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教育優化策略研究

2024-04-10 00:53舒子芩楊漾
南方論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辦學思政政治

舒子芩 楊漾

(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 4013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立德樹人的核心環節。隨著我國高校中外合作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針對其中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大學生群體,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遠不能適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較多,針對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研究相對較少,研究中外合作辦學的思政教育有效策略顯得十分緊迫和必要?;诖?,本文立足新時代、因應新形勢、落實新要求,結合中外合作辦學思政教育的實際困境探討優化策略,使其在具有堅定理想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國際競爭力的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中方向更明、思路更順、方式更新、效果更好。

一、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困境

通過對當前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著、核心論文、重要學術會議等理論成果進行梳理分析,以及對全國77 所高校的187 名思政教育工作者進行調研訪談,發現當前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現實困境。

(一)教育主體理論素養與教育輸出實踐能力的差距

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線工作者,是中外合作辦學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其思想引領的理論素養不高是當前中外合作辦學中開展思政教育的主體困境,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欠缺理論學習的廣度和深度。中外合作辦學中,青年大學生面臨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沖突和滲透,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對潛在風險的敏銳度和警惕性不高,對不同國家的民族觀、政黨觀、民主觀、人權觀和宗教信仰缺乏全面系統的認識,在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侵襲時缺乏理論底氣。二是欠缺全面深入的持續學習和培訓。目前大多高校針對中外合作辦學思政教育教學開展的專業知識培訓較少,針對性、持續性不夠,導致在實際面臨意識形態安全危機時部分教師的應對能力和教學效能達不到預期目標。三是欠缺對教育輸出對象的分析和把握。尚未充分重視該學生群體家庭背景、學習習慣、思想動態、心理狀況等方面的特點,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二)現有教學方式與中外合作辦學特殊要求的差距

當前高校中外合作辦學中開展思政教育的方式沒有針對中外合作辦學的特殊模式、聚焦合作辦學項目中學生群體的特點、立足中外合作辦學思政教育的實際提出對策,針對性、聚焦性、有效性亟待加強。

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唯一高于部門規章的國務院法規《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規范的辦學形式,該辦學模式充分引入了國外高校的師資和教學模式,包括課程體系、教學理念、教學管理制度、教學方法和手段,國際教育資源的進入,同時帶來了不同思想意識、文化觀念、價值體系的沖突,給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然而,部分教師在實際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照搬面向一般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方式,泛泛地開展工作,并未圍繞中外合作辦學的特點進行針對性、儲備性的研究;另一方面忽視合作辦學管理模式及特點的整體把握,籠統地開展工作,未結合目前我國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多采用的雙校園管理模式,分階段、分重點、分層次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

(三)教學空間局限與跨境開展思政教育復雜性的差距

學生出境前,日常思政教育和出國行前教育沒有針對留學期間遇到的特殊問題專門講解。出境后,由于客觀時空阻隔,境內外思政教育不能有效銜接。目前,我國境外學生思政教育在人員配備、平臺設置、機制健全方面都比較薄弱:一是在國外無法配備專門的思政教育人員;二是缺乏黨團教育的線下平臺,網絡教育平臺普及度較低,宣傳效果不佳,學生在境外缺乏了解國內時政的線下渠道;三是時空間距給境外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制帶來了障礙,境外學生脫離了黨團組織群體和定期教育活動的學習,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續性;四是境外學習階段,家庭、留學生協會、駐外使館、海外華人團體等更能與學生產生緊密聯系,然而,當前欠缺一個多元主體參與的協同管理機制,教師未能在思政教育過程中聯合不同主體發揮作用,形成合力;五是境外學生實際上處于傳播中國聲音的國際一線,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從思政教師角度引導學生如何主動發聲、理性回應、講好中國故事的力度還不夠。

二、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求

把思想政治教育領導權牢牢抓在手里,更好地鞏固和發展思政教育教學,要堅持黨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掌握思政教育的領導權、主動權和話語權,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引領力、戰斗力和凝聚力。

(一)牢牢把握中外合作辦學中思政教育的領導權

1.嚴格執行教育主導

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的教育活動,是黨領導下的合作辦學,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導向,切實發揮中外合作辦學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日常管理中、第二課堂實踐中、基層支部黨建中強化思想引領和輿論引導,增強國際化辦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思政教育工作者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攻手,要充分發揮“主人翁”意識,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權。

2.切實打牢思想基礎

理論工作發揮著理論導向的作用,在中外合作辦學領域,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強理論武裝,打牢思想基礎。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要準確把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大學生思政教育面臨的主客觀矛盾,筑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中外合作辦學中的主導地位,幫助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信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具有愛國主義情懷和國際競爭力的新時代人才。

(二)持續夯實中外合作辦學中思政教育的管理權

1.持續深入全過程化管理

把正確導向要求貫穿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領域和全過程,思政教育工作者從課堂、校園活動、社會實踐等各個方面把好關口,對中外合作辦學中的各類講座、論壇、研討會、報告會做到心中有數;充分調動與學生的“共情”能力,從心理層面獲取學生的信任;充分發揮教師在中外雙方教育資源合理共享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學生對中外方院校的正確認知和了解。

2.逐步完善境外教育管理

初出國門的大學生身處復雜的外部環境,在缺乏正確思想引導情況下,理想信念存在動搖風險。彌補中外合作辦學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短板”,加強和改進境外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改善境外學生理想信念“虛化”“弱化”的現狀,全面筑牢理想信念安全防線。

(三)不斷增強中外合作辦學中思政教育的話語權

1.優化思政教育話語體系

密切關注國際時局,能夠對國際沖突、社會難點問題進行深入詮釋,并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從優化話語體系入手,用學生樂于和善于接受的方式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充分利用網絡手段擴展主流價值觀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查“漏洞”、補“缺口”,增強反滲透能力;找準學生關注的特點、焦點、難點問題,及時發出有說服力的權威性聲音進行解釋疏導,有效引導學生思想心態的良性變化。

2.增強學生文化理論自信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入理解和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要義,通過第二課堂做好中外合作辦學學生三大文化基因的教育普及、現代闡釋和傳播交流工作,堅定文化自信,實現中外文化互鑒、互融、互通,引導學生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時能主動理性發聲,培養具有愛國主義情懷和國際競爭力的新時代人才。

三、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全”策略

針對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問題,結合思政教育教學的要求,從政治站位高度、管理時間長度、地域空間寬度、工作保障力度四個維度構建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全”優化策略。

(一)“全方位”教學布局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論素養與意識形態沖突研判和風險防控的能力,以理論指導、價值引領、實際踐行為抓手,從意識形態的認知-解釋、價值-信仰和目標-策略三個層面進行“全方位”工作布局。

1.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核心,強化理論武裝

理論是行為的先導。在國際化辦學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中的指導地位,牢牢堅守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導的意識形態陣地,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強理論學習,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系統梳理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理論體系和指導思想,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不斷提升自身政治素質和理論修養,協同配合各部門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增強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主要通過第二課堂、專題講座和理論競賽等方式,將思想引領貫穿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知和認同。

2.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筑牢安全防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和本質,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和關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人們在各種意識形態的碰撞中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是認真研究中外合作辦學中學生意識形態安全領域出現的新狀況,闡釋并分析此辦學模式下意識形態之間的沖突根源,掌握錯誤社會思潮的本質及傳播規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的內容設置與學生面臨的現實問題相結合;二是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轉化為當代學生認同和接受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善于在多種思潮的激辯中生成抗體和增強免疫力;三是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傳承等宣傳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使學生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幫助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信念,自覺抵制人才培養過程中各種錯誤思潮的侵襲。

3.以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安全意識為目標,堅持知行合一

實踐以理論為指導,理論以實踐為目的,知行合一則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要求。首先要把增強大學生安全意識作為重要目標,使當代大學生在安全教育活動中形成一種意識形態安全的自覺意識,對思想政治安全教育內容主動認知、對社會生活中涉及的意識形態安全問題主動防范、對涉及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重大事件主動應對,立場堅定;然后,不僅要加強學生對思想政治安全教育理論的科學把握,而且要把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置于可感知的、直觀的實踐互動中,通過創設實踐教育平臺和場景,加強對實踐過程的思想引導,把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內化于學生內心,使他們自覺在實踐中身體力行。

(二)“全時空”教育管理

直面中外合作辦學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要求,以出境前后、境內外兩個時空為陣地,立足學生不同階段的特點,不斷深化思想引領、加強對西方主流社會思潮的了解與判別、完善持續跟蹤、防控敵對勢力腐蝕,分層級、分專題、分階段地開展“全時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境內加強思想引導和風險防控

思政教育工作者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要直接接觸學生,了解學生思想動態,要充分發揮崗位優勢,抓住學生境內學習的時間,在學生出境前加強思想引導。側重從思想行為角度,結合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分階段地進行系統的思政教育:第一階段側重愛國愛校教育、感恩教育、師生情感與信任感建立,加深學生情感認同,增強對集體和國家的信任感和歸屬感;第二階段側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從理想信念、文化信仰等角度設置議題,提前了解中外合作辦學中意識形態沖突的主要表現,在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的成熟期加強引導,在學生心中埋下“信念沖突怎么解決”的種子;第三階段加強留學安全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結合學生出境后會面臨的環境以及該如何調整自我狀態適應境外生活的實際情況,通過真實案例、風險點預警等方式有效開展主題教育。此外,加強風險防控,關注外籍教師在學生中的影響,發現有損害國家主權的言行并及時采取措施。

2.境外加強監督管理和情感鏈接

改善目前中外合作辦學中學生境外管理弱化、缺位現象。一是加深對境外環境的了解和分析,組織思政教育工作者短期境外學習考察,有條件情況下可配備國外兼職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二是加強國外追蹤管理,立足“疏”大于“堵”的客觀現實,主動向學生傳遞學校、祖國的新動態,推送國家新政策新舉措;三是了解學生境外學習現狀,紓解學生心理壓力,加強與學生的情感連接,想盡辦法第一時間解決學生的實際需求困難,主動實現全程育人,三是抓住關鍵時間節點,釋放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凝聚的精神力量與思想能量,一方面提升學生文化自信,充分發揮國外學生在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中的優勢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另一方面當在境外遭遇不公和歧視時,引導學生在能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據理力爭、理性發聲。

3.境內外工作銜接和形成合力

針對目前國內外思政教育工作銜接不到位的現狀,通過多元主體協同引導,即“學校+學生+外教+留學人員中黨員骨干+留學生協會+家長+駐外使館”形成合力,確保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連貫性和延續性。定期與外籍教師(外方院校)的及時溝通與接洽,摸清合作學校的基本情況,幫助學生盡早度過適應期;發揮學生骨干的示范與監督作用,實時反饋學生思想動態;聯合外派進修教師要在國慶節、中秋節等重要節點開展慶國慶、中秋等活動;定期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間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家校共促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建立境外校友會,對定期組織的交流聚餐、球類競賽等活動進行了解;加強與駐外使館的聯絡,增強境外意識形態安全防控的工作實效等。此外,利用合作辦學學生放假回國間隙,邀請學生返校暢談,了解學生狀況,開展談心談話;學生完成境外學習回國后繼續跟蹤,做好意識形態安全的防控。

(三)“全渠道”育人通路

克服跨境教育難度,以學生課堂、校園活動、日常管理、重要議題、宣傳教育、文化傳播、輿情跟蹤、境外監管、聯線交流等形式為載體,將虛擬與現實空間相融合,建好“全渠道”育人通路。

1.以課堂教學為根基

立足線下教育教學,著力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一課堂”的主體作用,做好思想引領、鞏固道德基礎;融入學生專業課堂,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緊密結合;通過溝通交流、教學研討、觀摩教學等方式了解外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做好風險防范和應對對策。同時,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的輔助作用,立足社會實踐潛移默化地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個性特征和價值取向;按照學校黨委部署,聯系學生學習、生活和思想實際,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融入主題班會、團日活動、社團活動和黨員活動;抓住時機、提升實效,著重從掌握學生思想動態、關注學生心理狀況、紓解學生學業壓力、解決學生實際困難四個環節緊密聯系學生關心、關注的現實問題。

2.以思想引領為抓手

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中方教育管理控制權的掌控力變弱、西方意識形態的隱形滲透和校園文化建設中“中華傳統文化”缺失等方面的問題,思政教育工作者針對學生意識形態觀念形成的薄弱環節,為大學生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及思考的陣地。首先,設置推廣議題,即辨西方思潮、析熱點事件、講中國故事、話經典案例,密切關注國際時局,加深對國際沖突、社會難點問題的詮釋。同時,利用多種媒介加強意識形態宣傳,打造四大宣傳陣地,即學習微平臺、網絡微視頻、公眾號專區、跨境互動組,并充分挖掘已有專業平臺,如學習強國、公眾號意識形態專欄等,進行定期推送學習,交流學習心得。此外,傳承傳統文化,即深入理解和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核心要義,做好三大文化基因的教育普及、現代闡釋和傳播交流工作,將文化自信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3.以網絡平臺為輔助

部分學生通過合作辦學平臺到境外后,面對多元化世界,缺少理性判斷,未能理性比較中國與他國在各方面的優劣長短,對自己祖國的文化缺乏認同感和自信心,未能肩負起傳播中國文化、宣傳中國形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使命。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動掌握運用新媒體,全程關注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在網絡平臺上構建精神家園。其一,跟蹤網絡輿情,通過QQ、微信、博客、電子郵件等捕捉熱搜事件、研判敏感詞句、關注社交賬號,了解學境外生思想、生活、學習狀況,主動實施教育;其二,加強境外監管,學生撰寫學習實踐日志定期提交、追蹤訪談學生動態、關注學生個體需求,通過建立情感連接幫助學生紓解心理壓力,提高跨文化適應能力;其三,組織聯線交流,通過網絡視頻、遠程授課、在線直播、境內外學生線上經驗交流等方式加強與境外學生的聯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中外合作辦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高效可靠的綜合監管合力。

四、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關乎國家政治安全,隨著中國從教育國際化大國邁向教育國際化強國,中外合作辦學的規模進一步擴大。作為一個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大學生群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須進一步梳理中外合作辦學中各種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的復雜性,提升自身理論素養和工作能力,聚焦合作辦學模式、學生群體和外部環境的特點,克服意識形態跨境教育難度,牢牢掌握思政教育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以理論指導、價值引領、實際踐行為抓手,進行“全方位”教學布局;以境內、境外兩個空間為陣地,開展“全時空”跨境教育;以學生課堂、校園活動、日常管理、重要議題、宣傳教育、文化傳播、輿情跟蹤、境外監管、聯線交流等形式為載體,建好“全渠道”育人通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猜你喜歡
辦學思政政治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思政課“需求側”
“政治攀附”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