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內涵意蘊、現實挑戰與實踐路徑

2024-04-14 08:11吳溦
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2024年3期
關鍵詞:青年實踐路徑

吳溦

[摘要]新時代新征程,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就是引領青年從內心深處厚植對黨的信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引領青年不斷增強志氣、骨氣和底氣,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引領青年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可持續發展。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面臨著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激烈、虛擬場域話語權博弈加劇和引領內容方法亟待創新的現實挑戰。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主要是理論賦能,通過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夯實引領思想根基;技術賦能,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安裝引領動力“引擎”;主體賦能:通過話語方法創新提升提升主體引領能力。

[關鍵詞]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內涵意蘊;現實挑戰;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D4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69(2024)03-0012-07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共產黨在百余年的奮斗歷程中,高度重視對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領,把青年淬煉成革命事業的先鋒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盵1]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新時代新征程,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始終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系統深入研究新時代新征程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內涵意蘊、現實挑戰和有效路徑,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代代相傳,確保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至關重要。

一、新時代新征程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內涵意蘊

新時代新征程,青年肩負著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新境界的神圣使命,面對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復雜環境,肩負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艱巨任務。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意義重大、內涵豐富、意蘊深遠。

(一)引領青年從內心深處厚植對黨的信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代代相傳

社會主義社會是從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漫長的社會形態,作為在世界東方大國推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個漫長曲折的歷史過程。由此而來,培養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盛衰成敗,事關中國共產黨生死存亡和長久執政,事關中國紅色江山永不變色、不變味、不變色。因此,無產階級政黨特別是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培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斗,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盵2]我們“要從政治上著眼、從思想上入手,從青年特點出發,幫助他們早立志、立大志,從內心深處厚植對黨的信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3]8。

新時代新征程,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重要內容,就是要厚植黨的信賴,引領青年篤信黨的理論、堅持黨的領導、做到“兩個維護”,把對黨的信賴內化為永恒的價值認同,轉化為持久的行動自覺。要厚植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就是要在引導青年牢記黨的紅色政權怎么來、新中國是怎么建立起來的基礎上,使青年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唯一正確道路”[4]。厚植青年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是引領青年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理性認知、對馬克思主義追求人類解放崇高目標的情感認同,以及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的思想自覺,就是要引導青年自覺促進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擔負起將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責任。

(二)引領青年不斷增強志氣、骨氣和底氣,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護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立足黨的事業后繼有人這一根本大計,牢牢把握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引導廣大青年在思想洗禮、實踐鍛造中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盵3]8青年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有著思想源泉和精神根基。青年的志氣源自對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追求。引領青年增強志氣,就是引領青年從馬克思主義真理中汲取營養,從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程中汲取力量,立志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青年的骨氣源自中華民族勇敢無畏、寧死不屈的斗爭精神。引領青年增強骨氣,就是要引領青年在前進道路的艱險挑戰面前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在面對外部誘惑時保持定力、在面對攸關國家利益的問題上展現出不屈不撓、剛正不阿的精神風骨。青年的底氣源自對自身本領過硬的自信,是國家發展的前途和希望。增強青年的底氣,就是要引領青年苦練斗爭本領,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使青年經受住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依靠頑強斗爭開創事業發展新天地,確保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順利實現。

新時代新征程,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重要的是引領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引領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是黨的政治領導和思想動員相互動、相統一的過程,是對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具體化為思想引領、政治領導的過程性表征,也是為黨育人目的性的充分彰顯。引領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就是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青年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信念,要讓青年清楚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明晰黨的路線方針、立場觀點和價值理念,在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的基礎上,自覺在行動上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從而自覺把個人成長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之中;就是團結凝聚廣大青年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為持續性價值追求之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潮流中確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為推進現代化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接續奮斗。

(三)引領青年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邁向中國式現代化新境界

在我們這樣大國實現現代化,可謂人類歷史的奇跡,也是史無前例的繁重艱巨。當代中國青年是新時代新征程的見證者、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現代化美好生活的受益者。青年的個人命運與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休戚與共。

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就是要引領青年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時代新人。引領青年有理想,就是要引領青年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自覺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引領青年敢擔當,就是要教育青年不懼風雨、不懼犧牲,爭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推動者、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積極參與者、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積極創造者、社會文明進步的積極實踐者、美麗中國的積極建設者,在實踐中擔當作為、建功立業。引領青年能吃苦,就是要引領青年不怕苦、不畏難,在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中攻堅克難,在履職盡責、造福社會中踔厲奮發,展現出“剛健有為”的精神風貌。引領青年肯奮斗,就是要讓青年明白團結是事業發展的前提,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引領廣大青年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做永不停歇的奮進者,最大限度施展聰明才智,最大限度揮灑心血汗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二、新時代新征程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現實挑戰

進入新時代,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日益激烈,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影響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我國青年群體伴隨時代變革呈現出新的特征,就業方式、生活方式、利益訴求等都呈現多元多樣的態勢,思想觀念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顯著增強,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面臨著錯綜復雜的現實挑戰。

(一)加強青年政治思想引領面臨著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激烈的現實挑戰

進入新時代,意識形態領域不是風平浪靜的港灣,而是馬克思主義與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激烈斗爭的場所。近年來,“普世價值”、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粉墨登場,借助網絡新興媒體,經常引起社會部分公眾的響應,給青年的思想認同、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造成沖擊和影響,加劇了對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1.錯誤社會思潮借力打力,消解部分青年的思想認同。錯誤社會思潮善于“利用理論研討、名人效應、文化交流等方式提升滲透度”“用西方話語來審視中國改革實踐,放大中國的社會矛盾”[5],通過夸大、污蔑某些現實社會問題,以某些社會表象為契機,抹黑中國,等等,容易在青年中引起思想混亂。在錯誤社會思潮的影響下,勢必對引領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增強青年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產生消極影響。

2.錯誤社會思潮借勢造勢,造成部分青年的信仰危機。伴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社會分化日益加速,青年群體思想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日益增強,現實利益訴求呈現多元化多樣化趨勢,一部分青年對國家政治的理解存在偏差和異化,疏離體制、自我運行的特征日益凸顯,政治認同的強度、持續性、一貫性也呈現弱化趨勢。特別是錯誤社會思潮常常利用重大時間節點、熱點事件進行滲透,站在西方中心論的立場上以西方標準評判我們黨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歪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青年滲透所謂“自由、人權”等西方“普世價值”等,從而達到動搖青年政治信仰的目的。

3.錯誤社會思潮借利取利,消弭青年的奮斗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上強,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盵3]212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3]211,奮斗精神是青年能夠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和肯奮斗的重要保證。然而,錯誤社會思潮通過借利取利,誘導青年成為物質欲望的奴隸,使青年陷入物質化消費之中,成為消費主義的追捧者,不同程度上加劇了青年貴族化、娛樂化、奢靡化傾向。長此以往,青年將在錯誤思潮的影響下,將會沉溺于貪圖享樂,追逐個人名利,茫然不顧自身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精神也會日漸走向消弭。

(二)加強青年政治思想引領面臨著虛擬場域話語權博弈加劇的現實挑戰

伴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極大沖擊和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社會生活,使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從傳統的“有形”陣地延伸到“無形”的虛擬空間之中。

1.虛擬空間的發展對思想政治引領提出了更高要求。馬克思主義認為:“空間是一切生產和一切人類活動的要素”[6],人類的社會生產實踐不斷拓展著社會空間,而空間也“是政治性的、意識形態性的”[7],隸屬于一定空間范圍內人的活動。由于互聯網的出現,青年的活動空間從自然時空衍生到虛擬和現實雙重時空,基于現實空間的傳統思想政治引領將隨著人活動空間的變化拓展到虛擬場域??萍几锩谕卣骨嗄昊顒涌臻g的同時,會讓青年“以虛擬身份、仿真現實、沉浸體驗等形式長期活躍在數字虛擬空間,不斷吞噬自我主體意識,帶來價值導向偏離的風險”[8]。為了避免虛擬空間成為思想政治引領的空場地帶,必須牢牢把握虛擬場域的意識形態話語權。

2.在虛擬空間,中西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權較量更加激烈。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較量是指一個國家或執政黨通過廣泛宣傳自己的政治信仰和價值理念,引領和控制社會輿論,爭奪民眾對該國家與執政黨的認同。在國家較量中,意識形態話語權較量本質是關于社會制度之爭、政權與領導權之爭,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必須“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話語權和領導權”[9]。然而,在虛擬空間中,不同國家間的利益和意見之爭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為西方國家突破國家和地域限制,推行自己的價值理念,進行文化滲透提供了契機。虛擬空間成為中西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博弈的重要陣地。當青年以虛擬的形式存在于網絡空間中,超越了現實社會關系和身份的制約,極容易受到西方主流意識形態滲透的影響而動搖對黨的信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3.虛擬空間中腐朽的價值觀念與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爭奪更加緊迫。在資本邏輯下生成的資本主義價值觀以及從中國傳統封建的社會思想沿襲而來的落后腐朽的價值觀念,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極具思想迷惑性和價值欺騙性。尤其是在虛擬空間中,在數字技術的支撐下“中國新帝國主義”論調、自由主義、功利主義等資產階級價值觀、中國傳統封建的腐朽思想以更隱蔽的方式滲透到青年群體中,并與主流意識形態開展話語權爭奪,企圖贏得青年追捧者。典型的是,利用算法技術在虛擬空間中用錯誤的價值觀吸引青年,以此大量收攬易操縱的青年群體,使“青年群體在高流量的被推送內容中逐漸失去對內容質量的判斷,理性判斷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銷蝕”[10],部分青年在腐朽價值觀的影響下便逐步偏離對主流意識形態認同軌道,進而與引領青年聽黨話跟黨走的主要目標背道而馳。

(三)加強青年政治思想引領面臨著內容方法亟待創新的現實挑戰

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青年群體的變化,對青年思想政治引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當前的思想政治引領在目標、內容和手段等方面均存在滯后于時代發展和時代需要的問題,這對加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引領效果引領帶來了現實的挑戰。

1.引領目標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個體本位和社會本位失調的現象。通常,以社會為中心,“根據社會對人的思想規范的需要”[11]82來確定引領目標,思想政治引領目標就會體現出較強的社會本位傾向;以個人為中心,即“強調要從人的需要出發,一切從人出發”[11]82來確定引領目標思想政治引領目標就會體現出較強的個體本位傾向。當引領目標片面強調思想政治引領的社會外在價值而忽視針對青年的人文關懷,便會加大對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阻力;當引領的目標偏向個體本位思想,更易導致青年拒絕任何引領和教化最終走向極端個人主義。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對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領不論是理論還是實踐上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表現出更重視對社會發展需求的關照,“尤其是只從近期的、直接滿足社會功利的角度”“逐漸背離了作為培養健全的人、獨立的人、完整的人這一核心理念的初衷”[12]。因此,必須解決好青年關注的現實問題、滿足青年的合理需求,在引領中尊重青年的特點和規律,以更好地引領青年、凝聚青年。

2.引領內容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傾向。政治性原則是思想政治引領首要原則,但由于對引領目標的理解存在差異,導致在引領內容的制定上就容易出現“去政治化”和“泛政治化”的偏倚?!胺赫位北举|上是一種缺乏政治理性的行為,主要表現為“把非政治領域的言行統統牽扯到政治上進行對號入座,上綱上線”[13]。用“泛政治化”內容進行思想政治引領,容易使青年對引領活動形成某些刻板式的印象,對引領“形成某種倦怠,認為它是枯燥、乏味、唱高調和沒有價值”[14]的印象?!叭フ位眲t是矯枉過正,從“‘泛政治化的極端走向的另一個極端,它試圖去掉‘政治性”,漠視引領的政治性本質,導致引領過程中“目標、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任何一方面來看似乎都走向了空乏和虛無”[13]。用“去政治化”的內容引領青年,難以使青年樹立起正確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胸懷,不能正確認識政治的含義、作用和本質內容,甚至導致對政治認識的偏移,對政治產生遠離的厭惡冷漠心態。

3.引領手段方面尚未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支撐作用。隨著數字技術不斷演進升級,我國加速邁入數字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牽住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15],促進數字技術與思想政治引領的深度融合,是加強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領效果的客觀需要。然而,在目前的思想政治引領過程中尚未熟練利用數字技術手段,無法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支撐作用。數字鴻溝的存在制約了數字技術與思想政治引領的深度融合,導致引領過程中無法及時掌握有關青年群體的信息,沒有廣博信息資料的支撐不利于構筑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政治網絡空間,這將面臨青年人的共識更加難以凝聚起來的現實難題。

三、新時代新征程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實踐路徑

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全社會的共同的政治責任。各級黨組織和社會各方面深刻認識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重大意義,充分信任青年、熱情關心青年、嚴格要求青年,關注青年愿望、幫助青年發展、支持青年創業,多措并舉、多方賦能,引領激勵廣大青年健康成長,沿著正確的方向拼搏奮斗、砥礪前行。

(一)理論賦能:通過凝心鑄魂夯實青年思想政治引領思想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從一定意義上說,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盵16]加強對青年的理論武裝,發揮黨的科學理論對青年政治塑造、思想淬煉的作用,感召青年自覺肩負起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使命,自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而奉獻青春年華。

1.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要在理論學習教育上下功夫,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理論學習,引導青年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刻領會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深入把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力量、實踐力量、人格力量,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在加強正面引導、回應關切上下功夫,針對青年關注的熱點問題深入解讀,針對可能出現的模糊認識和錯誤觀點,及時進行辨析澄清、以正視聽。在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上下功夫,引導青年“深刻領會其中內蘊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感悟其中的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不斷在情感上、思想上、理論上、政治上自覺增進認同和內化”[17]。

2.完善理論武裝青年的體制機制?!扒嗄昀碚撐溲b要從整體上統籌,既不能簡單化、只用一套方案,也不能各自為營,缺乏理論教育的連貫性和進階性”[18]。要根據青年的不同成長階段、不同職業群體的特點來制定完善學習教育、研究闡釋、宣傳普及等方面制度機制。針對青年黨員群體,健全完善他們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的機制,通過黨組織教育管理,提升政治思想素質;針對大學生群體,健全完善思政課程機制和課程思政機制,健全校園文化建設機制提升政治思想素質;針對青年志愿者群體,健全完善志愿者隊伍機制,在志愿者活動中強化理論學習和活動實踐,提升政治思想素質。

3.注重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鍛煉成長。要注重對青年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提升青年政治思想素質。要在鼓勵他們到復雜環境、艱苦地區鍛煉,在應對處理矛盾挑戰中錘煉治理能力,在艱苦地區、基層一線中鍛煉成長,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引領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堅定信仰、勇擔使命,自覺成為黨的科學理論的忠實信仰者和實踐者,把不斷提升的政治思想素質體現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實踐中去。

(二)技術賦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安裝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盵19]數字技術賦能思想政治引領,是指運用不斷升級的數字化技術,使思想政治引領全面升級到數字空間維度,解決傳統社會環境下長期存在、無法有效解決的矛盾和問題[20]。隨著思想政治引領活動在時空上的遷徙和變動,以數字技術賦能思想政治引領呈現出現實必要性和歷史必然性,是提升思想政治引領實效的必要途徑。

1.通過數字技術提升主流意識形態對青年的凝聚力和引領力。為了有效利用數字技術,實現引領青年樹立正確價值取向、凝聚青年共識的目標,就需要利用數字技術抓取青年信息,科學細分青年在虛擬空間中的活動偏好、精神需求和認識水平,建構引領內容,向青年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從而做到吸引青年、增加青年好感度,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內容的精準傳播和引領效果的最大化。

2.通過數字技術加持促進引領主體與青年的雙向互動。一方面,利用數字技術搭建與青年的互動平臺,實現與青年全天候全過程的交流對話,加速與青年的思想溝通。另一方面,注重在虛擬空間與青年進行情感傳遞,及時回應和解決青年在虛擬空間中表達的思想困惑與現實需求,利用數字技術提高與青年雙向互動的針對性,“既要把青年的溫度如實告訴黨,也要把黨的溫暖充分傳遞給青年”[3]9,真正讓青年發自內心熱愛黨、信賴黨,聽黨話、跟黨走。

3.通過數字技術強化青年群體思想動態監測和研判。利用數字技術時刻關注青年在現實和虛擬空間的思想動態,掌握社會輿論動向,及時研判錯誤社會思潮對青年的不良影響。同時,要引領青年發揚斗爭精神,及時與錯誤思想輿論作斗爭,增強青年進行意識形態斗爭的能力,用數字技術筑牢青年思想安全網,使青年朝著思想先進、信仰堅定、本領過硬的新時代好青年不斷邁進。

(三)主體賦能:創新話語方法增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能力

打鐵必須自身硬。思想政治引領主體的能力是影響引領效果的重要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我們自己的見識和水平跟不上青年,方法和手段落后于時代,那是難以取得成效的?!盵3]157因此,我們要努力引領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注重創新主體引領的內容方法,正確處理社會本位與個體本位的關系,以問題導向研究引領方略,提升引領的話語創新能力,著力解決好主體引領能力不足的問題。

1.正確處理社會本位和個體本位的關系。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我們一方面要繼續強調社會本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領青年從國家發展大局出發,堅持社會利益、人民利益優先,把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放在首位,使政治思想引領具有“鮮明的政治導向性、思想指向性和教育傾向性”[21]。另一方面要重視個體本位,深刻認識到新時代青年的自身特點及其產生的特殊訴求,在引領理念、思路和舉措等方面遵循青年的成長規律,從各個方面滿足當代青年的實際需要,切實遵循個體本位和社會本位的有機統一,確保青年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健康成長,實現人生價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2.以問題為導向研究實施引領方略。所謂問題導向,就是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加強青年政治思想引領落到實處,就是要發現制約引領的突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舉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調查研究,就是深入青年群體尤其是基層青年群體,和他們面對面溝通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所思所盼,摸清他們的思想脈搏,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找準政治思想引領過程中存在的現實突出問題及其深層次原因,在此基礎上,有的放矢地研究加強青年政治思想引領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對策舉措等,使青年政治思想的引領有方向、有目標、有思路。

3.努力提升主體引領的話語創新能力。引領話語是指在引領過程中承載引領主體所要傳遞內容的言語符號系統。任何思想政治引領活動都要借助話語的溝通和交流來進行。提升話語創新能力的目的“就是要使話語內容貼近教育對象的生活,符合教育對象的心理特征,回應教育對象的現實問題,滿足教育對象的發展需求,體現出話語內容的真實性”[22]。我們要通過主體引領話語內容、表達方式、傳播形式等各個方面的創新,努力增強思想政治引領話語的親和力、感染力和穿透力,在引領過程中,要善于用青年易于接受的語言和方式闡述黨的主張,將國家大政方針與青年的興趣點和關注點相結合,讓青年更有興趣、更有效果地聽懂接受,進而更好引領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可靠接班人,確保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1).

[2]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5-01(2).

[3]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4]習近平.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N].人民日報,2021-03-26(1).

[5]王永貴,程權杰.新時代社會思潮批判的現實偏向與引領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22(10):33-40.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75.

[7]亨利·勒菲弗.空間與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4.

[8]趙建波.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內涵要義、現實挑戰及實踐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3(3):85-90.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464-465.

[10]張特,閆方潔.算法推薦視域下的青年價值觀塑造:風險挑戰與優化策略[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22,8(5):32-41.

[11]廖啟云.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12]熊麗娟.個體本位觀理念下的現代教育革新[J].人民論壇,2014(19):221-223.

[13]劉五景.“泛政治化”“去政治化”抑或“中性化”——對政治與教育關系的再思考[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8(1):239-243.

[14]連淑芳,阮杜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政治性“過度闡釋”現象分析[J].教育探索,2017(12):97-99.

[1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06.

[16]習近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武裝全黨[J].求是,2021(22):6.

[17]熊建生,郭榆.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建設的新要求[J].思想理論教育,2022(3):59-65.

[18]韓喜平.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J].紅旗文稿,2023(2):36-39.

[1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0]王莎.數字化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論[J].思想理論教育,2023(4):92-98.

[21]熊建生,尚曉麗.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美好向度[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11):112-118.

[22]鄭敬斌,劉敏.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親和力提升問題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3):133-137.

責任編輯:王玉倩

猜你喜歡
青年實踐路徑
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品牌化開發路徑研究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自我實現角度窺探青年自我實現的困境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