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探索

2024-04-11 00:53張曉旭金玉然宋鈺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4年1期
關鍵詞: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

張曉旭 金玉然 宋鈺

[摘 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會計職業領域面臨巨大的變革與挑戰。在此背景下,新文科會計人才的培養成為高校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以大數據背景下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探索為題,從大數據時代對會計人才數據分析與挖掘能力、跨學科綜合素質、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以及大數據時代對會計人才培養在教育模式轉變、教師隊伍建設、課程設置與內容更新等方面的挑戰等層面,分析了大數據時代對會計人才培養的要求和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方案。

[關鍵詞]大數據;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

0? ? ?引 言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大數據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發展、創新和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大數據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廣泛應用已經改變了各行各業的運作方式,包括會計領域。會計作為企業管理和決策的基礎,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2021年11月和12月,財政部先后印發了《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和《會計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進一步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會計工作的深度融入。與此同時,新文科建設的興起也對會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會計教育主要注重會計學科本身的理論和實務知識,忽視了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事實上,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會計與信息技術、數據科學、統計學等學科之間的融合日益重要。新文科背景要求會計人才具備更廣闊的視野和綜合能力,能夠與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進行跨學科合作,解決復雜的問題[1]。因此,基于大數據和新文科背景,高校會計專業教育需要向更綜合、跨學科和創新的方向發展,以培養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2]。

根據“會計科技Acctech應對不確定性挑戰”高峰論壇發布的數據信息,2022年影響中國會計人員的十大信息技術排名分別是:財務云(52.6%)、會計大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51.3%)、流程自動化(RPA和IPA)(48.1%)、中臺技術(47.1%)、電子會計檔案(47.0%)、電子發票(45.4%)、在線審計與遠程審計(39.0%)、新一代ERP(35.2%)、在線與遠程辦公(31.7%)、商業智能(BI)(27.6%),如圖1所示??梢钥闯?,會計不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需要與信息技術、數據科學和統計學等學科相結合。而傳統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由于缺乏對其他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已經無法滿足跨學科需求。因此,如何構建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體系,成為當前會計人才培養研究的關注點。

1? ? ?大數據背景下新文科會計人才需求與培養挑戰

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對會計人才的要求包括數據分析與挖掘能力、跨學科綜合素養、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會計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包括教育模式的轉變、教師隊伍建設和課程設置與內容更新(如圖2所示)。

1.1? ?大數據背景下新文科會計人才的需求

1.1.1? ?數據分析與挖掘能力

大數據時代,會計從業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數據分析與挖掘能力。會計從業人員需要掌握數據挖掘的基本概念、技術和工具,并能夠運用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從大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發現信息之間的規律、關聯和趨勢,并為企業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數據分析與挖掘能力使會計從業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業務運營情況,發現潛在的風險和機遇,并提出有前瞻性的解決方案,進而促進企業價值提升,幫助企業獲取競爭優勢與可持續發展。

1.1.2? ?跨學科綜合素養

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人才需要具備跨學科的綜合素養。會計工作已經不再僅僅涉及數字和財務知識,而是需要與其他領域深度融合。例如,會計人才需要了解信息技術、數據科學、統計學等相關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大數據技術??鐚W科綜合素養使會計人才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大數據環境中更好地進行信息整合和決策分析。

1.1.3? ?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

在大數據時代,會計人員的職業需要正逐漸從傳統的財務會計和報表編制轉向需要具備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復雜多變的業務情境,僅僅依賴傳統的會計知識和經驗已經不足以應對挑戰,會計人才需要具備開拓創新的思維方式,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并具備實施的能力。

1.2? ?大數據背景下新文科會計人才的培養

1.2.1? ?教育模式的轉變

大數據時代對會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教育模式轉變的挑戰。傳統的會計教育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培養,但在大數據背景下,僅僅掌握基礎知識已經不足以應對復雜的數據分析和決策需求[3]。因此,會計教育需要轉變為注重實踐能力培養、數據驅動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教育模式。這意味著教育機構需要改變教學方式,加強實踐教學、案例分析、團隊合作等教學形式的應用,使學生能夠在真實場景中應用所學知識,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2? ?教師隊伍建設

大數據時代對會計教師隊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傳統的會計教師專業背景多以會計為主,缺乏與大數據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加強與大數據相關的培訓和專業知識更新,提高教師的數據分析和應用能力。同時,培養具備跨學科綜合素養的教師也是必要的,他們能夠在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數據科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更加綜合全面的培養。

1.2.3? ?課程設置與內容更新

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人才培養需要重新審視和調整課程設置和內容。傳統的會計課程主要關注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基礎知識和技能,但在大數據時代,會計人才需要具備更廣泛的知識和技能。因此,課程設置需要加入數據分析、數據挖掘、信息系統等相關課程,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此外,課程內容也需要定期更新,緊跟行業發展和技術變革,以確保培養出具備前沿知識和技術的會計人才。

2? ? ?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方案

本文從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師培養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與校企合作三個方面構建大數據背景下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如圖3所示。

2.1? ?課程改革與創新

2.1.1? ?強化數據分析與挖掘課程

為了滿足市場對會計專業數據分析與挖掘能力的需求,需要調整會計專業的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通過強化數據分析課程、引入數據科學和技術課程、增加實踐項目與實習機會等,提高學生在數據領域的素養和實踐能力。其中,數據分析課程可以包括數據處理與管理、統計分析、數據可視化等內容,培養學生熟練運用數據分析工具和方法的能力。數據科學和技術課程可以包括數據挖掘算法、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內容,培養學生在數據挖掘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通過實踐項目和實習機會,學生可以參與實際的數據分析項目,通過實際操作提高自己的數據分析與挖掘能力。

2.1.2? ?拓寬跨學科綜合素質培養

綜合素養包括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溝通與協作能力、領導力等。會計人員在大數據時代需要具備廣泛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將會計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相結合,從而在不同的環境中以不同的角色為企業提供全面的決策支持。為了滿足市場對會計專業具有跨學科綜合素養人才的需求,可以通過強化跨學科課程設置、開展綜合實踐項目、創新培養綜合素質的教育方法等方式,拓寬跨學科知識培養的范圍。加強跨學科課程設置,除了傳統的會計學科知識,還應加入與大數據相關的學科,如信息技術、數據科學、統計學等,培養學生對不同學科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開展綜合實踐項目,學生可以參與團隊項目、跨學科研究及實際案例分析,通過與其他學科的專業人員合作,鍛煉跨學科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培養綜合素質的教育方法,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和案例教學、鼓勵學生參與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和社會實踐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領導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

2.1.3? ?強調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

在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人才需要具備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面對復雜的會計和數據管理問題,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為滿足市場對會計專業人才在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方面的需求,可以通過強化創新教育課程、引入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等方式調整會計專業的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可以開設培養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課程,通過案例分析、團隊合作、創業思維等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引入創新創業實踐項目,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鍛煉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教師培養與隊伍建設

2.2.1? ?提高教師的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

在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體系中,教師是關鍵的推動力量。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為教育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大數據背景下新文科會計教師需要具備數據分析和應用能力,以引領學生掌握相關技能。學??梢酝ㄟ^組織培訓、開展學術研討會等方式,提升教師的數據分析技能和應用能力。同時,學??梢蕴峁┫鄳能浖凸ぞ咧С?,使教師能夠靈活運用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將其融入到教學中,提升教學效果。一是提供專業培訓。教育機構可以組織專業的培訓課程,讓教師系統學習數據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培訓內容可以包括數據處理技術、數據挖掘算法、統計分析等。通過培訓,教師可以了解最新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提高其數據分析能力。二是參與實踐項目。教師可以參與實際的數據分析項目,與行業或企業合作,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通過參與實踐項目,教師能夠掌握數據分析的實際操作流程和技巧,并深入了解行業需求和實際應用場景。三是學術交流與合作。教師可以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和合作,與其他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數據分析的前沿問題和應用案例。通過學術交流和合作,教師可以拓寬視野,了解不同領域的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的方法、經驗,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數據分析能力。

2.2.2? ?加強教師跨學科知識培養

為了滿足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的需要,教師需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能力。因此,教師培養應加強對教師跨學科知識的培養。學??梢越M織相關學科的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提高教師對其他學科的了解和理解。此外,學校還可以鼓勵教師參與跨學科的研究項目,提升其跨學科綜合素養。通過這些舉措,教師能夠將多學科的知識融入會計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一是跨學科課程學習。教師可以參加跨學科課程的學習,如信息技術、數據科學、統計學等。通過學習跨學科課程,教師可以了解與大數據相關的技術和方法,將其融入會計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的知識培養。二是學科交叉研究。教師可以開展學科交叉研究,與其他學科的教師合作共同開展跨學科的研究項目。通過與其他學科的教師合作,教師可以學習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為會計教學引入跨學科的視角和思維方式。三是跨學科資源整合。教師可以積極整合跨學科的教學資源,如邀請相關學科的專家舉辦學術講座、組織跨學科研討會等。通過整合跨學科資源,教師可以與其他學科的專家進行深入交流,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交流和合作。

2.2.3? ?鼓勵教師參與實踐與科研活動

為了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科研水平,高校應鼓勵教師參與實踐與科研活動。一是實踐經驗積累。教師可以參與實踐項目、校企合作等活動,獲得實踐經驗。通過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行業需求和實際應用,將實踐經驗融入教學中,使教學更具實用性。二是開展科研項目。教師可以申請科研項目,開展與大數據和會計相關的研究。通過科研項目的開展,教師可以深入研究學科前沿問題,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并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中,提升教學質量。三是發表學術論文。教師可以積極撰寫和發表學術論文,與同行進行學術交流。通過學術論文的發表,教師可以提升自身的學術聲譽和影響力,促進會計學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2.3? ?實踐教學與校企合作

2.3.1? ?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在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體系中,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實踐教學,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要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強化實踐教學的具體舉措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模擬實驗和實地考察。一是案例分析。將實際的會計案例納入課程教學,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來理解和解決實際會計問題。通過分析真實案例,學生能夠培養分析問題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升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二是模擬實驗。建立會計實驗室或虛擬實驗平臺,讓學生進行模擬實驗。通過實際操作和模擬環境,學生可以學習和實踐會計流程、使用會計軟件等,提升實際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三是實地考察。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參觀會計部門、企業、金融機構等。實地考察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實際工作環境,了解行業實踐和職業要求,加深對大數據背景下會計工作的理解和認知。

2.3.2? ?加強校企合作,提供實際工作經驗

校企合作是實踐教學的重要途徑,通過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實際工作經驗和職業發展機會。校企合作的內容可以表現為實習項目、校企合作導師制度、企業講座和工作坊等。一是實習項目。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學生可以在企業實習期間,參與真實的會計工作,了解企業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方面的實際操作,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二是校企合作導師制度。建立校企合作的導師制度,由企業的專業人員擔任學生的導師,指導學生參與實際項目工作。導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際工作經驗、職業規劃建議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行業需求和職業發展路徑。三是企業講座和工作坊。邀請企業的會計專家和從業人員來校開辦講座和工作坊,與學生分享實際工作經驗和行業動態。通過與企業專業人士的互動交流,學生可以深入了解行業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增強職業素養。

2.3.3? ?建立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建立實踐基地是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和積累實際工作經驗的重要舉措。實踐基地可以與企業合作建立,通過設置實習崗位、實習指導與評價、開展實踐項目等方式,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實踐機會。一是實習崗位設置。在實踐基地中設立各類實習崗位,涵蓋不同領域和類型的會計工作,如財務分析、成本控制、內部審計等。不同的實習崗位可以滿足學生不同層次和興趣的需求,讓學生在實踐中全面發展。二是實習指導與評價。為學生提供實習指導和評價機制,確保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有效的指導和反饋。實習指導可以由企業導師和學校教師共同參與,定期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指導學生的實踐工作和職業發展。三是開展實踐項目。在實踐基地中開展與企業合作的實踐項目,讓學生參與項目運作和管理。通過實踐項目的開展,學生可以鍛煉項目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綜合素質。通過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校企合作提供實際工作經驗、建立實踐基地提供學生實習機會,可以有效地促進大數據背景下新文科會計人才的培養,使其具備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蔡顯軍,陳清蓉,溫素彬,等.新文科背景下智能會計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以南京審計大學為例[J].會計之友,2022

(3):135-140.

[2]唐衍軍,蔣堯明.跨界教育理念下的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

[J].財會通訊,2021(11):161-164.

[3]呂沙,丁明鮮,汪瑞.新文科背景下“交叉融合”財會人才培養探索[J].財會通訊,2023(9):172-176.

[收稿日期]2023-07-12

[基金項目]2023年遼寧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低碳經濟轉型下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知行合一的道德引領與創新路徑”(GJ23YB05);2023年遼寧科技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般項目“‘三全育人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對策研究”(2023KDDJ-X04);2022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一般項目“新文科‘碳達峰碳中和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XJGSJ202208);2023年教育部產學研協同育人項目“‘思政引領+科技賦能背景下高校會計學專業教學改革探究”;2023年教育部產學研協同育人項目“‘雙碳目標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學專業教育的融合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張曉旭(1987— ),女,滿族,遼寧鞍山人,博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公司財務;金玉然(1979— ),男,遼寧大連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供應鏈物流管理。

猜你喜歡
新文科會計人才培養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
新文科建設的理路與設計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的新形勢與新進路
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會計統計發展探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