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數記錄:健身運動符號化的產生邏輯及道德風險

2024-04-13 18:36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符號化步數符號

鄭 航

(江蘇開放大學 藝術學院,南京 210036)

步行和奔跑是人類的基本生物功能,這種行動為人類獲取食物創造了機會。步數的記錄歷史悠久,與人類文明的進步息息相關。人們通過測量和記錄步行距離,以此作為農業生產、軍隊行軍和人口遷徙的重要依據。實際上,人類在早期就已經通過圖形、數字和文字等方式對步數進行了符號化的處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健身運動的符號化特質愈發突出。以運動手環、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機為代表的電子產品能夠精準地讀取用戶的運動數據,并將這些數據以數字或文字符號的形式顯示出來。微信運動、Keep等應用程序的普及,進一步豐富了體育符號的表現方式,使用戶可以觀看、分享和獲取自身或他人的運動數據,并通過這些體育符號進行社會交往和完成互動儀式。

近年來,國內學界對體育符號的呈現與建構給予了較多關注。李彪等人通過對城市“跑步愛好群”的社會網絡分析,認為“跑步”在社交群體中建構了用于“身體展演”的認知符號[1];夏成前等人指出大眾跑者將跑步行為作為一種“炫耀性消遣”的符號,借以完成身份認同與展示[2];孫高峰等人認為,馬拉松運動從自我超越、身份識別的傳統符號價值,轉變為當前商業利益、娛樂消遣的新符號意義[3]。從既往研究成果來看,對健身運動的符號研究多集中于特定運動方式,有關符號建構過程及其相關風險的研究并不突出。本研究基于符號互動理論,對步數記錄行為以及“步數”的符號化過程進行分析,探討健身運動符號化的潛在道德風險,為全社會推動全民健身、共創美好生活提供建議參考。

1 健身運動符號化的產生邏輯

符號互動論的先驅米德和布魯默對符號的原理和意義進行了深入系統的闡釋,他們認為符號是社會互動的核心要素。人們使用符號并對其產生理解,這些有意義的符號源自于有意義的行動和表現[4]。從符號互動論的視角來看,人類在互動過程中創造并解讀了符號,人們依賴這些符號完成互動關系,并通過這些符號來尋求自我價值。體育活動在塑造人際互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推動了運動方式、運動理念、運動數據等的演化,使其成為可被人們認知的體育符號?,F代信息技術使人們更容易地讀取、理解和思考這些體育符號,選擇或舍棄符號的展現方式,利用這些符號來完成社會互動和自我認同。

1.1 緣起及捆綁:電子產品與健身運動的結合

早在秦漢時期,中國的先民就已記錄行走的步伐、速度、距離等元素,并通過文字表述如“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等方式呈現出來。一些漢字如“儇、趛、疌、趠”等被用來描述步行的不同速度和狀態,成為體育運動符號化的文化象征。雖然步數很早就經歷了符號化處理,但由于技術和成本等因素的制約,長距離、長時間的行走在早期是難以精準記錄的。直到17世紀中后期,具有數字記錄功能的機械計步器被設計出來,但由于工藝復雜以及市場狹窄,這種傳統計步器并未得到廣泛推廣。直到20世紀末,現代意義的電子計步器出現,它具備強大的數據收集和數字處理功能,能簡明便捷地呈現運動者的步行結果。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計步功能被嵌入手機、手表、手環等智能設備中。電子產品對運動數據的收集分析加速了體育的符號化過程,經過數據記錄的步數逐漸演化為一種可認知的體育符號。人們通過網絡社區分享步數記錄、了解他人的步數記錄,建構起步數作為體育符號的社會認知,并從中進行“觀點采擇”而獲得自我發展。以“微信運動”為例,它利用“步數排行榜”的數據處理手段,將健身運動的個體納入社會化的交互過程中。排行榜置頂、收獲點贊、占領封面等用戶心理激發更多使用者增加了運動時間,同時也深化了步數作為一種體育符號的社會認知。當前,步數記錄已然成為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必備功能,并擴展出不同時間段的步數趨勢、每日平均步數記錄、步行過程中的心率記錄等多項精細化數據分析功能。雖然不同身體部位的步數記錄數據在準確性上存在一定差異,但總體而言,電子設備記錄的步數能夠大致成為評判體育運動、生理機能和健康狀態的數字依據[5]。

1.2 讀取及思考:活動過程和健身結果的審視

布魯默認為,符號是社會互動的重要媒介,人們通過理解與認知“有含義的符號”來進行社會互動[6]。在這一過程中,運動者對電子設備記錄的步數產生符號認知,并借助這一符號建構社會互動。無論處于何種歷史時期或社會環境中,人們對運動健身的積極價值判斷基本是一致的。大部分社會成員在社會互動中認知、認同和認可健身運動與生命健康的關聯,他們從媒體、親屬和友群中獲取相關符號信息,并在社會互動中不斷強化自我認同。

基于對健身運動的關聯性認知,體育活動參與者往往會主動記錄運動過程和數據結果,并通過讀取數據獲得心理認同。這個讀取過程實現了體育的符號化表現手段,使人們能夠以符號的方式更直接地了解運動狀態,并在社會互動中表達出來。例如,熱愛運動的朋友們見面時詢問“你今天走了多少步”,從而通過步數這一互動符號來展示自己的健康狀態。符號化的記錄步數一定程度反映了健身的運動狀態。根據步數記錄,可以大致推斷每日的步行時間、走路距離和運動累積量。雖然健身運動的符號化能使更多人關注健康狀態和進行體育鍛煉,但也易使人們忽視運動鍛煉的細節要求和感官體驗??梢哉f,體育符號一定程度上以結果形式替代了更為重要的運動過程,成為衡量健身標準的符號化依據。

廣泛使用的符號信息對人們活動身體、提升鍛煉興趣有著積極幫助。當全社會形成積極鍛煉、全民健身的社會風尚時,與體育運動相關的信息符號會持續建構到社會成員的日常生活中,增加了體育符號在社會環境中的認可度。這種信息交流方式一方面督促人們主動選擇記錄步數的運動方式,另一方面也深化了“步數-健康”與“運動-健康”的符號化社會認知。

1.3 選擇及舍棄:參與個體對體育價值的思考

當健身運動的行為及數據結果被演化為體育符號時,社會成員會根據其意識形態、組織結構和群體意識對該體育符號進行價值評判。體育符號的價值導向可能受政治權力或資本運作的影響,不同的施動者可能導致參與者對體育符號產生完全不同的認知。在政治教育的符號化過程中,我們需要關注施動者如何向受動者傳遞符號價值,其過程、手段、方式是否充分尊重并促進了受動者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判斷價值傳遞合法性的重要依據[7]。對于受動者來說,這個符號化過程本身就是他們社會參與的一種驅動力,通過符號的構建和認知,他們能更清晰地判斷和選擇是否參與某項活動,以及以何種方式參與。

一部分運動者將步數記錄視為體育成效、健康證明和社會互動的象征。他們認為步數可以較完整地描述健身狀態,并以此作為自我激勵和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動力。他們認為社交媒體和運動數據端對步數的展現,可以彰顯個性并獲得他人的認同。然而,也有一部分運動者將步數記錄視為行為固化、信息竊取和商業操控的象征。他們認為徒步、跑步、登山等運動的本質意義在于鍛煉身體,而非單純記錄數據?,F代電子設備的使用可能會干擾運動本身,并對其產生格式化的限制效果。同時,他們也擔憂信息讀取與步數記錄的結合會改變個體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因此,許多人選擇不使用步數記錄功能,不攜帶任何電子設備參與健身活動。健身運動的符號化過程無疑影響了參與個體對體育價值的實際思考,人們能夠通過符號化的手段對體育行為進行選擇和評判。然而,這個符號化過程也可能導致體育被標簽化、格式化,而實際上每一項體育運動或行為都包含了多元化的價值內涵,無法簡單地通過符號化結果來完全評判。

2 健身運動符號化的道德風險

2.1 健身或記錄:運動本質的驅使與異化

符號化的手段簡化了運動結果的呈現,使人們能夠通過步數結果簡單判斷徒步、跑步等運動效果。然而,這也容易導致健身運動陷入唯結果論的誤區,忽略了步數獲得的形式與過程。大部分手機終端和運動軟件為使用者設計了最低步數目標門檻,卻很少提供步數上限的健康提示。這導致大部分使用者認為達到或超越步數的門檻化目標是個人健康狀態的體現,而忽略了過度運動、非漸進式鍛煉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

近年來,一些高校為了激勵學生投身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將鍛煉步數過萬納入體育課考核標準。這項規定利用符號化手段對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進行了規制,并以量化數據作為考評依據。然而,考核制定者未完全考慮到步數記錄結果缺乏合理、有序的監管。面對步數上萬的考核標準,一些學生選擇作弊的手段。有學生表示,這刺激了搖步器的銷售,微信步數排行榜甚至出現了七八萬步的“選手”[8]。

“刷步數”是一種提升運動數據表現的行為,但實現的方式卻不同。為了“刷步數”積極鍛煉、投身運動的個體,他們對步數的符號認知是基于體育的本質內涵,即奮斗精神。他們為了獲取更好的運動結果,增加了徒步健身的時間和次數。這與通過代跑、造假、篡改等手段完成的“刷步數”完全不同。符號化的數據結果并不能客觀、準確地再現參與者的運動過程,而只是達成某種目的的工具。健身運動所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強雖然在體育符號上體現出來,但有可能是虛假結果,這違背了體育的基本精神。

2.2 展示或窺探:網絡空間的交流與互動

米德認為,人們對符號的認知主要源自社會互動中的角色置換,即從他人的視角來審視自己使用的符號。符號的價值和意義是由社會情境所定義的,這使得符號的使用者在行為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自身行為,以符合社會情境對符號的象征性規定[9]。在網絡平臺上,步數排行榜會自動讀取使用者的步數記錄,并按照步數多少進行排名。步數記錄最多的使用者將登上榜首,并可以設置個性化圖片“占領封面”,獲得“點贊”。這一設計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個性、表達理想價值的平臺。在此過程中,步數作為積極向上、綠色健康的符號特征得以展現。

與開放式網絡平臺不同,步數排行榜記錄的數據個體通常是使用者的聯系人,如親屬、好友、同事、同學等。這意味著人們對網絡社區的步數信息讀取結果建立在已知的社會關系上,其符號價值并非展現給陌生人,而是已經建立了人際關系的互動群體。不同的社會交往過程會帶來不同的符號行動。我們可能不想向陌生人展示自己的健康狀況,但更愿意向親人、朋友展現積極的自我狀態?;蛘哒f,我們只想向一部分人展示所使用的符號,對另一部分人則想采取隱瞞的狀態。這種展現自我的方式與戈夫曼的擬劇論相似,即步數記錄的展示是自我呈現的一種方式,人們策劃著步數排行榜中的“表演”,通過步數這一符號創造出他人可認知、可讀取的形象。

禮貌疏忽模式指的是互動雙方僅僅意識到對方的存在,并不會對彼此產生太多的期望和好奇[10]。步數記錄排行通常遵循了符號互動論中的禮貌疏忽模式。例如,“我只是看一看”“多少步就多少步唄”“偶爾會給走的多的點個贊,也不會過多關注”等。也有部分記錄者持有自我表達、個性展現的炫耀式觀點:“走很多路就是為了讓別人看到我的努力啊,還想收獲點贊?!?/p>

在群體互動中,步數的符號意義體現在對強健體魄、良好習慣、綠色方式的彰顯。符號化的步數記錄不僅能使運動者獲得交往自信,更有助于增加相似愛好者的交流互動,“看到步數排行榜前端的小伙伴我都會對他們增加好感度,一看就是熱愛生活的人”。然而,有部分受訪者拒絕使用電子產品計步分享功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防窺探”。他們認為自我的社會互動不需要涉及步數的符號象征,進而選擇關閉步數記錄在社交平臺的公開展示,以獲取“數字化信息隱私”的自我保護[11]。

2.3 攀比或炫耀:商業資本的傳播與介入

當前,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設計方將步數記錄作為手機、手表、手環等設備的核心功能。這些設備不僅方便攜帶,而且可以實時監測使用者的步數,幫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運動狀態,并對體育鍛煉作出合理規劃。而商業資本的介入使得步數記錄功能發生了變化。新時期的經濟炫耀心理已從傳統的資產炫耀轉變為文化炫耀,并由個性、品位、聲譽、技能、生活方式等符號特征構建起“新符號炫耀”的模式[12]。步數記錄不再是單純的體育符號,而是逐漸演變為一種商業符號。傳統的步數記錄功能逐漸拓展到健康監測、運動日程設置、步行線路規劃、熱量消耗收集等領域,這些功能不僅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同時也成為商家誘導消費者購買或升級的手段。一些消費者開始對擁有步數記錄功能的電子設備產生攀比心態。此外,針對步數記錄的商業廣告和營銷手段也層出不窮,這些廣告往往借助人們對步數記錄的重視進行傳播,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一些商家利用消費者的炫耀心理,售賣“刷步器”“搖步器”“暴走神器”等產品。這些產品聲稱能夠讓消費者輕松登頂步數封面、變化步數使數據更加真實等。然而,這種符號炫耀式體育消費本質上是一種經濟浪費,不僅不能促進全民健身的發展,反而會扭曲人們對體育運動的正確認知。從部分消費者的產品評論可以看出,他們購買“刷步器”的主要目的在于占領步數榜單的“榜首”,以實現某種炫耀和自我滿足的心理。

3 健身運動符號化的社會學思考

健身運動符號化是人類社會活動和交往的必然結果,對其社會意義需用辯證的視角來審視。以步數記錄為例,這種符號化的健身運動將步數進行了簡易化、格式化處理,雖然使人們讀取體育結果更便捷,但也導致了人們對體育過程的忽視。近年來,商業資本和權力系統不斷對體育符號產生影響,體育符號在成為表達認同的依托的同時,也帶來不必要的符號霸權和符號暴力[13]。如何正確看待健身運動的符號化,以及如何利用體育符號創造美好的生活,成為了全民健身語境下的新時代必須思考的社會問題。

3.1 動機溯源:強化體育運動的倫理教育

體育運動的本質在于通過體能性身體活動改造自然身體,尋求自為存在[14]。無論是強調身體對抗的拳擊、籃球,還是偏重自我療愈的瑜伽、太極,或是親近自然的登山、徒步,各種健身運動都體現了對自我存在價值的追求,構建了體育的本質內涵。然而,在追求自我價值的過程中,運動符號被訓練者接納并采用,有的深化了人們對體育的理解,有的則固化了人們對健身運動的看法,將符號等同于體育本身。以步數記錄為例,部分運動者對步數產生了錯誤的符號認知,他們將跑步、走路視為“刷步數”“搶占封面”“登上榜首”的手段,卻忽視了體育運動對自我健康的促進作用。這種錯誤的符號認知影響了人們對健身運動的道德評判,更易形成符號霸權下錯誤的社會價值觀。

因此,我們需要加強體育的倫理教育,以人的本身為核心關注點,發揮體育“樹人”的社會功效[15]。強化體育倫理教育有助于協助人們對體育符號產生正確的心理認知,并將健身運動回歸體育本質。只有從體育本質的角度來思考變化的、具有新內涵的符號,才能真正實現自我的身體改造,而不被異化的符號特質引入岐途。

3.2 符號選擇:尊重運動參與的個性需求

自21世紀以來,符號學研究逐漸突破了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不斷涌現的新符號現象,例如游戲、廣告、品牌等應用符號的動態變遷[16]。這些不斷更新和迭代的新符號,在媒體和網絡平臺的推動下,迅速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某種價值、精神或理念的象征。其中,體育符號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并發展,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間,居家鍛煉風靡一時,以明星劉畊宏為代表的健身類直播成為了居家健身的符號化象征。

人們對符號的理解會受到文化水平、個人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形成個體認知的差異。這種差異可能導致人們對同一符號的不同解讀。有的人可能認為某符號呈現出的是文化價值,有的人可能更在意的是商業價值,而還有人可能主要利用它的社交價值。符號的闡釋是多元的,文化符號、消費符號和互動符號之間的差異可能僅僅來源于人們認知角度的不同。有學者對中年女性出游時攜帶絲巾的行為進行了符號學分析,認為絲巾可以發揮保護身體、呈現財富、融入集體、掩飾衰老等多種符號功能[17]。同樣地,步數記錄功能也被不同地利用,它具備增進健康體魄、收獲自我認同、構建社會互動等符號功能。

面對人們對步數等體育符號的不同認知,應當采取尊重和理解的態度。健身運動追求健康的本質訴求是共通的,差異化的符號認知滿足了人們對體育的多樣化理解,實際上也對某些活動的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體育符號的異化傾向和過度強調符號多樣化可能導致社會層面的“符號爆炸”現象。

3.3 認知共建:發揮趣緣群體的助力作用

趣緣群體的形成往往依賴于群體成員共同追求、信仰、喜愛、熱衷的符號。與親屬關系不同,這種符號是趣緣群體凝聚力的重要支撐,如果沒有共享的符號基礎,趣緣群體可能會面臨沉寂或瓦解的困境。隨著健身意識的普及、信息技術的進步以及商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型的體育類趣緣群體在社會關系中不斷形成。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健身運動的符號化趨勢。例如,戶外騎行俱樂部的出現,不僅強化了群體的符號,還塑造了集體記憶[18]。又如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運動健身類App,它們以健身作為互動符號,構建了一個充滿相互關注、情感共享以及興奮共塑的互動儀式鏈[19]。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趣緣群體的建構有時是為了實現工具性需求(如登山團隊利用集體力量來征服險峰),而有些趣緣群體的形成則是為了滿足表意的需要(如運動類網絡平臺提供了一個分享自我運動經歷的空間)。無論是騎行俱樂部、徒步愛好者群、滑板交友會,還是運動類網絡社區,大部分體育趣緣群體都對體育符號的讀取和構建保持了積極的價值觀。人們通過分享步數、展示步數、對比步數等方式,互相監督群體內部成員的運動狀態和訓練成效,以群體規范的形式發揮激勵和說服作用。

健身運動符號化的現象也對趣緣群體的規范化構建提出了挑戰。在全民健身社會構建過程中,應當注意避免形成異化體育符號的社會群體。例如,某網絡平臺上“步數互贊微信群”的招募貼,有網友邀請群友為步數排行榜中的個人步數點贊,這種行為異化了步數的體育符號意義。

3.4 美好塑造:強化體育符號的社會監管

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逐漸融入到社會美好生活的建構過程中。這種發展理念引導人們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積極的生活態度,并逐漸接受體育運動作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體育運動的價值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作為一種關注生活、理解世界的人類活動方式,體育蘊含了美好生活建構所需的表達價值、發展理念及規則意識[20]。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體育本身已經逐漸演化為健康、奮進、拼搏、強健的符號象征。各種體育活動、運動手段、健身器材、訓練群體都在經歷符號化的變遷過程。

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需要加強對體育符號的認知引導。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商業對體育符號的塑造應受到有效監管。例如,網絡零售平臺應當對“刷步器”“搖步器”等產品進行合理監管,以規制不必要的攀比式、炫耀式體育消費行為。電子設備和應用軟件的設計方應對步數記錄行為予以恰當的引導,避免步數記錄的過度符號化表象。目前一些手機生產商已經設計出“反刷步”“反搖步”的科技功能。這種功能對于步數作為體育文化符號的社會認知具有積極作用。對體育符號的合理監管和正向引導,不僅可以利用符號的方式對健身運動進行有效、積極的推廣,還有助于推動體育經濟和體育產業朝著綠色健康的方向發展。

猜你喜歡
符號化步數符號
速度和步數,哪個更重要
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符號化”思想的實踐研究
學符號,比多少
楚國的探索之旅
“+”“-”符號的由來
微信運動步數識人指南
關于一階邏輯命題符號化的思考
變符號
現代流行服飾文化視閾下的符號化消費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