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成效、問題及對策

2024-04-12 10:48宋媛
新西部 2024年3期
關鍵詞:云南農業農村

宋媛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云南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生活質量快速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農村生產、生活和發展環境明顯改善,鄉村振興階段性成效顯著,為建設農業強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云南農村發展仍然面臨著發展基礎薄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壓力較大等困難和挑戰,需進一步深化農村“三變”改革,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全產業鏈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云南省2017年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21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在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三個方面著力,進行了一些創新性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做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與全國平均水平和部分中部、西部省份相比,云南省還面臨著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滯后、農業發展質量不高、農村公共服務短板突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壓力較大等困難和挑戰,建設農業強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還任重道遠。未來一段時期內,云南省將按照中央的新要求、新部署,著力做好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全產業鏈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深化農村“三變”改革、多措并舉培養鄉村人才等四個方面的工作,有效有力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階段性成效顯著

2017年以來,云南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生活質量快速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農村生產、生活和發展環境明顯改善,鄉村振興階段性成效顯著,為建設農業強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農業在全國的優勢更加明顯,農業生產效率持續提高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在特色產業的推動下,云南第一產業增加值和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均持續快速增長,“土特產”已成為推動云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助力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源泉,云南實現資源大省向農業大省的轉變,并持續朝著現代農業強省邁進。[1]2017-2023年七年間,云南第一產業產值從2338.37億元增長到4207億元,增長了79.91%,年均增長10.28%、高出云南省2012-2017年的年均增幅2.94個百分點,高出全國3.95個百分點,占全省GDP的比重從12.65%提高到了14.01%,占全國第一產業的比重從3.77%提高到了4.69%(詳見表1)。

2017-2022年六年間,云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3872.9億元增長到6635.8億元,年均增長11.37%、高出全國3.99個百分點。2022年,云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占全國比重達到4.25%、比2017年提高了0.71個百分點。其中,農業產值為3629.9億元、占全國的比重達到4.30%,牧業產值為2192.3億元、占全國的比重達到5.39%,漁業產值為119.9億元、占全國的比重達到0.78%,分別比2017年提高了0.89、1.00和0.02個百分點;林業產值占全國的比重雖然下降了0.44個百分點,但是占全國比重高達7.22%,具有明顯的發展優勢(詳見表2)。2023年,云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834.50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4041.84億元、增長4.5%,林業產值485.17億元、增長7.0%,畜牧業產值1969.32億元、增長3.4%,漁業產值125.37億元、增長3.9%。[2]

由此表明,一方面,云南省第一產業和農林牧漁業的發展在全國第一產業和農林牧漁業發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在持續上升,相較于全國而言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另一方面,全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曲折下降趨勢,但是,云南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曲折上升趨勢,云南第一產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的地位比全國第一產業高,第一產業對于云南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隨著云南高原特色農業效益不斷提升,云南農業的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持續快速提升。2017-2022年,云南農業的畝均一產增加值、畝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分別從2295.63元、3802.13元增加到了3656.00元、5646.90元,年均增速分別為12.34%、12.08%,分別高出全國5.17、4.77個百分點。2019年云南農業的畝均一產增加值、2020年云南農業的畝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先后由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轉變為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期,云南農業的勞均一產增加值和勞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絕對值雖然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年均增幅分別達到17.51%、17.78%,分別高出全國平均增速5.48、5.07個百分點。[3]

(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競爭力持續提高

1、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水平穩步提升

2017年以來,云南圍繞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持續發力,糧食產量始終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糧食產能逐年提升。2023年,全省糧食總產量1974萬噸,同比增長0.8%,連續3年穩定在1930萬噸以上;油料產量68.45萬噸,同比增長7.8%,創新歷史新高。[4]2017-2023年,糧食綜合單產從289.3千克/畝提升至310.14千克/畝,六年增幅7.20%,年均增長1.40%;人均糧食產量從402千克提升至411千克,年均增長0.46%,高于國際公認的人均400公斤糧食安全標準線。

在確保糧食生產的同時,云南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聚焦產業的綠色化、設施化、集群化發展,按照組織化、專業化、市場化的方式,持續推進全國重要“菜籃子”供應基地和全國中高端水果一流產區建設;以規?;B殖為抓手促進生豬、肉牛等養殖業提質增效,蔬菜、水果和肉蛋奶等重要農產品品類豐富,供應充足,保障了市場全品類、全周期均衡供應,成為國家重要的蔬菜、水果生產供應基地和肉類食品供應大省,為全國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作出積極貢獻。2023年,云南省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960.83萬噸,同比增長3.6%,[5]近七成銷往全國150多個大中城市、40多個國家和地區;水果知名度和競爭力不斷提升,藍莓、草莓等小漿果發展迅速,多地形成了“水果+”的產業發展模式,園林水果實有面積排全國第7位,水果產量排全國第9位;[6]豬牛羊禽肉產量534.78萬噸、同比增長2.8%,禽蛋產量46.56萬噸、增長7.6%,生牛奶產量72.59萬噸、增長5.2%。[7]

2、鄉村重點產業量效齊增,產業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

隨著產業化的快速推進,云南省重點突出茶葉綠色化、花卉設施化、蔬菜和水果差異化、咖啡精品化、中藥材道地化、蔗糖和天然橡膠機械化,農業產業、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主要農產品生產集中度明顯提高,產業類型和產品品種豐富多元,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2023年,云南省花卉、中藥材等育種創新水平全國領先,茶葉、鮮切花、堅果、咖啡、中藥材、煙草、天然橡膠種植面積和產量持續居全國第一,“云嶺農科110”創新服務平臺上線運行,有機農產品獲證數居全國第2位,打造6個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14個重點產業[8]全產業鏈產值突破2.5萬億元。[9]其中,茶葉產量55.81萬噸、同比增長4.5%;花卉強化培育云花品牌,提質增效明顯,產業競爭力提升,鮮切花生產面積、產量穩居全球第1位,鮮切花產量同比增長6.5%;堅果產業發展迅速,核桃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首位,澳洲堅果種植和生產規模全球最大,2023年堅果產量255.57萬噸,同比增長2.2%;中藥材產量87.8萬噸、增長6.7%,咖啡產量14.59萬噸、增長1.9%,鮮切花產量增長6.5%。[10]2023年,云南以先建后補、直補主體的方式,實施農產品加工投資獎補,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提升至2.2∶1,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1.4萬億元,[11]綠色高效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優質特色農產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云南農產品已銷往全國150多個大中城市,以及出口1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前六個月,農產品出口貨值超68億元,仍然保持西部地區第一,其中,鮮切花、咖啡豆出口額列全國各省區第一,水果和蔬菜出口貨值列居全國第三、第四位。[12]此外,2023年“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引領旅游發展新時尚,云南省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最美鄉愁旅游帶、鄉村旅游特色線路、鄉村旅游集聚區、農文旅融合示范點,3個縣獲評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53條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景點線路入選全國推介名單,休閑農業收入同比增長11.2%,[13]全省接待游客10.42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44萬億元。[14]

(三)農業現代化生產水平明顯提高

生產基礎設施是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最直接反映。近年來,云南農田水利條件明顯改善、農業機械化水平以及設施農業、冷鏈物流和數字農業快速發展,農業現代化生產水平明顯提高。

首先,云南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組織實施鄉村振興產業關鍵技術集成示范項目,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明顯加快,持續提升高原特色農業質效。2022年以來,全省轉化應用科技成果51項,建立生產示范基地113個,培訓農業科技人員3.1萬人次。[15]截至2022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2914萬千瓦,比2019年增長7.34%;農機具總擁有量達669萬臺,比2019年增長12%。[16]農田水利條件明顯改善。2022年,全省水利工程蓄水總量90.75億立方米,(大、中、小型水庫及壩塘)比上年提高6.6%。

其次,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按照“支持提質改造一批、引進企業投資建設一批、高水平示范打造一批”的方式,建設75個水稻集中育秧設施和31個蔬菜大縣設施提質項目,蔬菜設施化率達15.2%,畜禽綜合規?;蔬_42%。[17]

再次,不斷完善冷鏈物流體系。啟動實施農產品冷鏈物流三年行動,加強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和倉儲保鮮設施建設,建成冷庫6700余座,庫容近700萬立方米,蔬菜、水果、鮮切花等農產品經分選、清洗、加工、包裝、冷藏處理后進入市場的比例提高了6%。[18]

最后,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每年建設20個數字農業創新應用示范基地,會同華為探索建設人工智能試驗示范區,高端鮮切花、小漿果和煙草基本實現智慧化管理。[19]

(四)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同步提升

1、農民人均收入水平增長較快,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

2017-2023年,云南農民人均收入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簡稱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9862元增長到16361元,增長了6499元、年均增速8.80%,比同期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出0.49個百分點。同期,云南與全國的農民人均收入差距持續縮小,2023年云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同期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相差5330元,比2017年的差距縮小了1759.74元(詳見表4)。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18元,同比增長8.5%,比全國高0.8個百分點。[20]

從農民收入結構看,2022年云南省農民人均收入來源中,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分別為4928元、230元和2610元,7379元。以家庭經營性收入為主的狀況仍未改變,但是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穩定增長,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也增長較快。2017-2022年,云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分別增加2133.10元、1966.46元、53.46元、1131.81元,分別年均增長12.01%、6.39%、5.43%、12.04%,對農民人均收入增收貢獻率分別為40.36%、37.21%、1.01%和21.42%,分別拉動收入增長21.73、20.04、0.54、11.48個百分點(詳見表3)。

云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保持穩定增長,究其原因,主要是長期以來的農業優勢重點產業的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以及鄉村建設,同時,當前處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過渡期,脫貧地區仍然維持著多渠道提高到戶到人的各種政策性轉移支付水平。其中,高原特色重點產業的快速發展是農民增收強有力的支撐。2022年,云南農民人均收入構成中工資性收入和經營凈收入之和占比為81.25%,其中,經營凈收入占比高達48.7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4.09個百分點,對收入增長貢獻達53%。2017-2022年,云南農民收入的經營凈收入中第一產業收入比重一直在80%以上,2022年,云南農民從第一產業獲得的收入為5963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359.8元。因此,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是促進云南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重要措施和關鍵環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云南農村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2017-2023年,云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連續多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比城鎮居民收入快2.9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從3.14縮小到了2.66,縮小了0.48,相較于全國城鄉居民收入比的縮小程度快了0.16。分階段看,2017-2020年脫貧攻堅期間四年、2021-2023年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過渡的三年,云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短的程度分別比全國快了0.07、0.09(詳見表4)。但是,隨著脫貧攻堅結束,云南省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下降,說明隨著扶持的減少,云南農村農業發展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仍然薄弱,加快云南農村農業現代化還任重道遠。

2、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2017-2022年,云南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從8027.3元增長到13309元,增加5281.69元、年均增速10.64%。從消費結構看,云南農村居民7項支出均持續增長,其中,食品煙酒、衣著、居住、醫療保健等4項支出持續增長,年均增幅均高于10%。2022年,云南農村居民的食品煙酒、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支出分別為4589元、2626元、2013元、1508元、1218元。[21]

云南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曲折上升,從2017年的32.55%持續下降到2019年的31.82%,又提高到了2021年的35.78%,再次下降到2022年的34.48%,最高的2021年比最低的2019年提高了3.96個百分點,2022年較2021年下降了2.3個百分點,但仍然維持在35%以下。食品煙酒、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支出是導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2017-2022年年均增幅分別達11.92%、11.72%、9%、7.63%和12.31%,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的消費支出則是占比下降(詳見表5)。2023年,全省鄉村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07.49億元,增長7.4%,比城鎮高0.8個百分點。[22]

因此,云南農村居民隨著收入增長,生活消費支出水平也快速提升,尤其是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發展型消費支出增長較快,在脫貧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保障的基礎上,農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但是,受三年疫情的影響,大量勞動力滯留在家中不能外出務工,對食品煙酒的消費快速增加,恩格爾系數出現波動。但是,從各項消費支出的絕對值和年均增幅來看,均呈快速增長的趨勢,農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貢獻。

(四)農村發展條件大為改善

首先,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2022年,云南省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六年負增長,化肥使用量(折純量)183.38萬噸、較2017年減少20.92%,實現了“六年連減”;農藥使用量(商品量)4.09萬噸、較2017年減少29.12%,實現了“七年連減”。[23]2023年,云南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集成推廣有機肥替代、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綠色生產技術,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91.2%、82.3%,農膜回收率達83.1%。

其次,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改善。2023年,云南省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衛生戶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分別達70.9%、86.7%,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50%,2個縣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加快綠美鄉村建設,建設美麗庭院8萬個,評定綠美鄉鎮100個、省級綠美村莊200個。3個鄉鎮30個村被認定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盡管云南順利實施完成第一個鄉村振興規劃,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仍然面臨著發展基礎仍然薄弱、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滯后、農村公共服務短板突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壓力較大等困難和挑戰。

(一)發展基礎仍然薄弱,農業農村發展嚴重受限

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是確??焖偻七M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

1、農業生產基礎薄弱

云南省的耕地坡度大、質量不高。云南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顯示,云南省的耕地坡度在15度占45.86%,比二調時上升1個百分點,其中25度以上的土地占比達到18.64%(詳見表6)。從數量上說優質耕地減少,加上受化肥農藥濫用、耕地資源過度利用等因素影響,地力下降明顯。同時,土地整理的成本比其他地區都相對較高,細碎化的影響更加劇了機械化實施的難度。2022年,云南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413萬畝,占耕地面積的42%,[24]比同期全國平均水平低了10.14個百分點;農田有效灌溉率僅為37.7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7.44個百分點;每公頃農用機械動力為4.09千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42千瓦。[25]

2、農村基礎設施滯后

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公共服務水平、農村環境水平不高仍然是制約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性因素。據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計算顯示,2022年,全省還有23%的自然村不能便利的乘車,33.1%的農戶尚未實現集中供給凈化處理的安全飲用水。特別是農村地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村產地批發市場、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等設施相對落后。農村垃圾集收運和污水處理能力有限,先進技術要素向鄉村擴散滲透力不夠。絕大多數村莊地處山區、半山區,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投入成本高、歷史欠賬多,另一方面管護難度大、使用效率和周期受限。

(二)產業體系發展滯后,農產品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強

農業發展水平的高低不僅要看質量效益更要看生產、經營以及支持體系的作用。云南作為農業大省,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但是在顯著成效的背后,仍然面臨著農業質量效益總體不高的問題。當前,云南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低,二三產業發展不到位,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三產發展不充分,鄉村產業存在產業層次較低、產業鏈條較短、經濟效益相對低下、資源利用較為粗放等問題,呈現出農業質量效益總體不高,農產品質量跟不上、難以實現適銷對路,商品率低、品牌少、附加值低、綜合效益低等困境,在國內外市場競爭力弱,與全國的差距仍然較大。2021年,云南省八大重點產業之一的茶葉、中藥材種植面積均居全國第一位,蔬菜種植面積、產量居全國前列,但是,茶、中藥材、蔬菜的畝產值分別是4081.62元、10918.11元、2743.10元,其中,分別相當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的46.06%、121.28%、56.74%,不僅均低于福建、山東等農業發展較好的省份,而且蔬菜、茶的畝產值均低于西南地區的廣西、四川、貴州等西部省份,中藥材畝產值低于貴州?。ㄔ斠姳?)。

究其原因,一是以勞動力為核心的農業成本不斷攀升,生產資料價格上升較快,尤其是人工成本高,成為農業產業增效難的主要原因。2022年,云南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分別為6204.03元和54169.80元,雖然土地產出率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6%,但是勞均生產率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1.31%,比2020年下降了0.78個百分點。[26]

二是農村一二三產的產業融合水平不高,產業體系存在產業鏈條短、融合度低、農產品增值能力不強等問題,使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缺乏競爭力。2023年,云南省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為2.2∶1,低于全國2.5∶1的平均水平。

三是過于追求規模擴張和數量增長,農產品生產從適宜區向次適宜區甚至不適宜區轉移和擴張,加劇同質競爭和產能過剩問題,新型經營主體規模小、層次低、競爭力弱、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不足,導致產業總體品質下降、品質分化加劇、競爭力弱,許多鄉村產業包括特色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迅速凸顯。

四是鄉村市場發育程度依然較低。山區農村遠離中心市場,市場信息來源較少。農民市場意識、品牌意識淡薄。市場主體單一,市場體系不健全,尤其是流通領域,冷鏈物流設施少、破損率高,出現了農產品原料“賣難”和農業減收的問題。

(三)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不高

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弱是起步階段農村現代化的短板??茖W研判人口變動趨勢是配置和強化農村公共服務的前提。由于云南山地居多,且一些耕地大多坡度較大(詳見表6)導致云南鄉村聚落形態相對分散,這天然的加大了公共服務配置的難度。比如筆者調研的云南石屏縣牛街鄉,從該鄉到縣城的距離是70多公里的山路,來回最快都需要三個小時的路程,更不用說該鄉的一些自然村由于居住偏遠使得公共服務配置非常困難。此外,很難想象在該鄉居然存在供水點與用水點落差可達1500米的情況。在云南石屏縣海拔不高,山地也不算多,類似這樣的地區在云南還很多。因此,公共服務如何有效配置直接決定著云南農村公共服務板塊發展程度。與城鎮相比,全省農村醫療衛生、文化教育、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缺口仍然較大,城鄉之間教育發展水平仍不平衡,尤其是農村學前教育;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服務效率仍然不高;農村養老存在供需失衡、觀念方式轉變困難等問題。據統計數據分析顯示,2022年,云南每萬農村人口擁有鄉鎮衛生院床位數僅為25.46張,與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要求仍有較大距離。另外,2022年,云南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1.72%,比2017年的46.69%提高了5.03個百分點,云南正步入一個人口城鎮化加速推進的階段,在城鄉人口加速演變的背景下,一些村莊常住人口數的變動,加劇了農村公共服務配置的困難。農村公共服務既可能面臨供給不到位的情況,又可能面臨供給與需求錯配的局面。農業農村公共服務配置更加困難不利于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加速推進。

(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仍有壓力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過渡時期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本前提。2023年,云南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18元,[27]相當于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3%。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分別為5719元、5932元、123元、3444元。[28]具體分析顯示,工資性收入增長最快,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37.6%,拉動收入增長4.7個百分點,成為增收的主要動力;人均轉移凈收入3444元,比上年增長28.6%,為保障基本民生提供有力支撐;財產凈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與上年持平。但是,經營凈收入是自2017年至今七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絕對值比2022年減少242元。脫貧縣農村居民第一產業經營凈收入4488元,下降10.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22年的35.8%下降到29.5%、占比下降6.3個百分點,其中人均牧業收入下降74.3%,影響脫貧縣農村居民持續增收。[29]

究其原因,雖然工資性收入有所提升,占比與經營凈收入相比略低,說明家庭經營仍然是支撐著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小農生產經營的制約長期客觀存在,加大了農民穩定增收、穩定脫貧的風險。特別是當前云南省的許多脫貧地區,隨著特色農業和鄉村產業發展規模的擴張,產業同質競爭不斷加劇,質量、效益、競爭力下降問題凸顯,容易因產業資金鏈斷裂、營銷渠道不暢、品牌建設內卷、市場拓展難度加大,出現區域性、規模性產業滑坡和農戶減收風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在于,通過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低收入群體提供穩定的收入支撐能力,現有農業產業質量不高、效益較低、市場競爭力弱,加劇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風險和挑戰。

展望與建議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全國農業農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敝醒朕r村工作會議部署了“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強調“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從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出發,找準鄉村振興的切入點,提高工作實效?!泵鞔_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精準務實培育鄉村產業”。要求“強化農民增收舉措”“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2024年農業農村工作,聚焦“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2024年1月,云南省根據中央的精神和部署、結合云南省情,部署了“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重點抓好“做強做優高原特色農業”“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增加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收入”“扎實推進鄉村建設和治理”等工作。按照中央和省的新要求、新部署,針對云南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我們認為,近期應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這兩個短板,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首先,以科學規劃統籌整個鄉村的建設和發展。要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由相關職能部門和專業的規劃編制機構合作組成規劃編制小組,結合各地不同類型鄉村的發展目標,多規合一編制實用性的村莊規劃,鄉村產業布局、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硬件設施建設都要根據規劃統籌謀劃和逐步推進。其次,各級財政應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創新投入方式,引導和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全域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網絡。

根據云南鄉村振興的需求,應重點建設六個方面:

一要加快打通跨行政區域的鄉村道路交通網絡。既要盡快消除斷頭路,促使縣域之間、州(市)甚至省際之間的交通路網基本實現互聯互通,又要全面建設縣域內各村組之間的道路,確保生產道路及生活道路全部流動暢通。

二要繼續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完善鄉村內垃圾處置設施,加快建設鄉村污水處理循環系統,促進再生資源回收處理,特別是要推進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妥善處理農業生產以及養殖業帶來的環境問題。

三要強化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加快引進具有實力和經驗的國內知名流通服務企業,多措并舉培強省內、縣內的流通企業,建立健全以流通骨干企業為支撐、縣城為樞紐、鄉鎮為節點、村級為終端的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延伸農業產業鏈和供應鏈,為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村宜居宜業奠定堅實基礎。

四要健全鄉村醫療衛生體系。針對各地鄉村的實際需求,差別化配置鄉村醫療機構的設備、藥品和專業醫生,繼續完善針對慢性病、地方病、重大疾病病患的家庭醫生簽約和定期上門診療制度,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快健全農村醫療保障體系,提供適應鄉村特點、農民需求、優質高效的健康衛生服務,讓廣大農民群眾能夠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五要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堅持高中階段學校適應社會需求、多樣化發展,城鄉一體化統籌推進縣域內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的建設和布局,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

六要加快補齊農村社會福利短板。加強對農村老年人、兒童、“三留守”人員等特殊和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

(二)全產業鏈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鄉村產業要通過全產業鏈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創造更多就業增收機會。

一要培強新型經營主體,完善利益鏈接機制。每個縣都要引進或培育1-2個農業龍頭企業,在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能夠引領農業特色支柱產業高質量發展,也要培強其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支持農業小微企業、家庭農場加快發展,充分發揮不同類型的新型經營主體的功能作用,引導不同類型的鄉村企業和產業組織公平競爭、優勢互補,協調推動鄉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完善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的緊密型利益鏈接機制,帶動農民穩定增收和發展。

二要強化科技服務支撐體系,完善農業支持體系制度??茖W統籌抓好耕地地力培育、農機農藝融合、適度規模經營、農業組織化建設等服務工作,不斷探索完善良種繁育推廣、高產栽培種植、高效節水灌溉、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標準體系。以重點產業為核心,深入實施重大農業科技項目攻關和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推進農業科技園區和研發平臺建設,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引進示范與推廣力度,不斷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三)進一步深化農村“三變”改革

省內外的試點經驗證明,2014年發端于貴州省六盤水市的“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是我國農村產權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對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機制創新、實踐創新、理論創新,也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30]能夠有效促進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發展。云南省應盡快制定深化農村“三變”改革的實施意見,確定一批試點縣,建立健全資產清查制度,進一步完善確權確股,加快培育承接主體,推進合股聯營,因地制宜探索多種經營模式,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通過對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農村資源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形成良性的產業、政策和分配機制的互嵌式發展,激發農村的經濟活力,將開展農村“三變”改革試點,作為破解云南“三農”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使廣大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走向共同富裕。

(四)多措并舉培養鄉村人才

推進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建設,推進產教、產才融合,探索建立涉農高職院校與行業內領先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探索建立鄉村青年人才庫,開展技能提升、創業實訓、金融支持和就業見習等系列服務,支持青年回村、鄉賢回歸開展創業創新、發展鄉村產業。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合資、合作、投資入股等“合伙人”形式引進創新創業人才,支持通過設置貢獻股的方式實現引進人才享受農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權益。

注釋

[1]云南省網上新聞發布廳 :《“云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農業專場發布會》,云南省人民政府網,2022年8月24日,https://www.yn.gov.cn/ynxwfbt/html/2022/zuixinfabu_0823/4906.html。

[2][4][10]云南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云南調查總隊:《2023年全省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云南省統計局網站,2024年1月24日,http://stats.yn.gov.cn/Pages_143_3912.aspx。

[3]根據2018-2023年《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計算。

[5][6][13][17][18][19][20][22]《2023年云南農業農村發展報告發布 多點開花強產業 鄉村振興增動能》,載《云南日報》,2024-03-05。

[7]《2023年云南豬牛羊禽肉產量534.78萬噸》,2024年1月24日,新浪網,https://k.sina.com.cn/article_2640662852_9d655144020013f61.html。

[8]14個重點產業是指糧食、茶葉、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堅果、咖啡、中藥材、牛羊、生豬、鄉村旅游、煙草、蔗糖、天然橡膠等“1+10+3”重點產業。

[9][11]《我省因地制宜發展多樣性農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農業強省建設扎實推進》,載《云南日報》,2024-02-04。

[12]《云南農產品出口額居全國前列》,2023年8月3日,云南網,https://society.yunnan.cn/system/2023/08/03/032698740.shtml。

[14]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長王予波:《政府工作報告》,載《云南日報》,2024-01-30。

[15]《云南發展壯大高原特色農業》,載《人民日報》,2023-11-26(01)。

[16]《我省加快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載《云南日報》,2023-12-28。

[21]根據歷年《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計算整理。

[23]根據2018年、2023年《云南統計年鑒》整理。

[24]《云南省建成高標準農田3413萬畝占耕地面積42%》,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網,2023年1月13日。

[25]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3》《云南統計年鑒2023》相關數據整理計算。

[26]土地產出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農作物播種面積;勞均生產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數。根據2023年《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整理計算。

[27][28][29]《云南脫貧縣農村居民收入增長8.5%》,載《云南日報》,2024-02月-06。

[30]陳華彬:《“三變”視域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研究——內在機理、運行機制和實證分析》,載《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7,31(11):50-58頁。

作者簡介

宋 媛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農村產業經濟、貧困問題

猜你喜歡
云南農業農村
國內農業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云南茶,1200年的發現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