疑為不同朝代的社會穩定提供了重要基礎。

應當看到,“以民為本”和“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構成了我國傳統社會保障思想的最早源泉之一。正是因為民本思想的發展以及統治者對民本思想的認同和實踐,中國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才會不斷得以發展和進步??傮w而言,“以民為本”的思想一方面有助于達成有關照顧弱勢群體、保障民眾基本生活的基本價值觀共識,另一方面在分擔風險、促進生產、穩定社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民為本”是民心之所向,是人民群眾擁護的價值觀所向,也是國家治理的核心要義。這些思想就是古代民生思想的精髓所在,用今天的語境來說,與“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等現代治理理念一脈相承。由此可見,“以民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和文化傳統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輝?!叭嗣駥γ篮蒙畹南蛲褪俏覀兊膴^斗目標?!雹堋吨袊伯a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73 頁。這一目標不僅是傳承民本思想和核心價值的重要體現,也標明未來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前進方向。

(四)“大同社會”:傳統社會保障制度的價值追求

早在中華文明的上古時代,被稱為“人文始祖”的黃帝就以德義規范人們的言行和關系,以實現天下穩定?!暗凼贾破咔?,行十義?!雹菟^十義者,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也?!盾庌@黃帝傳》中提到:“耕者不侵畔,漁者不爭岸,抵市不預,價市不升,鄙商旅之人相讓以財,外戶不閉,是謂大同。帝理天下十五年,憂念黎庶之不理,竭聰明,進智力,以營百姓。是時庶民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無羨欲之心……”,⑥“畔”:引申則指界限,與“界”同義。無疑進一步對這種理想的大同世界和美好社會進行了描繪。

“大同社會”的愿景不僅涉及天下治理之道,還蘊含著深刻的社會保障思想,勾畫了一副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理想社會藍圖?!抖Y記·禮運》提出的“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宏偉愿景,深刻地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普遍價值觀。①[西漢]戴圣編纂,胡平生、張萌譯注:《禮記》,中華書局,2017 年,第419 頁。它描述的不僅僅是春秋時代的社會保障理念,而且還涵蓋了商周以來采取的多項傳統社會保障措施。這些舉措涉及諸多領域,如提供養老支持、教育子女、幫扶鰥寡孤獨的弱勢群體,乃至和睦鄰里關系。時至今日,仍是廣受關注的重點保障內容。

從總體上看,大同社會的理想闡述了傳統社會保障的基本價值追求。然而也應當看到,“大同”在古代只能稱為一種理想,它與古代等級分明的社會制度是存在矛盾的,由社會共同承擔老人贍養、幼童教育等想法在當時并不具備現實條件。

就制度宗旨而言,縱觀古今,社會保障制度自始至終致力于維護社會安全、追求人道和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因此,這一思想淵源對于當今社會保障制度核心價值追求的確立無疑發揮著重要作用。顯而易見,救助鰥寡孤獨、尊老養老、慈幼等社會保障思想不僅僅是一種共同的理念,而且是一種普遍的道德準則。它源自人類最初的愿景,貫穿于人類社會的各個發展階段,隨著歷史的演進其內涵也日趨豐富。

四、傳統社會保障制度變遷的精神內核與價值向度

(一)家庭在傳統社會保障體系中始終位于核心地位

家庭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基本單位,也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載體。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家庭的作用發生了較大變化,原本的生產功能逐漸弱化為保障功能,而且這種保障功能也受到核心家庭少子化及現代生活方式變化的影響。然而自古以來,中國的家庭就不僅僅是一個繁衍生息的基本單位,更是一種文化和社會功能的重要載體。以此為基礎的傳統價值觀在不斷發展中長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歷經時代變遷,家庭仍然是大多數中國人普遍依賴的保障源泉之一,這種依賴既包括可靠的生活保障,也表現為提供保障和支持的安全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包括養老、哺幼、助殘、救助等問題在內的多種生活及服務需求首先會通過家庭成員互助和支持的方式來解決。即便到了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已經建立并取得長足發展的今天,家庭保障仍然被看成是一種符合中國社會倫理道德的自覺行為,它延續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將家庭關系作為核心和保障錨地的倚重。

諸多朝代均推崇“孝悌”優先的家庭主義,重視尊老文化傳承,并采取相應措施來維護這種傳統。為了保持和發揚這一傳統,許多法度規范都建立在以家庭為核心的價值觀基礎之上,逐步形成完整的體系。時至今日,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多部法律法規中仍能看到關于家庭成員責任義務的相關表述。因此,家庭保障及其按照親疏遠近向宗族、社區的延展構成了我國傳統社會保障體系的基石,并且在歷史長河中表現出強大且持久的生命力。如果不能深入解讀“家庭”一詞在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中所具有的厚重含義,則很難真正理解中國傳統社會保障體系的演進與變遷。

家庭的這種特殊地位也決定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在今后一段時期應持續重視對家庭的支持,通過多項政策和舉措形成合力來共同解決現代家庭面對的低生育率、少子化、老齡化等保障與發展難題,尋找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一旦能夠將現代社會保障制度與家庭保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政策的實際效果。日本、韓國等作為深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影響的鄰國,在這一方面已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其經驗教訓都值得進一步關注。

(二)家國同構的演變歷程貫穿傳統社會保障制度發展

中國傳統宗法社會的特點是家國同構,它們之間的關系以血緣-宗法的形式來維系。與社會保障中的國家責任相呼應的是宗法社會下的家國同構??v觀封建社會的演變,忠是政治關系上的等級,孝是血緣關系上的等級,都屬于禮的范疇,同時二者又都屬于道德范疇。在古代社會,道德處于特別重要的地位,封建政權的合理性也建立在情感基礎上,即政治倫理化。而在西方國家,在中世紀之前,社會保障與宗教慈善事業密不可分?;浇套鳛槠渲饕淖诮绦叛?,負有拯救貧困和苦難的重任。直至中世紀末期,世俗政權才開始參與其中。

鄭功成認為,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自古以來被視為國家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有一套復雜的體系。①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障演進的歷史邏輯》,《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 年第1 期。從西周時代開始,六大官職中,地官司徒位居第二位,也是戶部的前身,其職能是養護萬民。自此,王道不再簡單指代古代帝王治理天下之道,而是強調以道德治理天下,仁政也成為王道的體現和標志。此后,歷代的統治者均將賑災救荒和貧困救濟等行為納入政府職能,并將其視為體現仁政的重要組成部分。宋朝起,以救貧扶弱、賑恤鰥寡殘疾、安置孤兒等事務作為其主要使命,多種社會救助與保障體系和救助機構得以建立,以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同時采取勸分、度牒、義莊等措施來推動民間救助活動。此外,還實行了勸捐、度牒、義莊等政策,以激勵社會的慈善行為。顯然,國家責任并非只是來源于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而是在歷代傳統社會保障制度的實踐中得到了具體的體現。

家國存于一體在中國是一種普遍的文化認同,它不可避免地要影響到傳統社會保障的發展?!白用瘛币辉~其實直接反映出國家扮演著類似家長的角色,即像對子女負責一樣承擔相關的管理責任和義務。在這一框架下,國家責任在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發展及實踐過程中更多地表現為“父愛主義”,也就是說,政府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承擔全部或主要責任,同時對其他保障提供主體進行強有力的規制。而社會成員也以國為家,其福利訴求往往透過統一的國家保障加以體現。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責任的范圍往往十分寬泛,而與其他提供主體的邊界并不清晰明確,同時,國家福利制度也與家庭保障緊密相關,甚至融為一體。

(三)傳統社會保障秉承等級差序與中庸之道的道德范式

自古以來,中國社會具有較為典型的等級差序格局。這是一種建立在禮治基礎上的社會結構,其特點表現為在社會中講究高低貴賤的身份差異,但社會整體是有秩序的。通過中國與西方社會結構的比較,費孝通指出,中國的等級差序結構具有傳統禮治社會特點,而西方的社會結構則與法治起源更為適應。②“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是屬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在社會,這些單位就是團體……我們不妨稱之為團體格局?!倍拔覀兊纳鐣Y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參見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21 頁。禮治社會的維系以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為基礎,重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進而形成等級明確、上下有序的差序格局,并對傳統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這種等級格局使得在古代歷史上,官吏總能獲得更多的福利,并惠及家人與后代子孫。而法治社會以法律為準繩,強調平等觀念,維護個人權利。

作為儒家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庸之道”蘊含著尚中貴和、不走極端、和諧共處的精神,也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受這種傳統價值觀的影響,許多社會保障問題自古以來就是基于“中庸之道”而采用非正式制度安排來進行解決的。根植于傳統倫理與道義,以家庭宗族、親友鄰里、同鄉同門等社會關系為紐帶的保障方式雖幾經朝代更迭卻得以延續和推崇,并在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F在提倡的“社區養老” “就近養老”也仍然從側面體現出這一影響。因此,與西方社會保障所強調的法定權益和正式制度安排相比,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還存在著一個以傳統道德范式為基礎的彈性空間,進而在歷史上表現出較為強大的自我保障與相互保障功能,這種傳統的影響在將來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持續下去。

(四)柔性傳承與文化維系是傳統社會保障經久不息的關鍵

縱觀古今,傳統社會保障制度在沿革中雖然保持著傳承的連續性,但并非直接全盤接受,而是隨著傳統文化的發展而表現出柔性傳承的特征。究其根本,體現為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與民生相關的思想和價值觀具有一致性。在儒家思想主導下,禮治社會的主流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發揮出強大維系力量,特別是以社會保障為代表的民生政策和相關制度安排往往是萬變不離其宗。這一點甚至在由少數民族統治的元朝、清朝也不例外。二是歷史經驗的柔性傳承和借鑒。隨著政權更迭,諸多朝代大多靈活地采納和運用既有政策來維護國家的穩定,而不是完全否定前朝的治理措施,從而能夠使其統治與管理能更好地適應當時的社會環境。漢承秦制、唐襲隋規等,都是中國政權變遷中對歷史經驗進行柔性傳承和揚棄的例證。三是社會保障實踐存在一定的路徑依賴。如前所述,新朝建立制度并推行實踐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很多政策實踐都是在前朝既定成熟政策基礎上的改良,甚至是直接承襲沿用,特別是圍繞著民生內容的社會保障。例如,歷朝歷代大多通過提供資金援助、糧食賑濟或以工代賑等方式來賑災救荒,只是具體的實施辦法和保障水平各有不同。孤兒撫養一直基于血緣關系和親疏原則來執行,即叔伯、祖父母、堂叔伯、姻親屬等依次成為收養的相關責任人。這種以家庭或宗族為單位的保障機制,雖然采取的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但在歷史上一直受到宗法制度和禮儀社會的約束,并且在不斷發展和演變中形成了一種明確的路徑依賴。

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中國傳統社會保障思想在不斷變遷的時代中得到了延續,并且通過柔性傳承的靈活方式加以實現。如果不能深入理解中國社會保障發展的歷史文化特征,就無法解釋到即使在變遷的時代中,許多社會保障措施仍然保持著其原有歷史痕跡的基本事實。因此,對文化因素的影響進行深入的觀察和探究,或許較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等更能夠發現隱藏在社會保障發展背后的邏輯。

五、傳統社會保障價值觀與現代社會保障核心理念的耦合

(一)以古鑒今:探索構建中國特色現代社會保障體系

縱觀歷史,華夏族群的自我認同源于春秋“諸夏”,中國古代族群觀念自此開始形成。從先秦至近代,傳統社會保障思想的沉淀和發展恰如一面鏡子,既可以照穿歷史,反映由古至今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演變;又可以照進現實,詮釋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是如何相互影響的。一方面,價值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演變;另一方面,價值觀也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尤其是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社會必須長期普遍遵循的基本價值準則和價值共識,從而體現出引領現實和指向未來的特點。不難發現,中國古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演變發展為探索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障體系提供了文化自信和價值引領?!皟r值觀,有些是從國家和社會層面看的,有些則屬于公民道德層面……二者既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又有著性質和功能上的區別。前者是國家制度的意識形態,而后者則是人民的行為規范?!雹夙n震:《從人類歷史發展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光明日報》,2015 年7 月9 日第16 版。

在傳統文化和其價值觀的影響下,“家庭為本”的責任觀念、“民為邦本”的治理智慧、“大同社會”的福利理想等思想始終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觀念行為。這些思想穿越千年歷史仍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爸袊浆F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雹凇读暯娇倳浛疾熘袊鴩野姹攫^和中國歷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紀實》,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3-06/04/c_1129667902.htm,2023 年6 月3 日。今天,我們在構建現代社會福利制度模式的時候,不可能跨越這個歷史存在,必須要深刻理解我國民生及福利思想的歷史積淀,以此來思考和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

由于我國的歷史發展路徑與西方國家并不相同,在東方文明綿延傳承的進程中,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價值觀所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而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和運行模式源自西方福利思想的實踐。文化與文化之間存在融合性,美美與共,和而不同。東西方福利文化之間的融合將成為一種歷史必然趨勢。③張軍:《論中國古代國家福利制度特點、功能、局限與當代價值》,《社會福利(理論版)》2021 年第9 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各國發展水平、社會條件、文化特征不同,社會保障制度必然多種多樣。我們注重學習借鑒國外社會保障有益經驗,但不是照抄照搬、簡單復制,而是立足國情、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成功建設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④習近平:《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求是》2022 年第8 期。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確提到“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p>

因此,處于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在探索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的發展路徑時,也應同時關注如何從傳統民生思想與文化價值觀之中汲取養分,從而探索出實現新時期社會保障高質量發展的中國道路。

(二)因時制宜: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通過對歷代在社會保障相關領域的探索進行梳理,不難發現,堅持民生保障水平與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是實現社會保障與福利體系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根本原則。周朝就開始出現相關職能機構負責主持民生事務,例如,有太宰統轄全國事務,醫師在國中執令救人,旅師、遂人、族師等會探查區域內老弱病殘的情況,施以救助、減免徭役稅賦。這種安排類似早期社會保障管理的雛形,救助貧民、災民、撫恤士兵等國家保障責任也開始得到體現。漢朝推行“仁孝”之道,漢武帝時期頒布過《受鬻法》,其中具體闡述了鄉鎮鄰里按照年齡大小排定尊卑貴賤的禮制習俗,明文規定了保護年長者的合法權益。魏晉南北朝時期,專設醫署給窮苦的老百姓看診抓藥,并一直傳承下去,惠澤百姓。宋朝建立慈幼局、嬰兒局等護嬰機構,同時通過糧食、錢財方面的補助鼓勵生育,起到提升人口、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朝廷推動創設常平倉、義倉等,一旦遇到災荒就會開倉賑濟,幫助民眾渡過難關。到了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和商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商人開始自覺地加入捐助社會慈善事業的隊伍中,并在建立完善我國古代慈善事業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由此可見,在歷史的長河中,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這一思想的耦合也是一個不斷認識與發展過程。任何改革,包括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在內,都無法脫離當時特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從而需要以適宜的經濟基礎作為出發點。從我國古代社會保障發展的實踐脈絡來看,傳統社會保障體系的項目數量、覆蓋范圍以及保障程度基本都與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而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提升不斷添磚加瓦。

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處在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之中,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社會保障制度的進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針對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目前,我國以社會保險為主體,包括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制度在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 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 億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這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支撐,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有利條件?!雹倭暯剑骸洞龠M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求是》2022 年第8 期。

然而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更加需要以古代智慧為鏡,從以民為本的角度出發,妥善處理好福利水平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應當保持保障及福利提供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正相關性,確保社會福祉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步。不能忽視人民日益增長的保障與福利需求,要積極推動國民收入的合理分配,將高質量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未來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目標之一。另一方面,也應看到,中國人口眾多、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處于發展中國家之列。這種現實國情決定了我國在相當長時期內很難達到北歐國家的福利水平。社會保障制度功能發展的階段性植根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階段性。②丁建定:《論社會保障制度功能認識的發展及其實踐意義——西方社會觀點、馬克思主義學說與中國話語體系》,《社會保障評論》2022 年第4 期。就科學謀劃“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社會保障事業這一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實事求是,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之上,不脫離實際、超越階段?!洕l展和社會保障是水漲船高的關系,水淺行小舟,水深走大船,違背規律就會擱淺或翻船”。③習近平:《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求是》2022 年第8 期。

因此,如何進一步推動適度普惠型社會保障制度的高質量發展,是實現經濟發展水平與福利水平協調發展過程中需要把握好的重要問題,會直接影響到社會保障的保障水平和可持續性。

(三)一脈相承:傳統社會保障價值觀蘊含共同富裕的樸素理念

作為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制度之一,社會保障所蘊含的共享社會發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理念古已有之。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有關社會保障制度是這樣記載的:“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賑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④孫玉榮:《秦及漢初簡牘中的“寡”——以爵位、戶籍、經濟生活為中心》,《中國經濟史研究》2020 年第2 期。盡管當時由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保障能力有限,但這種多主體投入、覆蓋范圍廣闊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已初見雛形,體現出先富帶后富的共同富裕樸素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為消除階層差距、優化社會結構、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

實現共同富裕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理想和追求,也是今后很長一段時期我們為之努力奮斗的方向。在傳統社會保障價值觀念中,共同富裕的樸素情感一直蘊含其中。從“并耕而食”到“天下大同”,中國古代先哲就開始對共同富裕理想進行探索和追求,這些思想都曾在推動社會保障體系建構和實踐發展的進程中產生重要影響。傳統社會保障價值觀強調優化分配,例如,孔子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思想、西周施行的“荒政”政策等,都是從分配的角度來體現傳統社會保障思想體系和政策對公平性的理解和實踐。

實際上,傳統社會保障價值觀念中的諸多樸素理念與共同富裕思想之間高度耦合,以深厚的中華文化為基調和底蘊,不斷傳承和發展。究其根本,實現共同富裕并非單一的經濟議題,更重要的還是一個關乎全體成員福祉的社會議題?!耙S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雹僦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編:《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年,第236 頁。作為解決不均衡發展問題的重要措施,分配領域的優化不僅是傳統社會保障價值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深刻影響著共同富裕未來的實現路徑。因此,共同富裕理念具有獨特而鮮明的文化邏輯,既反映出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四)協作治理:社會保障積極參與國家治理

中國古代國家治理思想與中華傳統文化演進的歷史過程密不可分?!八厥嫉旎谝笾?,爭鳴擴展于春秋戰國,統攝制式于秦漢,沿襲發展于隋唐,傳承精細于宋明,并在晚清面臨現代性挑戰與顛覆?!雹诶顐ィ骸秶抑卫硪曈蛳碌闹袊糯卫硭枷爰捌洚敶鷨⑹尽?,《孔子研究》2023 年第2 期。中國古代國家治理最核心的特色是“中央集權制度”,這套治理制度的出場與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格局密不可分,在這一宏觀層面的治理框架下,逐步形成自身獨特治理結構和一系列微觀層面的治理模式,體現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下的治理價值觀和理念。

“我們要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③《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的重要講話》,《人民日報》,2022 年6 月10 日第1 版。歷史實踐證明,作為國家治理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保障治理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保障就是一項涉及多元主體和多維保障的系統性制度體系,其演化發展與國家治理理念和治理制度密切相關。在對社會保障事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社會保障治理能力直接影響著相關制度與政策措施的實際效果?,F代的社會保障治理框架已日趨完善,逐步形成一個囊括宏觀、中觀、微觀多維度的制度體系,這一進程離不開古代治理智慧的延續和完善。周黎安在將古代國家與社會的關系特征總結為“士紳自治”“吏民社會”“官民合作”的基礎上,提出了“行政外包”這一分析概念,強調特定的治理領域特征與社會參與的具體形態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而揭示國家與社會互動關系的運行機制和內在邏輯。④周黎安:《“一體多面”:中華帝制時期的國家-社會關系再研究》,《社會》2022 年第5 期。在傳統社會保障制度體系里,中央政府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宗教、宗族和鄉紳等社會力量也扮演著重要補充角色,也就是說,在中央政府承擔兜底責任的基礎上,多元提供主體發揮共濟支撐作用,以確保受益群體范圍的更廣覆蓋和部分民生事務保障及治理水平的提升。

就現代國家治理體系而言,社會保障是一個涉及到多元主體的共治領域,其中包括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等,因此,社會保障責任的劃分和踐行也成為契約精神在國家治理中的關鍵一環。不僅如此,隨著社會保障治理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多元主體協作參與的系統化治理范式才更加具有可持續性,一方面可以在養老、醫療等核心保障項目的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及補充性保障部分提供重要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將在第三次分配等更廣泛的經濟社會領域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這一背景下,需要逐步將制度優勢切實轉化為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治理效能,匯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動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公平、普惠、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助推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與公共服務體系協同發展。

六、結語

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社會所達成共識的價值觀內蘊于社會制度之中,表現為不斷辯證發展和合理化的過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高質量發展之路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土壤,是傳承弘揚中華文明及其核心價值觀的結果,符合歷史發展邏輯的必然走向。應當說,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國社會保障思想和其核心價值體系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深厚的滋養。

從其傳承發展的軌跡不難看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都從對現實生活世界的關注出發,致力于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指向建設一個公平正義的“大同社會”。更重要的是,以人為本的保障發展思想并不是抽象的、止步于思想環節的概念,而是在歷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得以貫徹和體現。社會保障制度所遵循的價值觀也隨之不斷科學完善化,這既是社會制度的內在要求和合理性依據,也是要求社會大眾自覺遵循與踐行的存在。

也正因為如此,傳統價值觀內化為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的精神內核,跨越時空、具有當代價值,需要以時代精神激活其生命力,這也是價值觀不斷轉化為與之相適應的制度的過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保障思想在逐步深化,社會保障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因此,對現代化社會保障制度體系而言,與時俱進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對其中的核心價值線索與精神內涵的挖掘和探討,是具有指引意義的命題,將會在今后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改革中發揮不容忽視的作用。

猜你喜歡
社會保障價值觀制度
我的價值觀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堅持就業優先 推進社會保障全覆蓋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