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媒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策略的實踐與探索

2024-04-09 11:39查麗群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媒介核心素養

查麗群

【摘 要】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怎樣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合理選擇和使用各種媒介,使教學提質增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當下亟需解決的教育教學重大課題。本文根據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特點,提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媒介;核心素養;策略;道德與法治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671-7384(2024)02、03-124-02

在現代社會中,各種媒介如互聯網、電視、手機等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方式。在進行新課改和素質教育時,我們應該利用這些媒介,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選擇合適的媒介以傳遞法律知識、培養法治觀念和責任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便更好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依托媒介拓展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趣味性

道德與法治教師作為利用媒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輔助角色,應該靈活運用各種媒介手段,創造多樣化的教學環境,發揮媒介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給學生制造更多的機會,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體驗。

以四年級上冊“變廢為寶有妙招”一課為例,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采取鮮活的、生動的方式,能提高課堂聽講效果,更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變成現實的、可見的行動。

1.利用手機“拍一拍”

小學生喜愛用手機記錄生活,并掌握了一定的拍照技術。在前置性作業的調查表中,教師可以設計讓學生用手機隨手拍一拍一天中家庭會產生多少生活垃圾,拍一拍小區居民處理垃圾的方式和垃圾給我們生活造成困擾的景象。通過拍攝開展塑料大搜索,聚焦現象,學生能更加直觀感受垃圾處理不當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來的巨大危害。課堂上學生根據自己的拍攝記錄談想法和感受時就有了載體,有話可說,交流會更充分,也能讓學生自覺擔負起保護環境的重擔。

2.跟著網絡“學一學”

網上資源豐富,關于變廢為寶的奇思妙想的金點子很多。教學時,可以播放網上搜集來的變廢為寶圖片,并觀看簡單易操作的制作動畫,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再讓學生根據家中或學?,F有的材料合作創造,動手學一學或進行再創造。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體驗到創造的樂趣,把環保落實到實踐行動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生成落實。

3.開展線上“評一評”

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要積極探索多元的評價形式,課后可以開展“奇思妙想變廢為寶小達人”活動。讓學生通過媒介上傳自己動手變廢為寶的作品圖片并錄制視頻,進行線上投票,評選出最佳創意獎。通過多方參與,多維度評價,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增強自信,提升自己的環保觀念,樹立勤儉節約的正確價值觀,從而能更加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

整合媒介信息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視野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渠道搜集與教學有關的信息,整合媒介信息來豐富教育資源,在法治教育和學生生活之間架起橋梁。

以六年級上冊“法治教育”主題為例,在課堂上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能讓枯燥的法律知識和條文更易于學生接受。教師積極探索利用網絡媒體拓寬學生視野,以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1.借助媒介直觀感受

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喜聞樂見。以“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內容教學為例,課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現場說法》《法律進行時》《法律講堂》等節目,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充分了解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感受法律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深刻了解法律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選取與學生生活較為貼近的案例進行模擬法庭劇本編排,讓學生擔任模擬法庭審判中的各種角色,從而帶領學生以模擬法庭的方式增進對法律知識、實際審判的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法治觀念。

2.借助媒介加強感悟

讓剛性的法治教育有柔性的溫度,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起學生尊法、學法的積極性。在教學“我們受特殊保護”一課時,可以要求學生利用多媒體工具繪制成長時間軸,搜集從他們出生到成年這個時間段與他們相關的法律,分析這些法律法規保障了他們的哪些合法權利,給他們提供了哪些法律依據。課堂上爭做“小小宣講員”,結合課前的資料整理來展示他們對法治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地體會未成年人受特殊保護是國家對未成年人特殊的關愛。通過這樣的任務,學生們將學會如何正確處理媒介和信息,利用媒介來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同時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

3.借助媒介提升能力

責任意識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的內在要求。在學習“人大代表為人民”時,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身邊大家關注的問題。比如,文明養寵物這一話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網絡搜集國內外關于這一話題的現有政策和法律法規,分析是否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能否提出好的建議,并可以到地方的人大代表聯系點獻言獻策,拉近人大代表與學生的距離,并真正體會人大代表是在為人民服務的。學生還可以采訪人大代表他們是怎樣搜集群眾意見,怎樣為群眾服務的,請人大代表到學校里演講。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自主地對媒介工具加以運用,不斷增強他們自身的多媒體使用能力,還可以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第一手資料,加深對法律的認識,了解制定法律的程序是復雜嚴謹的,法律也是需要不斷完善的,促進其核心素養的養成。

開拓資源延伸課堂,用好媒介雙刃劍

隨著媒體的更新換代與媒介環境的日益復雜,教會學生學會如何安全有效地獲取、判斷、傳播信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推進青少年素質教育的當務之急。以四年級上冊“信息萬花筒”單元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可以利用媒介延伸課堂,提升學生的媒介素養。

1.促進健康人格形成

健康人格是身心健康的體現,行為是人格的外在體現。電視節目對孩子的吸引力非常大,但很多孩子自控力較差,一看就忘記時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教學“健康看電視”一課時,學生談及長時間看電視對視力會有不好的影響,但學生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看電視要控制時間,不做沙發里的土豆”,如何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為什么會對眼睛造成危害呢?可以利用媒介模擬眼睛看電視時主要結構產生的變化,通過科普講解,學生對眼睛的了解更全面,知道我們的眼睛原來這么脆弱,產生要愛護眼睛的強烈意愿,從而讓學生提出怎樣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的金點子。這一教學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安全自律意識,形成健康人格,使核心素養落實到課程育人的實踐中。

2.培養“媒介公民”安全意識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學生們接觸媒體時往往缺乏正確的使用方法和技能,小學生媒介法治素養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正確地使用媒體資源。在教學“網絡新世界”一課時,可以呈現學生寫的各種形式的密碼,讓學生議一議哪種密碼的安全等級高,并說明理由,以此為抓手,幫助學生掌握安全技能。課后,讓學生根據課堂所學,采用數字、字母、符號組合方式修改安全等級低的密碼,提高安全意識。

3.建構信息批判能力

由于互聯網上有大量的虛假信息和謠言,小學生容易被誤導,甚至受到不良影響。通過學習如何鑒別信息來源和內容的可信度,并采用合適的策略來處理信息,小學生可以培養出獨立思考、客觀判斷的品格,避免被誤導或愚弄。在教學“正確認識廣告”一課時,可以現場調查“你喜歡廣告中的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利用媒介現場生成直觀的柱狀圖。從中可以發現很多學生是被廣告的形式吸引,或是因為好聽的音樂、畫面,或是因為喜歡的明星等,而不是關注廣告對產品的介紹。通過拓展虛假廣告給消費者帶來不好經歷的相關案例,激發學生學會維權和辨識廣告的學習欲望,增強辨別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誠實守信等基本道德要求。

作者單位:江蘇南京市將軍山小學

編? ?輯:王曉波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媒介核心素養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幾點反思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