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黨員干部提高“政治三力”探析

2024-04-14 08:11王舵楊靜趙捷
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2024年3期

王舵 楊靜 趙捷

[摘要]提高“政治三力”是黨員干部講政治的內在要求?!罢稳Α蹦軌蚓C合反映黨員干部的領導能力和工作水平。其中,政治判斷力是前提,政治領悟力是重點,政治執行力是根本。提高“政治三力”具有深刻內涵,是知、信、行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為黨員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提供遵循。

[關鍵詞]“政治三力”;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中圖分類號]D2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69(2024)03-0008-04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這次主題教育,要在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上下功夫,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1]。在黨員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政治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黨員干部其他能力的提升和政治生活的表現。研究不斷提高“政治三力”的方法論,對于黨員干部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高標準高質量開展主題教育,新時代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助推黨的政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把握政治主動,提高政治判斷力

政治判斷力即善于從政治上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煉就政治慧眼,保持政治清醒,把握政治主動的能力。政治判斷力居“政治三力”之首,構成了政治能力譜系建設的基礎,是提高政治領悟力和執行力的前提。要求對政治現象和政治行為看得清、打得準、站得穩,其價值指向是促進黨員干部把握政治主動,只有通過準確判斷,才能明確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把握政治主動。

(一)要增強黨員干部科學把握形勢變化的能力

科學把握形勢變化和做出科學判斷是我們黨制定正確方針政策的前提。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由鄧小平親自主持起草的關于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處于初級階段的論斷,并且進一步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則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為此,必須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大大發展社會生產力,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一方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強烈,需求的范圍、層次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物質文化需要已經不能真實全面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心聲。另一方面,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幅提升,落后的社會生產已經不符合中國的實際。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這一重大判斷的轉變有效推動了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的創新。歷史和實踐證明,我們只有正確把握形勢變化,才能認清事物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要提高黨員干部精準識別現象本質的能力

透過現象看本質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倡導的科學的認識方法,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經驗總結。比如,抗日戰爭爆發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進攻,中華民族能不能抵擋日本帝國主義的武裝侵略,將敵人趕出國門,在當時引起了人們的疑慮,“亡國論”和“速勝論”頗為流行。毛主席在延安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透過現象看本質,撰寫出《論持久戰》,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等錯誤觀點,指出抗日戰爭只能是持久戰,并描繪出抗日戰爭要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才能取得勝利,抗日戰爭的進程和結局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重大判斷的準確性。黨員干部需要做到腦子特別清醒,眼睛特別明亮,善于發現一些潛在性、隱蔽性的問題,做到明察秋毫,見微知著。

(三)要提高黨員干部清醒明辨行為是非的能力

能否明辨行為是非決定能否堅定政治立場,尤其是在重大的、復雜的歷史關頭政治能力強不強,體現在能不能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走向低谷。當時,國內一部分干部群眾思想存有困惑,也有一些人對改革開放產生疑問,在此重要關頭,鄧小平發表了南方談話,“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3]。黨員干部要時刻繃緊政治這根弦,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有效識別“忽視政治、淡化政治、不講政治”的錯誤言行,要增強政治警覺性和政治辨別力,明辨行為是非,要求我們善于使用政治標尺去衡量身邊事物及現象的是非對錯,始終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四)要提高黨員干部有效抵御風險挑戰的能力

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進入新發展階段,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繞不過的門檻。我們必須把防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力爭不出現重大風險或在出現重大風險時扛得住、過得去。我們要立足世情、國情、黨情,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高有效抵御風險挑戰的能力,防范系統性風險,避免顛覆性危機,維護好發展全局。

二、維護政治大局,提高政治領悟力

政治領悟力即從政治上領會、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和黨中央精神,全面把握核心要義、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結合工作探索規律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提高政治領悟力要求我們對黨中央精神悟得透、吃得準。提高政治領悟力是提高政治判斷力和提高政治執行力重要的中間轉化環節。

(一)要學習領悟黨的創新理論

理論上清醒了才能做到政治上的清醒,對黨中央精神一定要做到學深悟透。在社會快速變化的新發展階段,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長期復雜嚴峻,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任務艱巨繁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會輕輕松松就能實現。我們不能墨守成規,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把握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把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透徹,增強戰略、歷史、辯證、創新、法治和底線思維的能力。

(一)要堅持用黨中央精神推動工作

領會中央精神不是機械地認知和死板地執行,要吃透上情、了解民情,既善于從黨中央精神中獲得推進工作的動力,也善于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規劃同本地區和部門工作進行融合,做到既為一域爭光,也為全局添彩。將黨的創新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決策部署作為指導實踐和推動工作的行動指南,使單位的工作思路規劃和舉措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決策部署,而且要把中央的頂層設計和本單位探索創新結合起來,自覺克服自由主義和本位主義。

(二)要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重點是黨員干部一定要增強看齊意識,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看齊。提高政治領悟的價值指向是要求黨員干部善于維護政治大局,政治領悟力尤其是黨員干部的政治悟性,是黨中央精神和“最后一公里”工作落實有效貫通的關鍵環節?;鶎邮且磺泄ぷ鞯穆淠_點,抓落實的重心要放在基層一線。解決落實不到位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也要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尋找,把尊重改革的基層創造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硬要求,匯聚民意民心民智。抓落實也要體現在各級黨員干部的責任方面。

三、提升政治效果,提高政治執行力

政治執行力即同黨中央精神對標對表,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強化責任擔當的能力。

(一)同黨中央精神對表對標,及時校準偏差

黨員干部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尤其是政治意識,要向黨中央看齊,要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有高度的服從,要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就一定要落實,決不能打折扣,也不能搞變通,更不能做選擇。我們要做到一切有利于堅持黨的領導,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事就毫不動搖地去做,凡是不利于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事就堅決不做。要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修正自己的思想認知,把自己的政治立場、方向、原則和道路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的統一。黨員干部擼起袖子加油干,從本職崗位做起,從苦干實干做起,發揮好“關鍵少數”的示范引領作用。

(二)堅持問題導向,見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黨員干部在工作中要堅持問題導向,勇于面對問題,善于發現問題。從種種現象之間的關系中,在改革發展的實踐中,在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中,找出問題的本質,要對問題的性質或類型進行具體的分析。例如,有哪些是制度上的缺陷引起的問題,有哪些是由于工作職責沒有履行或沒有執行好而引起的問題,又有哪些是條件不具備,短期內很難解決的問題,等等。黨員干部要直面問題,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下大力氣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和問題。要從事物剛露出點苗頭,就能知道其本質和發展的趨向。要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見功夫,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掌握工作中的主動權。

(三)知責擔責履責,直面解決矛盾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個方面的好干部標準,即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其中,敢于擔當就是要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好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背后是數百萬扶貧干部傾力奉獻、苦干、實干,全國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上,先后涌現出以李保國、黃詩燕等為代表的扶貧英雄,用脫貧實績回報了群眾的期盼,充分彰顯了廣大黨員干部團結一致,攻堅克難的強大執行力。

(四)增強狠抓落實的本領,建立有效落實機制

狠抓落實是政治執行力的重要表現之一,也是提高政治執行力的重要內容。各個層面都要狠抓落實,不光是基層落實,中央國家機關也要落實,要打通“最先一公里”,中央國家機關在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決策部署中要走在前面,做出表率。中間環節要消除“中梗阻”,明確責任主體,主動作為,上下協同,形成合力,化解部門分歧,消除條塊梗阻。各級黨員干部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于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我們還要建立各種有效的落實機制。比如,完善貫徹落實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制度的任務分工,建立督促檢查、情況通報、監督問責等機制,通過責任清單、巡視巡察、考察考核、述責述職、民主生活會等方式,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落實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制度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我們要把中央的決策部署轉化為本單位具體的工作目標,從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中找到本單位的分目標、具體任務和自己努力的方向,轉化為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行動。

四、明晰“政治三力”的相互邏輯

“政治三力”綜合反映一個黨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從知和行的關系來看,政治判斷力和領悟力屬于知的范疇,政治執行力屬于行的范疇。

(一)提高“政治三力”是相互依賴的整體

三者統一于講政治的整體之中。首先,提高政治判斷力主要回答是否屬于政治這一大是大非的問題。明確問題進行判斷得出結論,是講政治的前提;提高政治領悟力主要是聚焦黨員干部的政治悟性,回答的是怎么把握政治要求的問題,是上承政治判斷力,下啟政治執行力的中間環節,在講政治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提高政治執行力主要是解決黨員干部的具體政治行為問題,回答的是怎么落實相關的政治要求,是檢驗講政治實效性的試金石,發揮著根本作用。同時,三者之間相互貫通、互為條件??梢?,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三者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共同構成了一個辯證統一的整體。

(二)提高“政治三力”是各有側重的系統

“政治三力”之間相互依賴也各有側重。從學理上看,所謂判斷,即肯定或否定某種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些屬性的思維過程,是思維的基本形式。判斷力指的是一個人把握大勢、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判斷力強調的是“怎么看”,側重回答“看得清”的問題。所謂領悟就是領會、理解、感悟的意思,領悟力指的是一個人善于學習、深入思考和融會貫通的能力。領悟力強調的是“怎么想”,側重回答“悟得透”的問題。所謂執行就是實行法律、政策、決策、計劃、制度等規定的事項,執行力包括組織的執行力和個人的執行力。黨的文件中多次提及組織的執行力,比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提出要提高行政決策的執行力。作為黨員干部個人的執行力,指的是一個人貫徹確定的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能力。執行力強調的是“怎么做”,側重回答“做得好”的問題。

(三)提高“政治三力”是動態推進的過程

講政治是一個從思維到實踐的行動過程,主要是由三種內在作用過程決定的,即判斷、領悟、執行的邏輯過程。行為過程的第一環是進行判斷,得出是什么的基本結論。行為過程的第二環是在準確判斷的基礎上,深刻領悟大局全局,通過領悟形成完成某項工作的基本思路,形成推動某項任務的政策、制度,保障工作任務的有效推進。行為過程的第三環是按照相關路線圖和計劃書狠抓落實,推動執行,執行中產生的新的問題又自動轉入下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判斷、領悟、執行三者之間相互承接,無縫銜接,構成了一個閉環的動態系統。

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具有深刻內涵,是知、信、行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為黨員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對于新形勢下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扎實抓好主題教育 為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N].人民日報,2023-04-04(1).

[2]習近平.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 求是,2017(21):3-28.

[3]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 求是,2021(8):4-20.

責任編輯:祁欣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